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的研究: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论文

流动儿童的研究: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论文

流动儿童的研究:基于 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茅雨薇

【内容摘要】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浪潮,流动儿童群体问题也相对产生,流动儿童是城市中数量庞大的二代移民。为梳理流动儿童研究的脉络,本文借助CiteSpace对CSSCI收录的关于流动儿童研究的文献题录信息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高产机构、高产作者、各时间段的研究热点、高被引作者及高被引期刊等研究结果。

【关键词】 流动儿童;可视化软件;高被引作者;高被引期刊

【作者单位】 茅雨薇,扬州大学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大批农民选择进城务工,从事非农行业,形成农民流动的浪潮。在流动过程中,从最开始的个体流动,逐渐发展为家庭式的流动。原本在城市独自打工的农村劳动力,在积累一定的资本和条件后,出于家庭团圆、子女养育等角度,选择将其子女接入城市共同生活。这些原本在农村生活的儿童随父母进入城市,成为城市中数量庞大的二代移民。他们在城市生活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引发学界的关注。对此,本文采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CSSCI数据库收录的从2000~2018年有关流动儿童研究的350条文献进行量化分析与研究,梳理研究脉络、研究主题、研究进展、学科结构等,探究针对该群体的未来研究方向。

一、发文量随时间分布情况

自2000年赵树凯在《管理世界》上发表《边缘化的基础教育——北京外来人口子弟学校的初步调查》,学术界开始关注流动儿童这一群体。从2000~2006年,教育学领域对流动儿童关注度不断增加,研究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教育学领域学者对流动儿童的持续关注也引发了政府对处于弱势地位的流动儿童的关注,政府将保障流动儿童的受教育权提到重要议程,甚至以法律条文形式明确规定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自此,“两为主”政策正式提升为法律规范。自2006年以后,学术界对流动儿童的研究达到空前繁荣,研究内容细化,研究角度多样。

二、高产机构及相应的作者

统计结果表明,发文量排在前三的机构为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华女子学院;发文量排在前四的作者分别是方晓义、刘杨、蔺秀云和王中会。可以看出,心理学领域对于流动儿童研究较为高产,学者之间的合作较多。例如,发文量最高的方晓义教授,他与范兴华、刘杨、蔺秀云、袁晓娇等人合作,针对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社会认同、歧视知觉、教养方式等,展开一系列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与一般儿童相比,流动对儿童社会适应无明显不利影响[1]。流动儿童在城市感受到的歧视在学校类型和流动性上存在明显差异[2]。该群体的社会认同大多属于同化和分离模式,在性别、家庭经济地位、来京时间、教育安置方式等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3]

三、关键词共现分析

通过timeline图谱可以看出,有关流动儿童的研究形成了6个聚类。一是关于流动儿童的研究,学者从最初的关注的是流动儿童的受教育情况,通过地区调查等形式,研究流动儿童就学的学校。值得关注的是韩嘉玲在2001年所发表的《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该调查概括出流动儿童学校流动、边缘、不规范的三个特征,为同类调查报告中较为详细、完整的一个[4]。除了流动儿童学校以外,学者还关注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教育政策、社会资本等。二是关于社会支持的研究,该聚类中的关键词有社会支持、社会化、抑郁、心理韧性、认同整合。三是关于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研究,该聚类中的关键词有城市适应、影响因素、社会学干预、社会融入。四是关于流动儿童与其他儿童群体的比较研究,该聚类中的关键词有留守儿童、城市儿童、城市化、心理健康、保护性因素。五是关于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该聚类中的关键词有内群体认同、歧视知觉、群体地位感、幸福感。六是关于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该聚类中的关键词有中介作用、自尊、追踪研究、心理弹性。

通过Burstnss可以看出,2001~2007年,研究热点是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特别是“两为主”政策的颁布,学界对义务教育展开了激烈的研究与讨论。打工子弟学校的现状引发了学者的关注,他们从师生关系、流动儿童的学业行为等角度展开研究。2009~2011年,研究热点是留守儿童问题,原本在城市就学的流动儿童由于户籍、父母工作调整等返乡问题引发了学者的关注,这一群体不同于原本的留守儿童。在经历过城市的影响后,又重新回到农村,他们的思想和心理上发生巨大的改变。2011~2015年,研究热点是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部分地区由流动儿童所在学校、社区和社会组织所搭建社会支持网络在推动流动儿童更好地融入城市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引发学者的关注。

