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电业走到十字路口——访经济学家陈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家电业论文,走到论文,经济学家论文,中国论文,路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已经过去的2001年的中国家电业可谓是社会各界关注程度最高的行业。但很多关注却失之于简单的现象层面。譬如"价格大战"、"全行业亏损"等等。可以说中国家电业已走到了十字路口。家电业将出现更大的一场革命,这场革命不仅对它自身,而且对社会其他行业都有巨大的意义。
日前,记者采访了经济学家陈淮,就中国家电业的现状及前景作了一番探讨。
家电市场将出现升级换代
记:家电企业的老总们都忧心市场的饱和度,特别是城镇市场的饱和度。普遍认为市场是供大于求,您认为就目前中国家电市场看,存在饱和度的问题吗?
陈:从静态上说,2001年底中国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耐用消费品的数量看,确实呈现出了一定的需求饱和度(彩电为120台、电冰箱为81.3台,洗衣机为91台,空调器为31.2台,淋浴热水器为50.2台)。但从动态看,中国的家电消费市场可能正在出现一个升级换代的高潮,而且这个升级换代并不依赖于使用中的家电的自然寿命是否完结。
记:中国老百姓从知道有家电这个概念和开始普遍使用家电,只不过是和当时人们的收入水平,居住环境以及社会、消费环境相适应的产品。而目前早期的产品已经明显不能和人们生活改善的步伐相适应。作为家电产业,应该怎样适应或面对这一变化?
陈:居住环境的改善将带来新的家电升级高潮。在一定意义上说,此前20年最多可算是中国人对家电的一个"试用期"。由于住房条件的改善和收入的持续增加,人们对家电的更新已经开始摆脱"用坏才换"的旧有模式。一个不依赖于原有家电自然寿命是否完结的新的家电升级高潮会很快到来。这个我们可以从2001年与1996年消费支出中看到(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增长了27.52%,其中食品支出只增长了2.81%,衣着支出反而下降5.21%,但住房支出却增长了66.34%,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了47.32%)。也就是说,按经济学的原理可知,在收入增长过程中,如果某一部分消费构成的支出增长远快于平均支出增长,这个消费构成一定是新增收入的主要指向。
家电业将出现分工:"做品牌"还是"做工厂"
记:2001年家电业的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是,各企业都在力图重塑自己的发展战略。一方面,探索核心竞争力问题,打造世界级品牌问题的研讨会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关于发展"中国制造"、在国内甚至国际范围内整合产业能力,关于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声音也相当引人注目。这是否标志着中国家电业将迎来一个品牌时代?
陈:相当一段时间内,规模经济和品牌战略成为了相当多家电企业追求的理想目标。很多人把这二者放到了一个战略中说。这种认识其实不正确。规模经济是指利用大机器生产手段,通过成批大量生产实现单位产品成本降低的一种状况。显然,规模经济只对工厂有意义。很多人以为知名品牌才能造就规模经济。
其实未必。品牌和企业自身的资产规模和资产配置并不联系。品牌是一种市场经济下的社会约定。消费者买某一个品牌,其实买的不过是一种产品质量、消费安全的承诺或说信用保证。由此可见,规模经济和品牌其实是可以分开的。企业尽可以在"做工厂"还是"做品牌"中作出自己的战略选择。
记:2001年,中国的家电领域已经出现了一种明显的分工趋势,有些企业日益趋向于专门"做工厂",即贴牌生产;而另一些企业则侧重于"做品牌",把资源更多地配置于产品研发、市场形象塑造和市场开拓。这种分野将产生什么影响?
陈:专门"做工厂"或专门"做品牌"都是获取利润的好办法。贴牌生产可能不出名,但可以有效规避技术研发和广告宣传及市场销售的风险;专门做品牌也许会被批评为"没有根基",但可以规避大量固定资产投资的风险和技术工艺更新时资产无形贬值的风险。应当说,这两种战略都是好战略。当然,也有一些企业把做工厂和做品牌巧妙地结合起来,兼取二者之利。
记:在"做品牌"还是"做工厂"中重新选择是很重要的一个战略。很多人认为,中国家电业的缺陷之一是没有世界级的品牌,当前打造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应当成为当务之急。您怎么认为?
