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护士
摘要:目的:主要针对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研究时间为201401到201510。研究方法:从我院产科的新生儿中选出75例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患者,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38例,对照组患者37例。对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并发症、住院时间及家长满意度、入院时间及1年后智能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等进行记录和观察。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而且家长的满意程度较高,两组进行比较时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MDI及P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随访,观察组死亡1例(2.63%),对照组死亡2例(5.41%),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观察组MDI及PDI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我们在治疗过程中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采用循证护理的方式,可以增强新生儿的生存质量,其对远期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循证护理;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
前言
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一种在新生儿中较为常见的神经中枢性的系统疾病。新生儿在围产期发生窒息,导致脑组织因缺血与缺氧而产生损伤,严重的话可能危及生命,其中部分患者即使存活下来也会在出现智力相对低下、脑性瘫痪等严重的神经性功能缺陷。缺氧缺血性脑病在进行临床治疗时无有效治愈手段,其治疗方式多以支持治疗为主。所以,在临床护理中的干预对患者的治疗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即针对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具体研究流程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患者选择的时间上201401到201510期间,选择我院妇产科的HIE新生儿患者75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38例;日龄多在1到15d,平均为(6.1±1.5)d;胎龄36~42周,平均(38.2±5.1)周;出生平均体重(3105.3±213.6)g;我们将75名患者进行随机分配,观察组选择38例,对照组我们选择37例。两组患儿的性别、日龄及病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患儿入院以后均立即采取吸氧、一氧化氮治疗仪治疗、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维持体温等措施,有神经系统症状者采用神经生长因子(NGF)肌内注射,剂量20μg/ 次。目的是纠正代谢紊乱、维持酸碱平衡等常规综合对症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临床疗效
当患者的肌张力异常,或是其产生惊厥以及意识障碍等各项体征产生恢复时,则视其治疗具有显效;当其各项体征有较大改善时,则视其治疗为有效;如果患者的各项体征无明显改善或是病情加重时,则视其治疗为无效。
4、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所产生的病发症进行观察,并对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家长对治疗的满意程度等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设四个选项:满意、基本满意、一般、不满意。患儿出院后,对其进行一年内的回访,之后对患者进行入院前与入院后一年内的MDI与PDI的比较,评价治疗的远期疗效,两个指数所得到的分数越高,则远期疗效越好。
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用()表示,比较时采用t检验,其治疗的前后使用t检验,对于计数资料进行比较时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2.11%,其明显在高于对照组的81.08%,经过对两组的比较,具有一定差异,其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
2、两组新生儿并发症、住院时间及家长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进行比较时有明显的差异,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家长对于治疗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进行比较时,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3、两组患儿远期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MDI及P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完成后进行一年内的随访,观察组死亡1例(2.63%),对照组死亡2例(5.41%),两组患者的病死率进行比较时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进行治疗一年以后,在MDI及PDI得分上,观察组明显的高于对照组(P<0.05)。
三、讨论
HIE是新生儿在窒息的情况下所产生的主要病症,其发病情况严重,而且治疗与护理必须及时,护理的手段必须规范,以保证新生儿的生命安全。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其主要与脑血流的改变、脑组织生化代谢异常有关。在新生儿产生窒息的早期,其体内的血液会进行重新划分,医护人员应该首先保证新生儿的脑部供血。发病时,患儿的心功能也会因长期缺氧受到损害,导致全身血压下降,脑部血流自然减少。脑组织的能量来源就是葡萄糖,但是新生儿脑组织的葡萄糖存量不多,所以新生儿的脑组织对于缺血与缺氧反应明显,一旦出现缺血与缺氧的情况,新生儿的脑组织就会出现水肿、软化、坏死、出血、代谢障碍等一系列的改变与疾病。
传统的新生儿HIE护理多是按照临床护理经验和医嘱进行的,但是这种护理干预的措施并不明显,而且个性化差异较小,治疗效果难以达到最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通过资料的查阅、参考文献的考证、对一些成功案例的研究等,并在实际的工作中结合专业护理人员的经验,以及临床中所得到的研究结果,得出以下结论:循证护理是现代护理中新兴的一种护理模式。循证护理可以制定一些较为详细的护理方案,并在治疗过程中根据不同患儿的实际情况、病情特点对其治疗进展进行反馈、调整,从而在科学化、人性化的前提下制订出符合各项护理措施的针对不同患儿的护理方案,将护理的优势进行展现,使护理得到有效的保障,并在临床的治疗护理中得以有效实施。
结束语
根据上面的研究我们可知,对于临床中患有HIE疾病的新生儿使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可以对其生存质量及远期治疗产生一定的疗效,这表明循证护理的方式在临床中有运用的效果,值得推广与使用。
参考文献:
[1]覃敏捷.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08:120-121.
[2]张倩倩.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20:699.
作者简介:孟凡艳 1976.5.19 女 汉族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人,主管护师,本科,研究方向:儿科护理。
论文作者:孟凡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5
标签:新生儿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两组论文; 缺血性论文; 患者论文; 对照组论文; 意义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