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公司 山西省太原市 03000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在很多产业中广泛应用,对很多产业的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电力系统是我国经济产业的主要支柱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电力系统不断朝着自动化系统方向发展。本文对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子自动化系统中的运用实践进行了研究分析,旨在提升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子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效果,从而促进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电力自动化系统;有效应用
1 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控,对于电力系统运行的整体情况进行及时的掌握,操作人员还可以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通过监控中心下达相关的工作指令。另外,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如果发生故障,也可以通过监控中心进行及时的了解与诊断,并及时排除。因此,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可以让电力系统的全面自动化得以实现。
2 电力自动化系统概述
电网调度自动化主要体现在电网运行状态的自动分析和监测、实时数据采集以及对电力系统实际安全状况的综合评价等方面,以满足电力系统的需要。配电系统自动化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电力系统的改造和升级,保证了电力系统的组网和配电的智能化。配电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配电主站,配电电站和照明终端。配电自动化系统可以帮助电力系统共享资源,确保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更好地实现配电网的高效运行。变电站系统自动化以计算机电缆和光纤为媒介,使变电站二次设备的数字化和集成更加明显。变电站系统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形成变电站运行管理档案,已成为未来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
3 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对电力需求量不断增加。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电可以给我们提供诸多便利,但是在便利的同时,在电力传输安全性方面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电力自动化系统作为电力工程自动化传输中的一部分,假设在运行环节中无法保证电能运行安全性,给整个电网结构带来不利影响,引发安全问题。为了保证电力自动化系统运行安全,结合当前实际情况,把电子信息技术运用其中,在降低操作问题的同时,还能保证人们安全,提升工作效率。除此之外,把电子信息技术运用到电力工程自动化系统中,可以将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中的
4 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4.1配电自动化技术
在当前我国用电数量不断提高的环境下,电力企业要想得以顺利发展,需要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平稳性及安全性。在我国,电力系统化系统中的供配电自动化通常应用了计算机控制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电子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等,实现对供电系统运行情况的把控。当前我国自动化电力网络中,均已经实现了对电网自愈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对馈线自动化形成的各个问题进行排查和处理。除此之外,在我国配电自动化中,均已经把计算机控制技术运用其中,实现对配电网监控系统及电压副孔管理系统的整合和调配,实现电网管理水平的提升。以某市配网系统为例,在该市配网系统中,广泛把GIS系统利用接口整合。把配网运行管理、设备管理以及安全管理充分融合,促进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水平的提升。
4.2变电自动化技术
变电站的主要作用在于,通过对电压电流的控制来提升电能传输效率,并且负责接受接收和分配电能,能够有效保证人民生产、生活用电的稳定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变电站由变压器、高压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等设备组成,而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变电站运行的安全可靠性。电子信息技术主要应用于变电站的二次设备当中,尤其在测控装置中的应用较为深入,电子信息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使得电力企业可以对变电站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且根据监测数据的变化情况对其进行自动化控制。变电站自动化控制实现的主要因素就在于变电站自动化监测功能的实现,自动化监测功能的实现使得电力企业能够实时获得变电站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各项实时数据,而应用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处理等操作后,系统能够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对其进行自动化的控制。
4.3电网调度自动化
电网调度自动化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能的分配问题靠它来解决。它是以电网调度中心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为主,硬件设备主要是显示器、打印设备、工作站、下一级的电网调度控制中心以及变电站的终端设备等,进行电网的调配。在电网的调度中的远动装置、继电保护装置以及在线监测装置,通过高速网络连接,确保二次设备的数据资源可以做到实时共享。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是保证电网调度安全运行的基础,该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实时监控整个电网的运行状况,同时对于电量的分配情况也进行监控,保证电网系统可以稳定、高效运行。主要作用是可以让工作人员对于系统运行中的电压、负荷等相关的参数进行监控,满足实际生产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调度,实现多供电的目标,同时,对于系统运行时出现的故障进行及时处理,减少因为故障导致的生产事故。
5 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子自动化系统中的发展趋势
5.1电子信息设备与电子自动化设备兼容
目前,电力自动化系统虽然丽p应用了电子信息技术,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与缺陷。比如各个设备之间的兼容问题,由于电力系统中的电磁的干扰影响,电子信息设备容易发生死概丢失数据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产生各种那故障问题,造成电力企业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电力自动化系统运用电子信息技术的未来方向首先要攻克电力自动化设备与电子信息设备之间的兼容问题。
5.2电子高新技术在电子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在未来也会不断地发展和进步电子高新技术会不断发展。目前,电力系统自动化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统计数据以及测控难度较大。但是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图像信息技术、红外线成像技术以及视屏技术等已经开始应用于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中。这样电子视觉技术就能够代替人工完成相应的统计工作,通过图像的形式将电力系统中复杂的数字程序表现出来,这样就能够十分有效地提升数据的收集工作,同时还能够保证数据的质量。除此之外,通过相关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能够及时掌握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及时提出有效的方法解决相关问题,以此保证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安全稳定运行。
5.3控制策略更加智能化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控制策略都是十分重要的决策手段,电力企业也不例外。电力企业在决策的过程中要对相关的数据进行全面收集、分析,并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企业发展战略。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实现,企业的控制策略也更加智能化,利用计算机技术完成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工作。
6 结束语
对于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来说,他们对于我们如今生活的影响是越来越大,做好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工作可以更好的让电力系统的得到更好的发展,所以说该工作要积极与国际接轨,学习先进的工作经验,完善和发展相关管理规定。对于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工作中我们目前还处于前期发展状态,本文以上提出的方法,希望可以与更多专业人士交流、探讨。
参考文献
[1]俞炜.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实际应用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8(12):119-120.
[2]阳丹君.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有效应用[J].电脑迷,2018(12):141.
[3]周成霖.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探讨[J].自动化应用,2018(10):153-154.
[4]周祥.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7(6):141.
论文作者:张小刚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0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变电站论文; 电力论文; 电子信息技术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电网论文; 系统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