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准入政策与国家经济安全的文献综述_国家经济论文

外资准入政策与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研究文献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安全问题论文,外资论文,文献论文,政策论文,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309(2005)12-0021-10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从总体上概括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利用外资的状况,同时对外资准入与国家经济安全的相关理论和文献作出综述;第二部分运用比较法分析外资准入对国民经济安全产生的正面和负面效益,并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第三部分研究了外资准入与国家经济安全的衡量指标,并给出相应的计算公式;第四部分主要对外资准入的相关法律演变以及中国外资准入法律制度的发展情况进行综述;第五部分是本文的结论;最后第六部分是关于现有研究方法和适用性问题的探讨。

一、利用外资与国家经济安全管制

我国利用外资包括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两部分,其中间接投资分为证券投资和对外借款两大类。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我国逐步加大国际市场的债券融资力度,并在国内发行B股,选择部分效益较好的大中型企业在海外挂牌上市,这已逐渐成为我国利用外资新的增长点。①投入中国A股市场的外资是指非中国法人、机构及非盈利性货币基金组织资金,外国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基金包括在外资机构资金中(见方晓军,杨壬飞,2002)。我国利用直接投资20年,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来源于几大国家和地区:美国,亚洲十国或地区(香港、澳门、台湾省、日本、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韩国);欧盟十五国(德国、英国、荷兰、法国、意大利等);部分自由港(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西萨摩亚等)(商务部外商投资报告,2003)(参见本文附录)

