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生乡村振兴新动能激发新活力
——贵州加快大数据与乡村振兴融合
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曾帅 图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陈慧
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贵州加快推进大数据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发展,为乡村植入“大数据”基因,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举措。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是农村产业革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近年来,贵州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技术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以“大数据+农业”深化农村产业革命。
选择2017年3—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参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54名,随机分为两组,PBL组采用PBL教学法,SBME-PBL组采用PBL结合SBME教学法,每组临床学习工作时间均为2个月。各组规培生在性别、年龄、规培前的理论考试成绩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本文选取青海湖北部刚察、西北部天峻、西南部茶卡、南部共和1961~2010年和东部海晏1976~2010年逐月降水量和≥0.1、1.0、5.0、10.0mm的降日数资料(图1)。按12~2月为冬季,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生成逐季序列和年序列。
大数据精准指引农业生产
茶客通过网络参观茶园,并下单订制私人茶园,茶农们便知道要种什么样的茶、种多少茶。在湄潭县兴隆镇大山村茶农黎时勇看来,这是一件神奇的事:“今后种茶、制茶不再盲目生产,也不怕卖不出去,看到茶园景色好,很多客人还会专门跑来游玩。”
“可不要小瞧了这个平台!我们种植销售的百香果都会贴上独有的认证标志和二维码,它们就如同百香果的‘身份证’,里面蕴含了盒内百香果的所有信息。”李安定说,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不仅可以实时了解种植地当天的风向、湿度、温度等,还可以从如何加工、生产、经过哪些环节、采购的是什么原料、流通到哪里、产品生产是否合格等方面进行监督,形成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餐桌全程可追溯。
以往烂在田间枝头的“山货”,通过农业大数据为农民种植养殖提供更加精准的指引,帮助农民致富增收,成为我省大数据与农业深度融合的鲜明特征。
所以,2019年的走向,如果看完市场所有的主流策略,投资者一定会觉得不知所措。为了更加精准的判断市场拐点,经过近二十年的经验教训的总结,我们建立了“技道分析”的研究框架,即将赔率和胜率、趋势与价值等维度相结合进行多因素分析,试图找到符合A股市场运行规律的一套分析方法。下面仅以技道分析框架下的几个维度来探讨一下A股策略。
正因如此,李安定种植的百香果常常还没有挂果就被订购一空。
让李安定热情点赞的“食品安全云”自建成以来就一直为“黔货出山”保驾护航。截至目前,全省已有1275个优质农产品受益“食品安全云”提供的服务。
大数据推动质量兴农
质量是一个产品乃至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加快大数据与乡村振兴的融合,为质量兴农、农业标准化、精准农业、食品安全可追溯提供了有力砝码。
1.关键变量。表4仅以环境规制为自变量,该变量对农村化学品企业产值有显著正影响,“污染天堂假说”不成立。表5加入其他自变量以后,所有模型中环境规制变量对农村化学品企业产值有显著负影响,较低的环境规制对农村化学品企业来说意味着较低的成本,农村化学品企业倾向于在环境规制较低的地区选址与发展;同时,农村化学品企业发展除了受到环境规制变量的显著负影响以外,还受到农村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工业资本存量以及技术等因素的显著影响,环境规制并不是决定农村化学品企业发展的唯一因素。以上证明中国农村化学品企业发展存在“污染天堂效应”。
“这些都是我们种植的百香果,很多外地客商都在向公司订购,而且只要市场价不剧烈波动,我们的百香果比一般的果子要卖得贵些,能卖到每斤10元甚至更高,非常感谢‘食品安全云’为我们提供的服务!”看着即将成熟的百香果,贵州安明山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安定高兴地对记者说。
李安定说的“食品安全云”是由贵州科学院研发、针对我省农产品生产“总量小、品牌微、种类散”的实际情况推出的一个贵州绿色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它可以为我省未取得“三品一标”“QS”“SC”认证但产品质量过硬的中小企业,提供产品检验检测、认证精品服务。
“大数据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之后,深刻改变了农业的管理方式、生产方式以及经营方式,让我们的决策部门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决策更有依据。而我们把大数据技术应用于茶叶生产加工之中,不仅有利于提升茶叶质量安全,还能让广大消费者参与、监督生产过程,提高对产品的信任度。”湄潭沁园春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吉伟表示,“私人订制”正在改变特色农产品传统产销模式,这种生产方式,一亩茶收入5000元以上,比传统茶农单卖茶青的方式要增收1000元以上。
贵安新区高峰镇狗场村贵澳农旅产业示范园实现了大数据与农业经济深度融合。图为工人在生态高效蔬果采摘体验馆为水果西红柿授粉。
2018年,贵州大力发展农业物联网,18.9%的农业企业基于农业物联网实现数据采集,12.2%的农业企业实现农产品种养、初加工、运输、销售全程质量追溯。
所谓典故,是指诗文中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适当运用典故可以增加文学表现力,在有限的词语中展现更为丰富的内涵;可以增加韵味和情趣,使文章委婉含蓄,避免平直。
大数据让香巴湖村的猕猴桃走上“逆袭道路”,村里的种植大户周珍品感触良多。“地里居然还要装摄像头,还有些稀奇的设备立在地里,公司的技术人员还要教我们用电脑。”周珍品说,当时真的觉得很稀奇,不知道这些“高科技”能干啥?现在会用了,才知道这些东西真是厉害。
大数据助力“黔货出山”
把试卷中三种题型实际难度做为自变量(第一大题为x1,第二大题为x2,第三大题为x3),整卷的实际难度做为因变量y,通过标准化转化,然后建立多元回归分析模型,基于表1数据可以得到三个自变量的回归系数(P值)为0.331(P<0.001)、0.239(P<0.001)和0.62(P<0.001).
修文县扎佐镇香巴湖村是一个贫困村,而大数据的介入,颠覆了农户们过去百年传统的劳作和销售模式,给农户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推动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业生产管理、市场销售、监管服务等全链条“大数据+农业”体系,贵州在行动:2018年,“食品安全云”支撑38个县、74个特色品种、458户农产品生产企业建设质量追溯服务体系。罗甸县“优可众”产品溯源体系使消费者“食得安心,用得放心”,实现每亩增收1500元以上,入选全国“互联网+”现代农业百佳实践案例。
酒香也怕巷子深,产品也怕无人问,而在大山深处的贵州农产品更是如此,加快大数据与乡村振兴的融合不仅是打开山门的最佳方式,也是“黔货出山”风行天下的最短路径。
现在的周珍品已经学会了利用家里电脑实时监控和管理地里的工人,也会通过电脑了解土地的酸碱度和空气的湿度。“电脑会将土壤、空气、树苗的情况进行采集,然后进行分析,并给出如何进行管理和调整的方法。”而这放在以前,周珍品想都不敢想。
“劳作没有以前辛苦,关键是该怎么种心里有数,今年挂果的猕猴桃品质也明显好很多。”周珍品算了一笔账,自从用了大数据手段,他家的生产成本降低了20%,产量则提高了30%,产品卖到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
贵州农业底子薄,乡村建设弱,村民致富难,如何能在乡村振兴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直坚定不移发展大数据战略的贵州给出了自己的发展路径——加快大数据与乡村振兴的融合。
如今,在贵州广大农村,大数据技术的运用,让产业发展有了“新标准”、产品销售有了“快车道”,让农村发展有了“智慧眼”、乡村振兴有了“智慧芯”,也对乡风民俗传承、精神文明建设、科教文卫事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数据显示,2018年,我省大数据与农业融合发展水平指数34.6,比2017年提高3.5。
(责任编辑 / 干江东)
标签:百香果论文;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