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药师参与心血管内科临床药物治疗的工作模式。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116例于2017年10至2018年10月期间在我院内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结果:观察组35例(60.34%)患者治疗有效,19例(32.76%)患者治疗显效,4例(6.90%)患者治疗无效。对照组23(39.66%)例患者治疗有效,27例(46.56%)患者治疗显效,8例(13.79%)患者治疗无效。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10%)高于对照组(86.21%);观察组30例(51.72%)患者对治疗非常满意,24例(41.38%)患者对治疗基本满意,4例(6.90%)患者对治疗不满意。对照组15例(25.86%)患者对治疗非常满意,27例(46.55%)患者对治疗基本满意,16例(27.59%)患者对治疗不满意。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93.10%)高于对照组(72.41%),差异显著(P<0.05)。结论:药师参与心血管内科临床药物治疗的工作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使科室用药更加安全合理。
【关键词】药师;心血管内科;临床药物治疗;工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R19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9-0220-02
心血管内科主要治疗的疾病有心肌炎、心肌梗死、猝死、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等。近年来,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重,心血管内科接诊率不断上升。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随着发病时间的增长,痊愈比较困难,出现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对人类健康产生较大的影响[1]。心血管内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需要根据各项情况,与现代医学技术及诊疗经验相结合,本文就此对药师参与心血管内科临床药物治疗的工作模式进行分析,为接下来的心血管内科用药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案。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择116例于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内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对所有接受本次研究的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中有58例患者,男性36例,女性22例;年龄33岁~75岁,平均(46.67±2.55)岁。观察组中有58例患者,男性38例,女性20例;年龄32岁~77岁,平均(45.52±3.46)岁。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在临床医师的帮助下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临床药师的共同合作下进行治疗,临床药师需要对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深入了解,对患者诊疗过程进行了解,熟悉相关检查结果,对患者使用药物进行认真的分析,并对患者进行一定的指导。对患者进行查房,观察患者用药效果,注意患者有无异常反应,相关检测指标有无异常,疾病症状是否得到改善。若有异常情况出现,需要及时与医师进行沟通,将具体情况进行上报。对于患者用药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与医师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进行深刻的总结,由此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
1.3 效果评定
有效:经过治疗,患者心血管疾病相关症状完全消失;显效:患者相关症状已出现明显好转;无效:相关症状并未好转或更加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观察组35(60.34%)例患者治疗有效,19例(32.76%)患者治疗显效,4例(6.90%)患者治疗无效。对照组23例(39.66%)患者治疗有效,27例(46.56%)患者治疗显效,8例(13.79%)患者治疗无效。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10%)高于对照组(86.21%),但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临床药师与医师合作中,可为医师提供有效的帮助,使其开出更加准确的药物,有效降低不良时间的发生[2]。心血管内科为重要科室,临床药师对该科室的药物情况进行科学的分析,对药物的了解更加深入,提高科室用药的合理性以及安全性[3]。
综上,药师参与心血管内科临床药物治疗的工作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使科室用药更加安全合理。
【参考文献】
[1]张亚峰.基于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的模式探讨[A].中国中药杂志2015/专集:基层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科技论文写作培训会议论文集[C].中国中药杂志社,2016:1.
[2]吴广良.心血管内科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的实践分析[J].医疗装备,2016,29(22):63-64.
[3]吴永佩,颜青.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模式探讨[J]中国药房,2014,19(20):1588.
论文作者:刘梦英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患者论文; 内科论文; 药师论文; 心血管论文; 药物治疗论文; 对照组论文; 模式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