陈:中国是一个仍处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国家,其经济发展存在着很多不平衡。其中一个重要的不平衡就是,中国工业生产的扩张能力与中国人大量消费工业品的消费扩张能力在时间上存在着严重的不同步。一个显然的例证是,目前中国的家电业已经具备了为全世界生产的能力,但中国自身的市场中仍有八亿农民没有足够的支付能力或良好的消费环境来普遍消费家电。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就是"走出去",利用世界市场来缓解这个不同步。贴牌更利于走出去,那么就用贴牌的方式。这没有什么不好。事实上,从格兰仕的经验看,正是贴牌生产的大量加入才使格兰仕有机会极大摊低了自己品牌产品的固定成本。正是在此基础上,格兰仕的品牌竞争才获得了最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资本价格的决定作用日趋显现
记:2001年以来,家电市场中一个引人注目的新现象就是那些以连锁专营为基本业态形式的商业资本不断发展壮大。这代表了一种什么样的趋势呢?
陈:家电领域连锁专营店的快速增长,表明商业资本的重新抬头已成为人们公认的事实。那些独立于生产领域、独立地承担流通过程风险的商业资本已经在与产业资本的竞争中走过了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打破九大彩电厂家"价格联盟"的阶段。在公共关系意义上,前期一些彩电厂家的价格联盟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败招。因为价格串通显然是一个对市场、对消费者的敌意价格行为。而商业资本率先打破最低限价的行为,不但被市场认可为是一种与消费者利益一致的善意价格行为,而且一举把对消费者的零售价格定价权拿到了自己手里。
第二个阶段是商家向厂家要约的阶段。"国美"等一些专营店提出了现金批量采购的招标要约,试图把批发过程的定价权也拿到自己手中。
第三阶段是厂家向商家的最新产品供货招标要约的阶段。"小天鹅"等一些厂家为了夺回对批发价定价的主动权,也采取了对商家的最新产品供货招标要约。
第四阶段,"海尔"等一些厂家办起了现代化的大型物流配送中心,力图把商业资本挤压到紧靠最终销售端的边缘位置上去。
第五阶段,"苏宁"等一些商家提出要以自己的品牌向厂家订货,力图剥夺厂家在产品品牌上的传统优势,把厂家置于永远不会被消费者认识的制造中心地位上。
这种厂商互动、博弈竞争的格局已经成为家电业的一大特点,用如火如荼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
固定资产的技术寿命不断缩短
记:在过去两年中,很多企业抱怨市场的需求价格已经跌破了生产成本。这个理由能不能让市场接受?
陈:肯定不可能让市场认同。因为从深层次看,其成本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距主要并非供求矛盾导致,而是来自于技术进步过程中的固定资产无形损耗。
以彩电业为例,当前,传统的模拟技术正在为数字技术所取代,"三网合一"进程已经初露端倪。由于固定资产的技术寿命趋于完结,原有设备不断发生无形贬值,市场价格中已无法容纳按原投资额分摊的折旧。这是很多企业业绩"滑坡"的基本原因。目前家电业面临的技术进步不是在原有工艺上的自然延伸,而是革命的变革。这种挑战对全球的家电业来说都是一个新课题。国外的实践已经证明,传统的工业"再生产"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家电业的发展需要,技术进步周期的不断缩短实际上已不可能给这个领域的资本留有从市场中获得充分补偿的时间余地。现在看,家电业可能需要探索一条全新的固定资产补偿方式,例如对最新生产线实行两年甚至更短周期的超快速折旧。否则,家电业中的大多数领域将日益成为资本的陷阱。
政府权力与政府影响明显退出记:家电业的老总们谈及加入WTO时,大多都说我们早就入世了。他们认为家电业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其原因何在?
陈:首先,中国的家电业不仅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产业,而且还是多种经济成分发展最快的产业,产权制度改革进行得最充分的产业。
其次,是政府的权力和影响的明显退出。政府权力和政府影响的进一步退出,首先表现为国有资本的持续退出和非国有资本的替代。目前在家电业的龙头企业中,不仅有"康佳"、"长虹"等产市场化程度很高的上市公司,有"乐华"等出资人完全是私人的企业,而且有"美的"等彻底完成了国有资本退出和经理层融资持股改造的企业。
政府权力和政府影响的退出还表现为政府的扶持或保护政策在这个领域中几乎已不复存在。目前家电业是中国贸易保护壁垒最低的产业之一,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进程中也将是开放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尽管家电产品仍在中国的消费需求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比重,最近两年来家电产品市场的销售情况差不多成为了中国市场需求是否旺盛的"晴雨表",但在扩大内需的政策体系中几乎找不到对家电业有特殊促进作用的政策。家电业中的企业存留、资源配置将完全由市场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