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山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山西省晋中市 030800;3.山西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农业现代化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如果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跟不上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的步伐,是会影响整个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所以在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同时,要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山西省的经济发展主要靠对资源的开采,随着资源的枯竭,资源对山西省经济发展的优势越来越弱,近年来,山西省开始对现代化农业重视,并且得到了较快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指出山西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所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山西省;农业现代化
山西省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经济的发展靠对资源的开采,粗放式的开采方式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如水土流失、水污染、土壤贫瘠等问题,但在改革开放下,山西省的现代化农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1.农业现代化的概况
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目前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与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相比,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水平是相对滞后的,严重影响着四化的同步发展。农业现代化的过程是完善农业产业、基础设施、经营管理、质量保障和资源保护体系的过程,也是推进制度和技术创新、减轻资源压力和消除环境污染的过程。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不仅要借鉴国外经验,也要根据自身特点,市场需求和资源禀赋条件来构建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格局和商业化模式,实现稳定粮食生产、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和提高农业发展可持续性的有机统一。
2.山西农业现代化进程
2.1山西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有利条件
山西省位于黄土高原的东部,气候温和,热量资源丰富,地形复杂多样,这些独特的地形地貌和气候资源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有利于农业的多样性发展。从“十一五”开始,本省通过实施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工程,提高了项目区耕地土、肥、水资源利用率、农田基础设施及土壤质量,提高了整个山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也具备了一定的农业机械化水平。由于政策的支持本省已确立了“六大特色农业”的方针,以干鲜果、草食畜、优质杂粮等特色农业为主导产业,其中,杂粮产业发展最为迅速,给小杂粮加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2.2发展山西特色现代农业
山西省通过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实施了粮食高产创建、杂粮产业振兴、畜牧产业翻番、设施农业建设、果业提质增效、中药材产业崛起、酿造产业提升等七大产业振兴翻番工程,以产业翻番促进农民收入翻番;通过政策支持重点扶持基地建设、加工、流通、涉农科技园区、休闲观光农业等项目。同时引导社会资本向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农产品加工园区;其次通过推广高标准农膜和残膜回收、高效肥和低残留农药使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用有机肥等试点,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推广农业机械化,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来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再次,加强农村市场和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完善了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加强与京津冀等地的战略合作,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最后建立健全省市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和检验检测体系,实施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落实疫病防控责任制,稳定和强化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和农产品废弃物处理。
3.山西农业现代化中存在的问题
3.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保障是基础设施的完善,近年来山西省的农业基础设施有明显改善,全省粮食产量到2014年达到了133.08亿公斤,连续五年稳定增长。但是由于本省大部分地区处于山区和丘陵,水资源严重缺乏,中低产田的比重较大,同时灌溉方式传统且单一,再加上种植业的生产与气候条件是紧密相连的,十年九旱是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的主要障碍。山西省的山区较多,这些偏远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严重制约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农业科技转化率低
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科技化,全省粮食的五连增离不开农业新品种的引进和新技术的应用,这说明农业科技贡献率在逐年增高,但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科技研发、储备、转化能力低。二是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服务组织日益弱化,社会化服务体系也不健全。三是作为农业生产主体的农民科技素质普遍偏低。
3.3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
受到我省经济发展条件的制约,我省的农业龙头企业大多规模小、实力弱、管理水平低且产权单一,处在发展初期,辐射和带动力也有限。山西龙头企业这种不大不强的局面,不仅影响了市场竞争能力,更重要的是延缓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3.4农产品市场监管不力
造成农产品市场监管不力的最重要的原因是法规体系不完善,这导致了农产品市场监管的针对性差,山西省对农产品价格的监管只是从宏观上对目标和任务做出了规划,而缺少细则规定,同时各级地方政府对农产品市场监管也不重视,很多市县没有具体的与本县相关的农产品市场相关的制度和规范。而由于监管体制的不健全也会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效率低。不同的部门监管的方向不同,造成多头监管现象,这一现象最终会导致管理混乱,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4.山西省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对策
4.1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农民培训
农村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农民素质的提高,只有农民素质提高才能带动农村现代化进程,提高农民接受新事物和新技术的能力,才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首先要从制度上保障农民素质的培训工作,完善农民教育体系,建立统一高效的综合协调能力工作机构,整合各种教育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农民素质培训工作服务;同时还要根据农民的不同年龄和知识层次采用不同的培训形式,要有目的性的针对不同层次的农民开展不同的培训课程;其次培训内容要和农民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使之提高农民自身的技术和致富能力;还要对农民技术员进行加强培训,只有这些农民技术员的技术提高才能真正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和科技示范,以点带面的推动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最后还要充分发挥电视等媒体的优势,提高培训效果。
4.2解决土地流转问题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向外转移,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的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同时缺乏设施农业和规模经营,所以要解决好土地流转的问题。主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土地管理的主体问题,要坚持不损害农民权益、不改变土地用途和不改变所有制性质的原则。山西省的现代农业发展是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同时以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为纽带,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为骨干,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保障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4.3多举措并举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离不开科技和创新,要强化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示范推广,加快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强农业推广体系建设,积极发展壮大农业科技推广的示范服务体系。同时要强化农业机械化投入,扶持农机服务组织发展,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和服务能力。还要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变“靠天吃饭”的现状,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和改造中低产田,建立资源节约型农业模式。
4.4推动优质农产品发展
一是要鼓励推广良种良法,通过提高单产水平来克服耕地资源限制,保障农产品安全供应;二是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三是发展有机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实施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最后要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建立农产品追溯体系,实施更为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追究制度。
参考文献:
[1]王蜀磊,山西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思路与对策[J],经济问题,2007
[2]孙研,如何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J],山西农经,2014
[3]孔祥智 周振,“三个导向”与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J],江汉论坛,2014.
论文作者:杨晓颖, 魏杰, 梁剑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1
标签:山西省论文; 农业论文; 农产品论文; 山西论文; 农业现代化论文; 农民论文; 基础设施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2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