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房屋建筑的需求量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人们也更加关注房屋的质量和后期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但是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扩张,在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安全隐患,导致建筑质量达不到相应的标准。因此,需要建筑企业和施工单位在后期的施工过程加强质量监督和控制工作,这不仅关系着后期的房屋销售和经济收益,更是维护企业形象的根本。本文分析了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方案,同时还针对施工管理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改善措施,为后期的房屋建筑施工工程质量控制管理工作提供参
考和借鉴。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工程;质量控制
前言
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促使了建筑技术的进步,为提高建筑质量和促进建筑形式的多样化提供了保证。现在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挑选房屋的过程中考虑的已经不仅仅是其实用性,还更加关注其建设质量和后期的使用寿命。这就要求相关的施工单位提高施工组织和设计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并且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避免为后期的房屋使用留下安全隐患。建立施工质量保证体系,采取施工质量预控,才能实现建设工程施工的质量目标。
1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施工要点及常见的技术问题
1.1地基
房屋建筑的地基施工是整个建筑工程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因为其承载着整体的建筑负荷,如果质量不达标,或者结构规划不合理,将会留下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但是由于地基施工的工作环境大部分是在地下,因此增加了其操作难度和故障处理难度。这就需要在实际的施工规划工作中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提前预测到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保证施工进度。在地基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为地基基础不均匀而导致的房屋开裂、倾斜和沉降等问题。如果施工地基的土质为不良土壤或者土壤质地太过软弱,而施工方案中又没有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改良,这就会导致在后期的房屋建筑过程中出现地基受力不均匀的问题,进而出现较为严重的建筑质量问题。
1.2模板
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结构,它的作用是按设计要求使混凝土结构和构件按照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它的正确位置,并承受模板自身重量及作用在它上面的荷载。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并降低相应的工程投资。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模板质量不达标的问题,因为很多施工单位人为模板只起着过渡作用,并不会对整体的建筑起来起到直接影响,因此在制作模板时为了就会偷工减料或者使用劣质材料,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因为稳定性和坚固性不高而出现开裂等问题。
1.3混凝土
混凝土在整个房屋建筑工程中占有很大比重,其施工质量和技术水平直接决定着工程的整体效果,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方案,按照行业相关的规定标准配置混凝土材料,避免在房屋使用过程中出现裂缝。下面对混凝土施工中的常见问题进行问题:混凝土施工最常见的质量问题就是出现蜂窝、麻面、孔洞、露筋、夹渣、裂缝等。尤其是因为温差变化引起的温度裂缝,需要重点关注。温度裂缝一般出现在体积较大的混凝土结构中且日常所经受的温度变化差异比较大,这样就容易导致其内部与外部受热不均,进而出现热胀冷缩的现象,使混凝土表面产生一定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极限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以及控制好周围的温度。
1.4楼板
楼板是建筑房屋中最主要的荷载构件,承受来自水平方向的竖直压力,同时也能够保持墙柱的稳定性,并起到防火、防水、防潮等重要作用,因此楼板的施工质量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实际的楼板施工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混凝土裂缝的存在,这样就会导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楼板内部,在化学作用下形成碳酸钙,进而出现楼板中的混凝土材料碳化的现象。尤其是当水和二氧化碳一起渗入楼板内部,会造成钢筋结构的锈蚀,最终降低楼板整体的承载力。
2房屋建筑工程中常见技术问题的改善措施
2.1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2.1.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正式施工前需要根据实际的施工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混凝土浇筑方案,以及确定混凝土材料,混凝土的配置比例要按照相关的行业规定标准并结合实际施工需求,并对配置材料进行严格把关,选择适当的水泥品种和标号以及注意沙料的粗细均匀程度。同时对混凝土模板和钢筋进行质量检验,避免出现偷工减料的情况,并在施工开始之前进行复检,确保质量万无一失。方案确定之后要交由相关部门进行审批工作,以降低方案中出现错误的概率,提高其适用性。
2.1.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首先,在进行模板加工时,如果采用的是木制模板,就需要保证方木尺寸的一致性,并统一用压刨二次加工。在对梁、主、板的模板进行加工时,为了保证接缝的严密性,要用电刨抛光对竹胶板载锯的边进行精细加工。其次,要对混凝土的振捣情况进行严格的检查,避免出现少振、多振或漏振等现象。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抗裂性,要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但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防止破坏混凝土的内部结构以及出现施工缝,在进行二次振捣时要提高对时机的把握度,不能在一次振捣完成后立即浇筑新的混凝土,须等到一次浇筑具备一定的稳定性之后再进行浇筑。最后,应该尽量确保混凝土浇筑工作的连续性,如果因为施工条件限制需要进行间歇性浇筑,也应该在前层混凝土凝结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这样才能保证浇筑质量以及后期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在浇筑过程中,需要在梁、柱墙等模板的接缝处进行密封,比如贴上封条等,这样可以避免出现漏浆的情况。同时,为了确保混凝土的振捣质量,尽量在延长混净土的振捣时间,因为经过实践表明,通常情况下,振捣时间越长最终的混凝土质量越好、坚固程度越高。
2.1.3混凝土工程的养护工作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之后,为了防止后期出现裂缝,需要注意对其进行养护。养护方法如下:采用麻袋对其进行覆盖,并保持日常的浇水工作,具体养护时间要根据实际的天气状况和湿度而定。在养护初期,要避免出现浇水过渡的情况出现,否则会因为混凝土凝固度不够,而造成渗水现象,进而影响其内部结构的稳定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钢筋工程质量控制
2.2.1钢筋连接
为了保证钢筋连接的稳定性,钢筋的绑扎接头需要符合以下几条规定:第一,搭接长度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同时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的弯矩处;第二,在钢筋的搭接处,要用铁丝铁丝扎紧其中心和两端;第三,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以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要符合结构设计的要求。