表1 2002年部分国家/地区对华直接投资情况

国别/地区 项目数

  增幅

  比重%

  合同外资

  增幅 比重%

  实际使用

  增幅

 比重%

总计3417130.72  8276833

  19.62

527428612.51

亚洲十国/地区

 2462630.86

 72.074761497

  18.1657.53

  3241119 9.91

 61.45

香港1084535.43

 31.742520183

  21.8330.45

  1786093 6.84

 33.86

澳门 51813.1

  152

63154

  25.55 0.76 4683845.86

  0.89

台湾省

  485315.16

 14.2 674084

  -2.51 8.1439706433.25

  7.53

日本 274535.96

  8.03 529804

  -2.25 6.4 419009-3.64

  7.94

菲律宾15321.43

  0.45 325489.52 0.39 18600

  -11.17

  0.35

泰国 16115 0.47 35962

  -4.65 0.43 18772-3.34

  0.36

马来西亚

 31969.68

  0.93 79284

  67.9 0.96 3678639.88

  0.7

新加坡93037.78

  2.72 278548

  40.39 3.37233720 9.03

  4.43

印尼  9414.63

  0.28 19708

  24.88 0.24 12164

  -23.80.23

韩国 400837.78

 11.73 528222

  51.47 6.3827207326.44

  5.16

欧盟 148622.41

  4.35 450693

 -12.54 5.45370982

  -11.31

  7.03

德国 35225.71

  1.03 91532

 -21.86 1.11 92796

  -23.49

  1.76

法国 162 7.28

  0.47 87886

  55.34 1.06 57560 8.11.09

意大利21157.46

  0.62 246744.94 0.3 17674

  -19.66

  0.34

荷兰 12711.40.37 51629

 -46.99 0.62 57175

  -26.33

  1.08

比利时 32 3.23

  0.09  9544

 911.02 0.12 12428

  520.78

  0.24

卢森堡 10

  -16.67

  0.03 19642

 304.74 0.24 1353

  -52.99

  0.03

英国 33424.16

  0.98 114199

 -24.65 1.38 89576

  -14.82

  1.7

爱尔兰 1157.14

  0.03  1389

 106.39 0.02 1322

  924.81

  0.03

丹麦  2816.67

  0.08  3730

 -55.58 0.05 710926.09

  0.13

芬兰  19 5.56

  0.06  6755

 139.54 0.08 6465

  -12.29

  0.12

瑞典  51 6.25

  0.15 12651

 124.03 0.15 998018.26

  0.19

奥地利 39

  -17.02

  0.11  6197

 -81.25 0.07 672716.42

  0.13

希腊

4

  -50 0.01

842

 -79.41 0.01  617

  -15.60.01

西班牙 9749.23

  0.28 19522

 238.34 0.24 9224

  172.17

  0.17

葡萄牙 950 0.03

501

 -82.41 0.01  976

  -62.49

  0.02

北美 407129.28

 11.91 9304905.6111.2460119023.33

 11.4

加拿大70830.39

  2.07 114843

 -11.35 1.39 5879833.24

  1.11

美国 336329.05

  9.84 8156478.54 9.85 542392

  22.35

 10.28

部分自由港  269131.98

  7.881678535

  44.3720.28 817640

  23.64

 15.5

维尔京群岛  195929.56

  5.731264980

  44.2115.28 611739

  21.32

 11.6

开曼群岛

 199 2.05

  0.58 225773

  40.3 2.73 117954

  10.58

  2.24

西萨摩亚

 53360.54

  1.56 187782

  50.76 2.27 87947

  74.48

  1.67

其他 195934.36

  5.73 455325

  38.25-5.5 244434

  40.47

  4.57

信息来源:商务部中国投资指南网站http://www.fdi.gov.cn/

由于经济的发展程度不同,国情国力千差万别,实施的经济战略也各有不同,因此各国对国家经济安全的解释和认识也不尽一致。②从国家经济安全的实质看,国家经济安全首先是国内经济安全问题,保障国内的经济安全,不应当影响对外经济行为,而要促进对外贸易的正常进行(福建社会科学院李鸿阶、林勇)。“今天所说的国家经济安全,强调的是一国经济整体上的安全性,即在经济国际化发展的条件下,在政治主权可靠的前提下,一个国家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强有力的抗拒内部风险和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并保证经济主权不受侵害,国民经济能够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种经济态势”(章昌裕,1999)。陶坚(2002)在其《美国怎样看待和处理国家经济安全问题》中指出“国家经济安全是由国内经济安全、市场经济观、相对平衡观、适应变化观和竞争观等诸多方面构成,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夏申(2004)也指出在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市场的条件下,经济安全是指该国是否具备抗衡跨国公司垄断国内市场、损害本国利益的行为和抵御跨国公司传导外部世界的风险的能力。经济安全不同于政治安全,一般要考虑一定的因素,如:市场结构准则、获利分配比率、跨国公司的要素转移效应以及社会收益效应(产业连锁效应、就业乘数效应、技术外溢、营销示范效应以及区域辐射效应等)。参见RobertGarciaTagorda,(2003),CharlesHill,Dicken,Peter,(1998),BaileyD.Harte,G.SugdenR,(2000),Caves,RichardE,(1996)。徐泉(2003)认为外资准入法律管制的内容取决于一国国内法,外资准入法律管制作为一国外资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宽严与否,不仅取决于本国国情,还要受到国际经济发展整体状况的影响。

二、引进外资对国家经济安全的正面、负面影响

对于引进外资对国家经济安全的正面、负面影响,温耀庆(2001)认为对外开放能使一国获得巨大的外部经济利益,同时也蕴藏着相当大的经济风险。就引进外资而言,外资在促进东道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获得了东道国的某些资源和控制权,对于经济总量偏小、产业国际竞争力偏弱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如果国家政策对外来投资不加限制,就会很容易形成垄断,影响甚至威胁国家经济安全。因此,引进外资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表现为双重的作用。

