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率分析论文_赵鹏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率分析论文_赵鹏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榆树市供电公司 吉林长春 130400)

摘要:由于电网自动化建设速度的加快,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已在电力系统中得以全面的应用,由于该系统具有强大的功能,所以在应用过程中备受用户青睐。但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用电信息系统的运行,所以需要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本文主要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用化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并对相应的解决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用电信息系统;采集系统;采集率

1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率方面的问题

1.1主站设计采集分配不均

用电信息系统的采集率主要是通过整个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采集终端采集回来的数据,传输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主机上,然后通过系统的主机进行合理的分析,最终实现对于整个系统的采集率的计算。信息采集系统的终端是否能够完整的采集到相关的前方的数据,以及是否能够通过系统的主机完整的传回到整个系统的数据处理当中,将直接影响到用电信息的采集率。现如今,我国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采集率相对来说不高,导致采集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就是相关系统的主站对于采集任务的分配不均不合理所导致的,前方信息采集任务分配的是否合理,系统内部信息计算的是否真实,以及数据传输回来的是否有及时,都将严重的影响到整个信息系统的采集率。

1.2电能表工作不正常

个别的电能表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类似电脑死机的现象,实际工作中对此类问题要及时处理,以免影响整体的工作进程。载波表的性能也会影响电能表,由于载波表的通信质量存在差异,在实际运行时难免出现通信失常现象,而且载波表和电能表是联系在一起的,出现问题需要从电能表解决。电能表有个485串口,端口运行相对稳定,由此带来的采集率也是相对较高的。但在个别情况下,如485线太长,电磁环境相对较差时,485串口被烧的机率就会加大。

1.3环境因素对采集率的影响

往往在处于工业用电区的时候,用电负荷较为繁杂,通常电焊机与采用超轻质耐火纤维制造的节能电炉等装备运行均对用电负荷产生作用。

另外,装置严重老旧,也会对采集率产生作用,通常反映为接线形式杂乱、接线途径未一致,进行接线阶段出现的线路接头更多,铜和铝等应用超出标准规定,以上状况均会对载波通信信号产生作用。

1.4覆盖率小

在2015年底,国家电网原计划实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完全覆盖,然而,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两极化差异,这个计划并没有实现,不仅没有实现,而且真正的覆盖率也不高。我国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只是覆盖了一、二线的发达城市,偏远城市和乡村采用的依旧是传统的信息采集方式,这样的情况不利于对整个用电情况进行统计,并且传统手抄电表的采集方法效率低下,数据很容易出错,将会影响整个地区的采集率。

1.5保养维修不到位

我国有很多地区虽然已经建立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然而,在保护和维护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方面,尚且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工作时间过长,将会导致采集终端信号接收不稳定,不能正常进行数据的匹配工作,对整个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工作造成影响。除此之外,有一些采集系统主要铺设在马路边或是居民楼,以确保信息的准确采集,但是,这些采集系统容易受到人为破坏,或是因为自然现象导致用电信息系统采集的数据失实,严重影响整个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采集率。

2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用化关键问题的解决策略

2.1加大投资力度,扩大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范围

由于我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覆盖率小,因此,我国应扩大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范围,主要措施是追加投资,引进先进设备、技术以及人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追加投资方面,我国应对还没有建立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地区进行统计,并指派相关人员进行深入了解,掌握这些地区的具体情况,可以由国家提供相应的设备和建设的资金,各地区提供相应的人力,共同建设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比如国家可以针对某一地区,给这一地区的政府下达指令,要求制定这一地区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方案,再由国家相关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审核,并交由部门主管审批,审批通过后,国家再根据建设方案提供相应的资金和设备,由地方政府组织建设。

2.2切实处置信息采集终端

导致信息采集终端不正常的因素较多,例如,天线更换会导致天线振子与室外天线连接的信号线恢复正常状态,智能卡换新,以查核信号终端参变量。此外,安装信息采集终端阶段,尽量对电磁干扰激烈的区域进行规避,若不可规避,则要在通信现场重启,以确保信号终端正常运作。

2.3加强用电信息采集设备的维修与管理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以其“覆盖面积大,全采集,全费控”的优点,被发达国家所普遍的使用,我国也加强了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使用。但是我国在使用的过程中,仅仅注重的是采集的效率和智能性,对整个系统的后期维修和更新却不重视,导致用电采集系统的老化,有的采集设备已经被废弃无法使用,这将严重的影响到我国的用电信息的采集。因此要大力对相关的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并且要及时的对相关的设备进行监督,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利用专业的信息采集系统的管理人员进行维修,保证设备在出现问题的时间能够被及时的解决,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2.4减少采集系统的干扰程度

影响整个用电信息系统采集工作的主要原因就是相关的外部环境设备的干扰程度。信息采集系统使用的是对信号源的用电信息进行及时的反馈与处理,一旦相应的信号出现了被干扰的状态,就将严重的影响到整个设备在收集数据的准确度,并且也将严重的影响到设备的采集率。因此在减少信息采集系统的干扰程度中应该多在设备上安装一些谐波阻断器或者是大面积的增加一些集中器,以能够尽可能的阻断相关信息的干扰。另外,在进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安装上,也要多多的考虑安装地的一些实际的情况,比如整个地区的地势,地理环境,以及相应的天气状况。在地势较低的地区就要增加相应的谐波阻断器或者集中器,以能够最大成程度的减少地势对于信号的影响。并且在一些雷雨大风等恶劣天气较多的地区,也要进行相应的阻断干扰设备的安装,因为在强恶劣的环境下,信号的干扰程度较大,将严重的影响到相关的用电信息的采集率。

2.5加强对先进科学技术的引进

虽然我国的用电信息的采集系统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是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来比还是差距较大,因此,要在用电信息采集设备上大力引进技术上的工作。现阶段我国已经在用电信息的采集系统上使用了GPRS导航的技术,这个技术的引进,能够帮助相关的抄表人员找到相应的智能电表的所在地,极大的缩短了相关的抄表人员找表的时间。除此之外,还应该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与地理信息技术进行有力的结合,当与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巧妙的结合之后,就可以将智能电表的使用数据通过相应的遥感技术展现在计算机的图像上,实现了整个用电信息采集的自动化,很大程度上的促进了我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用电采集系统实用化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覆盖率小、投资力度不够、主站采集任务分配不均、维护不完善。并探讨了采集系统关键问题的解决对策,主要有加强采集系统的管理力度、引进先进设备、技术和人才,扩大采集系统的建设范围、完善相应的信息档案等措施。

参考文献

[1]郭俊华,张春燕.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率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24).

[2]张继承.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用化关键问题与对策[J].通讯世界,2017(12).

[3]杜鹏.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用化存在问题及解决[J].通讯世界,2015(11).

[4]金永胜,刘新晔.试分析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用化关键问题[J].中国电力教育,2017(12).

论文作者:赵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  ;  ;  ;  ;  ;  ;  ;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率分析论文_赵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