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蓉蓉
天津市河北区鸿顺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天津市 30000
摘要:为了分析中医治未病对亚健康人群健康状况的具体影响,本文选取160例亚健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奇偶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包括80例亚健康人群。对对照组亚健康患者采用常规干预措施,试验组亚健康人群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治未病综合干预措施,在干预6个月之后观察两组亚健康人群的生命质量评分情况。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亚健康人群的生命质量情况,包括生理领域评分、心理领域评分以及社会关系领域评分差异均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试验组人群生理领域评分为(16.78±1.80),对照组人群生理领域评分为(13.76±1.28),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人群心理领域评分为(15.36±1.48),对照组人群心理领域评分为(13.78±1.90),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人群生理领域评分为(16.72±1.59),对照组人群生理领域评分为(14.77±1.24),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对于亚健康人群,采取有效的中医治未病综合干预可以有效改善他们的生命质量,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效果显著。
关键词:中医治未病;亚健康人群;影响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越来越的人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目前国内亚健康人群已经占到我国人口总数的70%,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1-3]。亚健康指的是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过度状态,如果对呀健康状态人群不进行有效的干预措施,亚健康会逐渐引发一系列疾病,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4]。据相关报道,亚健康不仅会影响人们的生命质量,还会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等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5]。引起亚健康的原因多种多样,涉及多个方面,因此对于亚健康的干预必须全面考虑,个别对待[6]。目前很多研究表明将中医未治病思想应用于亚健康人群的治疗中,能够明显改善亚健康人群的健康状态,提高生命质量。中医治未病是我国传统中医理论中独具影响的理论之一,强调采用预防和治疗手段来防止疾病的发生,具体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和病愈防复三层含义。基于本文以160例亚健康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医治未病对亚健康人群健康状况的具体影响,现报道如下。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160例亚健康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奇偶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包括80例亚健康人群,所有亚健康人群均符合《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中关于亚健康的诊断标准。其中对照组亚健康人群男性和女性分别为42例和38例,最大和最小年龄分别为64岁和19岁,平均年龄为(37.6±8.2)岁;试验组亚健康人群男性和女性分别为44例和36例,最大和最小年龄分别为66岁和21岁,平均年龄为(38.2±8.5)岁。两组亚健康人群的性别、年龄等基础信息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以比较分析。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亚健康人群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亚健康人群采用常规的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向人群普及大众营养知识,针对个性化健康问题提供健康咨询[7];引导亚健康人群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树立健康的营养理念,合理膳食,开展适度的运动锻炼,增强体质,摒弃不良生活习惯,戒烟戒酒等[8]。
试验组亚健康人群在上述干预措施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治未病综合干预,主要为针对人群的体质因素以及中医证候等,基于中医未治病理念进行中医辩证调摄和中医保健养生[9]。因此,首先为对亚健康人群进行中医体质辨识,主要分为平和质和偏颇质两类[10]。对于平和质亚健康人群主要采用中医调摄干预;对于偏颇质亚健康人群采用中医辩证论治进行干预,具体治疗方式包括方药、食疗、理疗以及心理保健等多种形式,通过中医治未病综合干预促使其由偏颇质逐渐向平和质转化。
两组亚健康画着均干预6个月。
1.3 评价指标
本文选取两组亚健康人群干预前后的生命质量作为评价指标,具体包括生理领域、心理领域以及社会关系领域。生理领域主要是指人群的疼痛、精力、睡眠、工作、行动能力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等;心理领域主要是指人群的感受、思想、记忆力、自尊心、精神支柱等;社会关系领域主要是指人群的人际交往、所需社会支持满足程度等。三组评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生命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本文所涉及的所有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采用期望值加减标准差的形式表示生理领域评分、心理领域评分以及社会关系领域评分,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统计两组亚健康人群干预前后的生命质量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如表1所示。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亚健康人群的生命质量情况,包括生理领域评分、心理领域评分以及社会关系领域评分差异均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生理领域评分为(16.78±1.80),对照组人群生理领域评分为(13.76±1.28),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人群心理领域评分为(15.36±1.48),对照组人群心理领域评分为(13.78±1.90),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人群生理领域评分为(16.72±1.59),对照组人群生理领域评分为(14.77±1.24),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亚健康在中医理论中属于“未病”的范畴。中医治未病思想是一种具有预见性、预防性以及个性化的治疗理念,目前该理念已经成为对亚健康人群最有效的防治策略。基于中医体质学说,可以依据亚健康人群的体质禀性将其分为平和质和偏颇质,明确了亚健康人群的调理防治方向。针对平和质人群主要采用中医调摄,针对偏颇质人群采用中医辩证论治。
本文研究表明对于亚健康人群,采取有效的中医治未病综合干预可以有效改善他们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关系,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对于亚健康状态的临床调理治疗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牛月春. 中医治未病对亚健康人群的干预[J]. 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3(3):536-536.
[2] 孟昱林,张海艳,宋宝国,等. 中医治未病对亚健康人群健康状况影响的研究[J]. 世界中医药,2017,12(8):1945-1948.
[3] 董政. 浅谈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状态[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11):49-50.
[4] 孙悦,丁成华,方华珍,等. 浅论中医“治未病”思想在亚健康防治中的意义[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11):4488-4490.
[5] 仲静. 中医“治未病”综合干预对体检亚健康人群心理健康的影响[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0):259-260.
[6] 何建国,王瑞超,谭晓蕾,等. 浅谈中医“治未病”在亚健康防治中的作用[J]. 河北中医,2017(9):1402-1405.
[7] 李东彩,刘继洪,宋少英. 中医“治未病”干预应用于体检亚健康人群的效果分析[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11):1696-1697.
[8] 袁萍,郭兰,兰晓玲,等. 中医治未病应用在体检中对亚健康人群的效果观察[J]. 赣南医学院学报,2017,37(4):558-559.
[9] 郑阿楠. 中医治未病调治亚健康状态50例临床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17(34):170-171.
[10] 李艳林. 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防治浅析[J]. 世界临床医学,2016,10(5):137-138.
论文作者:刘蓉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8
标签:亚健康论文; 人群论文; 领域论文; 评分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医论文; 生理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