美国政府一直保持着对FDI开放的政策,在前任美国财政部长约翰·罗布森看来“美国鼓励外国投资的政策,既不是出于理论,亦非基于感情,而是出于自身的需要”。③根据传统的国际投资“缺口”理论,利用外资可以对东道国经济发展产生资本形成、技术外溢、产业升级、贸易创造、就业、创新等一系列效应。利用外资是我国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外开放的核心内容。1992年以来,我国已经连续数年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直接投资吸收国,通过合理有效的利用外资,我国的综合国际竞争力得到提高。(温耀庆,陈泰锋,2001)引进外资提高了我国的产业竞争力,从而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安全防御能力,同时外商直接投资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改变,使我国企业国际竞争能力大大提高。我们还通过利用国际直接投资推动国内经济改革,特别是外国直接投资(FDI),与政府投资一起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FDI Inflows and Global Share

(Billions of dollars and percentage)

1985~1995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e

China 11.7  44.2 43.8 40.3 40.8 46.8 52.7

(6.45%)(9.25%)(6.30%)

 (3.70%)

 (2.73%)

  (6.37%)

 (9.88%)

USA

44.4 103.4 174.4283.4300.9 124.4 44.0

(24.54%)

  (21.63%)

  (25.12%)

(26.04%)

(20.17%)

 (16.93%)

 (8.24%)

S.,E.,&

S.E.Asia

 29.8  96.3 86.3100.0131.1 

(16.48%)

  (20.15%)

  (12.42%)

 (9.19%)

 (8.79%)

 (12.84%)

Developing

50.9 191.0 187.6225.1237.9 204.8

Countries  (28.11%)

  (39.96%)

  (27.02%)

(20.69%)

(15.95%)

 (27.86%)

World 181.1 478.1 694.5

  1088.3

  1491.9 735.1 534.0

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统计资料,2002年

引进外资向国家经济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即外资企业与民族产业的结构问题:1.引进外资加强了东道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增加国家经济安全得不稳定性;2.外资企业的大举进入对民族工业的发展构成威胁;3.引进外资指本国本币面临升值压力,有可能引起宏观货币供给失控而导致通货膨胀;4.引进外资有可能导致国家产业结构的失衡,地区与行业投资不合理;5.导致产业与市场控制程度加大,技术吸收消化能力减弱;6.金融、资本市场对FDI开放过快,导致风险增大。参见Desai,Padma,(1997); Dicken,Peter,(2000),Dunning,John H.and Rajneesh Narula,(1998),Lee,Byung-Hwa.(2002)。

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引进外资对于促进一国的经济发展是利大于弊的,国家经济安全的总目标决定了吸收利用外资的必要性。“从哥伦布时代到现在,外国的投资者——加拿大、拉丁美洲、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欧以及日本和其他太平洋国家,他们在美国投资,创造就业,帮助美国增长,就像20世纪30年代的流行歌曲唱得那样:谁还能要求更多呢?”(William H.Peterson,2003)。但是美国的学者Martin and Susan Tolchin对于大量涌入的外资提出了比较尖锐地批评,认为外资的进入不仅侵蚀了本国的经济,而且使得国家丧失了尊严。④(Times Books,400pp)

美国、新加坡、印度外资准入的比较

外资准入的比较 

美国

  美国是世界吸收FDI第一大国:20世纪70年代末,“阿拉伯威胁”时期FDI大规模进入;20世纪80年

  代后,FDI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20世纪90年代初期,增长速度趋缓;1993年以后,随着经济的复苏,

  FDI在又呈上升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后,FDI分布于美国的各个产业之中,全世界在美国拥有FDI

  的国家和地区约有100个,85%以上来自欧洲、日本、加拿大等少数发达国家⑤:

  正面影响:有利于美国的经济安全,美国是外国投资的受益者,创造就业机会,刺激国内经济增长,提

  高美国产品的世界竞争力;

  负面影响:有学者认为外资大量涌入,出现了“购买美国”的狂潮,惊呼外国人买走了美国的“象征”和

 “灵魂”,是国家的耻辱

新加坡

20世纪80年代以前,FDI在新加坡的投资重点是石油部门,约占制造业外国投资的50%;20世纪80

  年代后,新加坡政府通过鼓励外国投资者,投资重点转到机械、电子、运输设备和化学部门:

