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探析论文_李红梅 邢建梅

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探析论文_李红梅 邢建梅

浙江诚通市政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省 214200

摘要: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市政道路逐渐成为了地区现代化建设效益的重要基础设施。但在实际施工建设过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运用效果有好有坏,这与路基填筑、前期准备不足、材料性能不稳定、碾压与摊铺作业方法不合理密切相关。为此,工程建设者应从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入手,即在明确问题所在的前提下,对现有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进行科学合理控制。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 ;沥青混凝土路面 ;施工技术

1 概述

市政道路是城市内部支持各种交通工具行驶的基础,其性能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城市交通水平,进而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个关键要素。市政道路对施工质量的要求非常高,这是由于市政道路特殊的职能决定的。为了保证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效果,需要针对前期的准备工作、相关材料的制备、具体的施工工艺以及后续养护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管理。目前,大部分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多采用三层施工方法,具体包括柔性底基层、半刚性水稳基层、沥青混凝土面层,这种施工方法有助于保证路面承压及其耐久性,满足市政道路的运行要求。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这种方法在操作过程中存在较大的施工难度,尤其是技术难度。为了保证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需要针对前期的准备工作等具体环节实施全过程管理。

2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城市建筑与路面建设不断加强,路面大型车辆、重载车辆比重迅速加大,路面压力不短升高。 为了确保路面水平适应经济的发展,就要加强对市政道路的路面工程建设质量建设,提高对市政道路的路面质量要求,经分析, 现代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的建设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1)确保市政道路混凝土路面承受能力满足车载重量要求 ,具有良好的稳定性。(2)沥青路面要具有良好的温度耐受能力,既要抵抗高温导致的流动变形,又要防止低温导致的冻裂裂缝现象。 确不会因为季节影响重载车的流动,保障路面的安全性。(3)沥青混凝土的主要成分是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凝土道路在不同环境下,经水浸湿日积月累可能会出现沥青膜脱落、松散甚至毁坏的情况。 因此在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要具备其防水防破坏性能。(4)市政沥青混凝土路面要具备耐久性。 市政道路实际运行过程中负载车辆大量流动, 淡旺季车流量的不同程度增多减少对路面都施加了不同的压力,因此路面要具有耐久性,尽可能保证路面寿命的长度,才能保证社会生活的安全性。3路面施工全过程管理

3.1前期准备工作

道路工程项目因为路程长、相关因素多,在前期设计时要做好充分准备工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路面进行分析,设计出最适宜的沥青混合料。 沥青混合料作为其主成分,其配合比设计尤为重要。 合理的配合比才能确保混合料的科学性, 提高施工效率, 保证路面质量,在设计时可以采用三阶段统计方法:第一阶段是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该阶段通过分社项目小组,集合各个城市公路局的试验检测中心提供的目标配合比进行分析, 再结合当地实际路面情况与居民生产生活情况,制定出初步合理的配合比;第二阶段生产配合设计结合实际生产计划进行设计,考虑到生产等多方面因素,制定综合性配合比,在制定配合比时要控制碱骨料的碱活性,根据四种不同程度的膨胀量对不同的碱骨料反应进行掌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如若出现混凝土汉江量超额现象, 可采取用含碱量不大于 1.5%的 I 或 II 级粉煤灰取代 25%以上重量的水泥,并控制混凝土碱含量低于 4kg/m3等常见方法;第三阶段生产配合比检测阶段, 将第二阶段设计好的沥青混合料的生产配合比经进行试验铺设,将试验结果作为技术依据与保障,通过其最终效果表现确定工程施工方案。

3.2沥青混合料的拌和

拌和沥青混合料之前,要逐次对卸料进行质量与成分标准检验,检验合格后,严格依照配合比进行配料。 为进一步确保搅拌效果,工程项目进行作业时要配备高配置的设备, 设备要求具有良好的密封性,防止遗漏与杂物混入等情况,要具备除尘功能时刻对沥青进行原料清理,要能够实时监测拌合料的温度,确保作业温度适宜,保证施工准确性。 拌和后的烘干步骤十分关键,操作时要依照国家相关规定与操作规范进行烘干, 最后结果要求集料的含水度小于等于 1%;合格的集合料拌和完毕出厂时,要依照相关规定,严格记录出厂时间、沥青混合料的参数等,对各个步骤与参数进行详细记录登记,作为工程资料依据;拌合站对拌和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因此要保证拌和进程顺利,首先要保证拌合站的运作情况正常,提前检查沥青泵、计量器是否准确,保证清洁与管道的顺畅,使工作正常进行。

3.3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在确保沥青混合料合格进行运输时, 考虑到其粘性可能给会污染车辆,因此要提前对运载车辆进行防粘机油混合溶液。 将混合料运输到指定位置后,卸车过程要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与指挥人员,并且要保证沥青的温度与安全性,确定温度适宜,保障工作人员工作环境安全后,方可进行摊铺建筑。

3.4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是沥青混凝土施工中关键的步骤。 操作规范性要求较强,在混合料摊铺前,要将熨平板预热到不低于 70℃,首先用摊铺机对整体进行摊铺,对于加宽的道路要额外进行梯队作业。 在纵向接缝时,要保持与前面已经摊铺的部分 10~20cm 的距离,为高程基准面留空间,不进行碾压。 对于重叠的沥青混合料,在后期可以采用热接缝实现跨接缝碾压。 为保证沥青混凝土与路面的完美贴合,可采用走雪橇方式对上层进行摊铺,从而实现路面的平整。 在进行路面平整作业时,也可以使用具有移动式自找平基准装置的摊铺机,机器较为准确,避免了人为因素导致的路面不平整等情况,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路面平整度。 摊铺好的沥青要做好保护工作,禁止人员踩踏。

3.5沥青混合料的摊压实与接缝

完成沥青混合料的摊铺以后,接下来需要进行压实接缝工作。这一施工多采用压路机进行,为了充分保证压路效果,一般需要进行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步骤。此外为了保证道路平整,在压路过程中需要科学控制其速度和压力。在压路过程中,需要具有专业技术和知识的人员做好指导,以便科学控制压路速度和方向,避免因为压路过程中操作不当引起路面不平等情况。此外针对纵缝一般采用热接缝的方式进行处理,并且前后部分之间有 10 cm ~20 cm的为碾压高程基准面,最后以热接缝的方式实现接缝碾压。

结束语

城市市政道路的建设具有一定特殊性,需要满足多种要求,这是因为城市道路车流量大,而且随着经济发展各种大型车辆和载重车进入城市作业的比例大大增加,这使得城市道路的路面压力也不断加大。为了充分保障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的施工质量,需要对施工的各个环节实施科学控制和管理。

参考文献

[1] 刘 洋,任 清. 市政道路沥青道路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技术分析[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 16) :33-35.

[2] 王克星.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经验分析[J]. 住宅与房地产,2018( 16) :87-89.

论文作者:李红梅 邢建梅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  ;  ;  ;  ;  ;  ;  ;  

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探析论文_李红梅 邢建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