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造星”对中学生的道德导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中论文,导向论文,道德论文,媒体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几年来,“媒体造星”在中国的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其重要表现就是造星节目的大量出台,并迅速得到大众的关注和响应。如湖南电视台的《超级女声》、湖南经视的《明星学院》,东方卫视的《莱卡我型我秀》,华娱电视的《我是中国星》等在一段时间内纷纷上马,并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几档节目都只在地方台播出,却取得了全国影响的效果,网上各大论坛里都有关于此类节目的争论。“造星”节目的收视率在同档期节目中几乎都是第一名,《超级女声》的负责人说,他们的收视率仅次于央视一套,超过全国其他所有上星台。
在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的媒体造星运动中,中学生是其中重要的参与者和最主要的观众群,现在,如果说还有不知道“造星”、“选秀”的年轻人是不可想象的。“媒体造星”可以说对当代中学生的影响愈来愈大。那么,“媒体造星”运动对中学生的道德导向的影响,就是我们应该重视和特别关注的问题。我们就此问题深入探讨一下。
一、“媒体造星”的特点及社会意义
1、“媒体造星”的特点:
(1)来势凶猛
“媒体造星”可以说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迅速占据了人们的视野和心灵。前几年,人们对于媒体和明星的态度还是敬而远之的,仿佛在一夜之间,“造星”类电视节目便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许许多多的作为普通大众的邻家男孩和女孩,便一个个在电视、电台上露脸。“造星”类电视节目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一下子就被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2)节目形式灵活多样、新颖时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造星”类电视节目虽然说节目的功能和目的都很简单,但是节目的形式却是千变万化的,唱歌、跳舞、小品、武术、特长等,只要你敢秀,什么都可以登上大雅之堂。因此在青少年中流行什么时尚的东西,“造星”类电视节目上就能够看到什么东西。节目形式灵活多样,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淘汰,最后留下来的就有下一场表演的机会。和传统歌手大奖赛不同的是,这种节目是真实电视+比赛,初选阶段有大量走调或长相不佳的选手,他们被评委批评得体无完肤,刺激了观众的观看快感,这是照搬美国的做法。而决赛由于是当场投票淘汰,往往有一些煽情场面出现,也能让观众落泪,又有近似于《艺术人生》的效果。
(3)参与性强
“媒体造星”节目的最大特点是“零门槛”和“海选”这两种形式,它们的报名表上惟一要求就是“年龄超过16岁的业余选手”,有的甚至对年龄也没有硬性规定,从小学生到70多岁的老太太全部涵盖,这就保证了观众的基础面宽。参加初赛的选手少则上千,多则上万。《梦想中国》的报名只持续了不到两周,就有一万多人报名,每个人有大约30秒的清唱时间,这个阶段叫“海选”,意寓大海捞针。然后采取逐级淘汰制,复赛由评委决定,到了决赛完全由观众短信投票。
(4)对青少年影响较大,吸引力强
“造星”节目的观众有30%在15~22岁之间,剩余部分超过30岁的也不多,因此青少年是做明星梦的主要群体,每个人都有过当明星的愿望,只是过去提供的机会太少。十年前,央视的全国歌手大奖赛是业余歌手向上的最快阶梯,几乎所有一线歌手都出自这个比赛,但是近几年,它推出的冠军已经难以获得关注,歌手成名就需要有新的途径,因此媒体造星便成了广大青少年成就明星梦的最好平台了。
2、社会意义:
(1)代表了青年一代的追求和喜好
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在体格与脑力增长最迅速的时期,也是自我意识快速发展的时期,加上性意识的萌动,使他们试图摆脱父母、家庭的影响。获得人格上的独立。标新立异成为他们行为的风格。目的是形成与长辈的区别,借以走出对父母感情的依附。而媒体造星却给青少年提供了一个这样的舞台,使他们能够光明正大地展示自己,而且还有一举成名的机会。
(2)青少年休闲娱乐的伴侣
正如一个同学所说的那样,看“造星”类电视节目使我和电视的距离更加接近,使我的心灵视野更加开阔。大家在一起谈论正在热播的电视节目,总之是很快乐的事情,而且由于“造星”类电视节目的存在,广大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的自娱自乐不仅可以娱乐别人,而且还可能有更好的出路,参与节目的青少年在节目中充分表现自我的形式,深受广大青少年的欢迎和喜爱,使他们的感到轻松、愉快和满足,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侣。
(3)缓解生活压力的工具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道路上的关键时期,在这段时间里他们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加上青春发育带来的困惑和学习难度的不断提高,使大多数青少年身心疲惫,他们需要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放松身心,调节情绪,消除疲劳。而“媒体造星”却给青少年的业余生活增加了色彩和调味剂,一个人或几个人欣赏和谈论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对紧张的情绪是一种有益的调节。尤其是在心情不好的时候,能够使自己的精神放松。
