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在小学音乐课程中的运用
刘 莉
摘 要: 音乐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媒体与音乐教学整合,可加速教育现代化,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对变革音乐学习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将给音乐学科教学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 多媒体;音乐学科;学习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热点。随着国家新课程标准的颁布越来越被重视。“多媒体”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新兴手段,以其便携性、多样性、移动性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那么如何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这些信息技术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改革传统教学中不适应时代潮流的部分,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已成为当今教育所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如何有效利用“多媒体”丰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就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共同面临的问题。
一、 以自主学习为主,合理运用多媒体,实现其与音乐课堂高效整合模式的探索
(一) 基于游戏类的自主学习模式
“游戏”是小学生的天性。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游戏”融入到音乐课堂实践中,学生通过游戏的形式自主学习,不仅不会产生厌学情绪,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而教师则从传统的“讲授”中脱离出来,把课堂的主体交给学生,让学生动手操作,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音乐课堂中,节奏感的培养与训练是贯穿始终的主题,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讲解有关音符的乐理知识,然后以讲授或示范的形式教授学生正确的节奏,最后带领学生打节奏。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则事半功倍。
(二) 基于实际操作类的自主学习模式
音乐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不能通过简单地讲授提高教学效果,而是需要学生大量聆听、感受和音乐实践。从聆听中体会、从感受中理解、从实践中表达。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审美能力。聆听和感受固然重要,但只有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才能体现学生是否感受了美、理解了美,也只有音乐实践活动才能把学生创造的美展现出来。所以在音乐课堂中,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音乐的根本。而多媒体的出现,丰富了音乐实践活动的形式、提高了音乐实践活动的可操作性,对音乐课堂的帮助显而易见。例如在手机App软件《快乐钢琴》中,设计者巧妙地将不同颜色与键盘相结合。不同颜色的音符对应相应颜色的键盘。在演奏时只需按照相应的颜色按下屏幕上的键盘即可演奏出悦耳的音乐。
Iterative algorithms of contractive mappings’ fixed point
二、 运用多媒体进行音乐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
(一) 运用多媒体,辅助基本音乐素养的学习
对音高和音乐准的学习是小学音乐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关系到学生的识谱和演唱能力。而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弹奏钢琴,让学生模唱音阶、音程等,逐渐培养学生演唱谱曲的能力和辨别音高的能力。练习过程枯燥乏味,学生往往积极性不高,消极怠练,教学效果不明显。这种情况下,我运用手机多媒体改变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由消极变为积极,把课堂由乏味变得有趣。《音高感练习》这一手机App软件发挥了巨大作用。这是一款专门进行音高训练的软件。软件分两个区域:播放区、音名区。
液体肥能够与节水节肥技术配套使用。大部分企业关注了肥,却不太关注水。过量灌溉是目前水肥一体化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当水肥结合时候风险非常大,肥料利用率降低,效果也变差了。
(二) 配合歌唱教学,解决教学难点
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课堂教学的主体交还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更多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把简单地聆听变为亲自操作,把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求知,把个体单独学习变为互相合作学习。多媒体的运用,让学生有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平台。学生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中,完成丰富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操作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感受美和表达美的能力。
(三) 配合欣赏课教学,丰富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以往的音乐教学中,只用乐谱、乐器等传统的教学媒体,比较单调枯燥。如今,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出现,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辅助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不仅课时容量大,而且生动形象,形式多样,倍受学生欢迎。学生有了学习积极性,才能调动自身求知欲,主动地学习。
三、 多媒体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重要作用
(一) 与多媒体整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本身就是一个集合了大量信息元素的共享平台。这一特性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中可以发挥极大作用。以课程标准为基础,筛选出课堂中需要的有用信息,通过手机App平台段展现给学生,丰富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如在欣赏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第五场中杨子荣的一段《迎来春色换人间》的唱腔和其他组合片断的过程中,我紧紧抓住京剧的特点,制作了介绍京剧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微视频,向学生立体地展示了京剧各行当的特点。同时利用PPT介绍京剧中有关脸谱的知识,将不同脸谱表现的人物性格通过图片、视频、实例等方法介绍给学生。最后利用手机App软件《听戏》拓展学生视野,给学生播放《智取威虎山》的其他选段。软件中还介绍了作品概况、演唱者、剧种等许多丰富的知识。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多种剧目或自己喜爱的艺术家进行聆听。学生在学习、聆听歌曲的同时,不仅了解了歌曲的创作背景、作者、剧种等相关知识。同时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了对其他艺术形式和门类的了解,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传统的成本管理理念认为,成本管理的主要目的是降低企业的成本,节约可以说是企业降低成本所采取的主要手段。但盲目控制成本会导致产品品质和业务收益下降,因此可以说传统的成本管理是一种负面的成本管理。
