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银行在中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外资银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主要调查发现
本报告的调查发现基于对40家外资银行的访谈,这40家银行代表了积极参与中国银行业市场、来自22个国家/地区的74家外资银行。主要的调查发现列示如下:
1.最新变化
外资银行最经常提及的变化是向当地法人银行的转变。这些机构将被允许向客户提供外币和人民币服务,其监管规定也将与中资银行相同。2006年12月,对外资银行的地域和客户限制亦被取消。
大约有20至30家外资银行表示将在当地注册法人银行(37家对此变化有回应的银行中26家有此意向)。但并不是所有计划在当地注册的外资银行都有意图开展零售银行业务。
2.对中国市场的承诺
外资银行总部承诺将大力支持其中国机构的业务。与对其他市场业务发展的支持力度相比,29家受访外资银行给出了至少8分的高分(满分为10分)。
3.监管困扰
很多外资银行仍然对监管环境,尤其是监管机构的相互协调、执行方式的一致性和法规的清晰明确程度保持批评意见。外汇管制和信贷历史统计信息的缺乏也是困扰他们的因素。
4.人力资源紧缺
和监管一样,人力资源也是当前最为紧迫的问题。未来3年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将进一步激化业已紧张的劳动力市场。员工离职率很高,35%的银行的离职率达到15-20%,超过三分之二的银行的离职率在15%以上。薪水大幅上涨的情况非常普遍。
5.国内银行面临的挑战
外资银行仍然认为他们的中资同业面临着国内贷款市场、公司治理和市场运作方式等方面的挑战。与2005年的调查结果相比,中资银行在这些方面并未表现出明显改善。
6.不断增加的机会
外资银行对中国市场的潜力非常乐观。极少有外资银行认为2010年前经济会出现衰退。尽管已经有74家外资银行拥有经营性分行、还有186家银行拥有代表处,但是对此问题有回应的银行中,仅有三分之一认为市场已经饱和。
很多银行认为外资银行不到2%的市场份额过小。未来一年将有新加入者,也会有人离开。一半以上的银行认为,至2010年银行数量将由目前的74家增加至85家以上。
7.产品发展
在零售市场方面,未来发展最快的产品将是信用卡,紧随其后的是投资产品和按揭贷款。在批发市场领域,增长最快的前三位产品是利率和货币掉期以及结构性产品。
8.未来发展
40家受访银行目前拥有16,752名员工,至2010年这个数字将增加113%,达到35,685户。有25家银行的规模将增加一倍以上。银行聘请了一些外派员工来缓解在某些技术领域的人力资源欠缺。目前中国的外资银行中已有约3000名外籍员工。
预计至2010年,外资银行的资产将翻一番,达到并超过1000亿美元,同时净利润预计将是目前的3倍。
零售业务方面,至少有6家银行计划服务超过100,000户的顾客,客户总数将超过100万。
母国公司和跨国公司是外资银行的主要贷款对象,但中国本土公司也在逐渐成为某些银行、尤其是欧洲银行的重要客户。
9.业绩预测
有4家银行预计2007年收入增加100%.另有10家银行预计收入增长率在50-100%。到2010年,一家银行预测仍将有100%的收入增加.只有4家银行表示收入增长率会在20%以下。
在提供收入数据的24家银行中,超过一半的银行承认利润额很低。尽管如此,2005年以来有些业务,例如公司银行、投资银行和债券业务的盈利能力有所提高。贸易融资是19家银行的重要收入来源。
二、市场环境
1.背景资料
(1)员工数量
被访的40家银行目前拥有16,752名员工。至2010年,这个数字将增长113%,达到35,685名。
有6家银行计划在未来3年内新增超过1000名员工。员工数量将大幅增加,例如有21家银行的员工数量将增加一倍以上,有4家银行预计在2010年前的增长率会超过200%。
(2)外派员工数量
目前40家外资银行拥有2872名外派员工。与2005年受访的35家银行拥有475名外派员工相比,这个数字大幅增加。对此的结论是,很多银行通过派驻受过本行良好培训的员工以支持业务扩张。未来三年预计还将增加639名外派员工,使总数达到3511。但是员工总数的增加将使外派雇员的比例从2007年的17%降低至2010年的9.8%。
