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610075)
【摘要】气,作为本原,是构成世界万物的物质,亦是作为元概念,具有哲学意义。气,在这里指人体之气,为先天之气、水谷之气和清气结合而成,“气虚”是人体为病的常见病因,从其产生的角度可以分为生成不足和过度消耗两种的。《内经》里多处论述了“肺”与气的关系,故以此为立足点,窥探气虚可从肺论治。
【关键词】气虚 肺 《内经》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9-0328-01
1.气的来源、分类与生成
“气”理论是《黄帝内经》学说体系建构的基础和主线,也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气”概念及“气一元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1],而对于人体而言,“气”理论中最重要是人体之气。人体之气分为卫气、营气、元气、宗气等几类,但总的来说,这些气都肺有关。如营卫之气,《灵枢·营卫生会》:“人受于谷……以传于肺……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元气,肾精所化,可激发和推动机体的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如肺的呼吸;宗气,“积于胸中,以贯心脉(肺)”(《灵枢·邪客》)。人体之气又是先天之气(元气)、水谷之气(营卫之气)和自然界的清气结合而成的。这些与肺、脾胃、肾均有关:肺司呼吸为基础;脾胃为生气之源,化生为水谷精气,充养元气,分卫气和营气,与清气合宗气,故《灵枢经·五味》说:“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也”;肾为生气之根,藏先天之精,受后天之精的充养,化为元气。《素问·五脏生成》说:“诸气者,皆属于肺”,《素问·六节藏象论》又说:“肺者,气之本也”。肺主气,气之本,即人体一身之气也受肺的统领。
气虚的原因可看作是由于生成不足和过度消耗引起的,新版教材《中医基础理论》明确指出气虚是机体的一身之气不足及其各种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2]。气虚的临床表现尤为复杂,常夹杂着脏腑功能的减退,而气虚又易生百病,即《素问·举痛论》言:“百病皆生于气”,气虚不仅涉及脏腑,更与精血津液有关,如气虚则血瘀[3],血瘀日久,络脉不通,血亏气耗,也可致气的耗损,造成气血两虚。若气虚进一步发展,可以导致精虚,或者血液、津液的生成不足、运行迟缓,或精、血、津液失于固摄而流失。气虚一方面影响各脏腑的功能,另一方面是导致精血津液的失常。各脏腑中尤以肺为主,肺朝百脉,可推动有形之精血津液布散于全身各脏腑、经络、内外、皮肤、骨节等处;气虚虽可致精血津液的失常,细究可发现精血津液的失常与肺亦有关,肺主一身之气机,《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具有治理调节全身生理功能的作用,气虚则气机失常,故推动之力大减,而导致精血津液的失常,以上两方面均说明了气虚与肺的关系密切。
2.肺的生理功能
新版教材《中医基础理论》关于肺的生理功能:肺主呼吸之气,肺是人体的呼吸器官,主司人体呼吸运动[2]。明·赵献可《医贯》曰:“(肺)虚如蜂巢,下无透窍。故吸之则满,呼之则虚,一呼一吸,本之有源,无有穷也,乃清浊之交运,人身之橐龠”。通过肺的呼吸作用,实现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调节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从而保证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肺司呼吸正常,则呼吸调匀,气息平和,反之,则胸闷、咳嗽、喘促、气短。肺调节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主要体现在直接参与气的生成和调节全身气机两个方面。肺的功能状态直接影响着气的生成,若呼吸功能减弱,吸气不足,势必累及全身各种气的生成,从而导致少气不足。肺主宣发肃降,气的升降出入体现在有节律的呼吸,是维持和调节气机正常的重要因素。喻嘉言《医门法律》曰:“人身之气,秉命于肺。肺气清肃,则周身之气莫不服从而顺行;肺气壅浊,则周身之气易致横逆而犯上”。因此,呼吸运动障碍,必然会导致机体气机阻滞或升降出入失调。《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肺者,气之本也”,《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气膹郁,皆属于肺”,故肺之病不离气之变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素问.通评虚实论》云:“气虚者,肺虚也”,故肺气虚并非仅限于其自身的功能低下,而是全身性的气虚证。肺气虚衰,人身失气之推动,则百病丛生,如:神失所养、身不得温、无力鼓脉、血失于摄、汗不得固、卫虚于外、水不能布及虚而生痿等。
