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档案保护技术(之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源远流长论文,档案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各族人民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在全国各级各类档案馆室中,就保存着约2 亿卷档案。这些丰富多彩的传世珍宝,得以流传至今,是历代重视档案保护的结果,我国古代档案的管理与保护技术较为发达。纵观史书记载的我国古代档案保护技术发展,可以看出,它基本上是沿着四个方面发展进步,即:档案馆库建筑技术、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档案修复技术和档案管理规章等。
档案馆库建筑技术
库房是档案保护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对档案保护起着重要作用。它是我国古代档案保护技术的重要内容。通过档案馆库建筑而使档案不受火厄、水灾和虫害,历来受到重视。
考古证明,我国在商代就建立了保管甲骨档案的库窖。在殷代都城(今河南安阳小屯村)挖掘出的殷代武丁时期的档案库窖,就集中了甲骨档案1.7万多片。其中有些甲骨分组存放,保管得井然有序。 这种集中保存档案的库窖,使得甲骨档案避免了自然和人为的损毁,久藏以留后世。实为开创我国档案保护技术的先河。这也表明至迟在公元前13世纪,王朝的档案已经是集中保管了。
周代的天府,是“掌祖庙之守藏与其禁令”的处所。老子的“守藏室”,保存着周代的图版、盟书、谱牒、诰封等档案,天府和守藏室就是周代的档案馆。根据当时王朝规定,凡是国家贵重的宝器物类,以及官府乡册及都市的重要簿籍都由天府负责接收和谨藏。这些簿籍档案被视为国家至宝。另外,《周礼》还规定,档案文书除了要有正本收藏于天府之外,还要有副本保存于有关官府之中,以作为平时行政的依据。这样,一种文件就有副本,以免丢失损毁。这也告诉我们,周代不仅建立了管理档案的机构和场所,而且还规定了管理档案的制度,开始有意识地保护档案。
西汉时(公元前200年左右)的大政治家萧何, 为收藏保管从咸阳收集的秦代档案图籍,在都城长安修建了专门档案收藏机构石渠阁。据《三辅黄图》卷六记载:“石渠阁,萧何造,其下砻石为渠,以导水,若今御沟,因为阁名。所藏入关所得秦之图籍”。这就是说,在阁的周围用石块筑成渠,引水环绕阁四周,和皇宫外的御沟相似。可见,石渠阁是箫何为收藏重要档案典籍专门建造的,而且在建造时还注意到了保管档案的特定要求,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和石渠阁同时代的作为汉王朝宫廷内保藏历史档案和图籍的库房,还有兰台、天禄阁、麒麟阁等。《汉书》的编撰者班固,在《两都赋》中说:“天禄、石渠典籍之府”。《三辅黄图校正》记载:“天禄阁,典籍之所”。《汉宫殿疏》云:“天禄、麒麟阁,萧何造,以藏秘书贤才也”。修造这样坚固而又有防护设施的库房来保管档案,足见汉代统治者对档案的重视。
唐代的档案库保管着从中央机关、地方州县衙署征集来的各种档案。唐代尚书、中书、门下三省的甲库,专门保管诠选官吏的人事档案——甲历或官甲。甲库是我国档案史上出现的第一个专业档案馆。
宋代在档案馆库建筑上比较突出的是,专门保管某一皇帝的诏令、诗文、书籍、家谱等档案的机构——皇帝档案图书馆。据《宋史·职官志》、《宋会要辑稿·职官七》等记载,从11世纪初建立宋代第一个皇帝档案图书馆龙图阁,到南宋咸淳元年建立的收藏理宗皇帝档案的显文阁,两宋共计建立了11座皇帝档案图书馆。它们分别是:龙图阁、天章阁、宝文阁、显谟阁、徽猷阁、敷文阁、焕章阁、华文阁、宝谟阁、宝章阁、显文阁。这些皇帝档案图书馆的建立,可以说是宋代档案工作发展的显著标志。两宋时期,由于档案文件逐渐由卷轴式演变为折叠式,除了王朝中央收贮各级官署政务档案的架阁库之外,还出现了收贮各衙署历年陈案的金耀门文书库。宋仁宗时(公元1023至1055年),江南西路转运使周湛,鉴于地方档案文件的繁多和管理混乱,在该地架阁库中还创建了“千文架阁法”来保管州县案牍。朝廷将这种方法在全国推广,从而把我国古代档案库建造和档案架阁制度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明清的档案馆,从建筑规模、技术到管理水平都有进一步的发展。