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预拌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论文_蒋文明

浅析预拌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论文_蒋文明

东莞市永佳混凝土有限公司 523000

摘要:预拌混凝土是水泥、砂、石、水、外加剂、掺合料等多成分构成的一种性能多样化的材料,其性能不仅与组成材料的性能有直接关系,而且还与施工技术、所处环境及维护条件等有关。需要在设计方法、施工技术以及维护要求及施工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关键词:预拌混凝土;施工质量;质量控制;控制管理

引言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许多工程建设中都采用了预拌混凝土材料,尤其是在一些大中型城市中,预拌混凝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预拌混凝土作为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材料,其质量水平直接关系着工程的使用功能与使用年限,同时也能够反映出企业的信誉,所以必须要严格控制预拌混凝土的质量,采取质量控制管理措施,促进预拌混凝土的推广运用。

1.预拌混凝土的含义及特点

预拌混凝土是由水泥、集料、水以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和掺合料等组分按一定比例,在搅拌站(楼)生产的、通过运输设备送至使用地点的、为拌合物的混凝土。其内部结构为:水和水泥作用形成水泥浆,水泥浆包裹在砂的表面,并填充于砂的空隙中成为砂浆,砂浆又包裹在石子的表面,并填充砂子的空隙。水泥浆将砂、石牢固地胶结为一个整体,使混凝土具有所需的强度、耐久性等性能。预拌混凝土的特点。(1)优点。可以极大地提高施工效率,可以使混凝土更加专业化和集成化,可以减少建筑工地的垃圾处理,还可以减少建筑工地骨料、粉料的存储等。(2)缺点。如果在使用预拌混凝土过程中出现差错,就会使混凝土的质量大幅下降,会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或者说和易性,并直接关系到构件混凝土质量。所以这就要求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严控质量的过程管理,而使用者也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施工技能。

2.影响预拌混凝土质量的原因

水泥的工作性能和细度对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细度越细的水泥其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就越小,从而粘聚性和保水性就不错,前提是在相同水量的情况下。水也是混凝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水化还是后期养护都离不开水的作用,所以说对水的选取也至关重要,自来水或饮用水可以使用,但不可以使用混有杂质的水,这样会影响混凝土的某些性能,比如什么时候凝结、色泽、耐久性等那也就不利于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石也是在混凝土中占有极大比重的材料,起到骨架的作用。石料的大小、形状等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到混凝土的工作性从而不同程度的影响其质量。还有就是外加剂和掺和物等这些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到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施工条件往往也会改变预拌混凝土的工作性。其施工条件主要体现在,搅拌的方法、时间等。同时影响预拌混凝土的质量的环境条件主要有温度、湿度、风力等。

3.预拌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3.1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管理

作为混凝土的组成材料,原材料的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混凝土成品的质量优劣,光有成熟可靠的配合比,但原材料的质量不过关,就无法生产出合格的混凝土产品。混凝土的几大主材的质量控制如下:

(1)水泥:一般以普通硅酸盐水泥为宜。泵送商品混凝土应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碴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不宜采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因为它需水量大,易泌水。水泥的质量控制必须严格,进货时需有质量证明书,并按批量检验其强度和安定性,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2)细骨料:细骨料宜采用中、粗砂。泵送混凝土宜采用中砂并靠上限0.315mm ,筛孔筛余量不应少于 15%。实践证明,采用细度模数 2.8 的中砂比采用细度模数 2.3 的中砂,可减少用水量2025Kg/m3,可降低水泥用量 28~35Kg/m3,因而降低了水泥水化热、降低了混凝土温升和收缩。细骨料的含泥量不超过 3%,泥块含量不得大于 1%。其他质量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规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以便于运输、泵送和浇筑,泵送混凝土的砂率要比普通流动性混凝土增大约 6%,为 38~45%。但是砂率过大,不仅会影响混凝土的工作度和强度,而且能增大收缩和裂缝。所以在混凝土的砂率应控制在较低的比率为宜。