  正面影响:外国投资成为新加坡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是经济起飞和实现工业化的有力杠杆,引进了

 大量的人才和先进技术

  负面影响:造成了新加坡经济过度依赖外国资本的局面,外向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购资本的控制

印度

  印度利用FDI经历了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优先发展国营重点工业战略时期、加强对外资限制时期、放

  宽利用FDI时期和经济改革时期几个阶段:

  正面影响:弥补国内资金不足,促进了国内技术水平的提高,通过FDI刺激对外贸易发展,扩大就业,

  带动国内经济发展;

  负面影响:跨国公司的进入对国内企业产生巨大威胁,造成大量外汇流出,外商常将落后的设备、技术

  转让给印度

三、外资准入与国家经济安全的衡量指标

管玉辉在其《引进外资与国家经济安全监控指标》一文中指出,随着引进外资而来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其实质是在对外开放状态下,一国政府和公民对本国经济还拥有多大程度的自由支配权。国家经济安全不是一个抽象的不可捉摸的概念,它可以通过一系列经济指标具体衡量和反映,这些指标构成政府监测、评价和把握经济安全的基本内容。⑥在这一体系中,每个指标都体现特定的侧面,它们又相互关联的反映外国资本对一国经济安全的影响程度,这些监控指标主要有:

1.外债清偿率,反映借款国现实的外债偿债能力,表明一国出口收汇中用于偿还外债所占的比例,也是衡量一国对外再借款能力的标志。

附图

2.经济负债率,是一国外债余额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间的比值,它反映借款国潜在的偿债能力。

附图

3.出口负债率,指一国外债余额与当年商品劳务出口总额之间的比值,它侧重反映一个国家对外债务困难状况。

附图

4.外商市场占有率,是指境外输入的外国产品和国内的外商投资生产的产品在国内市场销售额之和与国内市场全部产品销售总额之间的比值,它直接反映外商对国内市场的占有份额与控制程度。市场占有率分四种情况:(1)总体市场占有率,按照国际惯例其警戒线一般为20%;(2)一般行业占有率,30%为警戒线;(3)关键行业市场占有率,一般警戒线可视为10%;(4)敏感性行业市场一般不会对外开放,所以外商占有率为零。

5.外商技术控制率主要是指在一国经济中,特别是新兴产业中,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技术由外商控制部分所占的比率。外资在技术领域的控制越强,本国对外资的技术依赖度越高,国家的经济安全就面临很大的危险和困难。

6.外资公司控股率,是指一国境内外商控股公司资本额占该国各类公司资本总额的比例。一般说来,相对于输入国资本总量而言,外商投资通常只占一个较小的部分,似乎不会对输入国经济安全构成太大的威胁,然而像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外资公司投入一定资本后就能掌握相当一批大企业的控股权,这样国家的经济安全就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四、外资准入相关法律制度的演变与发展

外资准入作为国际投资法的重要制度,一直是各国外资法关注的焦点问题。国家管理外资准入的权力已获得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也已得到各国立法、双边投资条约、与投资有关的多边条约或指南的普遍认可。⑦“各国有权按照其法律和规章并依照其国家目标和优先次序,对在其国家管辖范围内的外国投资加以管理和行使权力”。(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1974)。管理外资准入的权力完全是东道国主权范围内的事,一国可以自主决定是否允许外资进入该国,任何国家或国际组织不得强令一国开放外商投资领域。孟国碧(2005)徐泉认为,对外资准入问题的考察,首先应从国家经济主权原则出发,并以此作为逻辑起点。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有权根据国家经济主权原则,对外国投资活动进行法律管制。