(4)对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在“媒体造星”的过程中,往往能够引起青少年的共鸣和向往,激发青少年的热情。而且在“造星”节目的表演和竞争中,往往以一定的文化形式做为其载体,如歌曲,舞蹈,绝技等。而文化的属性必然对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影响。如建立自信心、珍视朋友、了解生活的意义,感受社会责任,扩大视野等。
二、“媒体造星”对中学生德育的正面导向
1、提高中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
道德认识是道德行为和习惯的先导,是形成道德品质的基本条件。道德认识,不但懂得应该怎样做,而且明确为什么这样做,把自己道德行为的选择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建立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之上。一定的品德总是以一定的道德认识为必要条件。不能进行正常认识的人是不可能形成品德的。一个人的道德认识水平总是制约着他的修养水平。而道德意识水平的高低和个人所喜欢从事的事情有很大的关系。而“媒体造星”运动在中学生的道德认识提高有一定的作用。
(1)提高对娱乐行业的理性认识
中学生参与和观看“造星运动”的行为和过程,使中学生能够从中对娱乐行业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消除对明星的盲目崇拜,加深对娱乐行业的从业规则和游戏规则的认识和了解。在以前,中学生的心目中的明星是那么的遥不可及,而现在,在电视和媒体上表演的或许就是你的同学、你的朋友、你的家人,甚至于就是你自己。对明星生活的接近,再加上自己对于娱乐行业的运作方式以及各方面的认识,使广大中学生对于娱乐行业有一个正确的理性认识。
(2)对成功和失败的初步认识
据资料显示,报名参加“超级女声”和“梦想中国”的人数都达到了一万多人,而冠军只有一个,入围者也仅仅只有几人或者几十人,对于绝大多数参与者来说,都必须面临被淘汰的命运。绝大多数人在这样一个过程中选择了坚强。很多参加过的同学都表示当时很难过,但不会放在心上,这对于青少年是一种磨练,也锻炼了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为数众多的中学生观众还能够从别人的成功与失败的过程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树立正确面对成功或失败的态度。
2、培养中学生的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它一般在认识基础上形成,是运用一定的道德观评价自己与他人的品德或某种事物而产生的的一种内心体验和主观态度。如对善良的歌颂,对正义的崇敬,对人民和祖国的热爱,对工作的责任感,对不道德行为的厌恶、憎恨等。情感在品德形成与发展中有重要作用。道德情感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能推动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发展为道德信念。
3、在道德意志方面接受一定的挫折教育。
所谓道德意志,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道德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它常表现为意志活动,即为实现个人确定的道德目的而严格要求约束自己、压抑不随意冲动和能够克服种种困难的行为。道德意志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能排除各种干扰和障碍,使决定采取的道德行为顽强地坚持下去。
参加了“造星”运动过程的同学绝大多数是以失败而告终,有些甚至还被评委或观众批评的体无完肤。而未能参加的同学也能够感受到失败的浓烈气息。看到别人的失败,以及竞争的惨烈和残酷,加深了对挫折的理解。
三、“媒体造星”对中学生德育的负面导向
1、认知方面,容易形成“急功近利”的思想,以名利为刺激手段容易产生享乐主义思想与审美观的庸俗化。
对于中学生来讲,对事情的认识还比较片面,从我们身边的中学生成功的例子中不能正确汲取营养,而是产生一种急功近利的思想,认为别人不学习,成功来得很容易,仅仅凭借会唱几首歌就能够赚很多钱。认为这个世界上,成功完全在于机遇,而不是在于自己的努力。
各类“造星”活动对学生的诱惑,不仅仅是心理上的,同时还有物质上的。“造星”活动打出招募的幌子上写着:在全国范围内招募有演唱潜质的人,不限男女,不论年龄、地域,只要想唱,只要敢秀,就有可能被命运垂青,一唱成名;同时还伴有房车、30万元奖、横跨欧亚非免费之旅。面对这样的诱惑,别说是未成年人,成年人都难以自持。
2、情感方面,因为受挫折而形成不良情绪,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过早地体会到失败的滋味,使部分学生产生不良的情绪,从而影响自己的人生目标。仅仅只是几十秒钟的歌唱,有些评委就对一个人的一生下了肯定的结论。认为这个人不能从事艺术,这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不公平的,甚至于说是可笑的,因为人的口味不同不说,几十秒钟又能够说明什么问题。
再加上一些“造星”类节目看起来极为粗糙,某些电视台为了追求所谓的时髦和另类,一些评委在比赛现场不知是故意还是无意地表现出低劣的素质,与艺术工作者的称谓相去甚远。
3、信念方面,产生对成功的错误认识,不能形成正确的思想信念,诱发超越年龄的需求。
中学生面对着少数同龄人看起来是轻易地就能成功,而与自己成功道路上有可能遇到的艰辛进行对比,很可能产生不公平的感觉。从而不能正确认识人生的目标,和坚持正确的人生信念。
4、意志方面,不能形成坚强的意志,不能坚持自己的目标。
如果参与节目的准明星们对面临的挫折和不良因素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或者不能用正确的认识和心态来对待的话,就会对他们的意志形成巨大的冲击,对以后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而对于没有参与到节目中的青少年观众来说,面对节目参与者所表演的令人眼花缭乱的时尚节目,这也想学,那也想去模仿。结果容易养成做事情三心二意的习惯,对于自己确定的目标不能善始善终,面对越来越多的机会,显得无所适从,准备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