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的制造业看中小企业的作用和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日本论文,小企业论文,制造业论文,作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根据日本的《中小企业基本法》,在制造业,“资本金在1 亿日元以下,从业人员数在300人以下的企业或个人”被列为中小企业。 在中小企业中,大部分是大企业的承包企业,因此又有“中小承包企业”之称,在日本制造业的大约37万家企业中,中小企业占到企业总数的99%左右。
一、中小企业是日本制造业的一大法宝
说到日本的优秀的制作能力,人们或许首先会想到日本的那些知名大企业,这当然不错,然而,与此同时却不能忘记那些向大企业供应原材料、加工零部件的千万家中小企业也是日本的制作能力的重要源泉。日本的产业技术实力不仅存在于大企业,也存在于广大的中小企业。众所周知,要制造高性能、高质量、低成本的工业产品,就需要依靠高性能、高质量、低成本的零部件、原材料的供应,依靠轴承、模具、铸造、机床、纯水等精密技术的支撑。日本的高度发达的产业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正是有赖于广大的、具有优秀技术能力的零部件中小企业的支持。正是靠这些中小企业的支持,使处于激烈国际竞争中的完成品大企业(比如汽车企业)对产品规格、交货时间等的苛刻要求以及实时订购试制品的需要得到满足,从而使这些大企业能面向国际市场提供高质量、富有竞争力的最终产品。同时,许多事例表明,日本中小企业的许多产品也进入国际市场,作为战略性的零部件被组装在世界最先进的大企业的产品之中。
可以说,大量优秀的中小企业的存在是使日本工业产品的竞争力得以迅速增强、高技术成果得以迅速产业化的一个重要秘密。一些严肃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日本优秀的制作能力、制作技术是靠市镇上的小工厂、街道工厂来支撑的”,“市镇上的小工厂、街道工厂的优秀技术对日本的高技术产业赢得世界竞争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其中,不少中小企业在特定的技术或产品领域成为“世界第一”企业。例如,在日本的汽车大企业的伞下,存在着一大批能够提供高质量、高性能、低价格的零部件的、拥有优秀的技术开发能力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有一种汽油直喷引擎所需的燃料喷射装置,需要高度的加工技术及电子控制技术,目前只有日本中小企业才能生产。又如,依靠中小企业确保高质量的铸造品、周边零部件,是日本的高精度机床制造业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在数控装置(将数字控制、基本软件组合而成的Controler)领域,日本凭借其优秀的电气技术和工业软件技术, 成功地实现了事实上的标准化,从而使日本生产的数控装置得以占领大半个世界市场,并在数控装置与机床一体的数控机床领域具有很强的优势。
〔例1〕名古屋西郊一家中小企业生产的FF 车等速接头用的内座圈从1982年以来相继被美国福特、通用汽车公司指定为无(须)检查交货零部件工厂,月产230万个,国内销售120万个,出口110万个, 占世界份额20%;同时,该企业的精密切削技术达到美国航空航天产业的超AA级,向波音747、767供应机体零部件、发动机零部件,为运载日本版航天飞机的H2火箭供应发动机零部件。
三洋电气公司在MPU (超小型演算处理装置)使用的冷却装置的世界市场上占50%以上。
日立金属公司成功地开发出用高镍合金材料制造的IC框架、PC屏幕上的Shard Mask,在该产品的世界市场上占大约40%的份额。
二、日本制造业中小企业发达的原因
战后以来,日本的制造业逐步形成了一种所谓“全面配套”型的产业结构,这种“全面配套”结构不仅体现在产品领域之广,而且体现在产品制造过程之全(从产品的开发设计到生产组装,乃至组装所需之零部件的加工,所有的工程都一应俱全),换句话说,形成了产品门类无所不包的“水平型”全面配套体制与所有工序一应俱全的“垂直型”全面配套体制并存的结构。
垂直型的全面配套产业体制常被理解为“金字塔型”的企业间关系结构,并被称为“企业的系列化”。其中,作为大企业的完成品企业与作为中小企业的零部件企业之间的关系,在开始时具有较强的“专一从属性”,即数家中小承包企业仅仅接受某家特定的大企业的订货。
然而,随着这种系列关系的交错发展,中小承包企业的专一从属性日益削弱。现在,仅仅与一家订货企业进行交易的中小承包企业越来越少,大多数中小承包企业在同主要订货企业保持交易关系的同时,又与同行业、不同行业的若干家订货企业进行交易。
这样,处于“金字塔”结构底部的中小企业,在实际上已经成为很多“金字塔”大企业共有的基础,而不是某座金字塔专有的基础。