傅志刚(2004)指出,外资准入立法改革有如下趋势:1、有关准入规则的立法方法的自由化演变。2、投资领域的拓宽、投资形式的多样化、外资股权的弱化。3、审批程序的简化。4、在准入问题上推行国民待遇。5、减少或废除准入方面的投资措施和履行要求。外资准入问题在传统国际投资法上,属于东道国对其本国境内跨国投资活动进行管制的经济主权的重要内容。作为国际经济法的首要基本规范,经济主权原则的确立、巩固和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⑧

南京大学法学院的王存提出外资准入核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制度。从法律形式看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形式兼而有之,以规范性文件为主;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产业、规模、组织形式、控制权、综合平衡、地域布局、环保、公平竞争秩序及特定标准等方面。赵晓春在《外资准入与我国外资产业政策定位的法律探析》中指出我国外资产业政策属于一种“抑制型产业政策”,其特征是该类产业政策主要通过抑制资本进入特定的产业部门,实现其产业调整的目的。

我国的外资准入法律制度改革开放以来,相继颁布了《对外贸易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和《外商独资企业法》等涉外经济基本法,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一大批法规,形成了一整套中国对外经贸法律制度。在1995年之前,我国有关外资准入的规定大都散见于各项外资立法中,其规定过于简略不易操作。针对此缺陷,1995年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发布了《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和作为其附件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具有较强的透明度和灵活性。1998年1月1日,国家计委经国务院批准又修订颁布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0年10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18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和《外商独资经营企业法》的修正案;2001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修正案;2001年4月和7月,国务院分别公布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的决定》和《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的决定》。至此,我国关于吸引外资的三大法及实施条例、细则的修改全部完成。随着各项条件的逐步成熟,我国还将放宽对外商的投资领域。

五、结论

前文通过介绍我国利用外资的状况,以及对外资准入与国家经济安全的相关理论,运用比较法分析外资准入对国民经济安全产生的正面和负面效益,同时研究了外资准入与国家经济安全的衡量指标,最后对外资准入的相关法律演变以及中国外资准入法律制度的发展情况进行综述,通过以上内容基本上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首先,引进外资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表现为双重的作用,外资在促进东道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获得了东道国的某些资源和控制权,对于经济总量偏小、产业国际竞争力偏弱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如果国家政策对外来投资不加限制,就会很容易形成垄断,影响甚至威胁国家经济安全。

其次,由于经济的发展程度不同,国情国力千差万别,实施的经济战略也各有不同,因此各国对国家经济安全的解释和认识也不尽一致。外资准入法律管制的内容取决于一国国内法,各国对外资准入的管制主要体现两个方面:

1.各国都规定了禁止或限制外资进入的领域;

2.各国一般都规定了外资准入的资格条件。

第三,伴随着对外开放发展特别是大量引进外资而来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是关系到一国民族经济生存发展权利的原则性问题,其实质是在对外开放状态下,一国政府和公民对本国经济还拥有多大程度的自由支配权。

第四,外资准入核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制度,综观各国的外资准入立法改革,有如下趋势:

①有关准入规则的立法方法的自由化演变。

②投资领域的拓宽、投资形式的多样化、外资股权的弱化。

③审批程序的简化。

④在准入问题上推行国民待遇。

⑤减少或废除准入方面的投资措施和履行要求。

六、研究方法与适用性的讨论

综上所述,我们参考了一系列有关外资准入与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研究的文献,其中不仅有国内的,还包括了国外相关的研究成果。通过对比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文献在对问题的研究过程中也存在着研究方法和适用性等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现有的研究成果中,大多对外资准入与国家经济安全问题进行了定性的分析和研究,而缺乏相关的定量研究,这与缺少相关的、有针对性的定量研究方法有关。这就使得大部分研究成果停留在对政策、影响、作用分析的层次上,很难定量的分析出究竟影响有多少、作用有多大;

2、我们同时还发现,现有的研究成果中还缺少对问题的横向对比和分析,如果能够从整个世界经济环境的角度出发,对世界各国进行横向的分析,并将我国的外资准入与国家经济安全纳入到全球的经济中去,可能会得到更有价值、更加具有实用性的结果;

