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萍 王静 吴倩 郝迪 王博鹤(徐州市儿童医院皮肤科,江苏 徐州 221006)
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Stevens-Johnson 综合征的临床特点。 方法 对2012 年1 月至2015 年1 月在我院住院的11 例Stevens-Johnson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1 例患者中,8 例病前有用药史,所有患者均有皮肤粘膜受损,粘膜损害≥2 处,并合并有内脏受损。11 例患者均给予激素治疗,9 例患者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8 例治愈,1 例好转,2 例未愈出院。结论 早期足量的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能有效的治疗Stevens-Johnson 综合征。
关键词:Stevens-Johnson 综合征;儿童;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7-0011-02征,其不仅有皮肤的靶形损害,常合并有全身症状,粘膜损害严重,常累及口腔、眼部、外生殖器和肛门等粘膜,可发生眼部后遗症,甚至引起失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因此,作为儿童皮肤科的危重症,该病的早期诊断及积极有效的治疗,对改善疾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我院2012 年1 月至2015 年1 月收治的11 例Stevens-Johnson 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11 例患者中男7 例,女4 例,年龄2 月~8 岁,平均 3.8 岁。
病前有用药史者8 例(占72.7%),分别为解热镇痛药(安乃近、赖氨匹林、布洛芬)5 例、抗癫痫药(拉莫三嗪)1 例、抗生素(头孢地嗪、头孢曲松)2 例,无用药史者3 例(27.3%),病前有支气管肺炎2 例,化脓性扁桃体炎1 例。
1.2 方法根据Bastuji-Garin 诊断标准[1],Stevens-Johnson 综合征的诊断依据为:皮疹多变,在斑疹基础上出现大疱或不高出皮面的非靶形红斑,皮损广泛进展扩散,大疱形成或表皮脱落,≤10%体表面积,伴有一处或多处粘膜损害。
2 结果2.1 一般情况11 例患者均有皮肤典型或不典型靶形红斑,部分有水疱、破溃,口唇肿胀、皲裂、结痂,口腔黏膜糜烂,眼结膜充血及分泌物增多,外阴、肛周充血、糜烂 1 例,病程中伴发热9 例,并发支气管肺炎1 例,关节痛1 例,颈淋巴结肿大1 例,肝肿大1 例。皮肤粘膜受损情况见图1-3。
2.2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11 例患者中,外周血白细胞升高3 例,正常8 例,嗜酸粒细胞升高1 例,CRP 升高8 例,血沉增快2 例,过敏原检测总IgE 水平升高2 例,肝功能异常8 例,心肌酶异常8 例,尿蛋白异常1 例,胸片异常3 例。
2.3 治疗及转归入院后9 例患儿及时使用甲基强的松龙10~30mg/kg.d 冲击治疗3~5 天后减量,2 例使用氢化可的松10mg/kg.d 静脉滴注3~5 天,9 例患者联合免疫球蛋白400mg/kg.d 共2~5 天,有8 例患者给予头孢唑啉、磺苄西林、阿奇霉素、更昔洛韦、利巴韦林等抗感染,皮肤损害未破损处予炉甘石洗剂、丁酸氢化可的松外用,有破损处予夫西地酸外用,眼部每1~2 小时用激素、抗生素眼膏交替滴眼,防止粘连,每日用生理盐水漱口2~3 次,外阴及肛门用生理盐水冲洗,糜烂处用金霉素眼膏外涂,肝功能异常者,加用保肝药,环磷腺苷葡胺保护心肌,法莫替丁保护胃粘膜。治疗后患者3~5 天体温恢复正常,3~6 天后皮疹开始消退,平均消退时间10 天。8 例患者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日11 天。1 例患者治疗4 天好转出院,2 例患者治疗2 天未愈出院。
3 讨论Stevens-Johnson 综合征是一种较少见而病情危重的疾病,可累及皮肤、黏膜,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该病病因尚不明确,多由药物引起,在儿童期常与感染,特别是肺炎支原体、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有关,其他还包括疫苗及移植抗宿主病等,近年有研究表明HLABw44、HLA-B*1502 等位基因与该病有相关性[2,3]。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可由多因素导致,主要发病机制为广泛的角质细胞的凋亡及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有关[4]。以往有学者认为,SJS 多由药物引起[5],有明确用药史的患者占75%左右,还有大约25%的患者没有使用过任何药物,后者可能是由感染引起。本组病例中,由药物诱发者8 例(72.7%),感染诱发者3 例(27.3%),因此表明,药物是该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 [5]。3 例感染诱发者病前有支气管肺炎和扁桃体炎史。
该病急性起病,病前可有非特异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皮肤粘膜损害突然出现,表现为典型或非典型的靶形损害,皮损可分布于身体的任何部位,除发生在掌、跖、手背、四肢伸侧外,常累及躯干和面部。粘膜损害出现较早、广泛而严重,口腔及眼部黏膜损害最常见,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呼吸道粘膜、胃肠道粘膜、泌尿道粘膜等系统损害,除皮肤、粘膜病变外,可累及内脏,表现为肝脏损害、肾脏损害、淋巴结肿大等,病情发展迅速,预后差,死亡率1%~10%。实验室检查,该病可出现血象异常、肝、肾功能异常、血沉增快等。本组病例中所有患者均有皮肤黏膜受损的表现,其中眼、口腔黏膜受损100%,表明口腔及眼部黏膜是最容易受累的部位。此外,有9 例患者出现发热,并有多脏器受损的表现。
