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论文_赵小军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论文_赵小军

江苏和泰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徐州 221006

摘要:在现代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建筑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因此,建筑企业需要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和新型材料,如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施工工艺,具有很多优势,为企业创造了很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建筑影响着我们的住行,因此装配式建筑的广泛应用意味着我们需要对它施工质量加以重视,以达到建筑所需的安全性、可靠性、适用性。因此,需要对其质量加以重视。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建筑施工;施工质量;质量因素

1装配式建筑的相关内容

在装配式建筑建设过程中,很多建筑材料和基本构建都属于预制建筑,这种建造模式使得建筑周期有所缩短,但极易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如建筑环境、气候等,影响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实施。现阶段,装配式建筑形式已在福建、江苏、上海、北京等20多个省市得到了有效应用,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随着建筑预制厂房数量的不断增加,装配式建筑中也存在越来越多的质量问题需要解决。在施工过程中,相关部门的分工不明确,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施工成本,未形成完善的混凝土施工产业链,为研发和操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并且,施工人员往往会在高空作业,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且装配式混凝土材料结构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生产运输存放和安装使用不合理的情况下,会出现质量问题。

2影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因素

2.1施工准备工作

施工准备是每个工程必须具备的程序。无论科技发展到什么程度,施工都必须要以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数据作为支撑。施工准备贯穿着工程的始终,它关乎着施工的质量、效率、资源耗损、安全性等等。对于装配式建筑来说,施工方案、施工图纸、装配构件的科学放置、施工基础设施的安排与状况监测等施工准备需要俱到。施工准备工作作为提升整体建筑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识别和控制施工准备中的有质量因素非常重要。这需要施工方和施工人员对施工准备具有着极高的重视程度,保证装配式建筑施工能顺利进行。

2.2构配件的生产运输与安装

2.2.1装配式建筑的构配件为工厂统一生产

企业在生产构配件之前,要严格审核原料的质量达到工程使用要求;企业需要严格遵循设计图纸进行预制;在生产过程,装配式建筑施工所涉及到的构件预制,包括钢筋绑扎、吊点设置、预埋件设置等,需要经过相关人员的核验之后才能投入生产;生产结束之后需要对构件进行质量复核,满足工程要去之后才能投入使用。除此之外,企业要重视提升员工的技术能力。如定期开展技术知识学习活动,聘请相关专家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指导等。相比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装配式建筑技术水平处于出劣势,对此我们积极展开技术研讨会,共同致力于提高技术水平,紧跟世界的脚步。

2.2.2配件生产制作后需要从生产地运输至施工现场

首先,要对运输的车辆进行规定,使用体积、吨位符合要求的车辆,避免出现构件运输过程过度拥挤而造成的构件磨损和折断;在运输过程中适当地在运输车上放置缓冲物质,减少构件之间的碰撞;运输路线尽量选择路况好,道路宽敞平整的道路;施工现场构件的放置要科学,切勿出现构件杂乱堆积所导致的构件磨损折断;应设置运输应急方案,保证运输的顺利进行,避免延误工期。这样才能使得所有的预制构件在运输和放置时产生破损达到最小化。预制构件的破损轻则会影响构件安装重则会影响建筑使用性能和安全。

2.2.3装配式建筑的构建采用机械安装

构件吊装开始之前,务必确认机械的牢固度,避免吊装时发生事故;吊装构件时应保证构件孔洞对齐,避免孔位错开,还有要及时调整构件的垂直度和构件的连接,避免出现构件因预埋钢杆和连接套筒而造成的连接处未对准,减小使用时出现附加应力[1]。吊装完成后需要对构件的边线、端线、垂直度等进行检查;塞缝灌浆时首先要保证砂浆的和易性满足要求,灌浆要确保灌浆的饱和,以保证连接处连接的紧密性。这一系列细节中每一步都要做好,以减少工程风险的产生,提高建筑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问题的防范策略

3.1加大构件运输的质量监督力度

在运输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构建的过程中,存在很多过境运输、代码存储构建管理不到位的现象,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加大构建运输质量监督管理力度,尤其要注意堆垛产品的运输质量,针对装配厂构件的零部件,如吊架、开孔和开动,制订完善的运输管理计划[2]。在堆放代码和构件的过程中,需要合理地布局装配式建筑工程构件类型和材料,相关监督管理部门需要对计算账簿、运输计划进行审批。除此之外,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引进先进的质量控制技术,并对管理计划进行审核,将建筑先进技术集成到管理系统中,利用自动化测试工具收集施工质量问题,并采取合理的优化措施予以解决,提升装配式建筑的整体质量。

3.2建立完善的工程管理体系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相关部门未制订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系统,导致工程管理理念无法满足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实际要求,阻碍了建筑工程项目的发展。施工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调整和改变。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企业需要建立国内外交流平台,这样工作人员能够吸收更多管理经验,结合建筑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方案[3]。除此之外,施工企业需要根据职务合理地设置这项工作,了解企业管理内部的职业安排情况,将各个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落实到实际中,为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3.3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管理

(1)针对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开展培训工作,主要培训内容是专业知识学习、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等,为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体质量提供支持;

(2)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管理,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相关部门需要加强施工过程质量管理,实现施工质量管理目标;

(3)在施工招标过程中,建筑企业需要选择资质好、信誉好、施工经验丰富的承建商;

(4)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如将BIM技术引入施工项目管理过程中,实现施工安全、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和施工成本的预期目标。

3.4堆场与吊装过程中的质量监督

在构件堆场、吊装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加强对成品的保护,尤其是空腔侧壁、立槽、滴水槽以及水平缝的防水台等位置防护[4]。相关部门需要针对预制构件设置专用堆场,以满足总平面布置要求,并根据预制构件类型合理地选择堆放方式和堆放层数,且构件之间需要合理的设置垫块。在使用货架堆置的情况下,需要针对货架进行力学计算,堆放好后需要采取临时固定措施,避免出现构件倾覆现象。除此之外,预制构件运输和吊装人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建筑施工高空作业的特殊工种证书。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利影响因素,这出现了很多装配式建筑质量问题,无法满足建筑行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因此,建筑企业需要加大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力度,深入分析其中的质量问题,加强对施工全过程的管理,提升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以适应现代化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肖阳,刘为.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06):104-107.

[2]曹江红,纪凡荣,解本政,武志军.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7,34(03):108-113.

[3]袁林.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影响因素与控制措施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7(08):218-219.

[4]齐宝库,王丹,白庶,靳林超.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问题与防范措施[J].建筑经济,2016,37(05):28-30.

论文作者:赵小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20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0

标签:;  ;  ;  ;  ;  ;  ;  ;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论文_赵小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