其典型代表是南京后湖黄册库和北京皇史宬。后湖黄册库是明代洪武年间,为了贮藏全国各地的赋役黄册。在南京后湖(今玄武湖)专门修建的档案库房。黄册库最初只有9间,安置了30个档案架, 以后陆续添造,到了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时,库房已达900多间, 库存典册150多万本,规模十分宏大。 明朝统治者对建造该档案库非常重视。据说朱元璋曾亲自参与库房设计,库房有意识地建在湖中心的几个岛上,周围筑以界墙,断绝人畜往来,明令军民不准引用湖水,不准在岛上做饭,不准带火种过桥入库,这皆是为了档案安全和保密。全部库房前后留窗,这种设计在当时非常特殊,目的是为了通风。
明代嘉靖初年(公元16世纪20年代)修建的太平府架阁库(在今安徽省当涂县),就注意到在地面铺沙以防鼠患,上面再铺木板以防潮湿;还注意到多开窗户以便通风等,对档案保护十分有利。
北京的皇史宬始建于明朝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七月,完成于嘉靖十七年七月。它雄伟壮观、金碧辉煌,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档案库。皇史宬的正殿是无梁的建筑。这种特殊的建筑结构,不仅有利于防盗防火,而且能够保温,冬暖夏凉,保持殿内温湿度的相对稳定。皇史宬实可谓是集我国古代档案馆库建筑艺术和档案保护技术之大成。
我国自古有石室金匮保管档案的传统。在档案馆库建筑上,从保护档案的特殊需要出发,力求坚固耐久;在设计上突出防盗、防火、防潮等性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古人别具匠心地设计建造了众多的档案库房,从石渠阁到皇史宬,在档案保护技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由于简牍档案和纸质档案材料含植物纤维,这类档案较易受到有害生物的侵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古代发明了许多方法。
“杀青避蠹”是我国简牍时代档案保护上的重要成就,它是古代劳动人民寻求通过处理档案制成材料而保护档案的一项成果。由于简牍档案以竹木,尤以竹为主,很容易“腐蠹灭绝”,于是人们便在实践中发明了“杀青”方法。据刘向《别录》上记载:“……新竹有汗,……善朽蠹,凡作简者,皆于火上炙乾之。……以火炙简,令汗去其青。易书,复不蠹,谓之杀青,亦曰‘汗简’。”
染纸避蠹也是保护纸质档案的有效措施之一,它在我国有着漫长的发展历史。我国最早出现的避蠹纸是一种用黄檗汁加工的纸张,叫“潢纸”。黄檗出产于四川,属芸香料,落叶乔木。黄檗汁中含有小柏碱(黄连素),渗入纸中可以使纸常年防蛀。2世纪末,东汉刘熙在《释名》一书中对此已有记载,西晋葛洪(公元281—341年)在《抱朴子》一书中也讲到黄檗汁染纸。北魏末年,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有专篇介绍染制潢纸预防蠹虫的具体方法。魏晋南北朝时期,“潢纸”已被广泛地用作书写纸。唐太宗时还规定一些官府文书必须用这种纸,宋代有一种用椒汁染成的纸,叫椒染纸,亦能防虫蛀。明清时期,在广东南海(今佛山)地区,人们发明了一种叫“万年红”的避蠹纸,这种纸中含有红丹(主要成份为四氧化铅),具有较好的防蠹作用,到了清代,还一直使用着染纸避蠹这种保护档案的方法。
草药避蠹也是古代档案防虫的重要措施,其做法是将具有避虫作用的植物叶片夹置在档案中间或放在库房里。汉代收藏档案图书的处所称为兰台,即是当时普遍用兰草防蠹而得名。兰草之后,运用和流传最久的避蠹草药是芸香草。北宋科学家沈括在其《梦溪笔谈》中有“古人藏书避蠹用芸”等记载。元明时代,被用以避蠹的药草种类增多,如烟草、荷叶、芥茉和香蒿等。此外,我国古代还用麝香预防书虫、白蚁和老鼠等有害生物。这充分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保存档案的实践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防治危害档案的有害生物的经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