3、在适用性方面,现有的研究结论适用对象的范围较窄,这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研究成果的针对性,但是如果一旦将其运用到其他国家或经济体的分析中就会降低使用价值,所以在研究的过程当中应当考虑更加国际化的因素,这样才能得出适用性更强的结论。

附录:1

1974年的12月12日,联合国大会第29届会议通过了《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它明确记载和鲜明肯定了第三世界众多发展中国家关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各项要求,包括关于确认和维护各国经济主权的主张。其中第1条即明确:“每一个国家都享有独立自主和不容剥夺的权利,可以根据本国人民的愿望,不仅选择本国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制度,而且选择本国的经济制度,不受任何形式的外来干涉、压制和威胁”。第2条则在第1条强调了各国经济上独立自主的基础上,提出和概括了经济主权的主要内容:不仅对本国境内的一切财富、一切自然资源享有完全的永久主权,而且对境内的一切经济活动享有完整的永久主权。1962年12月在联合国大会第17届会议上,通过了第1803号决议,即《关于自然资源永久主权的宣言》。其中第四部分在宣言一般地宣告各国对境内的一切经济活动享有完全的永久主权外,还特别强调指出:“接纳跨国公司从事经营活动的,根据它们所拥有的完整主权,可以采取各种有利于本国经济国民经济的措施来管制和监督这些跨国公司的活动。”

