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药学部 611530
摘要:目的:探究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与药学监护。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间于我院门诊治疗的14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药学监护,观察6个月后患者实施药学监护前后的血压水平变化情况,计算血压达标率及依从性。结果:实施药学监护6个月后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血压水平与药学监护前比较均有明显降低,血压达标率、依从性明显升高,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87,P<0.05)。结论:实施药学监护能够保证抗高血压药治疗的安全有效和科学合理,提高血压达标率和依从性,使更多的患者获益。
关键词:抗高血压药;高血压治疗;药学监护
高血压是一种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并发症多,危害极大,且作为终生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加上患者自身原有的疾病,应谨慎选择降压药物,而多数患者缺乏相关知识。药学的蓬勃发展促进了药师服务模式的转变,药学监护的保证了患者药物治疗的既安全又有效,既经济又合理,使患者获益更多。本研究选取142例在我院门诊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实施药学监护,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间于我院门诊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1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85例,女性患者57例。年龄43-69岁,平均年龄(54.21±8.39)岁,高血压病程6个月-3年,平均病程(1.75±0.91)年,实施药学监护前血压为(157.81±12.62)/(90.42±10.39)mmHg。全部患者均按照WHO制定的指南标准明确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近2个月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实施药学监护前都接受高血压防治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促进生活方式的改善和合理膳食,制定个体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嘱咐患者严格遵从医生指导服药,包括服药种类、时间、用法、注意事项等,了解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定期门诊复查,保持电话随访提醒患者按时服药,根据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交代患者服药期间有任何问题及时与医生沟通。血压测量由同一名医师参照统一标准完成,血压控制标准如下:一般患者,血压控制在不高于140 /90mmHg;伴有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稳定性冠心病或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为宜。
1.3 观察指标 抗高血压治疗6个月后,观察患者实施药学监护前后的血压水平变化情况,计算血压达标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中所有数据运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血压水平比较 抗高血压药治疗实施药学监护6个月后,根据结果分析,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血压水平与药学监护前比较均有明显降低,血压达标率、依从性明显升高,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87,P<0.05)。详见表1。
3讨论
高血压具有患病率高、控制率低、知晓率低的特点,早期应用抗高血压药物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临床最常用的降压药物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和利尿剂。高血压是慢性病需要终生服药,由于病程太长,长期服药的经济费用,患者自身重视程度不够,病情往往难以控制。患者个体差异导致部分人服药后出现不良反应,也是造成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因之一,使高血压控制达标率偏低。如何保证患者抗高血压药治疗的安全、有效、科学和合理,给患者带来更多获益,更好地实现降压水平和稳定血压目的,减少其并发症,降低心血管终点事件,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难题。众多研究证实对高血压患者实施药学监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已成为药学发展的新模式。
抗高血压药治疗的药学监护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安全性和有效性两个方面,(1)安全性:①药物的不良反应:临床最常见的是ACEI类药物服用后引起的干咳,若不能耐受则更换ARB类药物如缬沙坦替代治疗;②药物对脏器的损害:药物可能损害人体脏器造成该器官功能衰竭,典型的损害比如肾毒性,因此选择药物时一定要考虑对肾脏损害小的药物;③同时服用具有升压作用的药物:像非甾体抗炎药、抗菌药物等药物都具有血压升高作用,不宜同时服用[2];④注意体位性低血压:在服用有些药物如利尿剂,α、β受体阻滞药、血管扩张剂等药物时,体位变化太快导致血压下降,应缓慢起床和站立,步行时间不宜过长,适当休息;⑤降压灌注不良综合征:血压下降使脑循环灌注不良,严重的可引发休克,造成意外[3]。(2)有效性:有时单纯抗高血压药物难以起到很好的降压作用,需要其它药物协助降压,例如控制同型单胱氨酸血水平药物,同型单胱氨酸血是影响血压变化的危险因素之一,其升高会对血压产生影响,适当补充叶酸有利于血压控制。再比如他汀类药物,它具有调脂、稳定逆转斑块等作用,尽早配合使用利于降低缺血性心脏病和脑卒中发生的风险[4]。笔者总结实施药学监护6个月以来药师的合理用药建议情况,共提出217条建议,涵盖服药种类、时间、用法等方面内容。患者刘某,男,52岁,服用氨氯地平药物治疗,血压控制平稳,近期出现面目潮红,药师建议更换ACEI类药物继续治疗,服用培哚普利后面目潮红逐渐消退,血压控制平稳。
良好的血压控制对于延缓心血管疾病的进展和恶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研究显示实施药学监护不仅能够帮助患者科学管理血压,还提高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与张倩等[5]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本文对高血压患者药学监护进行了简单探究,希望能够同行提供一些参考,共同促进药学监护的发展,帮助更多的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
参考文献:
[1] 秦立,吴荣荣,刘淼等.药学监护在高血压患者管控中的作用[J].解放军药学学报,2013,29(4):387-390.
[2] 任汉学.临床药师在心血管内科开展药学监护切入点探讨[J].中国药房,2011,20(10):941-942.
[3] 谢龙元,林春丽,黄志强.高血压患者的药学监护效果评价[J].新余学院学报,2014,19(3):17-19.
[4]张石革.抗高血压药治疗的药学监护[J].中国药房,2010,21(42):3948-3951.
[5] 张倩,朱君荣,朱余兵.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药学监护[J].中国药师,2012,15(6):876-878.
论文作者:杨敏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0
标签:药学论文; 患者论文; 血压论文; 高血压论文; 药物论文; 高血压患者论文; 药师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