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终身教育的现状与近期发展前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日本论文,发展前景论文,终身教育论文,现状论文,近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终身教育这一概念,也有人译作终身学习,其提出已经多年了。它是与人类社会成员长期以来将受教育固定于一定年龄阶段和形式相区别而提出的,强调人的一生中都可以受教育。日本从70年代起就高度重视这一人类教育的新趋势,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他们认为,在日本开展终身教育,主要有三方面的必要性:一是为了纠正学历社会的弊病,对人生各阶段的学习成果给予适当的评价;二是人们随着收入的提高,自由时间的增多,高龄化,社会的成熟等,为丰富精神世界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学习需要增大;三是社会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信息化、国际化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等,令每一个社会成员都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因此,本文拟根据日本大藏省印刷局1996年12月发行的1996年度日本《教育白书》等资料,对日本终身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前景作一描述,供我国教育界和全社会关注终身教育的人们参考。
一、日本终身教育的现状
(一)接受终身教育的人与教育的场所、内容
1.接受终身教育的人数不断增长。日本文部省认为要掌握接受终身教育的人员的全部情况较为困难,但其提供的三组数字仍能说明这一点。一是1988 年接受终身教育的成年人占成年人口的比率为40.1 %, 1992年这一比率增加到47.6%;二是参加公民馆终身教育讲座学习的人数1989年为7632000人,1992年则上升为8733000人;三是参加所谓文化教养中心学习的人数1990年为1375000人,1993年则增长到1922000人。
2.接受终身教育的人们的学习内容与目的。根据日本文部省1992年的调查,学习健康法、医学、营养、慢跑、游泳的占23.7%,学习音乐、美术、花道、舞蹈、书道的占23.2%,学习对工作有关知识的占9.9%,学习对家庭生活有用的知识如做菜、做西服、做和服、编织等的占8.5%,学习教养性知识如文学、历史等的占6.3%。根据同一调查,就学习目的而言,为了使自己人生更丰富的占46.2%,为了维持增进自己健康的占43.4%,为了工作和就职的占26.6%,为了日常生活和在地区活动的占26.6%,为了掌握更广泛、深层的知识的占17.6%。这两方面的回答均有一人重复多项回答的情况。根据NHK放送文化研究所1992 年3月的调查,在1503名被调查者就学习目的所做的回答中,18.1 %回答学习本身是快乐的,11.6%回答结识朋友一起做事是快乐的,10.2%回答锻炼身体保持健康,9.8%回答对工作有作用,8.5%回答对生活有用,8.3%回答为了休息和调整情绪。
3.接受终身教育的学习方法。
(1)一般的学习方法。就成人而言,根据NHK的调查(包括复数回答),通过书或杂志学习的为32.5%,通过兴趣小组学习的为22.2%,用电视学习的为18.4%,通过个人教授或塾学习的为14.2%,通过熟人、家庭成员学习的为13.2%,通过文化教养中心学习的为10.6%,通过公民馆的讲座学习的为10%,用报纸学习的为7.1%, 用录音机学习的为3.4%,通过企业的教室学习的为3%,用收音机学习的为2.5%, 通过函授教育学习的为2.4%,用录像教材学习的为2%,通过专门学校学习的为1.3%,通过大学及短大学习的为0.7%,通过大学及高中的讲座学习的为0.5%,通过职业训练学校学习的为0.2%,通过放送大学学习的为0.1%。
(2)学习方法与学习内容。根据文部省1996年的调查, 学习方法与内容有关联关系,比如,通过文化教养中心、自治体所办的讲座和教室、兴趣小组学习的人学习内容多为兴趣与教养方面;而通过专修学校、研究生院、大学接受终身教育的,学习内容多与职业有关。其中,在文化教养中心、自治体办的讲座、兴趣小组学习的人中学习有关兴趣、教养知识的分别为64.1%、45.4%、41.3%,而通过民间函授教育、研究生院、大学、专修学校接受教育的人中学习与职业有关知识的分别为56.4%、64.3%、52.7%、64.9%。
