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陡河水库管理处 河北 唐山 063000))
【摘 要】水利工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经常出现渗水现象,降低了水利工程的使用性能,无法充分发挥出水利工程的作用和价值,所以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做好防渗施工。基于水利工程防渗施工技术的重要性,文章分析了水利工程出现渗水的原因,并对防渗技术进行了讨论和研究,为保证水利工程质量提供重要保障。
【关键词】水利工程;渗水原因;防渗施工技术
Cause of Water Seepage in Hydraulic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Seepage Prevention
Zhang Yu-zhong
【Abstract】Under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factors in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often water leakage, reducing the performance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an not fully play the role and value of th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so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must do the waterproof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importance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seepage preven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water seepage, and discusses and studies the seepage prevention technology, in order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to provide an important guarantee.
【Keywords】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The reason of water seepage; Seepage contro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V5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44(2016)22-0120-02
水利工程是兴利除害的重要设施工程,能够对水资源进行合理调节和科学利用,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平衡、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使得水利工程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工程问题有待解决,其中渗水现象尤为突出,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整体质量,为了保证水利工程质量,必须对渗水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渗水现象的发生。
1.水利工程出现渗水的原因
1.1 施工因素
与一般建设工程相比,水利工程任务量比较繁重,且所需工程时间比较长,为了加快施工进程,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施工,经常将总工程项目分包给不同施工单位,在多个施工段同时进行施工。因为不同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以及技术水平存在差异性,难以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无法保证不同施工段的防水性能都能达到要求,在对不同施工段进行衔接的时候,经常出现渗水现象,影响了整体工程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工程材料和结构变形
因工程材料质量不达标出现材料变形、工程结构稳定性较差出现结构变形引起的渗水现象是比较常见的,不利于水利工程使用性能的正常发挥。在施工过程中对材料管理力度不足,材料损坏现象比较严重,存在较大的质量隐患;对地质条件以及气候环境的调查不够充分,工程结构的有关数据不够准确,稳定性较差,工程建设完成后会逐渐发生变形,产生裂缝进而引发渗水现象。
1.3 出现大面积渗水
造成大面积渗水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为常见的主要有基坑降水工作不到位以及混凝土浇筑质量较差。在基坑施工过程中缺乏严格的监督和管理,排水设施不够完善,排水能力较差,当降水量增多时,过多的雨水便会汇集到基坑内无法及时排除,进而引发渗水现象。混凝土搅拌不够均匀,振捣力度不足,浇筑完成的混凝土结构中存在较大空隙,长时间投入使用很容易出现渗水现象。
2.水利工程防渗施工技术
2.1 防渗墙技术
防渗墙是水利工程中常见的防渗施工技术,防渗墙的防渗性能较好,具有较强的柔韧性,且墙体厚度比较小,施工成本较低,建设完成后可以长期投入使用,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防渗墙常见成墙方法包括多头深层搅拌法、倒挂法、链斗法、薄型抓斗法等几种,在应用时需要根据实际工程情况作出合理选择。
多头深层搅拌法是利用搅拌机将多个钻头同时钻入,在土体表面浇筑混凝土形成桩柱,然后将所有桩柱连接为一个整体形成防渗墙,该技术形成的防渗墙深度最深可达22m,抗压强度至少为0.3MPa,防渗性能良好,常用于黏土、砂土、淤泥土质中。人力挖据是倒挂法防渗墙施工工艺中的主要方式,通过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来达到防渗效果。在实施链斗法建筑防渗墙的时候,首先需要施工人员测量出开槽深度和厚度的准确数据,将开槽设备调整测试之后,进行防渗墙施工,开槽深度和宽度的最佳范围分别是16~50cm之间以及10~15cm之间,该方法在黏土、砂土中应用效果比较显著。薄型抓斗法是进行开槽作业需借助薄型抓斗工具来完成,所用薄型抓斗宽度一般都是30cm,完成开槽之后,利用泥浆进行护壁施工,在黏土、砂土以及卵石土层中经常使用该方法。
2.2 灌浆技术
灌浆技术在各类水利施工中都是较为常用的方式,能够起到良好的防渗作用,是重要的防渗施工技术之一。灌浆技术是防渗技术中较容易控制的技术,在实践应用中,我们也发现了灌浆技术的缺陷与不足,主要就是在施工中作业面多,操作复杂,施工效率得不到保障,施工材料种类较多,类型复杂等,所以灌浆技术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需要加大研究力度,不断进行技术更新和完善。
灌浆技术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高压喷射灌浆技术,主要就是通过高压水泥物理性质,使水利工程灌浆层产生稳定结构。这种技术关键点是当水泥结构受到外界干扰,能产生不规则结构体,使其对水利工程形成保护,这样就能更加精密地体现水利工程防渗性能,使渗水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第二种是控制性灌浆技术,这主要就是为改变水泥压力而引进先进的控制系统,是当前科技含量较高的技术,需要施工人员对灌浆有效范围进行高强度控制,保证施工质量与结构稳定。
3.结语
基于水利工程对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必须做好水利工程建设质量,避免出现渗水现象,通过对造成水利工程渗水的原因进行分析,采用防渗墙技术以及灌浆技术提高水利工程的防渗性能,能够有效降低渗水现象的发生,对保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推动了我国水利工程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伟.水利工程出现渗水的原因及防渗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68-68.
[2]张志方.浅谈水利工程渗水的原因与防渗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4):24:24.
论文作者:张郁忠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知识》2016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9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防渗墙论文; 防渗论文; 开槽论文; 技术论文; 现象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知识》2016年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