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俄罗斯的能源外交_能源论文

浅析俄罗斯的能源外交_能源论文

俄罗斯能源外交浅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俄罗斯论文,外交论文,能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能源(本文中“能源”的概念仅指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和利用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能源外交”是指国家为保证本国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所制定的对外政策,及国家的外交、外贸、能源等部门的具体对外实践活动。俄罗斯是世界上重要的能源大国,近年来油气年产量曾一度达到世界第二和第一位。能源外交已成为近年来俄罗斯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对俄罗斯能源的基本状况、俄罗斯的地缘优势、能源外交的基本内容及其发展前景和存在的问题等做一简要分析。

一、俄罗斯油气资源基本状况

在当今世界,俄罗斯是除欧佩克组织以外具有最大的油气资源潜力的国家。据不同来 源的估计,到1990年代中期,俄罗斯已探明可开采石油储量约为80亿吨,占世界的近13 %;石油年产量3亿多吨,居世界第二,占世界总产量的8%;其石油储量可以支持现今俄罗斯的石油产量到下一个35年。[1]俄罗斯的天然气探明储量约49万亿M[3],占世界的35.4%;天然气年产量近6000亿M[3],居世界第一,占世界总产量的27%;[2]发现和探明的天然气气田700多个。俄罗斯拥有两大油气基地:西伯利亚、里海(里海的油气资源为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阿塞拜疆等国共有)。鉴于在里海地区油气资源领域的划定、开发建设和管道运输等问题上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如今俄罗斯大部分的油气来源是西伯利亚地区,其中西西伯利亚是目前俄罗斯油气工业的支柱。据俄罗斯学者的统计,俄罗斯大体有65%的探明石油储量和85%的探明天然气储量位于西西伯利亚。[3]而在西西伯利亚北部、待开发的东西伯利亚和远东等地区尚有比现已开采的油气资 源多近5倍的巨大的后备油气资源。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油气生产和出口经历了一个从收缩到逐步恢复增长的过程。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由于俄罗斯现有油田已经达到或超过了高产期,设备陈旧和效率低下,以及投入减少导致新发现的储量严重不足等等原因,从1991年到1993年俄罗斯的石油年产量由4.62亿吨降为3.17亿吨,1996年更是降到了3.01亿吨,降幅近30%;天然气产量也由5998亿M[3]逐年下降,只是比石油产量的降幅小一些。俄罗斯的油气出口从 1991年到1993年也以近5%的速度下降。为了扩大出口、稳定经济,俄罗斯增加了对石油 天然气等能源工业的投资。从1993年开始,天然气的产量出现增长,该年产量约占世界 总产量的27%;石油的产量从1996年开始下降速度明显减缓,1997年开始回升,当年其 产量占到世界总产量的8%。石油和天然气的出口从1993年底开始出现增长,1994年增长 8%,1995年增长18%。1995年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量为12100万吨和1100亿M[3], 分别占世界总出口量的近6%和38%。

俄罗斯丰富的油气资源和在世界油气市场占有的重要地位,为其开展能源外交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地缘优势

虽然苏联的解体使俄罗斯作为一个地缘政治实体在世界地缘政治版图中的地位明显下降,但是不能否认俄罗斯仍然是地跨欧亚大陆的世界上地域最广阔的国家。近年来,俄罗斯能够作为一个能源大国重新崛起,并积极开展全方位的能源外交,与其独特的地缘优势有着必然联系。

(一)地跨欧亚、联接东西、辐射性较强

苏联的解体后,俄罗斯面临着来自西方、南方的诸多压力,但是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 相比,仍然拥有很大的地缘优势:俄罗斯地跨欧亚两大洲,领土面积1110万平方公里,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其疆界长约5万公里,其中陆上疆界为1万多公里,与欧亚十 几个国家接壤;海岸线长约4万公里,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大西洋三大洋和多个边缘 海。这种独特的地缘优势,使俄罗斯对外政策的辐射性较强,能够发挥东西平衡的作用 。而俄罗斯的能源分布也较为均衡,西伯利亚、乌拉尔、里海地区的能源都能够较为通 畅的运输到亚太、欧洲等地。

(二)紧邻世界主要油气消费区

世界主要的油气消费区分为传统消费区和新兴消费区。传统的油气消费区包括北美、西欧和日本。虽然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能源地位受到了由“新经济”引发的知识战的影响,但是它们对油气的需求有增无减,其中欧洲对外部油气的依赖程度大大增加,土耳其的油气需求增长迅速,并且东欧经济发展也产生巨大的油气消费量。1990年代以来,世界上又出现了一些新兴的油气消费区,特别是在亚太地区,受工业化的影响产生了许多新兴的油气需求国家,如中国、印度、印尼、巴基斯坦、马来西亚等。这些传统的和新 兴的油气消费区迅速增长的能源需求,本地区的油气产量根本无法满足,供需缺口的很 大部分要由国际市场提供。而一个国家要确定本国的能源进口渠道,最重要的就是要寻 找资源丰富、地理位置接近的能源供应国。这样,在未来全球油气地缘战略竞争中,俄 罗斯其有利的地理位置和控制着欧亚大陆两大能源基地的优势,成为世界上主要的油气 供应国家。

