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课例来培养学生抽象化的思维、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归纳总结知识中掌握数据分析的能力。这是一套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5-4197(2019)05-0068-02
教育部门提出,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这几项数学核心素养。本文就自身的教学经历谈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粗浅策略。
一、培养学生良好数学思维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积累知识。然而很多学生学到了数学知识,却不知道如何理解知识及应用知识。学生不能够理解知识及应用知识,意味着学生不具备持续学习数学知识的品质和能力。如果教师希望改变现状,就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令学生能应用科学的方法理解知识及应用知识。
以教师应用一则案例引导学生学习百分数为例。教师可给学生举出一则实例。现在农科院培养了几种植物。植物A共种了20棵,成活了5棵;植物B种了25棵,成活了7棵;植物C共种了50棵,成活了11棵。请问你觉得以上哪种植物成活的情况最好?为什么?此时学生发现,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时,仅仅只是探讨三种植物的成活数是不公平的,因为他们种植的棵数不同。假设把成活的植物当分子,把种植的棵数当分母,那么分母不同根本无法探讨。于是学生认为,植物A成活的情况是520 、植物B成活的情况是725 、植物C成活的情况是1150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接下来该如何比较呢?学生可以结合过去学过的知识来分析,找出比较的方法。学生结合学过的知识,提出可以应用用两种方法来探讨,一种是把以上的分数都变成小数,应用小数的方式来探讨,将以上的数化成小数后得到520 =0.25、725 =0.28、1150 =0.22。学生又认为可以应用通分的方法比较以上分数的大小,应用这样的方法可得25100 、28100 、22100 。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以上的数学案例有什么特征?它反映了一个什么数学问题?经过思考,学生认为案例探讨了一个探讨事物的总数不同,并且探讨总数中某种事物的数量不同,现要把总数相等的前提下,那个事物数量相比较的数学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处理这样的数学问题时,可以应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经过思考,学生认为可以应用把分数变小数,比小数大小的方式来解决,或者应用通分,比较分子大小的方法来解决。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看到典型的案例,然后让学生完成了案例学习以后,学会抽象的分析数学案例的特征、解决问题的思路、流程等。通过这样的培养,学生便能从抽象的视角看问题,即学生的符号意识、推理能力、建模能力都能得到培养[1]。
二、督促学生勤于练习实践
当学生获得了一项新知识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的实践。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践发现会观察问题的特征、发现运算的规律、学会科学的处理数据等。只要学生长期的接受训练,实践能力就能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比如在学生理解了学习百分数的意义以后,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如果要表示分母为100的分数,有一种特殊的表示方法,就是百分数。比如百分之二十五,它的表示方法为25%。其中%就代表/100的意思,25即为分子。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如何把小数化为百分数,又如何把分数化为百分数呢?教师要求学生结合具体的案例,总结出运算的流程。经过思考,学生以0.22为例案,总结出把它变成百分数的流程:(1)把小数的小数点向后移2位,然后在小数后面添加%;(2)如果是分数,可以应用三种方法把它变成百分数:把分数变成小数,然后应用小数变成百分数的流程把它变成百分数;把分数变成分母为100的数,然后获得分子,再在分子后而添加%,比如把725 变成28100 ,再将它变成28%,就是这样的案例。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以上哪种方法比较简单呢?学生经过思考,认为如果分数能直接通分成分母为100的分数,那么应用第二种方法比较好;反之,如果很难把分母通分成100的分数,那么用第一种方法比较好。通过这一次的学习,学生发现了小数与百分数、分数与百分数之间的关联,能结合数学问题的特征找到最佳转换百分数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做习题的方法来实践,不是为了让学生只会做习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做习题的过程中观察数学问题的特征、数学问题的特征与运算之间的关系、能够在计算的过程中自己总结出运算的规律、流程等。教师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几何直观、运算能力[2]。
三、引导学生善于思考思辨
当学生理解了新知识、了解了新的运算公式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把数据分类、对比数据、观察数据的规律等。在这一教学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应用宏观的视角来看待数据,能够了解数据变化的机理,从而理解数据变化背后包含的数学问题本质。
比如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习对比百分数、分数,分析这两种数据的差异,刚开始学生觉得很惊奇,认为百分数和分数不就是分母的差异吗?它们还能有别的差异?教师引导学生从意义、单位、分子、分母、读法、写法等方面分析两者的差异。经过思考,学生理解到了百分数表示的是一个数据所占的百分比,它的单位是1%,它的分子可以是小数或整数,分母只能是100,它的读法是百分之几,写法是a%。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也可以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它的单位是1n (n≠0),分子一般是整数,分数为0以外的自然数,它的读法是几分之几,写法是ab 。通过这一次的学习,学生意识到了在数学问题中,分析数据有重要的意义。一个数据,可以呈现出数学问题的概念、形式、特点等。学生在学习了数学问题以后,要学会思辨数据。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了新知识以后,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数据。比如学生要学会分析整数、分数;自然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学生只有深入地辨析数,以后在遇到数学问题时,才能抽取数学问题中的数与量的信息,能够抓住问题的特征,根据数学问题的原理来处理问题。教师只有落实了这一环节的教学,才能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四、小结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结合具象化的案例来培养学生抽象化的思维、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归纳总结知识中掌握数据分析的能力。只要教师应用这样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就能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齐新强.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探讨[J]. 新课程(小学),2018(09).
[2]万仙红.试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J].新课程(上),2018(09).
论文作者:林俊平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5月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8
标签:百分数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数学论文; 小数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分数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5月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