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分析论文_薄阳

天津市人民医院 骨关节科 300121

摘要:目的:讨论护理干预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于2016年1月-2017年6月,以来我院就诊的120例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60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综合护理,评判标准:行动能力;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行动能力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95%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6.67%,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实施综合护理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显著,其可有效提高高龄患者的行动能力,且患者对此种护理模式满意度较高,值得我院进行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在临床医学上属于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临床上对于该病的治疗主要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该手术对于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由于高龄患者本身素质能力差的原因加之护理工作的不足,致使很容易使得该手术的治疗效果无法达到最大化,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可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1]。对此,本文对实施常规护理与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整理与分析,具体情况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7年1月-2018年6月,以来我院就诊的120例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60例。常规组60例,其中女性患者有38例,男性患者有22例;年龄54-86岁,平均年龄(70.0±4.6)。研究组60例,其中女性患者有31例,男性患者有29例;年龄59-90岁,平均年龄(74.5±4.8)。本次研究两组患者及其家属皆知情,所选病例已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且在疾病类型、年龄以及性别等资料方面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各项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病情评估等,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详细内容见下文:(1)术前护理:医护人员应对患者恐惧的心理情绪进行开导,以此来缓解患者不良的心理情绪,使之可以积极配合医护工作人员的工作;术前,叮嘱患者多食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禁止食用刺激辛辣的食物。(2)术后护理:术后,叮嘱患者采用平卧式的体位进行休息,需要进行有关活动时,应先通知家属或医护工作人员,切勿独自行动,当患者进行翻身操作时,医护人员应先拿一个较厚的软枕来支撑患者的患肢;对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进行评估,对于疼痛较为严重的患者,医护工作人员可给予此类患者止痛药;严密关注患者的各项临床表现,并给予患者心电图监护,以定时检查患者的患肢末梢血液循环情况,若情况异常,应立即报告有关主治医生;待患者术后一段时间后,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病情的恢复情况给予其适当的功能锻炼,以帮助患者手术的恢复;患者出院前一天告知患者功能锻炼的重要性,长期进行功能锻炼对预防假体的脱位以及松动或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都将有极大的帮助,并叮嘱患者家属禁止患者做半蹲姿势,饮食上多选用一些富含钙类的食物,保障每1个月定期复诊一次,待患者完全康复后可1年复诊一次[2]。

2.结果

2.1行动能力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行动能力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P < 0.05,见表1。

表1 行动能力情况比较[n(%)]

2.2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95%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6.67%,P < 0.05,见表2。

表2 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n(%)]

3.讨论

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属于股骨近端骨折,该骨折多发于老年患者,近年来,随着我国物质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逐年增加,这就致使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数量大大增加,据有关研究显示,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股骨胫骨折的4-6倍左右[3]。该骨折患者在骨科内属于重点关注的患者,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其一,该骨折患者的骨折性质较为严重;其二,该骨折患者的年龄较大,其身体素质较低,现阶段,在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通常会使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此手术对于该病患者具有很好的治疗疗效,是一种简单、高效的手术治疗方法[4]。据本次研究显示,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后,研究组患者的行动能力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P < 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95%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6.67%,P < 0.05,这说明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医院应在骨科普及此种护理模式。

综上所述,实施综合护理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显著,其可有效提高高龄患者的行动能力,且患者对此种护理模式满意度较高,值得我院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振兴. PFNA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D].青岛大学,2017.

[2]韩璟.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03):221-222.

[3]余小兰.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05):859-860.

[4]赵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

论文作者:薄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0

标签:;  ;  ;  ;  ;  ;  ;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分析论文_薄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