(三)能源供应渠道安全、稳定

目前世界石油消费国进口能源的主要来源是波斯湾地区。但是,中东的局势常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从上世纪中叶至今多次爆发战争。如果由此而导致该地区的石油供应出现危机或者中断,那将对世界经济造成严重的后果。相比之下,俄罗斯所处的国际环境较为稳定,其周边地区基本上没有重大的国际冲突和地区危机,这保证了俄罗斯国际石油运输的安全性和石油供应的稳定性。其次,近年来俄罗斯国内政局也趋于稳定,特别是普京上台后,整顿国内政治经济秩序,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促进了经济增长,为制定长远的能源发展战略提供了前提条件。2000年俄政府公布了《2020年前俄罗斯能源战略要点》,这是俄政府为了维护地缘利益,借助能源外交促进经济恢复的重要举措。同时,俄政府不仅扩大对其燃料动力综合体的投资,而且积极吸引外资投入该部门,这使得俄罗斯的能源生产稳步增长,不仅满足了国内的能源需求,而且也满足了世界能源消 费国能源进口多元化的要求,对稳定国际能源市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俄罗斯的能源外交

作为一个传统的能源大国,俄罗斯具有丰富的能源外交经验。俄罗斯的能源外交政策包涵广泛,既包括能源发展战略,也包括能源外交具体的方向和手段。其中,能源发展战略是俄罗斯能源外交的总的指导方针。

(一)俄罗斯的能源发展战略

在叶利钦时代,俄罗斯联邦政府于1992年和1995年分别制定了《新经济条件下的能源 政策基本构想》和《俄罗斯能源战略构想》。这两个文件基本确立了叶利钦时代俄罗斯 能源政策的主要内容、结构改革前景、目标和在现实中应起的作用。以此为依据,俄罗 斯燃料能源部及其所属公司到1999年基本完成了所确定的任务,如:满足了国家对能源 的需求;实施股份制和部分企业私有化,推进市场经济改革;落实了燃料综合体对国民 经济的推动作用,使天然气在俄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从1990年的38%提高到1999年的5 0%,石油年产量稳定在3.05亿吨;制定了《能源保护法》等一系列重要法律,同时部门 、联邦和地区之间实现了全社会在国民经济能源战略范围内的协作。实践表明,俄罗斯 联邦政府制定的能源发展战略是合理的。

进入普京时代后,国际国内的形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表现在:国际宏观社会经济形势及世界能源市场行情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国内石油及其制品的成本和赋税与国外相比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一些大国在控制油气价格方面、参与里海和中亚油气勘探开发和出口方面,对俄罗斯的油气安全构成了新的威胁;国内能源企业本身的管理和生产活动等都出现了很多变化。这些都要求俄罗斯政府制定新的能源发展战略。于是,俄罗斯出台了《2020年前俄罗斯能源战略基本要点》。该文件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能源部门执行途径和条件;减少能源消耗,提高商品生产竞争力和吸引外资;保证国家和地区能源安全,建立健全国家能源部门运行检测系统和能源战略;强调国家在落实要点中的调 节作用;确定实现战略目标的阶段和重点。其中明确指出俄罗斯对外能源战略的主要目 标是采取外交手段使国家参与平等的国际能源合作,巩固俄罗斯在世界能源市场中的地 位,同时要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二)能源外交的方向

1、独联体:独联体国家不仅是俄罗斯外交的优先方向,也是其能源外交的优先方向。俄罗斯将独联体国家分为两类:一是纯能源消费国,主要是指乌克兰、白俄罗斯和摩尔多瓦。这些新独立的国家对俄罗斯的能源有着很大的依赖性。俄罗斯希望以能源为手段对它们进行控制。二是中亚、环里海国家,主要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 等能源拥有国。俄罗斯对这些国家的战略是发展和深化一体化进程,以保持对这些国家的影响。

俄罗斯将独联体列为能源外交优先方向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是希望通过与独联体国家,主要是中亚、环里海国家的全作,控制里海丰富的油气资源,主要包括油气的开发和运输。但是,俄罗斯也面临里海周边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不断增强的离心倾向,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该地区的渗透。为了保持自己的传统优势地位,从1990年代开始,俄罗斯在环里海地区与美国等国展开了激烈的较量。进入普京时代后,俄罗斯认识到自己国力不济,于是开始调整战略方向,采取了斗争与合作相结合的方式。目前,俄罗斯积极参与独联体各国间多边和双边的能源合作,如:鼓励俄罗斯的大石油公司积极参与环里海油气区的开发活动;提出以“划分海底、水域共享”的原则开发里海;在里海能源外运的管道建设中积极参与西方所控制的项目等。