4.气虚的治疗
4.1气生成不足的治疗
鉴于肺气虚引发脏腑乃至全身上下多种病变,清·吴仪洛《成方切用》提出:“肺主气,肺气旺则四脏气旺”的观点。肺为主脏,气虚以肺虚为主,肺虚为病,肺病则气虚,气虚则百病由生。故通过宣肺、补肺、降肺、破肺、敛肺及泻肺等治疗肺病。而肺虚者可适当补肺气、补他脏之气。可加入黄芪、白术、参类、甘草及山药等中药;亦可考虑补肺气或他脏之气的生脉散、玉屏风散、四君子汤及补中益气汤等方剂的加减。他脏腑功能不足引起的气虚,即便未见肺病表现,也可在治疗他脏同时,又通过调理肺脏而共同治疗气虚。
4.2气消耗过多的治疗
气虚时可因“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而出现,如外感热病、过于劳倦,或慢性消耗性疾病。
4.2.1外感热病。针对外感热病,中医学认为,是人体的正邪交争的过程,、在这过程中,邪能伤正,势必产生脏腑、组织器官的损伤,及经络、气血津液的机能紊乱与损耗。因此,热病初愈这一特定阶段,应及时进行调整和修复,使其痊愈和复原。肺为娇脏,脏腑之华盖,有研究表明[4]外感病过程中,肺功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故而治疗过程有治肺六法可循,而外感热病邪自口鼻、皮毛由表入里损伤脏腑,如影响肺司呼吸、脾胃和大小肠的运化水谷功能等;又因高热出汗、呕吐或腹泻伤津耗气,加重正衰,故而外感热病的预后应以调补脏腑为主,可考虑从肺论治,他脏辅之。
4.2.2过于劳倦。过于劳倦如同《素问·举痛论》所说:“劳则气耗……气耗矣。”《类经》注:“疲劳过度,则阳气动于阴分,故上奔于肺而为喘,外达于表而为汗。阳动则散,故内外皆越而气耗矣”。劳伤形体而积劳成疾,或是病后体虚,勉强劳作而致病。过劳耗气,损伤内脏精气,肺为气之主,脾为生气之源,故劳力太过尤易耗伤脾肺之气,导致肺脾功能减退。治疗气耗应本“劳者温之”的原则,可考虑从肺论治,用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温阳益气。
4.2.3慢性消耗性疾病,即虚劳。
中医“虚劳”包含病证广泛,现代多种重大疾病中后期、慢性消耗性疾病或一些代谢性疾病可归为中医“虚劳”范畴。其诊疗、预后及防治调养等可随病证不同参考中医虚劳相关内容。一般虚劳多从肝、心、脾论治,而这种消耗性疾病定有五脏的虚损、气血的亏虚以及脏腑功能的减退,即各脏腑不同程度的不同的虚的表现,各类型的虚归纳起来,均以气虚为基础,肺主治节,统领全身,《素问,三部九候论》说:“虚则补之”。虚劳的辨证论治以气血阴阳为纲,五脏虚证为目,可考虑从肺论治,从虚损的程度,加补脏腑及益气血的药物,与肺同治,血为气母,血虚伴有不同程度的气虚,在中医长期的临床中,认为补血不单用血药,应注意适当配伍补气药,达到益气生血的目的。即便五脏虚损未见肺病表现时,亦可加肺经的药物协同治疗。虚劳之人,正气虚弱,若用药只顾祛邪,则更耗正气,因此,治疗时必须注重保存人体正气,祛邪同时兼正,这也是仲景治疗虚劳病的特点,故而,可考虑从肺论治,顾护人体之气。
参考文献
[1]孙可兴.《黄帝内经》 “气”理论的逻辑呈现与建构[N]晋阳学刊,2014:70-74
[2]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61.
[3]曾建雄.气虚血疲的理论研究[D]福州:福建中医学院,2009:1-34
[4]王济生.外感病治肺六法初探[J]中医药学刊,2005,23(5):884-884
*通讯作者:王飞,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药防治老年病与肺系病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Tel: 18980880213,E-mail: wangfei896@163.com
论文作者:李桂梅1,何小静1, 王飞1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0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0
标签:之气论文; 脏腑论文; 素问论文; 津液论文; 虚劳论文; 外感论文; 人体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10月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