当然,大企业与小企业的关系在日本国内不同地方也呈现出不同特点,而且随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一般来说,在东京,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系列支配较强,而关西的东大阪等地中小企业的独立性较强,京都的中小企业则处于两者之间。过去大多数中小承包企业只要接受大企业的指导,保证向大企业稳定供应其所需产品即可。但是,随着全球竞争的激化,大企业中从国外采购零部件或者将外购零部件收归本企业制造、对承包企业进行集约(收敛于少数企业)的倾向增强,致使越来越多的曾作为大企业“分厂”的中小企业不得不确立独自的经营理念、生产技术和经营战略。
总之,日本的制造业之所以具有很强竞争力的原因,就有赖于这种水平型与垂直型的全面配套产业体制的存在,而使这种体制成为可能的是众多的中小企业发挥着整个产业的共同基础的作用。
换句话说,在日本形成了世界上罕见的、以大企业为顶点、拥有广阔的关联产业的中小制造企业群体,不仅大企业积累了先进的生产技术,而且中小企业也积累了支持零部件等制作的、渗透于生产现场的深厚技术实力。
这成为日本发展高技术型、开发型、以多品种少量生产和零部件生产为重点的制造业的一个重要的有利条件。
三、中小企业的经营战略与革新精神
中小企业的企业主一般是“一国一城之主”。企业经营的成果和技术革新的果实几乎全都归属于企业主。因此,他们越是努力,就越能获得丰厚的利益回报。由此产生出的中小企业的活力,是很难从大企业的工薪阶层组织中产生的。而作为完成品企业的大企业,对中小零部件企业的这种活力尽量加以吸取和利用,对于大企业也带来了很大的好处。
但是,中小企业在资金、人才方面有着局限性,单靠自己的力量从事技术革新会遇到很多困难。而大企业为了利用中小企业,就将其作为“外部组织”,一方面不是将其置于自己的完全支配之下,另一方面则给以技术指导等各种支援。
中小企业之所以能获得生存与发展,并能获得大企业的一定的支援,自然有其自己的“生存之道”。概括来说,有“夹缝战略”、“单品战略”、“拓新战略”等等。
中小企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生存与发展战略就是“在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力求在大企业不便于搞、不屑于搞或搞了不合算的“夹缝”市场夺取最大的份额。
少量生产型的零部件制作技术往往与新产品开发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开发新产品,在新产品的概念形成之后,必然需要进行试制,而试制是属于“单品生产”,从试制转向大批量生产所需的模具也是“单品生产”。这种少量生产、单品生产领域,正是中小企业的用武之地。而在少量生产方面,正如一家中小企业主所说,由于日元升值,在大量生产型的零部件方面无法与国外竞争,终于认识到出路在于“国外不能模仿、大企业不能搞自动化生产的‘中间’零部件”。
中小企业“船小好掉头”,在“弃旧图新”方面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例如,一家制造模具的中小企业——日英精机公司认识到携带电话迟早要走向成熟,便着手开发家用卫星通信装置、电动汽车电池用的模具。另一家生产袜子的小企业,发现有关健康、环保的产品市场看好,就立即卖掉老企业,利用所获得的资金设立了一家制造健康、环保型日用品的新企业日本EPOKKU公司,开发出诸如利用天然矿石粉的界面活性效应的“不用洗涤剂的洗碗布”、不用容器的固体洗发剂等新日用品。
进入9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长期萧条,中小承包企业的接单数量和单价都在减少,母企业对中小企业的要求越来越严:“彻底削减成本”,“进一步提高质量和精度”,“及时(甚至当日)交货”等等。由于中小企业对应能力的差别,一部分不能满足大企业要求的中小企业被解除承包合同,甚至走向破产。但是,也有一部分中小企业在激烈竞争和淘汰过程中反而变得更加顽强,进一步加强了同大企业的承包关系。
为了适应日益严峻的生存环境,不少中小企业更加努力地开展技术革新活动,以求满足大企业在产品成本、质量、交货期等方面近乎苛刻的要求。
〔例2〕汽车零部件批量生产所不可缺少的铸模的制造过程, 通常是首先用金属、木材做成原型,填入铸造用的砂子,夯实以后将原型取出,再对砂型进行浇铸。然而,位于东京大田区的桥本铸造所却尝试用冰来制造铸模,这样既可缩短加工时间又可减少成本,但是砂子和冰的相容性差,而且冰融化很快,因而未能成功,后来改用干冰做原型,再填砂做铸模,由于干冰与砂子的相容性较好,终于取得了成功。