(二) 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实践感受能力
在歌唱教学中,经常遇到比较复杂的乐句。学生在学习时并不容易掌握。以往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反复弹奏、范唱,学生通过聆听、模仿学习演唱。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固然十分实用,但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又一次推动了教学方法的进步。以小学音乐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八课《龙力格龙》一课中的演唱歌曲《龙力格龙》为例。这是一首具有浓郁的京剧韵味演唱歌曲。但学生对京剧旋律熟悉程度不高。加之京剧旋律中多大跳音程,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利用手机App软件《快乐钢琴》,将乐曲中的主题乐句作为练习,让学生利用手机软件反复演奏该乐句,同时哼唱旋律。以演奏加深旋律印象,以演唱检验演奏是否正确,二者相互推动,教学效果突出。此教学过程形式新颖,学生积极参与,并相互探讨和学习。经过多次演奏和模唱,学生对歌曲旋律的熟悉度大大提高,满足感也获得很大提升,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
四、 多媒体与小学音乐课堂整合的五原则
(一) 适合原则
《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音乐实践。它要求学生在过程中更多地亲身参与,获得更多直接经验。以往的音乐实践活动往往采用演奏乐器、创编舞蹈等方式。而多媒体技术的出现让音乐实践活动的形式变得更加多种多样。有训练听觉的聆听类软件,有训练节奏的游戏类软件,也有丰富视野的欣赏类软件。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和使用这些信息技术产品,通过自身的参与获得更多的直接体验。在音乐课堂中,应多关注实践类软件在音乐课堂中的应用,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增加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时间和频率。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应用知识。
女人约莫三十四五的样子,肩上挎了个粉色坤包,步态轻盈。进了店,女人径直到了钻石柜。玉敏知道,好戏来了。
(二) 创设原则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可将抽象的音乐知识、复杂的情感体验等装扮成具象的表现形式。从而营造出轻松的学习氛围,创设出富有情趣的音乐情境。激发学生浓郁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例如在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真善美的小世界》一课中,我在导入环节搜集整理了迪士尼乐园的卡通图片,并配以歌曲范唱,制作成“照片墙”让学生观看。照片一张张映入眼帘,随着歌曲的播放,学生也深深被此教学情境所吸引,甚至小声哼唱起歌曲来。可见发挥信息技术的具象性功能,并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合理运用,为学生创设出有趣的教学情境,在教学实践中的效果十分显著。
(三) 实践原则
多媒体技术的形式种多样,有软件类、网页类、音频类、视频类等等。多媒体与小学音乐课堂的融合不是盲目的,也不是在课上大量地罗列各色软件。它需要教师在了解软件的基础上加以分析,合理使用。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的特性,在丰富音乐课堂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四) 拓展原则
多媒体技术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多元化信息的综合。它的最大特性就是包含海量信息。新课标指出:“音乐课堂应关注与相关学科的整合。”在信息时代来临以前,学科整合往往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完成。而信息时代的来临,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出现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海量的信息存储在互联网的每一个角落,只要“轻轻点击”就会呈现任何想要的学习资料。音乐学科是一门艺术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体验音乐的过程是人根据自身知识、信息、经验等积累,通过聆听乐音,产生情感反射的过程。那么,音乐课堂就更需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整合相关学科,大力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学识。
(五) 延伸原则
学生主要的学习过程是在课堂上进行,而课上的有效学习时间十分有限。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传统音乐课堂中的学习模式。并将学习活动从单纯地在课上进行,延伸到课下完成,突破了音乐实践活动的空间限制。例如《叫叫音乐派对》这类手机App软件,它将感受节奏的过程设计成游戏,使学生在游戏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感受节奏。这类软件以智能手机为平台,方便使用,学生不仅可以在课上使用,更可以在课下随时随地“游戏”、练习和感知。音乐课堂中利用信息技术的这一特性,合理设计授课环节,将课上练变为课下提前预习,将音乐基本素养的学习变成持续性学习。利用“多媒体”将音乐课堂合理地从课上学延伸为课下练,把课堂的四十分钟延伸至课下的点滴时间,这样的延伸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课上有效学习时间,而且将学习渗透到了课下,实现了学习的持续性。
五、 结语
总之,多媒体技术的出现,给小学音乐课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合理地将多媒体运用到小学音乐课堂中,其目的是使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更加科学、合理。使学习者学习起来更加轻松、愉快、高效。对于学习者而言,视觉、听觉,还有运动器官协同工作,共同作用于一个目标,既符合知识学习规律,也适合学生的情感需要,并使其产生积极的学习愿望,从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蓝智敏.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2(3).
[3]郑红丽.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合理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
作者简介:
刘莉,甘肃省定西市,定西市通渭县平襄镇店子学校。
标签:多媒体论文; 音乐学科论文; 学习方式论文; 定西市通渭县平襄镇店子学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