(3)学习方法与学习目的。根据文部省的调查,在兴趣小组、 自治体的讲座及教室、文化教养中心接受终身教育的人员的最大目的为追求人生的价值和欢乐, 其中, 在文化教养中心为这一目的学习的高达71.4%;而通过民间函授教育、研究生院、大学、专修学校接受终身教育的人以提高职业能力为目的的则达3至5成。
(4)学习方法与年龄。文部省的调查表明, 大致是三类情况:一是兴趣小组、文化教养中心、广播大学等各年龄段的人都利用;二是比较高龄的人较多利用自治体的讲座、大学等的公开讲座;三是比较年青的人较多利用书、录像带、研究生院、大学、专修学校等。
(5)学习内容与年龄。文部省的调查表明, 接受终身教育者的学习内容与年龄有关,年青人主要学习与职业有关的知识、技能,中老年人则更多地学习有关个人兴趣与教养、健康与体育、社会生活等内容。
4.关于接受终身教育的时间。根据文部省的调查,就系统性、持续性学习而言,除去书、录像带、函授教育等外,一般都是在9时至17 时之间进行。
5.一旦开始了接受终身教育的人大多希望持续学习,提高自己的水平。文部省的调查表明,有相当数量的人坚持了10年以上的学习,具体比率为:用书和录像带学习的为20.6%,参加兴趣小组学习的为29.8%,通过自治体办的讲座和教室学习的为12.5%,通过文化教养中心学习的为22.2%,通过民间函授教育学习的为7.9%, 通过研究生院学习的为12.9%,通过大学学习的为7.5%, 通过大学和短大函授课程学习的为6.7%,通过公开讲座学习的为11.6%,通过专修学校学习的为4.4%,通过广播大学学习的为10.8%。
6.一旦开始接受终身教育的人,多数都以达到更高的水平为目标。文部省的调查表明,无论用哪种方式接受终身教育的,希望提高的都占很高比例,最低的为57.2%,最高为83.3%;如果说到具体目标,在研究生院学习的就有60.3%,希望达到博士后期课程水平,可见目标较高,最低目标也是取得资格证书。
7.关于由谁向社会成员提供终身教育。文部省的资料表明,许多机构、团体成为了终身教育的提供者。根据1993年的社会教育调查,教育委员会主办的讲座的听课者达16297000人,行政机构主办的讲座的听课者达12363000人,公益法人主办的讲座的听课者达2508000人。 民间团体特别是企业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商产业省1993 年的调查表明, 1992年在文化教养中心听课的达1922000人。根据日本总务厅的调查, 1994年,在全日本有健康俱乐部789个, 教授体育与健康知识的个人教授所5432个,插花与茶道个人教授所12266个,音乐个人教授所17106个,书道个人教授所15147个,和服与西服制作个人教授所1323个, 珠算个人教授所12630个,其他个人教授所19573个。
日本的学校在继续以就业前的年青人为对象提供学习机会的同时,也开始向成年人提供终身教育的机会。高中和专修学校实施开放讲座,大学打开了接受社会成年人的通道。1996年,有236 所大学接受了4189名社会成年人,有178所大学的研究生院接受了4889名社会成年人, 而且,为便于成年人学习,有33所大学与113 所大学的研究生院实行了白天夜间都上课的昼夜开讲制。
8.关于接受终身教育的费用。根据文部省的调查,正式进入大学、研究生院及专修学校学习费用较高,年均支出100万日元以上, 认为负担重的居多。
9.关于职业方面的终身教育。根据劳动省的调查,1994年,日本工人的50.9%接受了教育训练(脱产培训),57%的工人自发进行了提高职业能力的活动。这表明日本工人培训已向终身教育方向转化。
10.关于接受终身教育的能力问题。 文部省的《教育白书》明确提出:面对工作和生活上每天出现的新问题,自己提出课题,自己思考,自己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正是终生教育社会所要求的学习能力。从适应这一要求出发,认为日本家庭和地区教育力低下和日本孩子对生活和自然体验不足,因而影响其在终身教育社会学习能力的日本人比较多。
(二)对接受终身教育的人们的支持
1.提供信息。为了深化对终身教育意义的理解,促进终身学习社会气氛的形成,日本国家和地方政府实施了多项支援事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信息的提供。文部省的调查表明,在接受终身教育的人中,从取得终身教育信息的手段看,61.5 %是都道府县及市区町村的广报志, 38.8%是报纸、杂志,29.4%是公民馆、图书馆等的广报纸和资料。针对国民认为终身教育信息提供不充分的情况,1995年,在39个都道府县建立了终身教育信息提供系统,提供设施、指导者、学习团体及同兴趣者、学习机会等信息。这些信息不只是由教育委员会管理,地方政府各机构、团体也积极参与。民间的信息则可通过都道府县的终身学习推进中心和图书馆、公民馆取得,拥有电子通讯工具的个人则可直接用电子通讯获得信息。在大都市,有民间的学习信息志(月刊)发行,为了就业和改换工作、提高资历以取得一定资格为目的的学习信息志也出现了。
