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梗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探讨与临床效果评价论文_莫兴燕

(北海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广西北海536000)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梗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心梗患者进行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50)和急救组(n=50),分别施加常规护理干预和急救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急救组急性心梗患者急诊分诊时间、急诊室外停留时间、急诊室抢救时间分别为(0.61±0.15)min、(6.25±2.10)min、(41.33±6.28)min,均显著少于常规组急性心梗患者(P<0.05);急救组急性心梗患者卧床时间、住院时间、院内心梗复发率分别为(1.88±0.76)d、(9.30±2.60)d、6.00%,均少于常规组急性心梗患者(P<0.05)。结论:对急性心梗患者施加急救护理干预,能有效缩短急诊分诊、等待、抢救时间,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心梗复发率。

【关键词】急性心梗;急救护理;临床效果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8-0227-02

急性心肌梗死是常见的内科疾病,是患者冠状动脉出现持续性缺血缺氧导致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有心前区压榨性头痛、胸骨头痛等症状,该病起病急,病情大多危重,且具有极高的致死率,因此需及时对急性心梗患者进行急救,并施加相应护理干预,改善患者预后[1-2]。本次研究选取了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心梗患者,探究急救护理方法,及其护理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6年8月至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开始研究。纳入标准: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临床资料完整、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其他器官严重功能不全、生存质量及其低下、认知功能障碍。采取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50)和急救组(n=50),常规组中男性患者有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58.20±4.35)岁,病程30min-10h,平均病程(3.21±1.05)h,急性广泛前壁梗死、前壁梗死、前间壁梗死、心内膜下梗死、下壁梗死、侧壁梗死分别有15例、12例、12例、7例、3例、1例;急救组中男性患者有2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58.33±4.41)岁,病程20min-10h,平均病程(3.22±1.02)h,急性广泛前壁梗死、前壁梗死、前间壁梗死、心内膜下梗死、下壁梗死、侧壁梗死分别有15例、12例、13例、6例、3例、1例;两组急性心梗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可对比。

1.2方法

对常规组急性心梗患者施加常规护理干预,包括评估患者既往病史、发病症状、时间、程度,监测血压、呼吸频率、心率等体征,对心脏进行听诊,遵医嘱用药治疗等。

对急救组急性心梗患者施加急救护理干预,包括:(1)患者入院后,快速安置,取平卧位,禁止下床活动,对患者进行氧流量为4-5L/min的持续性吸氧治疗,通知心内科医生会诊。护理人员快速评估患者气道情况,确定是否受阻,神志是否清晰,并对其进行心电图监护,监测呼吸频率、脉搏等,建立静脉通道,根据具体病情针对针对性急救护理方案。(2)遵医嘱采用哌替啶治疗,缓解患者心前区疼痛,疼痛剧烈者可在1小时后再使用哌替啶治疗。护理人员注意关注患者血压、心率等变化,确定疼痛性质、程度,让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扩张冠状动脉,减少心肌耗氧。护理人员指导家属在患者疼痛发作时陪伴左右,给予情感支持,疏导其不良情绪,指导其保持平和心态。(3)遵医嘱对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协助患者进行血常规等检测,询问是否存在溶栓禁忌症,并且注意其在溶栓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1.3观察指标

①急诊分诊时间、急诊室外停留时间、急诊室抢救时间。②卧床时间、住院时间、院内心梗复发率。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录入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t 检验;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急性心梗患者急诊分诊时间、急诊室外停留时间、急诊室抢救时间比较

急救组急性心梗患者急诊分诊时间、急诊室外停留时间、急诊室抢救时间分别为(0.61±0.15)min、(6.25±2.10)min、(41.33±6.28)min,均显著少于常规组急性心梗患者(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急性心梗患者急诊分诊时间、急诊室外停留时间、急诊室抢救时间比较[x±s,]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常见的一种心内科疾病,是由冠状动脉持续性缺血缺氧引起,患者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心前区压制性疼痛,严重者甚至发生心律失常,休克,具有起病急、病情危重、致死率高等特点,需要及时有效急救[3]。

在对患者进行急救期间,要对其进行有效护理干预,采取急救护理方法配合治疗,控制患者心肌梗死病情,预防心梗并发症[4]。在患者急救期间施加急救护理干预,通过对患者妥善安置,病情、生命体征监测,保证其生命安全,通过及时分诊治疗、持续性氧疗,哌替啶镇痛治疗等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缺氧症状,通过急救护理有效减少急救各环节所用时间,提高急诊及时性,确保急救抢救成功率[5]。本次研究,急救组急性心梗患者急诊分诊时间、急诊室外停留时间、急诊室抢救时间分别为(0.61±0.15)min、(6.25±2.10)min、(41.33±6.28)min,均显著少于常规组急性心梗患者(P<0.05);急救组急性心梗患者卧床时间、住院时间、院内心梗复发率分别为(1.88±0.76)d、(9.30±2.60)d、6.00%,均少于常规组急性心梗患者(P<0.05)。这与张银艳[6]研究相符,说明对急性心梗患者施加急救护理干效果显著,能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急救成功率。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梗患者施加急救护理干预,能有效缩短急诊分诊、等待、抢救时间,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心梗复发率。

【参考文献】

[1]许琴.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规范化急救护理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06):239-240.

[2]陈金梅.全程优质护理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21):22-23.

[3]陈新萍.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急救护理的方法及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0):184-185.

[4]张凤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综合急救护理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3):174-176.

[5]刘丽,盛建霞.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0):62-63.

[6]张银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急救护理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9):113-115.

论文作者:莫兴燕

论文发表刊物: 《医师在线》2018年9月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5

标签:;  ;  ;  ;  ;  ;  ;  ;  

急性心梗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探讨与临床效果评价论文_莫兴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