为了适应日益严峻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还注意加强信息化“武装”,向信息化进军。比如,为了缩短交货时间,以低成本进行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导入信息网络化和自动化机械。尽管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受到投资负担和人才等因素的制约,但仍取得较大进展。据商工会议所在1998年2 月提出的《中小企业的信息化调查》统计,导入LAN (企业内信息通信网)的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比例达34.6%,利用因特网的比例达34.5%。但是,导入CALS(生产、采购、运用支援集成系统)和开展电子商务交易的中小企业的比例还很低,分别仅为4.3%和2.1%。上述数字为全行业的平均数字,如果限于制造业,比平均数字要更高一些。
〔例3〕AIO精机公司通过彻底的信息化“武装”,形成了在接单当天就可交货的生产系统。该公司通过信息网络与全国各地3 万家以上的交易对象(用户企业)连结。用户企业或研究所在进行零部件订货时,只需在CAD上画图,按一下按钮就可发送过来。AIO精机公司对接单的数据自动进行变换,编制制造程序,即可利用CAM进行生产。现在, 该公司从业人员实行三班倒,一天24小时都处于待命状态,一有接单就开始生产。用户所需的工厂自动化设备等的零部件多为少量生产(甚至仅需生产一件或几件),而该系统运转之后,对来自全国任何地方的订货要求都可保证按时交货。
中小制造企业在过去往往需要连夜加班干活,而京都的一家薄板金属加工企业通过运用计算机和机械的数控化,已可做到“白天编程序,夜里由机器自动进行加工”,成为“不眠不休的工厂”,而操作人员却不必“不眠不休”。 由于工厂的机械与从业人员住宅的计算机连接(INTRANET),在无人工厂发生故障时,可立即进行联络并进行远距离操作。过去是一班制,生产率很低,现在新工厂在夜里也能自动生产模具零部件,从业人员可在第二天到工厂上班进行组装。从而收到同三班倒一样的效果,使产品交货期缩短到1/3,制造成本降低40%。
当今技术发展速度非常之快。即便是大企业也不能只是依靠本公司的力量进行产品开发,而必须与其他企业联合,经营资源少的中小企业就更需要有效地利用外部的人才、资金、技术等外部资源。鉴于这个原因,不少从事“制造”的中小企业十分注意加强同地区其他中小企业形成的网络,加强同大学等研究机构的合作,不仅承担着高质量零部件的生产,而且积极寻找新技术的种籽,开发各种高性能零部件来支持大企业的研究开发和新产品开发。不少中小企业将自己的制造现场(工厂)当作实验室,从事研究开发。比如,当有些完成品企业决定利用新材料来制造产品,需要对模具进行改进以便适应新材料加工,这类工作也由中小企业来承担了。
与美国相比,日本的企业界与大学之间的合作(产学合作)比较落后,在学术界存在着“不给企业打工的气氛”。 但是, 据中小企业厅1997年2月调查,60%以上的大学研究人员回答说, “有想转移给企业的技术”,说明最近大学的意识也在发生变化。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设法从大学、甚至到国外去寻找新技术的“种籽”。
〔例4〕NIDDEKU公司长期从事医疗装置的开发。在应用激光的眼科技术装置方面为国内最大企业。为了制造最高水平的产品就必须应用最高水平的技术。如果是本公司没有的技术,就同大学等外部研究机构开展共同研究,已搞了十几个共同研究项目。最近NIDDEKU 公司想开发一种利用激光技术的眼科设备,通过仔细查阅文献寻找技术种籽,终于发现美国海军拥有优秀的技术专利,是一种装载于导弹的小型激光器,精度很高。但是,美国会把用于武器的技术提供给一家外国公司吗?带着这种担心,通过设在美国的子公司询问美国军方,对方表示:“贵公司有没有美国从业人员?如果是本国国民就没问题。”于是,由在子公司担任研究部长的美国人出面同军方签订合同,于1996年底成功地获得了该项技术。现在正利用该技术开发用于网膜剥离等治疗的新型装置。
在经济长期萧条的背景下,有些大企业在裁人时把一部分熟练工也裁掉了。然而,一部分中小企业却顶住经济萧条的压力坚持招工,形成从20岁到60岁各年龄层俱全的“技术继承体制”,以求保住制造技术能力,同时想方设法从大企业争取加工订货,借以进一步吸收、积累技术营养,以防止出现制造技术的“空心化”。可以说,日本一些优秀的中小企业在努力捍卫工业化技术基础方面表现出相当高的自觉性。
四、值得重视的中小企业的“传播技术”作用
由于中小企业具有为不同顾客企业服务的“共通技术基础”的性格,从而在不同顾客企业之间起到了“传播技术”的桥梁作用。
比如,某大企业开发了某种零部件的新技术,委托某家中小企业进行加工,这项新技术就会经由该中小企业以“零部件产品”的形式传播给同行业、不同行业的其他大企业;同时,如果某中小企业开发了某种零部件的新技术,又会通过向它订货的大企业传播给其他中小企业。
在日本的汽车、家电业等产业,都呈现为多家大企业在同一产品市场上展开竞争的局面,而且各家大企业之间的技术差距不是很大。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以中小企业为轴心,被“零部件化”(物化)的新技术通过该零部件产品而在大企业、中小企业之间广泛传播。当然,进行交易的企业之间要互相约束为对方保守技术秘密,但日本的零部件技术开发大多是对已有发明进行改进、改良的结果,不像基本专利那样受到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为此,即使是特定企业所开发的技术,在结果上仍被通过物化、产品化的零部件而传播到其他企业。
