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分析论文_杨文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分析论文_杨文

广元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 四川 广元 628000

摘要: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92例肺炎患儿,根据患儿家属意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效果及症状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总治疗时间。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总治疗时间分别为(1.98±0.72)、(3.25±0.77)、(5.38±2.75)d;对照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总治疗时间分别为(3.05±1.02)、(5.41±1.54)、(8.61±3.46)d。观察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总治疗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儿临床体征,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小儿肺炎护理;效果分析

引言

孩子的身体健康一直以来是家长关心的重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儿科发展非常迅速。小儿肺炎,多发生于冬春寒冷季节,而且是在气温发生急骤的变化下,儿童尤其是幼儿因为病毒或是细菌而发生肺部感染的疾病。中医认为,小儿属纯阳之体,新陈代谢偏向旺盛,然肝经气未充,故易被六淫入侵。发生小儿肺炎的患儿,其临床症状主要是呼吸发生困难、咳嗽并伴有发热、痰多粘稠并伴喘憋等,此病在小儿群体中较为常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某院儿科2015年9月~2018年11月收治的92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入院后均经X线片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后确诊各类分型。纳入标准:家属了解研究内容后,自行选择护理方式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已发生并发症患儿。根据患儿家属意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儿男25例,女21例;年龄0.6~7.0岁,平均年龄(3.84±2.52)岁;病程3~10d,平均病程(6.49±3.29)d;肺炎分型:病毒性肺炎患儿12例,细菌性肺炎患儿15例,支原体肺炎患儿11例,真菌性肺炎患儿8例。观察组患儿男26例,女20例,年龄0.8~7.5岁,平均年龄(4.15±2.64)岁;病程3~12d,平均病程(7.46±3.32)d;肺炎分型:病毒性肺炎患儿13例,细菌性肺炎患儿1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10例,真菌性肺炎患儿7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及肺炎分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患儿入院后接受相应抗生素治疗、氧疗、雾化吸入等辅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模式,包括换药给药、基础临床护理等措施。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针对性护理,主要措施为:1.针对性心理护理:对于患儿而言,要关注患儿的恐惧心理变化情况,通过直接的心理疏导使患儿勇敢面对疾病,以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减轻疾病对患儿在成的不良硬性。对于家属而言,要对其不安情绪表示理解,并让患儿家属指导自己也很关心、爱护孩子,让家属放心把孩子交给医护人员,积极配合治疗。2.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小儿肺炎患儿受到病症的影响,睡眠质量相对较差,甚至会出现躁动的现象,因此需要护理人员能够安抚患儿的情绪,避免患儿在睡眠中出现缺氧现象。3.呼吸道护理。要选择有关措施来帮助患儿排痰,可采用雾化吸入等,保持患儿呼吸道的通畅,并纠正其缺氧状况,以此增加肺泡的通气量。患儿卧床时,可采取头胸抬高体位,有效缓解改善呼吸,一旦体位发生改变,要立刻进行纠正,纠正过程中要保持动作的轻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4.针对性护理:针对性护理的实施需建立在有效掌握患儿症状、体征基础上进行护理,如对于体温持续较高患儿,应积极采取物理降温措施,通过腋下、脚底酒精擦拭及冰敷等形式进行降温;对于存在严重咳痰症状患儿,应积极采取雾化吸入治疗,并通过背部按摩促进患儿排痰,改善症状;对于存在呼吸机能减退患儿,需及时介入辅助呼吸治疗,改善患儿呼吸机能,避免严重呼吸衰弱症状的发生,诱发医疗安全事故。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效果及症状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总治疗时间。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经护理后,患儿痊愈或各类体征基本恢复正常;有效:经护理后,患儿症状得到有效改善;无效:经护理后,患儿症状改善效果较差或恶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护理后,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肺炎为临床常见肺部炎症,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其中小儿是高发人群,且病情更为严重,是导致婴幼儿死亡的主要病因。小儿肺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高热、肺部啰音、呼吸急促等,如不予以及时救治,有生命危险。对于该病临床中多予以抗炎和对症治疗,在治疗期间配合针对性护理更能有效优化临床疗效。临床治疗结果显示,对小儿肺炎患儿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提升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针对性护理干预作为临床中一种新型的护理方法,能够在充分了解患儿病情进展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护理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护理工作内容能够满足患儿康复治疗中的实际需要,并根据患儿个体差异性的不同进行护理工作的开展,使得临床护理效果更加显著。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护理后,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总治疗时间分别为(1.98±0.72)、(3.25±0.77)、(5.38±2.75)d;对照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总治疗时间分别为(3.05±1.02)、(5.41±1.54)、(8.61±3.46)d。观察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总治疗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为:常规护理的实施,仅可满足患儿基本护理需求,配合基本治疗实现对严重医疗事故的避免,但无法对患儿各类体征、症状进行有效缓解,促进患儿康复。①护理评估的实施:可根据患儿具体感染类型对其临床护理需求进行有效评估,并制定护理计划,确保各项护理的有序实施,满足基本护理需求;②医护人员护理技能的提升:可对治疗中患儿症状变化造成的护理需求变化进行有效评估,便于护理的有效实施,且与患儿积极建立沟通、确保护理实施动作的轻柔均可有效提升患儿护理配合度,实现护理效果的提升,并可避免各类护理失误的出现,获得患儿家属较高的认可度,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儿临床体征,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珊珊.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实际效果研究.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8,29(11):1421-1422.

[2]张云华.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治疗效果的影响.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8,35(5):549.

[3]肖艳.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措施和满意度评价.中国农村教育,2018(18):36-37.

论文作者:杨文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4

标签:;  ;  ;  ;  ;  ;  ;  ;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分析论文_杨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