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公司 山西太原 030012)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通信智能电网成为了当今电网建设的主要发展趋势,对于电力通信智能电网的合理构建,不仅能够提供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还能进一步提升电力通信的效率和质量,这对于促进我国电力通信行业的更好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本文在对电力通信及智能电网进行叙述的基础上,对当前我国电力通信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从电力通信智能电网的框架构建、核心技术应用等方面,阐述了电力通信智能电网的构建策略。希望对相关人士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电力通信;智能电网;构建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对于电力网络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确保电力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也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力运行的效率,进行电力通信智能电网的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现阶段,我国电力通信智能电网的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存在相关问题有待解决。因此,掌握好电力通信智能电网的构建要点,做好未来电力通信智能电网的构建工作意义重大。下面对其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1智能电网的基本含义
智能电网相对于普通的电网来说从字面上看肯定有一些特殊之处,其中智能电网这词是从英文中演变过来的。其中“智能电网”这四个字首次的提出是从一篇报告中,该报告的名称为“未来能源联盟智能电网工作组”。“智能电网”的建立主要是基于通信网络以及集成网络这二者的基础上,通过与现代的测量技术以及高科技设备进行比较来进行相关系统的建立,从而可以实现电网构建过程中的安全性能以及高效运转这样的多层次目标。如果对于智能电网进行高度的概括,那么就是“信息化、自动化”这几个字。其中详细的概括可以从配电网的各个元素当中所体现的内容来得到。与传统的配电网技术进行比较,智能电网具有较强的运转能力以及互动能力和高效性;同时智能化的电网系统还可以实现信息化的管理以及可视化等。
2电力通信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要求
目前,我国智能电网发展快速,国家在智能电网方面的资金投入以及政策扶持在不断增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智能电网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在智能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系统中的关键节点也在增多,电网调度也越来越有难度。为了更好的适应发展的要求,电力系统应该提供更多的保障。目前对电力系统提出了如下几点要求。
2.1电能计量功能的要求
在智能电网中应用电能计量系统,并且对计量系统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不同于传统电网,智能电网的电能计量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同。全新的电能计量系统也拥有传统电网相对常规的测量功能,而且还能够分时段进行电能累计和双向计量等多种要求,这是电能计量在智能电网中的最基础的特征,具有重大的意义。智能电网也对电能计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可以对事故进行预先处理,而且还要能够进行自动采集和分析统计等多方面的功能。这些功能都对智能电网的建设起到推动作用。
2.2即时信息功能的要求
即时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针对正在运行地电网数据开展分析和处理。即时信息处理系统一定要依托互联网技术,同时还要合理的运用国家电力数据网络,这样才能确保即时信息系统正常的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即时信息系统中,可以自动公布信息内容,可以让社会公众即时了解电力系统的相关信息内容。同时,还能为电力系统中的数据提供保护,提高其安全性。最关键的作用就是可以在信息隔离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3电网自动化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技术难点
3.1经济上的障碍
网架以及相关的设备为构建自动化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与相关的应用系统信息结合来实现对配电系统的重新管理。而这些都需要将配电网的主站以及相关终端和配电子站的相关通信组成,这些都需要一定的经济来进行支撑。所以说进行智能电网的构建与政府的经济支持是分不开的。经过调查可以发现,如果一个城市的人均GDP能够大于4W,那么这个地区的电力负荷的平均值肯定大于20MW/km2,从这个数值中可以分析出这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来说是可以的,而且这个城市对于电力的要求以及用电性能的质量肯定会逐渐的升高,所以在这个时候就要进行对配电自动化系统进行重新构建。除此之外,还要充分的考虑配电网中的一次网架以及配电的管理基础能否达标,也就是说如果这个城市的供电水平可以达到90%比例的时候,说明该地区的一次网架以及相关的基础设施构建的相当完好,只需要运用配电自动化的相关技术手段不断的进行升级即可,也就是不断的提高供电的可靠性能。
3.2要实现电网的一体化
电网的一体化就是要根据不同的配网程度进行实施的监控分析,其中配网主要变化范围是从220-110kV。在进行对自动化构建的过程中需要按照“全局共享”的原则来实行,不断的对资产进行编码,将电网的建设从“站-线-箱-表-户”这样的顺序来展开。
4进行智能电网中自动化的构建分析
4.1配电通信网
在构建智能化电网的试点中常用的技术为太无源光网络技术,这种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基本原因就是灵活,能够使纤芯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在工程界面内该技术可以兼备星型拓扑和总线型拓扑,其中要定量的选取节点进行测试。各个节点均要采用双链结构。也就是说如果在运行的过程中某条链路发生了严重的故障,那么后续的节点通信仍然可以正常的发挥自己的功能,保证网络时刻处于安全以及可靠的运行状态。
4.2信息总线的建设
对信息总线进行建设可以有效的规范相关的系统接口,从而可以实现电网自动化主站系统和所在地区地理信息系统的整合,确保不同平台之间的信息传输更加科学和有效,促使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更加频繁,提高不同业务之间的关联程度,这样可以实现故障情况与终端用户之间的关联,也就是说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将电网自动化的优势完全的发挥出来。配电的自动化与配电的生产工作紧密相连,总线的建设也使系统更加具有可行性。根据实际配电的运行管理状况以及自动化的应用诉求,能够清晰的认识配电生产工作的基本流程,这样就可以将其应用到具体的生产环节中,不断的发挥实际效用;同时还可以实现全过程封闭管理的设计与施工以及运行等,不断的增强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4.3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网协同建设
在具体的工程实施过程中,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验收都要同步进行,只有这样才可以为配电自动化以及配电网一次网架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工程案例分析我们一定要清晰各项管理制度,在竣工之后利用自动化的遥控技术进行电力的输送,并且在送电的过程中利用安全装置为遥控技术进行辅助。在进行配电自动化的建设过程中配电网生产建设是不可忽视的,良好的配电网建设可以为智能电网的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撑,使自动化水平逐渐升高。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发展时期下,做好电力通信智能电网的构建工作意义重大,成为了当前电力通信行业重点研究的问题。为了确保将我国的电力通信智能电网的构建工作做得更好,不仅需要注重技术方面的创新,同时还需要做好相关的优化管理工作,从而使得所构建的电力通信智能电网结构更加的完善与合理。这样才能确保电力通信智能电网运行更加的安全、稳定,最终为社会的更好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刘蕾,李思逸,王凤敏,等.浅谈电力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4(02):75-76.
[2]杨晓燕,管文明.电力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研究[J].通讯世界,2014(13):107-108.
[3]赵阔,倪颋,刘钊.研究电力通信及其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J].科技与创新,2016,16:142.
论文作者:冯海燕,吴龙森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7
标签:电网论文; 智能论文; 电力通信论文; 系统论文; 电力论文; 电能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