(3)粗骨料:要优先选用天然连续级配的粗集料,使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可泵性,减少用水量、水泥用量,进而减少水化热。根据结构最小断面尺寸和泵送管道内径,选择合理的最大粒径,尽可能选用较大的粒径。

3.2对掺合料的质量控制管理

混凝土拌制中需要的掺合料主要有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等。对于高强性能的和混凝土中也可掺加一部分的超细硅灰粉。这个原理就是将水泥水化作用所产生的氢氧化钙固化从而形成的水化硅酸钙凝胶。对于新成的水化硅酸钙凝胶能够很大程度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很好地改善了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3.3配制比的质量控制管理

在依据生产要求和预拌混凝土工程的特点选择了各类原材料后,应该在有关工程师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原材料的现场取样,并交给有对应资质的试验室进行混凝土配制比设计以及试配工作。工程师再审核实验室所出具的配制比单及对应的预拌混凝土性能,对配制比进行质量控制管理,确定其可以满足混凝土工程的要求,之后才可以进行预拌混凝土的浇筑和搅拌工作。

3.4浇筑过程质量控制

进行浇筑的时候,要密切关注其如坍落度等各方面的性能,一旦发现问题,必须及时进行调整;对施工企业进行督促,要求其对混凝土进行每一层浇筑时候的厚度方面和振捣器进行的插点方面是不是均匀、还有移动的时候产生的间距是不是按照要求以及关于梁柱节点有没有振捣到位等方面进行严格控制。通过低水化热的方式对体积或厚度比较大的混凝土进行保温养护。施工方面的质量控制要比生产方面的质量控制更为关键。对于混凝土进行预拌的过程中,其生产质量不仅有买卖双方进行监督控制,还有来至第三方的监督控制,然而在其施工过程中,只是施工单位方面和监理单位方面对其质量进行监督控制,而且需要控制的相关内容也更加多,所以引发质量问题的诱因也更多、更复杂,因而也更难控制。

3.5 运输过程控制

运输系统是连接生产和施工的一条纽带。它包括:混凝土输送车辆、泵机、泵车和输送管道。输送全过程中的任务是要求始终使混凝土拌和物保持均匀、不离析、不分层状态。这要求混凝土罐车在输送过程中罐体保持 3—6r/min 的转速转动,并及时将混凝土送到指定浇筑点。但往往在实际运输中因混凝土自身坍落度发生损失,再加上交通运输不通畅,运输时间过长,或泵车出现故障,施工准备不足,施工中出现爆模等现象,致使混凝土在很长时间内不能浇筑到浇筑点,引起混凝土坍落度损失严重,可泵性极差。

3.6对机械设备方面的质量管控

对混凝土进行预拌使得混凝土在经营方面更具规模、在生产方面也更加专业。其在配制过程、生产过程、运输过程和施工过程中都已实现机械化模式。因此,机械设备具有的性能好坏、质量优劣都将对其生产效率和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有必要严格管控相关机械设备的质量。通常情况下,对其质量造成影响的主要包括量方面因素:其一为机械设备在计量方面具有的精准性;其二为在搅拌过程中的均匀性。在对混凝土进行预拌的过程中,采用电子秤或者相关的一些机械设备对其原材料做出计量,以确保其精准性,然后混凝土便可以根据配置比例进行严格的配料,这样不仅使其离散性得到了缩减,还为其带来了新的材料与技术。

结束语

混凝土作为建筑物中最主要的材料,不仅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巨大影响,而且是建筑物结构安全的决定性因素。预拌混凝土的质量是最终浇筑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基础,间接的决定了建筑物的质量,所以加强预拌混凝土质量的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硕.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问题浅析――原材料质量控制[J].工程质量,2014(2):163.

[2]赵慧.预拌混凝土生产的质量管理[J].江西建材.2013(03).

论文作者:蒋文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0

标签:;  ;  ;  ;  ;  ;  ;  ;  

浅析预拌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论文_蒋文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