2.提供设施。
(1 )为了满足人们适应社会进步而产生的对终身教育的客观需求,日本十分重视终身教育的设施建设。作为终身教育的设施,除学校外,有图书馆、博物馆(含美术馆)、公民馆、文化会馆、体育设施以及老人福利中心、农村环境改善中心等。进入90年代以来,这些设施得到大力建设。其中,从1990年至1993年,博物馆从2968馆增加到3704馆,增24.8%;文化会馆从1010馆增加到1261馆, 增24.9 %; 图书馆从1950馆增加到2172馆,增11.4%。到1993年,日本有可用于终身教育的公民馆17562馆,博物馆3704馆,图书馆2172馆,社会体育设施40663处,文化会馆1261馆。
(2)设施利用情况。设施利用最多的是图书馆, 其它依次为体育设施、公民馆、 文化会馆、 文化教养中心等。 根据文部省的调查, 1992年, 使用公民馆的人数为206378660 人次, 使用博物馆的人数为283087270人次,使用图书馆的人数为100500176人次。88.7%的公民馆做到了星期天开馆,而且54%的公民馆闭馆时间是22—23点,35.1%的公民馆几乎是每天开馆。学校作为所在地区居民接受终身教育的场所也在开始对社会开放,根据1993年文部省对39174所学校的调查,93.5 %的小学校、88.6%的初中、63.4%的高中已向社会开放。如就校舍、体育馆、运动场、游泳池四项看:校舍方面,小学开放19.5%,初中开放17.8%,高中开放19.9%;体育馆方面,小学开放88.1 %, 初中开放82.6%,高中开放36.9%;运动场,小学开放84.6%,初中开放76.5%,高中开放49.1%;游泳池,小学开放22.9%,初中开放13.9%,高中开放2.7%。 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也在积极采取措施为当地居民的终身教育服务。
3.指导者的培养、确保。对接受终身教育的人进行学习指导的指导者大致可分为个人学习的指导者和集体学习的指导者。日本各种机关、团体近些年很重视这两类指导者的培训。
4.企业和社会对接受职业能力开发外的终身教育者的支援。由于认为这种学习的受益者主要是学习者个人,支援也不充分。就有薪教育培训休假制度看,1991年仅有20.3%的企业有此制度,并且实际实行的又仅占82.8%;1994年,对工人自我开发的终身学习活动给予支援的也仅占企业的80%。
(三)如何发挥终身教育的效益
1.多方面评价终身教育的学习成果。除了学位授予、学分承认等学校教育的评价方法,还可以以各种资格和执照的授予、称号的授予、通过日本国家确定的技能审查等给予评价。
2.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是发挥终身教育效益的重要方面。
3.运用所学,升学或就职,是发挥终身教育效益的又一环节。
二、日本终身教育的近期发展趋势
(一)要满足多样化的学习要求
1.社会成员要求提供多样而综合的学习机会给各级各类教育提出了任务。
(1)高等教育机构的任务。日本人认为,在人们追求终身教育, 希望得到高质量的、系统的专业性学习机会的情况下,广播电视大学(日语汉字写作放送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第一,广播电视大学。由于广播电视大学不受空间限制,用电视、收音机就可以学习,因此,作为终身教育时代的教育设施可以起到核心作用。它没有入学考试,可以满足多种学习要求。现在日本广播电视大学的学习者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毕业为目的的全部科目的学习者;二是学习一学年,选学某一专题的科目;三是学习一学期,学习希望学的科目。日本的广播电视大学1983年设立,1985年招生以来,已有62000 多名不同年龄、职业的人学习,毕业生8000多人。但日本广播电视大学的覆盖面现仅限于日本关东地区,需要扩大到全国。同时,还应在全国进行课程面授和学分认定考试的学习支撑点的建设、广播电视大学地区学习中心(已有39道府县完成,9县未完成)的建设。第二,大学、短大等。 一是运用接受社会成年人入夜间研究生院、社会成年人选修科目、社会成年人研修等制度,进而把社会成年人编入本科生某年级等;二是扩充为终身教育服务的公开讲座;三是兴办大学的终身教育推进中心。第三,专门学校。它主要是在适应社会要求进行实践性职业教育、专门技术教育的基础上,增加自由度和弹性以办出特色。
(2)小学、中学、高中的任务。一,设施向居民开放;二, 高中应充实以当地居民为对象的开放讲座。
(3)社会教育、文化体育设施的任务。 主要应在适应地区居民学习活动的多样化方面下功夫,还应建立这些设施专门职员培养、保障以及接受志愿人员的体制,应考虑开馆日与时间的弹性化,特别是设施建设要考虑到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外国人等学习者的特点。
