摘要:电气安装工程主要由线管、线盒的预留预埋,管内穿线,电缆敷设,照明器具安装配电箱(柜)的安装,设备接线,防雷接地安装,电气系统调试等几个分项组成。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实际施工操作经验对建筑工程电气安装中强电的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进行了研究,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电气安装;强电施工;技术措施
1电气安装施工工序
电气安装施工工序主要包括了电气照明系统、电气动力以及防雷接地系统这三个部分。首先,电气安装的施工顺序:安装前的准备――管路预制加工――箱盒定位――管路连接――穿带铁丝――扫管――带户口――穿线――托盘安装――电缆敷设――配电箱安装――照明器具安装――系统调试。
施工人员必须在施工前期阶段对施工图纸以及规范等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按照各个电气分项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详细的材料计划,明确材料具体到达施工现场的时间。同时还要根据电气各个分项的实际要求,对施工班组的实际操作方法、质量要求、安全注意事项等各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说明,将施工交底工作做好。施工的实际操作方法:施工人员应根据工程的整体进展速度,按照设计要求与施工规范将施工班组的实际工作进行全面的交底,这样其才能对操作方法与施工的具体要求充分的掌握,从而顺利的开展工作。其次,工程质量要求;按照设施图纸中规范的具体要求以及施工标准,将施工人员实际施工需要注意的质量问题进一步明确,同时,还要根据相关规范内容做好施工班组的质量交底工作。
2做好准备工作
在整个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图纸会审是保证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对于提高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和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一般情况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图纸会审:电气图纸及其说明是否齐全;电气施工平面图与土建图等平面图是否相符;图纸的设计内容是否符合设计规范以及施工验收规范的相关规定,是否完善了安全用电措施;在施工技术上是否存在难以克服的困难;电器设备位置、尺寸是否正确,轴线与设备间的尺寸是否存在差错,设备与建筑结构是否相符;电气施工图与建筑结构等专业安装之间有无矛盾,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配电系统图与平面图之间的导线管径、根数的标注是否正确。
3电气安装中强电施工方法的技术措施
3.1配合土建施工预留预埋
按照土建施工预留预埋要求,应首先弄清楚建筑标高、装饰材料及抹灰装饰厚度,以此来调整预留预埋的高度和深度。混凝土内暗敷线管应沿最近的线路敷设,并减少弯曲。埋入建筑物的线管与建筑物表面的距离不小于15mm。暗配盒、箱应在其对应的模板处,用防锈漆或其它有区别的油漆做好标识,引出混凝土墙、地面的管子要顺直,两根以上管引出时应排列整齐。管子切断后,断口处应与管轴线垂直,管口应挫平,刮光使管口整齐、光滑无毛刺,并封堵严密。
(1)钢管暗配:敷设于多尘和潮湿场所的电线管路、管口管子连接处均应做密封处理;进入落地式配电箱的电线保护管,排列应整齐,管口应高出配电箱基础面50mm~80mm。
(2) PVC电线管暗配:PVC电线管耐腐蚀,但易变形老化,且机械强度不如钢管好,它常适用于室内有酸、碱等腐蚀介质的场所,不得在高温和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敷设。线管暗敷时,按最近的线路进行敷设,且尽量减少弯头的数量,以便管内穿线时减少阻力。
3.2管内穿线
(1)清扫管路:在管内穿入导线前,应进行一次扫管,清除管内残留的积水及杂物。
