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姚鹏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姚鹏

新疆前昆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图木舒克 8439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建筑行业的施工技术在不断的提高。后浇带施工技术已经应用在现代建筑施工过程中,该技术本质上讲是属于一项预防裂缝的施工工艺。经验与数据表明,不同的温度引起钢筋混凝土的收缩与膨胀,这种现象导致建筑出现一些裂缝。想要解决这种问题,首先应根据建筑的不同部位进行建筑分区,再选择不同的填充物进行填充,保证建筑物结构完整,也就是需要在结合物理原理的基础上,灵活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保证建筑物质量。本文就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展开他他。

关键词:建筑施工;后浇带;功能作用;施工技术

引言

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仍然会面临一些问题,如果不加以研究和解决,那么势必会影响建筑的整体质量。由于我国地形和气候的影响,房屋建筑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受到气温的影响,很多建筑材料在早晚温差的影响下,很容易在一冷一热的刺激下形成热胀冷缩,因此房屋就很容易出现裂缝,而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出现可以很好的解决房屋裂缝的问题。

1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过程中的实际作用

1.1及时处理房屋建筑的不均匀沉降问题

我国在建设房屋建筑时,是以一定的地基条件、土壤环境为基础。受施工环境和重力因素的双重影响,我国房屋建筑肯定会出现各种不均匀的沉降现象。单体房屋和城市建筑重力作用其差别较大,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均匀沉降现象,这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为了平衡房屋建筑工程,消除房屋建筑工程之间的裂缝,积极运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把不同的房屋建筑连接起来,保证地基受到相同的作用和压力。将不均匀沉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影响房屋建筑工程,提高房屋建筑的质量和稳定。

1.2处理裙房结构问题以及基础设计问题

将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于建筑施工过程,主要可以解决建筑的裙房结构问题和建筑的基础设计问题。高度低于22层的高层建筑、裙房结构建筑、基础结构设计中已经实施了后浇带施工,但是在建筑施工地基施工过程中并没有大范围的推广这项技术,由于建筑施工地基施工存在重力沉降影响,有必要采取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地基施工过程中,利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将地基分为两个部分,从而借助沉降量得出浇筑时间。施工前需要进行结构计算与强度核算,随后在连接整体时,计算结构体沉降的内部应力。

1.3杜绝热胀冷缩的现象

具体建筑我国房屋建筑时,受温度、不均匀沉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温度的影响是最为显著,为了减少房屋的不良影响,可以积极运用后浇带施工方法。不断优化房屋建筑结构,确保房屋建筑的稳定性,其具有较强的延伸性,能够有效防止房屋建筑的裂缝。

1.4解决结构因温差形成的收缩裂缝

环境温度的变化导致建筑结构出现收缩或膨胀,对于在冬季完工的混凝土建筑结构,由于施工期温度低,完工后季节变化导致温度逐渐上升,建筑物内部会产生相应的温度应力和向外挤压力。一旦这两种力超出施工规定范围和建筑物可以承受的限度,就会出现混凝土裂缝。为此应该在事前控制阶段就充分考虑到温度应力,一方面在施工中提前预留裂缝,一方面方便后浇带施工的进行。

2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2.1选取合理的施工材料

具体搭建房屋建筑时,需要选用合适的混凝土材料,按照基本原则添加添加剂,便能满足混凝土材料的配比规律。使用混凝土材料时,严格控制模板的侧向压力,保持振捣器和模板之间的实际距离,防止水泥浆大量流失,防止房屋建筑结构中出现各种裂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合理控制施工间距与施工宽度

在施工中如果要应用大跨度的后浇带,可以应用切割方式对手里钢筋进行处理,之后在浇筑过程中需要采取焊接处理措施,这样能对力变形问题进行控制。此时要对后浇带基本宽度值进行适度调整,可以设为7m。在具体间距设计中,要结合施工图纸要求以及实际施工现状进行适度调整。后浇带浇筑位置选取过程中要结合断面层原理等对后浇带间距进行控制,例如振捣器与模板距离不能低于40cm。

2.3合理选择建筑时间、断面形式

(1)、选择断面形式的首要考虑要素就是,后浇带的断面形式应与混凝土结构断面形式一致,目的是为了避免受力集中引起的结构变形问题和直缝问题。(2)、时间选择。混凝土施工时长为两个月,应在沉降完工后进行浇筑施工。由于实际裙楼由于荷载原因导致沉降较早,而主楼沉降较晚,再加上主楼沉降超过裙楼沉降,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后浇带施工应在主楼沉降彻底完成后再进行。除此之外结合不同施工材料和不同施工季节,需要选择不同浇筑时间,时间的提前或者延长,都应该标注在施工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中。

2.4强化混凝土浇筑施工控制

在混凝土后浇筑施工操作中,在正常施工条件下,在65d时能闭合浇带,混凝土结构收缩变化能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目前较多楼层建筑高度较高,大多都是应用后浇沉降带,在施工操作活动开展之前,要对裙楼与主楼进行划分,等到楼层地基沉降之后,稳定性得到有效保障时,再采取浇筑措施。对浇筑时间进行控制,分析施工成本要素、施工时间、施工难易度。在浇筑过程中要对温度等诸多影响要素进行的分析,对自然条件进行探查,避免恶劣天气对混凝土浇筑强度产生负面影响。完成浇筑施工操作之后,要结合环境温度变化情况拟定有针对性的养护措施,对养护时间进行控制。

2.5后浇带垂直缝控制施工技术

在后浇带垂直缝施工中,要利用钢钎振捣施工裂缝,保障后浇带混凝土的紧实度。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安排专门人员对冲洗工作进行全面检验,并重视检验人员的责任心,制定相关的施工检验标准。在后浇带温度控制上,要科学控制混凝土浇筑的温度,理顺混凝土浇筑的工序,保障后浇带与原混凝土结构之间结合的有效性。通常情况下,10℃是最科学的混凝土施工温度,可保障混凝土具有很强的膨胀、收缩结合度。在后浇带施工中,需要科学控制其时间,保障其工期在三天之内结束,防止混凝土出现干裂问题。

2.6不同建筑部位如何运用后浇带施工工艺

(1)将后浇带施工工艺运用到地下室外墙。具体操作钢筋施工作业时,首先安置钢筋防水带,其次分离焊接箍筋,对双导钢丝网进行捆绑,及时加固、封闭剪力墙的外部,积极养护后浇带施工力度。(2)将后浇带施工工艺运用到建筑楼板面。对建筑楼板面来说,首先开始模板,然后施工钢筋,再次焊接和绑扎钢筋,最后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工作,从而保证钢筋质量,防止腐蚀现象的发生。(3)将后浇带施工工艺运用到建筑地下室底板。通常情况下,混凝土也要进行清洗、凿毛这些工作。除了合理布局钢筋,及时做好除锈工作,按时安装防水纸条,将涂刷处理剂涂抹到混凝土表面,完成对混凝土的养护和浇筑工作。

结语

在建设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不但应用在地下室顶板和底板中,也应用在内墙、外墙施工中,广泛的应用范围也使得后浇带施工技术需要有严格的操作规范,如果不按照规范施工,或者不遵守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会直接影响建筑物施工质量,一旦墙体开裂出现渗漏,就会直接威胁建筑物安全性能。为此深入研究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方法。结合以上论述,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施工方案的确定,重点问题重点看待,制定相应的施工措施,严格按照后浇带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保证建筑物的结构整体性,从而确保建筑物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家录.浅谈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作用与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5(03):110.

[2]董怡宁.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5(03):132.

[3]姜正渤.简析现代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及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09):132-133.

论文作者:姚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6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姚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