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与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_儒家论文

儒学与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_儒家论文

儒学与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儒学论文,学术研讨会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学,不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世界文化领域中也逐步显示出它的勃勃生机。近年来,儒学在现代化社会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尤其对东西地区现代经济的崛起,起着积极的作用,继而有所谓“儒教文化圈”、“儒教工业文明”等提法,使儒学成为东西方学者们的热门话题。在美国、法国、西德、日本、南朝鲜、新加坡等国都设有专门研究中国的儒学中心,弘扬儒学已成为举世瞩目的世界学术思想潮流。儒学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世界,更有人提出预言,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文化(儒学)的时代。为弘扬儒学,振奋中华民族精神,由中原孔子学会、香港孔教学院、河南大学、郑州大学、开封大学、中原孔子文化学院共同主办的“儒学与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5年10月26—29日在郑州隆重召开,来自日本、韩国、香港同胞以及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80余人共同出席了这次盛会,大会收集论文25篇,他们就儒学与现代化问题,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对儒学的价值、历史地位和现实作用进行了正确地评价。

一 关于儒学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对儒家思想体系的研究可谓见仁见智。本次大会在以往的基础上对儒学的认识又有了新的突破。汤恩佳在《传统文化结构与儒学精神》中认为,作为传统文化结构核心的儒学,是一切以尊重人、服从人性和协调人际关系为主旨的,“仁”就是要爱人,要讲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道德学说在于它的多层次性、多渠道性和严格的实践性。“仁”的具体实践中庸并不是什么调和折衷主义或“老好人”的庸俗作风,“中庸”思想是植根于古代“天人合一”的和谐、平衡理论。孔子是反蒙昧主义的,他那“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和曲肱饮水、自得其乐的虚心好学精神便是明证;他反对专制主义,在君臣、父子的相互关系上,孔子为纠正当时“君不君,父不父,子不子”的社会混乱腐败现象,从双方对等关系上提出“正名”思想,即所谓“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孔子也是反侵略主义,孔子认为“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要求本著“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精神,用仁道反对霸道,用人道主义反对侵略主义。王成儒《传统儒学的思维方式及其意义》从儒学的“天理至上~本根终极思维”、“天人合一~统合一体思维”、“一分为二~两端对待思维”、“相感中和~阴阳合谐思维”、“生生不已~日新变化思维”、“以心体物~直觉体悟思维”、“反身而诚~内省意向思维”、“以身作则~内因主体思维”、“居必择乡~外因客体思维”、“比中而行~中庸适度思维”、“辩言度类~论辩推理思维”、“尽美尽善~审美创作思维”等十二个方面,宏观勾勒出传统儒学的思维方式,揭示出儒学在宇宙观、方法论、认识论、道德行为、逻辑思维及审美创作领域的思维模式,它们对现代思维的形成和发展都有所启迪,从而激发我们在思想深处建构起现代化的思维方式。孙家洲《儒学“经”“权”思想臆说》认为儒学思想体系本原就存在着既坚持道义原则,又重视通权达变的优良传统。即“经”与“权”、“常”与“变”的命题,通过“经”、“权”理论关系的阐述,认为儒家的“经”、“权”理论从根本上说只能是一种社会改良思潮,不可能派生出对社会进行彻底改造的革命要求,“守经行权”对于那些济世安民的真正儒家人物而言,不失为一种处世良方,他们也需要利用“行权”的方式谋求安身立命;守经行权理论启迪世人,任何一种人为设计出来的政治理论体系,在推行于社会实践的过程之中,必须具备一种自我调整的机制。不然,任何一种貌似完善的理论体系,都将在社会实践中碰壁。申自强则从美学的角度探讨了儒家美学思想的超前意识。他用格式塔原理比照儒家美学并得出儒家美学的特征:宏观上强调功利而具体观照过程中又超越功利的特点,及其所表现出来超前意识,探讨了儒家“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美学命题;还说明了儒家核心“仁”是一个流动不居的动态结构;而且,孔子及儒家把“仁德”之心作为个体道德人格修养的最高准绳时,自觉不自觉又把“仁德”之心,去比照审美对象,使得儒家的“比德”活动,没有停留在单纯的道德判断上,而是伴随着形象观照升华到了审美境界,这正表现了我国古典美学的睿智、灵性和超前意识。骆承烈《孟子论孝与“无后为大”》认为孝的内容很多,有后无“后”只是孝亲的一项内容,既不是主要内容,更不是全部内容,孟子奉母至孝,说明孟子并非重男轻女。杨庆中《知命与知己》认为孔子所谓的知命,是认知自己的一种特殊方式。就我的能力由天赋予(天生德于予)、由天决定(生死由命)而言,谓之天命;就自觉天所赋予我的能力界限而言,谓之知。孔子的知天命是一种积极的对待命运的态度,是一种清醒的理性自觉。