(2)穿引线:在管路较长或转弯较多时,可以在敷设管路的同时将引线一并穿好。穿引线受阻时,应用两根铁丝同时搅动,使两根铁丝的端头互相钩绞在一起,然后把引线拉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穿入管内的导线应分色分相。L1相为黄色,L2相为绿色,L3相为红色,中性线为淡兰色,PE保护线为黄/绿双色。穿线时根据各相用电负荷情况,L1、L2、L3相之间作适当调配,确保各相之间负荷平衡。
3.3电缆敷设
(1)电缆敷设前,要认真检查电缆型号、规格与设计是否相同,电缆的外观应无损伤、绝缘良好、必要时还要进行超潮湿判断。直埋电缆还应经过实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电缆封端应严密,并根据要求做绝缘试验,6KW以上的电缆应做交流耐压和直流泄漏试验;1KW以下的电缆用兆欧表测试线间和线对地间绝缘电阻,必须大于0.5兆欧并做好记录。
(3)敷设时不应进行交叉,电缆应排列整齐并加以固定,及时装设标识牌,直埋电缆沿线及其接头处应有明显的分位标识或牢固的标识。高低压电力电缆、强电与弱电控制电缆应按顺序分层配置,一般按由上而下配置,电缆和控制电缆若敷设于同一侧支架上时,应将力缆放在控缆上面。控制电缆在普通支架上,不宜超过一层;桥架上不宜超过三层。交流三芯电力电缆,在普通支吊架上不宜超过一层;桥架上不宜超过二层。
(4)电缆终端头和中间接头制作时,应由经过培训的熟悉工艺的人员进行;在制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制作工艺规程;室外制作电缆头时,应在气候良好的条件下进行,并应有防止尘土和外来污物的措施。
3.4配电箱、柜安装位置应准确
部件齐全,箱体开孔合适,切口整齐,暗式配电箱盖紧贴墙面,零线经汇流排接,无绞接现象,油漆完整,盘内外清洁,箱盖、开关灵活,回路编号清晰,接线整齐,并绑扎成束。配电箱、接线箱、分线箱如有引出管而需开孔时,必须使用开孔器,严禁用电、气焊开孔。
3.5配电箱与配电柜的安装
配电箱与配电柜的安装工作必须在土建工程施工完成后方可进行,墙柱上的配电箱明装也必须在土建工程施工完成之后进行,而对于暗装配电箱以及接线箱,应根据抹灰的实际厚度进行。配电箱与配电柜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应注意安装位置,其零件齐全,箱体开孔合理,不存在绞接现象,配电箱盖与开关灵活,接线整齐等事项。配电箱与接线箱以及分线箱如果有引出管需要进行开孔时,必须采用开孔器的方式,不可以采用电气焊进行开孔。
3.6防雷接地
按一般要求所有电气设备正常情况下不带电,而事故情况下可能带电的金属外壳,均应做良好的接地或接零,变压器中性点、外壳、开关及操作机构的金属底座、电缆、电缆头金属外皮、电缆保护管及所有金属支架,都必须可靠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欧姆。防雷接地应由专人负责,结构主筋绑扎时应焊接跨接线,均压环与主筋引下线也应焊接跨接线;建筑物门窗如需接地时,在焊接引下线时,预留接地端子,并与门窗相连接;专用接地采用铜线时,则需用铜套管压接,与接地体用端子连接。
结语
综上所述,在使用强电安装施工时,要按照相应的技术规范操作,并严格遵循每个操作过程。在整个安装过程中,即要保证成品的质量,更要注重每个环节,确保安全顺利的完成整个施工过程。当然有部分工程的管道预留预埋,由于机电工程较桥梁、隧道、房建主体工程招标、进场要晚很多。像道路和场区过路管道、桥梁主塔和砼箱梁预留管道、钢箱梁预留孔、设置在主塔下层台上的设备基础进出线孔、绕塔平台电缆通道、接地系统等等施工基本纳入在主体工程中。这样就要求机电工程施工单位在进场后,对已实施或正在实施的管道、基础、施工、接地系统进行检查和测试等工作。将不合格工程及时通报业主和主体工程监理,予以尽快协调处理,并跟踪、督促、复检。有些不合格管道、预留孔或设备基础不及时处理,在主体工程施工完成后无法予以整改,且影响机电工程施工计划和安排。
参考文献:
[1] 陆奇. 关于对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的探讨. 世界家苑. 2017(8).
[2] 刘思飞. 浅谈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4).
[3]李发富,曹勇.住宅电气安全设计的探讨[ J ] .山西建筑,2018,3 4,( 4 ):206-207.
论文作者:张望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6
标签:电缆论文; 电气论文; 接线论文; 配电箱论文; 管路论文; 图纸论文; 措施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