2、美国:在油气领域,俄罗斯与美国曾展开过激烈的较量,其斗争的主要区域是环里海地区,斗争的焦点是里海石油天然气开发和运输。

美国争夺里海能源的原因,在经济上是为了保障其石油供应的安全,实现石油进口来源的多元化,减少对中东地区石油进口的依赖。据美国政府1998年公布的《美国国家综合能源战略》称:里海地区的天然气储量估计为8.4-16.8万亿M[3]。在政治上,美国试图促使中亚-高加索的独联体国家和俄罗斯联邦内的共和国摆脱俄罗斯的控制,已达到其独霸世界的目的。

俄罗斯一直认为中亚-高加索地区是其战略屏障,也是俄罗斯的“软肋”,决不能容许他国染指。面对美国的里海能源战略,俄罗斯从1990年代开始进行了积极的回应,其中包括:(1)1997年俄罗斯与土耳其政府签订了一项协议,并在此协议的框架内实施“蓝色气流”工程,借此打通俄罗斯至土耳其、再通往南欧的天然气管道。此举可以为俄罗斯在25年合同期内获得价值为250亿美元的天然气销售收入。同时,该管道穿越黑海直达土耳其,无须经过第二国,改变了过去俄罗斯向西欧供应的天然气要经过乌克兰、摩尔多瓦、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的复杂状况,有利于俄罗斯的能源运输安全。(2)在美国极力策划绕开俄罗斯,铺设从巴库、第比利斯至土耳其的杰伊汉港的能源运输管道时,俄罗斯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予以回应,如:提高阿塞拜疆和哈萨克斯坦经俄罗斯输出原油的数量,购买土库曼斯坦未来几年的所有出口天然气。(3)利用传统优势与美国分庭抗礼。俄罗斯将石油和天然气当作在高加索地区重建其苏联时代统治地位的筹码。如当阿塞拜疆要求俄罗斯关闭在其境内的军事基地时,俄罗斯就切断对阿的天然气供应。(4)利用欧洲国家迫切需要寻求多元化的能源来源之时,积极开展与欧盟的能源合作。2000年,俄罗斯与德、法、意签署了共同修建由俄罗斯去欧洲的油气管道协议,以加深欧洲对俄罗斯的依赖程度,稳住欧洲,牵制美国。

然而,2001年底以来,俄罗斯对美国的态度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表现在:9.11事件后俄主动与美国接近,达成了能源合作的战略意向,而且开始了具体的能源合作。如,2002年5月俄美签订了《能源对话声明》;7月,俄首批200万桶石油运抵美国;美国也有意帮助俄罗斯勘探开发东西伯利亚的油气资源。原因是,俄罗斯认为对美国的强硬政策不符合俄罗斯国力下降无力对抗的客观现实,不符合俄罗斯的国家利益。因此,借助 9.11事件使美国与世界主要的石油供应国--阿拉伯国家的关系恶化的有利时机,展开 了 以合作为主的新的对美能源外交手段。

3、欧洲:俄罗斯将欧洲确定为其能源外交的重要方向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1)欧洲是俄罗斯独立以来外交工作的重点。虽然俄罗斯现在推行的是全方位的外交政策,但是融入欧洲大家庭、恢复其在欧亚地区的大国地位,仍然是它的主要目标。(2)欧洲是俄罗斯传统的能源需求地。特别是东欧地区,在苏联时期东欧国家的石油和天然气90%由 苏联供应。目前整个欧洲从俄罗斯进口的能源占其总需求量的近25%,今后10年欧洲对 石油,尤其是对天然气的需求将迅速增长。为了自身的能源安全,欧洲各国都在积极寻 求多元的供应途径,但是随着西欧能源的对外依赖程度不断提高,俄罗斯油气成为他们 的首要选择。东欧国家的经济发展更加需要依靠俄罗斯的油气供应。(3)对欧洲开展积 极的能源外交,也是俄罗斯抗衡美国的重要手段。

俄罗斯对欧洲能源外交的措施有:鼓励欧洲一些大石油公司在俄罗斯和中亚地区的勘探开发活动,建立由欧洲伙伴投资、功能齐全的基础设施,如:从西西伯利亚北部亚马 尔半岛-西欧的输气管道、波罗的海输油管道系统、经芬兰向欧洲的输气管道等。另外 2 000年俄与德、法、意等国签署了共同修建由俄罗斯通往欧洲的油气管道协议。此举一 可加深欧洲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程度,使俄得以稳住欧洲,牵制美国;二可以强化对本 地区国家的控制。目前,中亚地区大部分通往欧洲的油气管道都从乌克兰经过,新管道 的铺设将使乌克兰对俄罗斯的战略优势不复存在,对此乌克兰正与有关国家紧急协商以 改变自己的不利局面。