附录:2

表2 1986年~2003年美国投资情况一览表

金额单位:万美元

年度

项目个数  合同外资金额 实际使用资金额

  美国全国 比重%美国 全国

比重%

  美国全国 比重%

1966

  102 1498 6.81 54148 333037 16.26

 32617

  22437314.54

1987

  104 2233 4.66 34219 370884  9.23

 26280

  23135311.36

1988

  269 5945 4.52 37040 529706  6.99

 23596

  319368 7.39

1989

  276 5779 4.78 64052 559976 11.44

 28427

  339257 8.38

1990

  357 7273 4.91 35782 659611  5.42

 45599

  34871113.08

1991

  69412978 5.35 548081197682  4.58

 32320

  436634 7.4

1992

 326548764 6.7 312125

  5812351  5.37

 51105

 1100751 4.64

1993

 675083437 8.09 681275

  11143566 6.11

 206312

2751495 7.5

1994

 422347549 8.8860101088267977 7.27

 249080

3376650 7.38

1995

 347437011 9.39 7471139128153 8.18

 308301

3752053 8.22

1996

 251724556 10.25 6915767327642 9.44

 344333

4172552 8.25

1997

 218821001 10.42 4936555100353 9.68

 323915

4525704 7.16

1998

 223819799 11.3 6483735210205 12.44

 389844

4546275 8.58

1999

 202816918 11.99 6016114122302 14.59

 421586

403187110.46

2000

 260922347 11.67 8000896237952 12.83

 438389

407148110.77

2001

 260626140 9.97 7514876919455 10.86

4433224

4687759 9.46

2002

 336334171 9.84 8156478276833 9.85

 542392

527428610.28

2003

 406041081 9.881016147

  11506969 8.83

 419851

5350467 7.85

数据来源:商务部外资统计

附录:3

表3 1986年~2003年日本投资情况一览表 金额单位:万美元

年度 项目个数 合同外资金额 实际使用资金额

  日本 全国比重%

  日本

全国 比重%

  日本 全国 比重%

198694 14986.2828282 333037 8.4926335224373 11.74

1987

  113 22335.0630136 370884 8.1321970231353 9.5

1988

  237 59453.9927579 529706 5.2151453319368 16.11

1989

  294 57795.0943861 559976 7.8335634339257 10.5

1990

  341 72734.6945700 659611 6.9350338348711 14.44

1991

  599 129784.6281220 1197682 6.7853250436634 12.2

1992

 1805 487643.7217253 58123513.7470983

  1100751 6.45

1993

 3488 834374.18

  296047 111435662.66

  132410

  2751495 4.81

1994

 3018 475496.35

  444029 82679775.37

  207529

  3376650 6.15

1995

 2946 370117.96

  759236 91281538.32

  310846

  3752053 8.28

1996

 1742 245567.09

  513068 73276427 367935

  4172552 8.82

1997

 1402 210016.68

  340124 51003536.67

  432647

  4525704 9.56

1998

11981 197996.05

  274899 52102055.28

  340036

  4546275 7.48

1999

 1167 169186.9259128 41223026.29

  297308

  4031871 7.37

2000

16142 223477.22

  368051 62379525.9291585

  4071481 7.16

2001

20192 261407.72

  541973 69194557.83

  434842

  4687759 9.28

2002

 2745 341718.03

  529804 82768336.4419009

  5274286 7.94

2003

 3254 410817.92

  795535 115069696.91

  505419

  5350467 9.45

数据来源:商务部外资统计

附录:4

表4 1986年~2003年欧盟投资情况一览表 金额单位:万美元

项目个数 合同外资金额

实际使用资金额

年度

  欧盟

 全国

 比重%

欧盟

 全国比重%

欧盟

  全国比重%

198632

  1498

 2.14

35194

333037

 10.57

17853

 224373

 7.96

1987

  402

  2233

 1.79

42293

370884

 11.4

  5271

 231353

 2.28

198887

  5945

 1.46

28531

529706

  5.39

15727

 319368

 4.92

198978

  5779

 1.35

33289

559976

  5.94

18761

 339257

 5.53

199082

  7273

 1.13

22422

659611

  3.4

 14735

 348711

 4.23

1991

  163

 12978

 1.26

75939

1197682

  6.34

24562

 436634

 5.63

1992

  763

 48764

 1.56

96360

5812351

  1.66

24297

1100751

 2.21

1993

  172

 83437

 2.07

318176  11143566

 2.86

67124

2751495

 2.44

1994

 1464

 47549

 3.08

562958

8267977

 6.81

153769

3376650

 4.55

1995

 1582

 37011

 4.27

741977

9128153

 8.13

213131

3752053

 5.68

1996

 1167

 24556

 4.75

675922

7327642

 9.22

273706

4172552

 6.56

1997

 1040

 21001

 4.95

422882

5100353

 8.29

417115

4525704

 9.22

1998

 1002

 19799

 5.06

593938

5210205

11.4

 397869

4546275

 3.75

1999

  894

 16918

 5.28

409566

4122302

 9.94

447906

4031871