一般来说,机械这东西是各种技术复合化、高度化的产物。要由完成品企业从头开发或全部掌握这些技术,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和资金。而在日本,由于中小企业拥有深厚的零部件技术积累,完成品企业通过与中小企业开展交易,即可直接利用中小企业拥有的零部件技术迅速进入完成品的开发。这样,中小企业作为不同完成品企业的“共通技术基础”,不仅发挥了传播新技术的媒介作用,而且发挥了为新进入的完成品企业充当“阶梯”的作用,从而对整个制造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日本的中小企业之所以能够发挥好“传播技术”的作用,一个重要条件是日本的中小企业比欧美中小企业有更多的提高技术的机会。在欧美,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大多仅仅停留在“订货”、“交货”这样的关系,大企业检查中小承包企业交付的零部件样品是否合格,以决定是否采用;然而在日本,大企业与中小零部件企业结成密切的、长期的交易关系,大企业的技术人员往往深入中小企业现场就如何改进生产进行指导。而在多家大企业对同一家中小企业进行技术指导的场合,这家接受多家大企业技术指导的中小企业也就成了不同大企业之间的技术传播的媒介。
另一方面,大企业又往往向多家中小企业订购同一种零部件,这种作法从消极的方面说,是为了防备接受订货的零部件企业发生事故等意外情况而措手不及;从积极的方面说,就是通过利用不同中小零部件企业之间的竞争,或微妙地调整对各家中小零部件企业的订货量,激发中小零部件企业提高技术水平的动机,以便大企业能购入“水平最高、成本最低的产品”。这种持续交易与相互竞争并存的关系,有利于促进零部件产业、乃至整个制造业水平的提高。
现在,完成品企业与零部件企业共同开发新产品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因为零部件企业从完成品设计阶段就参加进来,积极提出各种合理化建议,显然有利于开发更好的产品,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中小企业传播技术的作用。
五、日本中小企业面临的苦恼和问题
过去,在日本存在着大企业剥削、压榨中小企业的“二重结构”论,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映照出中小企业的“弱者的形象”,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家的努力奋斗,在中小企业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强者”。尽管如此,从整个中小企业的状况来看,资金不足、人才不足似乎是中小企业的“宿命”,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确实面对着更多的资金、人才方面的苦恼。
其一是现有从业人员日趋老龄化,而在年轻人中间招工越来越难。这是因为制造业的工作总是容易给人一种“脏、累、险”的印象,而在富裕环境下长大的一代年轻人中出现了不愿干“脏、累、险”活儿的倾向,进而导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到制造业、特别是不愿到中小制造企业来工作,致使中小制造企业出现了日益深刻的人手不足与高龄化问题。根据通产省所属的一个团体于1997年3 月提出的调查报告(《风险企业动向调查报告》),人才不足的部门为确保人才的必备条件是:“工资水平高”(47%),“公司知名度高”(32%),“重视人才培养”(27%)。显然,在这3个方面中小企业都处于劣势。
由于缺乏有关的人才,使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因为无论是企业经营的信息化、新产品的开发、采用ISO、PL (制造物责任法)法对策、海外投资等,都需要有关方面的专家,而很多中小企业都缺乏上述方面的专家。据中小企业厅《中小企业白皮书》(1994年)称,41%的中小企业由于人才不足而感到很难搞信息化。
其二是企业经营者(业主)自身的问题,即后继者问题。中小企业的盛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业主。业主退休后,一般总是让自己的孩子继承。企业规模越小,这种“世袭”的倾向越明显。特别是在小企业的场合,业主往往是拿自己的住宅作为担保的。因此,很难像大企业那样,从没有血缘关系的经营干部中选拔后继者。但是,一方面是“少子化”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价值观的多样化,加上制造业的形象问题,越来越难期待“子承父业”。很多业主担心自己退休后不得不歇业。