4、亚太地区(主要是东北亚):俄罗斯将亚太地区列为俄地区能源外交优先考虑的方向的原因是:(1)由于亚太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急剧增加,但由于该地区并不拥有重要的油气资源,所需能源90%依靠进口。1980-1993年间,该地区能源消费平均年增长率为4.3%。甚至在1998年东南亚经济危机期间,尽管石油消费有所下降,但是 该年亚洲地区的石油消费量仍占世界总消费量的26%。1999年下半年开始,该地区石油 需求量以近4%的速度增长。尽管目前亚洲地区天然气消费仅占一次能源消费的10%,但 是预计该地区天然气消费量将稳步增长。(2)开发潜在油气资源,发展边疆地区经济。 俄罗斯巨大的后备油气资源处于西西伯利亚北部和东西伯利亚和大陆架。而东西伯利亚 及远东地区又是俄罗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加速开发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油气资 源对于发展边疆地区的经济具有重要的作用。(3)融入亚太经济区的需要。随着1993年 开始的外交政策的调整,恢复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影响、融入亚太经济区,成为其外交 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而能源成为其重要的外交手段。

在亚太地区,俄罗斯能源外交的优先方向是东北亚。这主要是基于地缘政治经济关系的考虑。俄罗斯进入亚太的主要通道是经远东、自北太平洋南下,因此与东北亚的中国、日本、韩国和朝鲜等国的关系是其外交的重点,也是其亚太政策成功的关键。其次是东北亚对能源的需求逐年增加。中、日、韩3国的能源需求占整个东北亚地区能源需求的96%,[5]其中日本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费和进口国,2000年石油消费量和净进口超过2.5亿吨;韩国1996年的石油需求突破了1亿吨;中国从1993年开始已由石油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1999年进口石油占全国石油消费的20%以上。第三是东北亚地区油气进口多元化的需要。该地区油气的主要来源一直是中东地区,运输距离过长而且存在不安全性,从长远来看,利用俄罗斯油气的前景就显得十分广阔。

俄罗斯在东北亚地区的外交手段主要有:发展与中、日、韩及其他国家之间的双边和多边油气国际合作,主要包括天然气的开发和天然气管道的建设两方面。如,吸引日本、韩国的大石油企业投资开发西伯利亚和远东的油气田,修建从北萨哈林天然气田到日本、韩国的天然气管道;修建从伊尔库斯克到北京、北萨哈林到沈阳的天然气管道等。 但是,由于这些合作项目本身具有长期性并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多边合作的 各方利益调整难度较大(如日俄关系、朝韩关系的不确定性;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影 响等),以及天然气管道路线选择的困难(如从伊尔库斯克到北京的路线是从蒙古经过还是取道满洲里等)。总之,能源合作与开发虽然是俄罗斯扩大与东北亚地区经济联系的渠道,但是由于它涉及到诸多经济问题、战略问题和政治问题,使得俄罗斯融入亚太经济区的步伐受到一定的影响。

四、俄罗斯能源外交的前景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推动俄罗斯进行能源外交的有利因素有很多。其中,21世纪 国际能源形势严峻的现实:油气资源依然是今后50年内世界的主导性一次能源;在可预 见的将来,世界传统能源消费大国(美、日等)和新兴的能源消费市场(如亚太地区)对能 源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世界能源的主要供给地--中东地区的不稳定;中美洲能源大国 墨 西哥由于宪法有关“资源国有”的限制而导致生产潜力有限和南美洲的委内瑞拉近期 政 局出现的不稳定等,是俄罗斯积极开展能源外交的外部条件。另外,俄罗斯国内丰富 的 能源储备、国家复兴经济的强烈欲望,是俄罗斯能源外交的内部因素。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俄罗斯在开展国际能源合作的道路上仍然受到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包括:(1)“欧佩克”的影响。虽然现在欧佩克所控制的世界石油的比重已由1973年的53%下降为37%,它对世界能源市场的影响已经大不如前,前一段时间为了限价保产甚至还需要俄罗斯的配合。但是,2003年初随着海湾局势的紧张,欧佩克又决定提高石油的产量以平衡持续上升的油价,这对俄罗斯的石油出口无疑会造成负面的影响。(2)美国的影响。虽然在美国最近通过的《能源法》中,俄罗斯被列为美国重要的能源战略伙伴之一;布什也曾表示,俄罗斯的能源要对世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但是随着美国控制波斯湾、里海能源步伐的加快,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将逐步减少,俄罗斯的战略地位也将可能随之下降。

标签:;  ;  ;  ;  ;  ;  ;  ;  ;  ;  

浅析俄罗斯的能源外交_能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