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造价控制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蓝少东论文_蓝少东

全过程造价控制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蓝少东论文_蓝少东

广东宏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510530

摘要:造价控制是现代工程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由于现代大型工程牵涉到的支出项目较多,总额也比较大,要求相关组织做好 全过程造价控制工作。基于此,本文以全过程造价控制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作为切入点,简述其保证资金使用效率、有利于 宏观把控等积极作用,再以此为基础,重点论述相关理论的应用策略,并结合实例加以说明,为后续具体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造价控制;建筑工程管理;管理全覆盖;合同管理

引言:造价控制是在批准的工程造价限额以内,对工程建设周期内可行性研究、投资决策、设计施工、竣工交付等所有环节所需建设 费的控制过程。现代大型工程工期长、牵涉到的环节多,支出总额常以千万元甚至亿元计,对造价控制工作的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 自20世纪中后期以来,我国国家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各地建筑工程数目激增,分析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应用价值和策略意义突出。

1.全过程造价控制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1.1保证资金使用效率

将全过程造价控制理论应用于建筑工程管理中,最直接的作用是保证资金使用效率,尤其是部分建设周期较长的工程。如公路工程, 其建设周期可能长达24个月以上,在该周期内,大部分工作带有重复性特点,这些工作的支出条目也比较明确,应用全过程造价控制 ,可以利用相同工作的匹配分析了解支出差异情况,再针对差异进行深入调查,实现造价支出的精细化控制,并推广到后续进一步工 作中。借此实现资金支出的良性控制,保证每一笔支出都是有迹可循的,做到保证资金使用的高效率。

1.2做到管理全覆盖

管理全覆盖是指在建筑工程的整个周期内、所有环节上都给予有效管理,保证各项工作实施的有效性。就造价控制而言,如果工程建 设不带有重复性特征,就不能应用上文(1.1)所述的匹配分析法进行造价判断,全过程造价控制的价值也将更加突出,有利于将所有 牵涉到造价支出的环节和其支出条目实时一一对应,将管理工作覆盖到所有条目中。比如建筑工程项目,其人员支出、建安造价、材 料费用、附加支出、材料损耗、材料保管等各个条目都涉及到持续的支出,在全过程造价控制理论下,可以将所有支出条目拆分到最 小单元,如“每日支出”、单项材料支出等,保证管理涵盖各项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1.3有利于宏观把控

全过程造价控制作为一项管理理论,强调管理的平行范围性,也重视管理的垂直周期性,这意味着造价管理囊括了所有工作环节、细 节,有利于管理人员在具体工作开展支出拟定详实的管理计划,并通过PDCA循环理论、目标控制法进行造价的管理。如某大型工程分 为5个标段,每个标段工作类似,可以应用PDCA循环理论进行某一个标段的针对性管理,再将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应用于其他4个标段的 造价控制工作中。如果不同标段工作存在差异,可以应用目标控制法,从宏观层面确定各项目基本支出标准,使造价控制工作做到有 的放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全过程造价控制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2.1工程概况

2014年3月,江苏省某地进行居民小区建设,占地面积共75477平方米,建筑总面积9874752平方面。共分为8栋建筑,本文选取3号建筑 进行分析。该建筑占地面积6172平方米,工期25个月,合同金额18972万元。所需物资包括混凝土59878m3、钢筋8787t、木料722t等。 为保证造价控制的有效性,管理部门拟应用全过程造价控制策略进行造价控制。

2.2完善预算工作

在项目立项阶段,建设单位对工程资金投入进行评估,评估的基础是工程造价文件。在工程造价评估文件中,建设单位工作人员对项 目的可行性进行了反复研究,并分析了可能出现额外支出的环节,对项目投资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以及投资的方向提供了建议。最终 建设单位应用模型匹配法进行造价预计,模型匹配法是指选取同类工程的模型资料,求取平均造价和最高、最低造价指导施工造价预 算和后续的管理。本次工程共收集41处工程建设资料,利用系数加权法弥补物价和人员支出方面的少许差异,最终确定造价总额以及3 号建筑的造价支出。

2.3优化合同管理

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加强了对合同的审核,保证合同的全面性、规范性,合同需要涵盖工程施工的所有要求 ,尤其是造价方面。对于影响造价支出的各项细节,双方进行了反复探讨,包括材料保管费用、损耗上限等一些细节内容。材料保管 费用方面在合同中规定:“本次施工取甲供材料模式,材料由乙方负责保管,在工程完成后退还剩余材料,并收取相当于材料总额5% 的费用做为保管费”。对材料损耗方面,规定:“本次施工中出现的材料损耗不超过2%(含2%)的部分,由甲方承担,超过2%的部 分,由乙方承担”。通过合同管理的优化进一步实现全过程造价控制。

2.4.实现全过程施工管理

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关键是建设过程中的造价支出管理,本次工程中,各项工作均采用目标造价法进行控制,包括材料、人力、附加支 出等,以设备及材料成本的控制为例。设备与材料的成本占工程总成本的比例也较高,因此,造价人员建立了动态的价格信息系统, 实时了解材料的市场价格波动,在降低材料与设备成本的前提下,还需要保证工程的质量,使相关造价在成本目标和市场影响的联合 作用下得到有效控制,并贯穿工程建设全过程。结果上看,应用了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情况下,工程造价下降了1.1%(54.2万元),与 此同时,工程耗时24个月零17天,且验收结果表明建筑质量优良,满足设计要求,证明了全过程造价控制的积极价值。

3.结语:通过分析全过程造价控制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获取了相关理论内容。造价控制是现代工程的核心管理内容之一,其应 用价值可体现在多个方面,有利于保证资金使用效率,做到管理全覆盖,也有利于实现宏观层面的造价把控。具体而言,要求相关部 门在后续造价控制上完善预算、优化合同管理,并实现全过程施工管理。实例分析证明了上述理论的价值,可作为参考在各类工程中 推广。

参考文献:

[1]黄兵.论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在建筑工程造价审核中的有效应用[J].中国集体经济,2018(12):136-137.

[2]何国鹏.浅析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2):39.

论文作者:蓝少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8

标签:;  ;  ;  ;  ;  ;  ;  ;  

全过程造价控制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蓝少东论文_蓝少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