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的应用研究论文_杨春成1,张丹2

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的应用研究论文_杨春成1,张丹2

(内蒙古华电乌达热电有限公司 内蒙古乌海市 016000 1;

中国华能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乌海热电厂 内蒙古乌海市 016000 2)

摘要:近年来,随着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有力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而人们对电力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有着更高的要求。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有效应用,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有利于加快我国电力系统的建设进程。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具有一定的优势,有利于促进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对此,本文主要阐述电气自动化的特点,并分析电力系统中应用电气自动化的优势及其具体应用。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应用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新时期,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得到广泛应用,使电力系统全面实现自动化运转,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对电气自动化的应用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并实现安全运行,提高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对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我国应当加强重视和研究,逐渐向智能化发展,从而推动电力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有效应用

(一)PLC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

PLC技术是计算机和继电接触控制技术的有机结合,该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有效应用,能够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灵活度。首先,PLC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压力、温度、流量等调节控制中;其次,PLC技术应用于信息采集、信息分析、信息整合、信息转换与传递中,可以增强电力系统的控制;再次,PLC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开关的控制中;最后,PLC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的顺序控制中,可以协调电力系统的相关工作模块,确保各模块能够有序开展[4]。

(二)仿真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

近年来,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并且在电力企业中有着诸多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电力系统运行效率。仿真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推动了电力企业的自动化发展进程。首先,将仿真技术广泛应用仿真实验室中,能够使电力企业工作人员在模拟环境中,更好开展实验,为电力企业实践提供精确的数据作为参考。其次,仿真技术在闭环系统中有应用,有利于电力企业对新装置的调试,进而提高装置的精确度,使之更好应用于电力企业的实践活动中。

(三)电网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

电网调度是电力系统的重要运行环节,调度工作开展的合理性,直接决定着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将电网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运行中,有助于实现电网调度的自动化,提高电力企业数字信息的处理能力。电网调度工作在电力企业运行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其调度范围相对较大,并伴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因而相关设备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可以确保电力系统有效接收设备运行的参数或数据信息,能够为电网调度工作人员提供重要的工作依据,对增强电力系统控制效果有积极影响。

(四)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

在传统电力系统运行中,电力故障及处理工作主要由人工方式进行,包括日常检查和故障排除等工作内容。基于该方式的电力系统管理,其管理效率得不到确切保障。如某区域电路发生故障,则相关人员需要对一定区域内进行停电,以开展检修工作,对电力用户造成损失影响。然而,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可以取缔传统处理方式,既提高管理效率,又能在不影响电力故障区域内用户正常用电的基础上而开展电力检修工作[5]。

(五)电气自动化全部技术的有效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有效应用,能够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推动电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电力故障、管理和养护等工作内容是电力系统传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管理中存在诸多漏洞,可能对电力系统运行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将电气自动化技术有效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可以使电力企业工作人员能够对电力系统运行中诸多管理事项进行集中式管理,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基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电力系统,能够更好开展电力故障维修和养护等管理工作,提升电力系统的整体性能,为电力企业增强竞争实力。

二、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特点

2.1是信息化水平高速发展的综合体现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完善和发展始终离不开信息技术指导和支持,当前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必要条件。在电气自动化技术运用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有信息技术的影子,信息技术已经完全渗透到电气自动化技术中,并且不知展现在电气自动化设备运行方面,而且还在电气自动化管理和控制等方面有重要表现。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环境下,在各个行业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为了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各生产设备之间空间距离,应当加强设备之间的融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子系统运行效率,从而提高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管理水平。

2.2操作更加简单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运用离不开网络技术的支持,通过网络技术的可操作性及完善的功能,可以更好的实现信息的选择和整合。进入21世纪以后,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逐渐成熟,电气自动化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结合,能够建立起相对稳定的操控性强的系统,大大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可控性。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工作人员对电气自动化系统输入有效指令以后,不需要人工助力即可让电气自动化设备按照相关指令进行运行和操作,从而展现了电气自动化设备操作的简单性特点。

三、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

3.1电气自动化进行了配电网工作

电力系统的核心部位就是配电网,将进行电网的新型改造,实现数字化配电网的新工作形式,有助于配电网的发展,与此同时也减少了配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保证配电网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有效应用。使配电网在信息频带内传输速度更快,使配电网在电力系统的服务运行中运行更为高效,提高了配电网的效率。

3.2电气自动化进行仿真运行状态

借助电气自动化驱动仿真技术,系统地处理了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使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同时测试电力系统的稳态和临时状态。两种状态的同步运行可以为电力运行提供必不可少的数据信息,不断强化电力系统运行的实验数据,提高系统运行的准确性。利用该仿真技术,技术人员可以充分准备新的设备仿真实验,确认性能参数,保证设备在正式使用后的安全,最终能形成了混合实时仿真实验室。

3.3实现所有技术的联合应用

在过去的电力系统管理中,其电源故障处理,电源管理,电源维护等工作是相互独立的,并分属于相应的管理部门。因此,在各种工作的连接或匹配中,一些漏洞或问题容易发生。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由于其在应用和发展过程中逐步走向了统一,有可能将电力系统管理工作中的所有工作列入到集中,统一,协调的管理中。而电力系统项目从设计,规划到测试,检测和维护的各个方面都可以使用电气自动化的相关技术。技术间的互相配合,既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用户的需求,并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降低分管形成的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使电力系统的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现实意义重大。

结束语

随着用电需求的不断提高,增加电力系统在运行中压力,而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出现实现对电力整个运行系统的监管和控制,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对系统故障进行明确和处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出现切实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从而实现电能持续供应,在不断完善电力系统的同时,促进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红霞.电力系统运行中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4,23:189.

[2]朱泽宇.基于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探析[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5,06:34+37.

[3]周黎明.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31:49-50.

论文作者:杨春成1,张丹2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5

标签:;  ;  ;  ;  ;  ;  ;  ;  

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的应用研究论文_杨春成1,张丹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