据国民金融公库综合研究所1996年7 月对融资对象企业进行的调查,经营者年龄超过50岁的企业(回答企业1075家)中,后继者尚未确定的企业占47%,其中1/3以上的企业已决定“歇业(停业)”,决定歇业的企业中,1/4的企业是因为“子女不想继承父业”。
其三是随着一部分完成品企业向东亚转移生产据点,其一部分零部件采购也从国内转向东亚。据统计,转移到东亚的日资企业(当地法人)采购零部件的对象企业中,当地企业(包括亚洲地区的企业)所占的比例从1986年的48%上升到1994年的60 %; 日本国内企业所占比例从1986年的45%下降到1994年的37%。为了降低成本,完成品企业的国内生产也越来越多地利用进口的、价格低廉的零部件。其结果导致日本国内的中小企业接受订货量大幅度下降。
完成品企业为了应付全球竞争,为了及时将新产品推向市场,进一步降低成本和压缩库存,对中小企业降低零部件价格的要求比过去更加严厉,对零部件的订货也趋于小批量化和高频度化。这样,中小企业被迫进一步降低价格,缩短交货期。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面临中止承包合同的威胁。总之,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急速恶化。
在这种压力下,一部分中小企业也向地方或国外转移,大多数企业则在努力摸索生存之路。但是,如果有一部分企业失败,就会使整个技术基础的一部分遭到削弱,整个技术链条的一部分发生“断裂”,进而导致整个制作能力的削弱。
中小企业的活跃程度可从开业与歇业的企业数(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比例(即所谓“开业率”与“歇业率”)看得出来。80年代以来,美国企业的开业率与歇业率年均为15%~18%,但开业率稍高于歇业率;同期日本的开为率与歇业率都只有4%多一点, 特别是在90年代歇业率高于开业率。同时,在美国电子、软件、生物等高技术企业约占新开张企业的2/3,而在日本的开业企业中,一半以上是机械、食品、化学、纤维等非技术密集型的企业。这意味着在美国,形成了高技术中小企业的新陈代谢十分旺盛的经济,形成了充满着创造与挑战、淘汰与筛选的企业环境,日本在这方面还存在着很大差距。
六、从日本中小制造企业的发展看我国现状,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推动从事加工制造、具有一技之长的中小企业群的成长
首先需要指出,在我国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已经出现了不少从事加工制造、具有一技之长的中小企业,需要我们进一步加以扶植、组织,使之不断提高、积累技术水平,加强协作,互相补充,形成网络,成长为支撑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公共财产”和“共通基础”。
在日本制造业的中小企业中,不少企业就如同我们说的“个体户”,夫妻加儿子,3人围着一台数控机床转。这种情况使人们想到,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首先是亿万个农村个体户在农村改革中发挥了生力军的作用;接着是千千万万个商业个体户成为流通领域改革中的一支生力军。现在,随着工业领域改革的深入,随着国营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深入,是不是也将会有大量的工业个体户或中小企业出现呢?是不是也可能移植东京大田区这样的模式,在我国有条件的地方形成一个大批工业个体户、中小加工企业的集聚之地呢?是不是可能将大田区乃至京滨工业区的陷入经营困境的中小加工企业吸引到中国来呢?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千千万万下岗工人当中,很多工人有技术专长和动手能力,我们不能让他们都去卖油条摆地摊,而应该制定有效的政策与措施(比如鼓励下岗工人与乡镇企业结合),要注意发掘和利用千千万万下岗工人当中所蕴藏着的丰富的工业技术能力与智慧,决不要让这笔理应属于全社会的宝贵财富被埋没在一些过度竞争的、低效率的行业之中。
为了支持下岗工人从“务工”中找出路,还需要大力开展面向下岗工人的科技普及,特别是电视台可开设有关制造业的科普节目,让下岗工人认识到,在“制造”领域存在着数以千计的专门技术“空档”、“空白”、“夹缝”等待他们去补缺。
总之,下岗工人找出路,不是说光解决饭碗问题就可以了,还应当在政策上鼓励他们去发挥更大的本事,去创造更高的“产值”。这不仅是提高我国工业竞争力的需要,也是保持国民经济以较快速度持续增长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