二 关于儒学传统道德与精神文明建设

董希谦《儒家道德与现代文明建设》探讨了儒家道德的价值观念,表现为人的主体地位,大一统思想、大同理想的追求和民本思想。儒家道德体现出一种深厚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团结进取的群体精神,树立典范注重培养理想人格的精神,这些优秀文化传统精神成为我们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力量源泉。冯忠汉《传统道德的继承与〈中华孔德教育集团〉的建立》认为继承传统道德要从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出发,不能脱离我国现有的经济,文化水平和已有的习俗,不能脱离整个社会文化结构状态,也离不开“大道德圈”的影响,要把继承传统道德与实践紧密结合,立足于下一代的培养,要有“不可为而为之”和“当仁不让”的精神。并亲自建立了中华孔德教育集团,进行对下一代人的孔德教育,通过具体的实践切实地把传统道德继承与现代教育结合起来,以改变过去批孔所造成的不应有的现状。王殿卿则用大量的事实和统计数据一方面论证了实现现代化并不是以牺牲传统文化为代价,相反,而要更注重传统道德的继承,传统文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一方面分析了社会问题,家庭是维系社会的基点,说明伦理思想的培养应从家庭伦理开始,对于社会现状尤其是农村家庭伦理道德正在丧失表示忧虑。社会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是缺乏怎样做人的教育,这更说明了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另外,他还认为东方传统的性教育是压抑当今爱滋病蔓衍最大的有效方法。韩文庆《浅谈天命、人性与道德建设》认为孔孟的道德观是以人性善为出发点,我们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亦应发扬儒家的爱民奉献的优秀传统道德。成鸿昌《儒学传统道德与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强调了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对建立社会主义的伦理道德原则具有借鉴意义。

三 关于孔子祖籍文化研究

孔子祖籍的确切地望,在近年来学人的努力下,通过文献与文物古迹的实地考察和印证,确认孔子祖籍在河南夏邑。张今吾《孔子祖籍文化的相关诸问题刍议》一文,通过摘录史、志、古碑的有关记载,对孔子祖籍夏邑又作了新的补说;对于“奔鲁”二说并存提出辨正,认为孔子的先世由宋奔鲁的迁居变化当是孔防叔为宋人转变为鲁人的第一代,“防叔奔鲁”可谓信史。对“至十九”也进行了细绎,通过孔子结婚年龄是十九岁,由此推断孔子第一次归宋还乡的时间;对“宋不足征”也提出疑问,认为“不足征”只是文不足征,可由献补之,孔子提出“礼失而求诸野”,归宋还乡考察。正因为如此,孔子数次还乡考察殷礼(宋为殷礼发祥地)。张帆《鸟图腾信仰与孔子祖籍文化渊源考》分析,远古时期的商民族以鸟为图腾,根据传说及鸟图腾的分布区域来看,商族乃为东夷部落的一支,商民族是以玄鸟为其图腾的,商的姓氏“子”姓也和图腾信仰有关,是一种图腾的符号,孔子祖籍夏邑古称栗,是孔子先代,宋国世卿的采邑,栗是上古时期帝王栗陆氏所居之地。属于东方风姓部落的活动中心。殷商后裔居栗。“异子姓而以字为氏”,其后代以孔为姓,栗地便有了“孔邑”“孔乡”之别称,且留有丰富的鸟图腾遗迹。栗是商人的发祥地,“殷礼”保存时间最长的地区,探索孔子祖籍文化,只能在这里寻流溯源。王蕴智《略说“孔”和孔姓的起源》认为孔姓是从殷人子姓派衍出来的,“孔”和“子”本是一个字,“孔”字是从“子”字同源分化出来的。又认为子字的本音于殷周之际当读如“好”,读如“孔”。“孔”字与“好”字不仅与子字在字形上同源,而且在语义上亦出自一个源头。孔字在古文字中还保持子字变形分化之初的写法,专表嘉美之义。“好”和“孔”后来不仅把子字的美好、嘉美义分别承担了过来,而且它们在早期用为姓氏字的时候也依然与子姓有着血缘宗亲关系。

四 儒家理想人格与企业管理

中国素有“儒商”的优良传统。儒学理想人格反映于市场经济中,也表现出儒学良好的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闫济民认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要以“和为贵”,企业的形象要有一种“诚信”和“敬业”精神,“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反对损人利己,提倡诚和信,“义利统一”思想,有利于树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价值观念,“义以生利,利以丰民”的思想是市场积累的前提,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是反对商业欺诈行为的道德自律武器。又认为应把家庭的管理推广到企业的管理。汤恩佳认为在商场之中,应遵循儒家的“义利观”,把儒学的诚信观、和为贵的处世原则运用到企业管理中。闵锋《儒学与企业管理》从儒学中的民本、德治、中庸、正己几个方面阐述了儒学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性。

另外,肖根黎阐述了儒学德才观在现代化事业中的重要地位,认为现代化的德才观应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的大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美德,有儒学诚实的传统美德,必须有进取精神,选贤任能,敬德爱才,周急不济富的儒家经济道德观。陈秀梅则较具体地阐述了儒家学说的社会功能,儒学是守成的政治哲学,礼有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儒学有协调社会矛盾的作用;儒学有提高人们道德修养的功能。

此外,有些学者对孔子的弟子,列子、荀子等也有专门的论述,在此不一一罗列。

大会代表还对孔子的治世宗旨进行了探究,认为孔子不仅是个大教育家,更重要的是一个政治家、思想家,他的经世致用的思想对于当今社会仍具有积极的影响。与会代表还就如何弘扬儒家传统文化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认为应将孔教定为宗教,广为宣传,弘扬儒学不应只是召开几个学术研讨会,而应将这种儒学宣传普及到大众中去,更着力于下一代儒学教化。

标签:;  ;  ;  ;  ;  ;  ;  

儒学与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_儒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