在外派员工的数量方面,各银行之间存在显著差别。比如,有10家银行的外派员工超过10%,其中7家是亚洲银行。21家银行的外派员工比例低于5%。2家小型银行没有外派员工。
(3)资产和境内贷款
40家受访银行中有31家对此问题做出回答。2007年总资产为510亿美元,至2010年其增长率将为111%,达到1080亿美元。这个数据尚不包括一家大型外资银行。一些大型外资银行预测2010年前他们的总资产可以达到150亿至200亿美元。
(4)净利润
24家银行预计2007年净利润累计总额为3.28亿美元,至2010年增加至9.4亿美元。这个数字不包括3家大型外资银行。除了这24家银行外,另有4家银行表示他们是盈利的。20家银行表示2007年净利润在1000万美元或以下。其中,13家银行表示盈利微薄。
(5)零售客户
17家银行表示他们拥有零售客户并作出到2010年的增长预测。7家银行的零售客户数量少于1,000户。大约有6家银行表示,2010年前使其零售客户数量超过100,000户,其中的3家银行被视为零售业务扩张的“先行者”。
2007年,17家银行拥有的客户数量为17.32万户,预计至2010年增长500%至110万户。
2.零售银行
12家银行对该问题做出回答,其中接近60%表示零售银行的竞争非常激烈。
超过70%的银行表示他们的零售策略有显著或者根本性的转变。首批获准在国内成立法人银行的4家银行计划提供人民币按揭贷款、理财产品和存贷款服务。
另据媒体报道,除花旗银行之外,他们还会发行自己品牌的信用卡。
3.货币市场
34家银行回答此问题,其中只有27%认为竞争很激烈。33%的银行表示竞争程度轻微。
大约有60%的银行没有改变或略微调整了货币市场的发展策略。2005年来这个市场几乎没有变化。
4.外汇和衍生产品
外汇和衍生产品市场的竞争程度与2005年相似,尽管表示策略有所调整或者没有调整的银行数量略有增加,从2005年的43%增加至2007年的50%。
5.贸易融资
2005年,贸易融资曾被视为外资银行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90%的银行认为该市场竞争激烈,一半以上的银行对市场策略作了显著或者根本改变。
2007年,认为竞争激烈的银行数量比例降至64%,61%的银行没有或者只有微小调整策略。
6.债券
债券市场的发展相对而言仍然不够完善。尽管33家银行中有三分之一表示该市场竞争激烈,但是仅有2家银行做出了根本性的策略调整。
7.公司信贷
几乎有70%的银行没有或者只是略微调整了公司信贷策略。2007年,认为竞争激烈的银行数量减少,从2005年的75%降至60%。
8.投资银行
投资银行市场的竞争程度较2005年略有增加。但是21家受访银行中有7家表示没有改变策略,5家表示略有调整。
9.信用卡
只有4家银行对该问题做出了回答,其中3家表示该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2005年,5家银行一致表示市场竞争激烈。
随着外资银行的本地法人制,该市场将变得更为激烈。有3家银行已经计划开始在当地发卡,而花旗银行计划发行贷记卡,并将继续通过其本土合作伙伴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和广东发展银行发行信用卡。
10.对本土银行的竞争力评价
外资银行被要求对在国内市场运营的16家中资银行的竞争力做出评价。这些评价是非常主观的,但也的确反映了外资银行所感受的中资银行之间的一定程度的差异。
竞争力较强的前3名银行是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见图1)
图1 中国银行竞争力(满分为10分)
11.中国银行业面临的问题
关于监管,外资银行家继续表达了对监管程度和内容的担忧。他们认为监管层次较多、而且经常缺乏“明确的统一协调性”。他们反映国家外管局和银监会之间缺乏足够的协调,银监会的不同分支机构所给出的解释也时常相互矛盾。
关于大型银行的高管层,有一家受访银行指出目前大型银行的管理层从1990年代开始就已在位,如果有更多的调整,银行系统将从中受益。
其他问题还包括货币不能自由兑换、信用记录缺乏、外债限额等。
12.中国金融市场发生的最重要变化
外资银行在当地注册法人银行被普遍视为最重要的变化,将对外资银行的很多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包括资本金增加、被监管范围扩大、经营透明度提高和新产品开发。