四、作者共被引分析

美国认知语言学家莱考夫(Lakof George)指出:“隐喻的实质是通过甲事物来理解和体验乙事物。”译者在进行隐喻翻译时不仅要充分传达隐喻的真实意义,而且要重塑喻体意象。喻体意象承载了丰厚的文化积淀,是最难准确传递的,也最容易经翻译出现文化亏损。为了提供相对完整的语境,以便于判断,下例摘录一段较长的文字:

五、期刊共被引分析

统计结果表明,被引次数排在前面的期刊依次为《心理科学》《心理发展与教育》《青年研究》《人口研究》《中国特殊教育》《心理学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从中可以看到,对流动儿童群体关注度最高的是心理学领域,另外是教育学和社会学。

统计结果表明分析得出被引频次最高的作者依次为段成荣、周皓、曾守锤、蔺秀云、邹鸿、李晓巍、袁晓娇、刘霞、范兴华。表明以上学者在社会组织研究方面具有权威性,其作品值得重点关注。段成荣在流动儿童研究方面具有权威地位,持续关注流动儿童这一群体,进行诸多调查研究。他提出,在进行“入学率”和“巩固率”等教育统计时,将“户籍入口”统计口径改革为“常住人口”统计口径,将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纳入流入地的教育考核中,以促进其教育问题的根本解决[5]。CiteSpace还检测到Burst值较高的作者分别是邹鸿、郭良春、方晓义、王中会、许传新、温忠麟。因此,这些学者的研究内容可能引起了其他学者的关注,在阅读文献时,需增加对这些学者作品的关注。

通过Burst值分析,排在前面的期刊依次为《青年研究》《中国青年研究》《人口学刊》《南方人口》《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妇运》《当代青年研究》《广东社会科学》《东南学术》《贵州社会科学》。表明这些期刊的文章引起部分学者的关注,需要值得注意。

综上所述: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均有其优缺点,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有机结合,具有一定的互补性,能够有效提高定量白细胞的检出率,提高尿常规检测的准确性及有效性,降低误诊率,为临床诊断及治疗工作提供理论数据支持,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六、进一步思考

通过本次文献可视化分析,大致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第一,有关社会组织的研究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主要研究的领域有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研究方向有:研究流动儿童的行为(问题行为、社会化、社会交往);流动儿童的心理(身份认同、认同整合、自尊、群体地位感、歧视知觉、抑郁、心理韧性、心理弹性、心理健康、幸福感、内群体认同);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打工子弟学校、户籍、师生关系、学校适应、学校归属感、学业行为、学业成绩、学业卷入、受教育状况、义务教育);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社会资本、社会认同、社会融入、社会融合、社会支持、社会排斥、生活情境)。第二,在研究流动儿童方面具有权威性的学者有段成荣、周皓、曾守锤、蔺秀云、方晓义、邹鸿、李晓巍、袁晓娇、刘霞、范兴华等人;具有权威性的期刊有《心理科学》《心理发展与教育》《青年研究》《人口研究》《中国特殊教育》《心理学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第三,未来的研究方向可能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学科角度来看,心理学领域将持续关注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教育学领域将关注流动儿童的学业表现、师生关系等。二是在研究方法方面,将更多地采用抽样调查、个案研究等。

中南大学非计算机工科专业大多已将“数据库技术与应用”作为重要的公共课程列入培养方案。但该课程的教学模式应对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要求,还存在以下问题:

【参考文献】

[1]范兴华,方晓义,刘勤学,刘杨.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社会适应比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33~40

[2]蔺秀云,方晓义,刘杨,兰菁.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及其心理机制[J].心理学报,2009,41(10):967~979

[3]袁晓娇,方晓义,刘杨,蔺秀云,邓林园.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作用[J].教育研究,2010,31(3):37~45

[4]韩嘉玲.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J].青年研究,2001,8:1~7

[5]段成荣,梁宏.我国流动儿童状况[J].人口研究,2004,1:53~59

【基金项目】 本文为扬州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C201811117003Y)研究成果。

【指导老师】 张宇,扬州大学公共管理系

标签:;  ;  ;  ;  ;  

流动儿童的研究: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