Stevens-Johnson 综合征是儿童期较为危重的皮肤疾病,早期诊断、及时足量的激素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该病在儿童期最应鉴别的是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症(SSSS),这两种病均起病较急,病情危重,但由于病因不同,治疗的原则不同,两者的预后也不同,因此在早期诊断上应加以鉴别。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鉴别:(1)发病年龄:SJS 多见于年长儿童,SSSS 多见于5 岁以下的婴幼儿;(2)发病前是否有用药史:SJS 多有用药史,多为解热镇痛药、抗癫痫药、抗生素等,潜伏期4~28 天;SSSS 是由金葡菌感染所引起,起病前常有脓疱疮或皮肤破损病史;(2)皮损表现:SJS 皮损多形,有典型或不典型的靶形损害,有眼、口腔黏膜糜烂,仅受损处的皮肤尼氏征阳性;SSSS 表现为全身皮肤的潮红,伴触痛,以皱褶处明显,其上可有水疱,易破溃,尼氏征阳性,口周眼周红斑,口周可见放射状皲裂,而无口腔粘膜损害。
在治疗上,目前国内仍以糖皮质激素作为治疗SJS 的首选药物。
但在国外, 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仍有争议,有学者认为激素的使用会增加感染、脓毒血症、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但也有学者认为,早期、足量、短期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以改善SJS 的预后,也是使TEN 损害最小化的关键治疗[6]。 Prins[7]等报道了大剂量使用IVIG成功治愈12 例SJS 进行期患者,总体有效率100%,皮肤病损的平均痊愈时间为8.3 天。IVIG 具有独特的免疫调节作用,能有效阻断SJS的进展。本组中有9 例患者使用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使病情得到了尽快控制,阻止了疾病进一步向TEN 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应该早期给予足量的激素,如地塞米松0.3~0.5mg/kg.d,或氢化可的松6~10mg/kg.d 静脉滴注3~5 天,或甲基强的松龙10~30mg/kg.d冲击治疗3~5 天,待病情稳定后减量停用。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早期联合使用免疫球蛋白400mg/kg.d,连用3~5 天。关于抗生素的使用,为防止继发感染,应酌情选用非致敏的抗生素。患者的皮肤护理,尤其是粘膜的护理尤为重要,为防止眼睑粘连和失明,应用抗生素和激素类眼药水,交替使用,并请眼科协同治疗,生理盐水定时清除口腔、肛门、外生殖器的分泌物,有破损时用金霉素外涂,并鼓励患者进食。注意皮肤清洁,没有皮肤破损时用炉甘石和激素类药膏外涂,有破损时加用抗生素类软膏。保护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加强支持对症处理。
尽管Stevens-Johnson 综合征是一种较为危重的疾病,但积极有效的治疗能有效的改善预后。同时应指导患者在平时的用药时,及时发现并停用可疑的致敏药物,防止药物导致的该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1] Bastuji-Garin S,Rzany B,Stern RS,et al.Clinical classification of casesof 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Stevens-Johnson syndrome,and erythemamultiforme[J].Arch Dermatol,1993,129:92-96.[2] Mondino BJ, Brown SI, Biglan AW. HLA antigens in Stevens-JohnsonSyndrome with ocular involvement [ J ] .ArchOphthalmol,1982,100(9):1453-1454.[3] Chung WH,Hung SI,Hong HS,et,al.Medical genetics:a marker forStevens-Johnson syndrome[J].Nature,2004,428(6982):486.[4] 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992.[5] Rzany B,Hering O,Mockenhaupt M,et al.Histopathological and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ith erythema exudativummultiforme major,Stevens-Johnson syndrome and toxic epidermalnecrolysis[J].Br J Dermatol,1996,135(1):6-11.[6] Letko E,Papaliodis DN,Papaliodis GN,et al.Stevens-Johnson syndromeand 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AnnAllergy Asthma Immunol,2005,94(4):419-436.[7] Prins C,Vittorio C,Padilla RS,et al.Effect of high-dose intravenousimmunoglobulin therapy in Stevens-Johnson syndrome:aretrospective,multicenter study[J].Dermatology,2003,207(1):96-99.
论文作者:陈萍 王静 吴倩 郝迪 王博鹤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5
标签:患者论文; 粘膜论文; 皮肤论文; 激素论文; 综合征论文; 黏膜论文; 口腔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1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