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广东广州 511300)
【摘要】目的 评价临床将针灸推拿+康复疗法联合用于脑卒中后肩痛患者治疗的临床现实意义。方法 随机抽选于2016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根据就诊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n=20)应用针灸推拿+康复疗法联合治疗,对照组(n=20)应用康复疗法。评价及对比两组的疼痛程度、上肢运动功能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得到明显提升(P<0.05)。结论 临床将针灸推拿+康复疗法联合用于脑卒中后肩痛患者治疗中,治疗优势更大,可有效缓解疼痛感,促进上肢运动功能恢复。
【关键词】针灸推拿;康复疗法;脑卒中;后肩痛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043-02
脑卒中患者大多伴有程度不一的后肩痛,常表现为活动受限、运动时浮肿与疼痛,导致上肢运动功能障碍,严重者还会引发关节畸形、肩部肌瘫痪等,从而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产生严重不良影响[1]。有研究指出,康复训练与中医方式治疗脑卒中后肩痛患者,预后良好。鉴于此,在本次研究中,评价临床将针灸推拿+康复疗法联合用于于2016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治疗的临床现实意义。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于2016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根据就诊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n=20)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比例为11:9;年龄搜集范围30-75岁,中位年龄(52.11±5.02)岁;对照组(n=20)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比例为15:5;年龄搜集范围30-73岁,中位年龄(53.08±4.97)岁。两组的基线资料通过统计学计算结果得出P>0.05,可作对比研究与分析。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n=20)应用康复疗法,即主要是指导患者的上肢进行躯干活动、自主运动、体位摆放、关节放松等,每次康复训练时间控制在40分钟左右,每天一练,1周内训练5次即可,持续康复训练1个月。观察组(n=20)应用针灸推拿+康复疗法联合治疗,在康复疗法的同时结合针灸治疗与推拿治疗。(1)针灸治疗:主穴选取中渚、合谷、曲池、阿是、外关、肩前穴、肩贞穴,使用一次性无菌针进针,得气后再进行电针刺激。根据患者的实际耐受性合理调整刺激量,每次针灸治疗半小时,每日1次,每周5次,持续治疗1个月;(2)推拿治疗:推拿师使用揉法、理法、推法、拿法等对患侧上肢展开往返施术治疗。被动拉伸肩关节部位,松弛筋肉,扩展活动区域,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推拿过程中需耐心询问患者是否耐受。最后在患侧疼痛部位采用擦法生热,对其上肢进行搓斜,推拿结束。每次推拿时间大约在20分钟内,每日1次,持续治疗一个月。
1.3观察指标
评价并同步记录两组的①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0-10分,一端以0代表无痛,另一端以10代表极度疼痛;②上肢运动功能评分,采用FMA运动功能评分量表,分值越高,则提示恢复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所得所有项目数据资料均纳入SPSS21.0软件分析,t检验与2检验,P<0.05可认为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 两组的VAS评分
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的VAS评分对比()
在当前尚未统一确认诱发脑卒中后肩痛的影响因素,主要是认为多与肩关节肌痉挛、粘连性关节炎、周围神经损伤、解剖等因素存在紧密关联性[2]。目前临床中主要是以体位摆放、物理疗法、康复疗法为治疗方式。松动肩关节可有效抑制肩关节周围异常、肌张力紊乱的现象,从而进一步改善肩胛骨下沉与后缩,缓解外旋痉挛[3]。在祖国医学中,认为本病多因气血经气不畅所致偏瘫[4]。通过循经取穴、使用揉法、理法、推法、拿法等能够达到改善局部经气、经脉不畅的状态,促使气血正常运行,最终达到阴阳平衡、痛则不通、气血通畅的目的[5]。在与康复疗法进行有效配合,可在最大程度上增强与巩固治疗效果,发挥协同增效的作用,对脑卒中后肩痛患者具有重大积极意义[6]。
本研究表明,观察组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提示针灸推拿+康复疗法联合治疗可有效缓解或解除后肩痛的疼痛程度;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得到明显提升,提示针灸推拿+康复疗法联合治疗可改善上肢运动功能。
综上所述,临床将针灸推拿+康复疗法联合用于脑卒中后肩痛患者治疗中,治疗优势更大,可有效缓解疼痛感,促进上肢运动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
[1].许朝卿. 运用中药泡洗结合针灸推拿康复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的分析[J]. 内蒙古中医药, 2017, 36(16):95-95.
[2].王建晖, WangJianjun. 综合康复训练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对脑卒中偏瘫后患者肩痛的疗效观察[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6, 22(10):1401-1403.
[3].郭永升. 针灸推拿综合康复疗法在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中的价值[J]. 中国保健营养, 2016, 26(22):44-45.
[4].刘洋, 宗涛. 针灸、穴位按摩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气虚阻络型脑卒中后偏瘫43例[J]. 环球中医药, 2017, 10(2):231-234.
[5].李梦晓, 关历, 凌仲春,等. 中医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康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疗养医学, 2017, 26(3):241-244.
[6].关颖, 丁红梅, 刘佳. 不同治疗方法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结局的影响[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 10(21):102-103.
论文作者:黄润连,姚少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5
标签:针灸论文; 患者论文; 疗法论文; 上肢论文; 脑卒中论文; 评分论文; 功能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