11.11

2000

 1130

 22347

 5.06

885516

6237952

14.2

 447946

4071481

11

2001

 1214

 26140

 4.64

515284

6919455

 7.45

418270

4687759

 8.92

2002

 1486

 34171

 4.35

450693

8276833

 5.45

370982

5274286

 7.03

2003

 2074

 41081

 5.05

585432  11506969

 5.09

393031

5350467

 7.35

数据来源:商务部外资统计

附录:5

表5 1986年~2003年新加坡投资情况一览表

金额单位:万美元

年度 项目个数合同外资金额

  实际使用资金额

 新加坡

 全国比重%

新加坡

  全国比重%

新加坡

 全国比重%

19865314983.54

  14076

  333037

 4.23

  1362

  224373

 0.61

19875322332.37

  6979370884

 1.88

  2163

  231353

 0.93

1988

  10559451.77

 13663529706

 2.58

  2782

  319368

 0.87

19897857791.35

 11113559976

 1.98

  8414

  339257

 2.48

19907272730.99

 10349659611

 1.57

  5043

  348711

 1.45

1991

  169

  129781.30

 15521

  1197682

 1.30

  5821

  436634

 1.33

1992

  742

  487641.52

 99655

  5812351

 1.71

 12231

 1100751

 1.11

1993

 1751

  834372.10

295420

 11143566

 2.65

 49004

 2751495

 1.78

1994

 1443

  475493.03

377796

  8267977

 4.57

117961

 3376650

 3.49

1995

 1279

  370113.46

866575

  9128153

 9.49

185122

 3752053

 4.93

1996

  851

  245563.47

631440

  7327642

 8.62

224356

 4172552

 5.38

1997

  734

  210013.50

446919

  5100353

 8.76

260641

 4525704

 5.76

1998

  566

  197992.86

300152

  5210205

 5.76

340397

 4546275

 7.49

1999

  503

  169182.97

225824

  4122302

 5.48

264249

 4031871

 6.55

2000

  622

  223472.78

203074

  6237952

 3.26

217220

 4071481

 5.34

2001

  675

  261402.58

198417

  6919455

 2.87

214355

 4687759

 4.57

2002

  930

  341712.72

278548

  8276833

 3.37

233720

 5274286

 4.43

2003

 1144

  410812.78

341873

 11506969

 2.97

205840

 5350467

 3.85

数据来源:商务部外资统计

附录:6

表6 1986年~2003年维尔京群岛投资情况一览表

金额单元:万美元

年度

  项目个数

合同外资金额 实际使用资金额

 维尔京

  维尔京

 维尔京

  群岛

 全国

 比重%

群岛全国比重%

  群岛 全国 比重%

19911

  12978

0.01560

 1197682

  0.05 0 436634 0.00

19926

  48764

0.01

  4345

 5812351

  0.074001100751 0.04

1993

  35

 83437

 0.04

 29856

11143566

  0.27

  13922751495 0.05

1994

  83

 47549

 0.17

 83570

 8267977

  1.01

 128273376650 0.38

1995

 168

 37011

 0.45

132115

 9128153

  1.45

 303763752053 0.81

1996

 206

 24556

 0.84

312105

 7327642

  4.26

 537614172552 1.29

1997

 415

 21001

 1.98

515571

 5100353

 10.11

1717174525704 3.79

1998

 622

 19799

 3.14

613613

 5210205

 11.78

4031344546275 8.87

1999

 495

 16918

 2.93

348749

 4122302

  8.46

2658964031871 6.59

2000

1157

 22347

 5.18

752162

 6237952

 12.06

3832894071481 9.41

2001

1512

 26140

 5.78

877177

 6919455

 12.68

504234468775910.76

2002

1959

 34171

 5.73

1264980

 8276833

 15.28

611739527428611.60

2003

2218

 41081

 5.40

1266416

11506969

 11.01

577696535046710.80

数据来源:商务部外资统计

收稿日期:2005-11-Z9

注释:

①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Bank of China (Hong Kong)

②Foreign Capital:Friend or Foe? William H.Peterson,http:// www.theadvocates,org/freeman/8901pete.html

③1989年时任美国副财政部长的约翰·罗布森(JohnRobson)在访问日本东京时表示

④Typical of these critics are Martin and Susan Tolchin,authors of Buying into America:How Foreign Money is Changing the Face of Our Nation (Times Books,Economic Research Press,400 pp).

⑤数据由美国商务部公布

⑥管玉辉.引进外资与国家经济安全监控指标,对外开放,p42~43

⑦1962年《关于自然资源永久主权宣言》的第1803号决议规定:“此种资源(指自然资源)之勘查、开发与处置、以及为此目的而输入所需外国资本时,均应符合各民族自认为在许可、限制或禁止等活动所必要或所应有之规则及条件。”

1974年《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的第3281号决议集中做了规定:“各国以其充分主权为基础,采取有利于这些国家的国民经济的措施来限制和监督这些跨国公司的活动。”

⑧陈安.国际经济法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标签:;  ;  ;  ;  ;  ;  

外资准入政策与国家经济安全的文献综述_国家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