外资银行认为WTO的5年过渡期结束之后,随着对原有25个“开放”城市的限制取消,开放将进一步深入。
随着债券市场和衍生品的进一步发展,资本市场也将广泛开放。有一位受访银行家认为中国当前所处的情况与日本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很相似。
其他可能变化包括国家外管局提高限额、允许操作人民币期权、证券市场的进一步改革和国有银行的持续重组。
13.中资银行面临的挑战
外资银行仍然认为中资银行面临巨大挑战。贷款市场方面,2005年以来未有多大改观。事实上只有抵押贷款市场的问题程度略有降低。在公司治理和市场运作方式方面,与2005年的调查结果很接近。市场运作方式方面与2005年惟一有差异的是交叉销售的监管限额,该数值从2005年的4.03降至2007年的3.05。中资银行在所有领域所面临的挑战依然非常严峻和激烈。(见图2)
图2 中资银行面临的挑战
14.员工的离职率
人才管理是外资银行在中国所面临的诸多重大挑战之一。超过三分之二的银行的员工离职率在15%以上,35%的银行表示其离职率在15%-20%。只有少数一流国际银行在维持员工队伍方面表现出色,他们将离职率控制在5%以下。另一个极端是有些银行面临非常尖锐的员工问题。有一家亚洲银行表示两年前其离职率为80%,2006年降至50%,2007年的预测是20%。另一家亚洲银行表示其财富管理团队中的一名骨干离职,因为竞争对手提供了3倍薪水。一家欧洲银行表示他们的员工从总部培训回来之后不久就辞职。很多受访银行表示虽然银行业成长迅速,但是经验丰富的高级管理职员将长期紧缺。而本地法人制银行的推广和业务的扩张将增加对员工的需求。
三、市场竞争和市场定位
1.中国市场2010年将有多少家外资银行?其中,有多少将成为当地法人银行?
尽管15家银行预测2010年外资银行总数会小幅增加至80家以下,但大多数银行预测将会有更多数量。有17家银行表示将有100家甚至更多银行。
26家银行表示2010年前会有20-30家银行成为当地法人银行。有2家银行认为当地法人银行的数量将超过50家。
2.哪些产品将在中国零售银行领域愈加重要?
有三类产品将在2010年前增长迅速,它们是信用卡、投资产品和按揭贷款。2007年4月首批成为当地法人的4家银行宣布将提供人民币按揭贷款、理财产品和存贷款业务。作为一种促销手段,东亚银行计划取消账户管理费,而汇丰则会对低于人民币50万元的账户收取每月300元的增值服务费,超过人民币50万元的账户则不收取费用。
3.哪些产品将在中国批发银行领域愈加重要?
超过25家银行认为,2010年前增长迅速的人民币产品领域是利率掉期、货币掉期、结构性产品和债务资本市场产品。
4.请列出未来3年来自金融服务业之外、对金融服务市场构成重要威胁的进入者。
外资银行预计金融业将有许多新进入者(有些目前已经进入),包括汽车金融公司,如福特信贷公司、丰田金融公司和通用汽车金融公司;大型国际保险公司;私人投资公司,如凯雷集团与合作伙伴保德信集团于2005年收购了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25%的股份;租赁公司如大众租赁、西门子租赁;跨国零售商,如家乐福和沃尔玛。
5.外资银行的商业模式在未来3年是否会有变化?
2005年大约有四分之三对此问题有回应的银行表示其业务模式将在2008年前改变。2007年仅有超过一半的银行表示2010年前会改变商业模式。这说明银行战略在新的后WTO环境中已经日益明确。有16家银行表示2010年前他们的模式不会改变。
对战略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仍然是监管变化、随后是产品变化和日益提高的客户需求。监管变化的步伐和方向将继续决定外资银行的战略。
6.外资银行在中国业务的市场扩张将通过哪些战略途径?
与2005年的回答相似,最佳路径是自身扩展,紧随其后的是与商业银行合作。持“成立新的金融企业”观点的银行数量有所增加。
7.如果成立一家合资企业,哪些问题是您最关心的?
对于选择成立合资企业的外资银行而言,最关心的问题是实现管理控制的能力。其他在合资企业关系中起重要作用的问题并未改变(图3)。
图3 成立合资企业最关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