2.2.2钢筋焊接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钢筋焊接一般分为压焊和熔焊。压焊包括闪光对焊、电阻点焊和气压焊;熔焊包括电弧焊和电渣压力焊。根据不同的焊接部位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是保证钢筋焊接质量的根本,比如在对热轧钢筋进行焊接时可以采用闪光对焊和电弧焊,在对钢筋骨架片和钢筋网进行焊接时,可以采用点焊的方法。需要注意但是是,在焊接完成之后,需要对接头质量进行检查,以及力学性能试验,从而保证其牢固性。
2.3模板工程质量控制
2.3.1保证模板的强度和稳定性以及模板尺寸的合理性
为了避免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模板开裂以及漏浆或者浇筑形状不达标的现象,需要保证模板的强度和稳定性。并且应确保其支架的支撑部门有足够的支撑面积,如果支撑面的底部是土质,要对土壤进行压实作业,避免在后期出现受力不均,导致浇筑过程中受力不均,出现局部的形状不规则。同时为了保证混凝土的结构符合施工需求,要提高模板尺寸的精准度,在施工前进行反复的测量和检验。
2.3.2墙面模板应拼装平整
为了保证墙体的厚度一致,不影响房屋建筑的美观性,要对墙面模板的质量和规格进行严格的规定,同时两片模板之间要根据墙面的厚度用钢管或者材质较硬的塑胶进行支撑。墙根要按照墙体的厚度先灌注15~20cm的高导墙作根部模板支撑。
3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对质量控制和管理的意识比较薄弱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过程中,很多监管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其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多保证整体工程质量的关键作用。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很多监管人员的责任心不高,只是象征性的做一下施工场地的巡视工作,对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同时由于其专业能力有限,往往很难意识到哪些施工环节需要重点监督并发现其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3.2施工质量控制管理体系不完善
房屋建筑的质量控制和施工管理工作需要在完善的管理体系下进行,这样才能提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需要相关的管理人员提前制定管理计划,比如施工准备阶段的管理方案的管理重点和管理环节,施工进行阶段的管理要点和管理方法以及应急措施,施工完成之后的质量检验程序和检验方法等。同时要对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工作行为的监督工作,很多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安全施工意识,比如不带安全帽,在进行危险操作时没有佩戴相应大防护设施,这对其施工安全造成极大威胁,也不利于整体工程施工的稳定进行,因此相关的监督管理人员要通过日常的安全施工宣传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并对不按规定进行施工的人员进行惩罚,以提高其他人员的重视程度。
3.3施工技术人员技能不高
施工人员和相关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直接关系着整体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但是目前普遍存在施工人员专业素质过低,技术人员技术能力满足不了施工需求的情况。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不按照规定的施工步骤进行,导致施工进度缓慢以及整体的施工结构遭到破坏,严重影响实际的工程效果。严重情况下,会因为施工过程中的操作不当而对后期的房屋使用留下安全隐患。
4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控制措施
4.1健全施工质量控制管理体系,提高思想认识
首先,要提高监管人员对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的思想认识,充分意识到自身的职能,并要求其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规划,在实际的监管工作中,按照计划执行。并建立工作责任制,对监管团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负责哪个区域的质量监管要划分清楚,并且避免出现责任重叠区,以防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不必要的矛盾纠纷。同时每个小组选派一个组长,组长再给小组内每个成员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划分,并签订责任保证书,这样一旦某个监督管理模块出现问题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相关的责任负责人,并尽快制定出解决方案,将对施工进度的影响降到最低,同时也有利于对其进行相应的惩罚措施,以提高其他监管人员的工作严谨性和责任心,进而有效保证整体的工程质量。
4.2提高施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和安全意识
施工人员的施工能力可以通过短期的专业培训得到提高,比如室外施工在下雨天不适合进行,那么就可以安排相关的培训课程,要求每个人施工人员必须参加,在培训过程中不仅要求对其施工技术进行强化,更要通过施工安全教育提高其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意识,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4.3提高对施工技术的控制能力
要求相关的技术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规划,保证施工的有序性,也有利于把施工进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因为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不及时而影响了预期的工程交付时间。同时要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对其进行反复检查和试验,提高对施工质量的控制能力。在日常的施工管理工作中,要由专门的设备检修和维护人员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及时进行故障排除,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也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5结语
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质量控制工作是保证建筑质量的根本,必须加强对各个施工环节施工要点的管理工作,避免因为方案规划不合理、操作方法不规范而造成安全隐患。同时要提高监管人员对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视,完善工作责任制和奖惩机制。并通过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水平,以及加强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控制工作,通过对各个施工环节的严格控制,保证整体的施工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母其新.浅析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4(21)
[2]赖刚.浅析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四川建材,2014(05)
[3]闫凤华.浅析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J].房地产业,2015(03)
[4]孙延军.浅析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J].科技致富向导,2011(21)
论文作者:商岳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10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9/9
标签:混凝土论文; 过程中论文; 钢筋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模板论文; 质量论文; 工作论文; 《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10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