(4)各省厅和企业等所管的研究、研修设施的任务。 可以举办科学技术野营活动。
(5)要考虑到接受终身教育是基于学习者自己的意志; 要根据学习目的、内容和学习者的特性考虑适当的经费负担办法;要协调举办公开讲座的大学和开办讲座等的地方自治体的关系。
2.进一步创造有利于接受终身教育的环境。主要是更充分地提供信息,充实、改善、支持接受终身教育的有薪休假制度和奖学金制度等。
3.要积极推进有关终身教育的机构、团体的协作、配合。
4.要采取对策适应信息化的发展。一是采用多媒体技术,二是将广播电视大学扩大到全国。
5.要面向高龄社会,开展终身教育。
(二)充实高质量、系统化、持续性的学习机会
日本人认为,充实高质量的、系统化的、持续性的学习机会是终身教育今后的重要课题。在这方面,高等教育机构有许多工作可做。诸如在接受社会成年人方面还需要大学全体教职工变革观念,同时加强校内组织体制建设,与地方产业界和行政机关加强协作配合等;为了解决高等教育机构提供的学习机会的地区差别问题,除了将广播电视大学扩大到全日本外,还应该利用通信卫星将大学等的公开讲座提供给全日本各地的公民馆;在时间和经费方面还应当向利用高等教育机构进行高质量的、系统的、持续性的学习者提供支持。与此同时,学习者所属的企业和单位也要进一步完善向学习者提供时间和费用方面的支持。
(三)要注重培养学习者尤其是孩子的活力量
日本人认为,所谓活力量,包括健康和体力、自己发现问题、自学、自己思考、自主判断、自主行动、自己解决问题、与他人合作、自律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日本的家庭、学校和社区社会应配合、协作、培养接受终身教育者的这种力量。
(四)促进终身教育成果发挥作用
日本人认为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站在纠正学历社会弊病的终身教育的立场,促使关于学习成果的评价多元化;二是推进志愿者活动,使通过终身教育学到的知识技能在自愿性、无偿性、公共性的志愿活动中发挥作用;三是企业在录用和提升人员时,不要只看形式上的学历,而且要看多样的学习经验及其成果。
三、几点建议
(一)应当将终身教育的观念作为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理论观点之一
日本的终身教育涉及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方方面面,换言之,日本的教育改革究其深层思考,应当说,终身教育的观念是其重要的指导理论。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处在深刻的改革和发展过程,特别是我国学校教育的绝对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同时,我国又是处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中国家,国际社会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我国自身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我国老龄人口的增多,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在考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时应当充分地考虑国际社会教育的终生化趋势。
(二)在考虑当今社会发展时应同时考虑发展终身教育
比如,人们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如何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如何提高自身的当代文明水平,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都是终身教育的任务。因此,在规划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时,除了考虑传统的学校教育外,还应当也必须考虑终身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
(三)在如何开展终身教育方面可资借鉴
比如,终身教育的形态、主体、学习方式方法等,我们均可从前述内容中窥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