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服务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业论文,理论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农业服务的概念
农业服务是为农业生产活动做事,即围绕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办事。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服务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它属商品经济范畴。因为农业服务都是有形的,并且具有一定价值。在服务中,不仅需要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有机结合而且需要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在自给自足和分散经营的农业生产条件下,对服务无过多和过高的要求。只有在大规模的农业商品生产条件下,才对农业服务有追求、有要求。我们所提出和研究的农业服务,就是这种背景下的农业服务。在大规模的农业商品生产中,农业服务的本质就是商品,它和农业生产的关系是一种交换关系,它们之间是互利的,对于这一点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认识。
农业服务从环节上来划分,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产前、产中和产后。这三个环节上的服务工作,一是时效强,二是服务工作具体,只有审时度势抓住农业生产的各个周期,实施滚动性的服务,才能完成整个服务工作。
农业服务从内容上来看,主要包括技术、资金、生产资料、机械、经营管理、农副产品加工销售、运输、仓储、信息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虽然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所不同,但都是围绕大规模商品生产进行的。有些服务内容尽管没有提供任何要素,但对整个大规模农业商品生产是不可缺少的,如信息服务和科学技术服务。上述各种服务都是在专业分工基础上的服务,在整个大规模农业商品生产中是环环相扣的,少了那个环节上的服务工作,整个大规模农业生产将无法进行。
二、农业服务形成的条件
农业服务作为一种商品,在市场上进行交换,必须具有一定的条件。
1、农业生产要达到一定的规模。马克思讲过, 生产不具备一定的规模,服务是无法进行的。也就是说,只有农业生产达到大规模的商品生产,农业服务才有对象;只有农业具备一定的规模,形成规模经济的优势,双方都能获得比较经济效益,农业服务才能进行。所以大规模农业商品生产是农业服务实现的前提。在自给自足的小商品农业生产中,为什么农业服务形不成市场?原因就在于农业生产缺乏应有的规模,自身没有要求。农业商品生产一旦形成一定规模,农业服务被列入了商品经济的范畴,受利益驱动,各项服务就会相应地建立起来,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
2、分工专业化。分工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要求, 是为提高劳动生产率所进行的。分工的发展必然要扩大和密切行业之间互相交换劳动和劳动产品的关系,从而推动生产关系的发展。大规模的农业商品生产进入分工分业阶段,要求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对其进行全方位和多功能的服务。并通过服务实现农业生产率的提高。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农业商品生产过程中的分工,要求农业服务业自身也进行分工,通过分工来进一步强化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
3、服务收费合理。农业服务业的形成和其体系的建立健全,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务收费的合理性。服务收费合理,才能有一定的市场。农民在农业服务市场上选择服务项目,首先所关心的是服务的收费价格。在服务质量同等的条件下,将会选择服务收费最低的、最合理的服务项目。农业服务商品属性的本质,决定其在市场条件下,依然遵循着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法则。因此在建立农业服务项目的买方和卖方市场上,公平交易是最基本的要求。作为农业服务部门在为农民的服务中,不仅要为农民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而且在收取服务费用上要合理,使农民能够和愿意接受。如果收取过头费,不但会伤害农民的利益,而且自身的利益也将难以保证。作为接受农业服务的农民,首先要认识农业服务也是一种商品,它所提供的各种服务都具有一定的价值,不能无偿使用,使用应支付一定的费用,这样才能得到及时、优质、价格合理的服务。在现阶段,在向农民提供服务中,由于市场体系还不够健全,在诸多服务中,难免还带有扶贫色彩,不容易做到完全意义上的等价交换。但是目前只要能够进行交换,就会逐步形成等价交换的市场。
4、农业服务要有载体。 服务载体是能够使服务这个商品实现交换的经济实体。服务实体的形成,需要有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包括私营企业)以及市场行为。政府行为主要是通过制度优惠政策,鼓励各级各类企业兴办多种农业服务实体,使农业服务落到实处。企业行为主要通过自身的经营活动,进一步延伸和强化服务功能,并在服务中逐步形成龙头企业,带动其它服务行业的发展,从而使服务业不断成长发展壮大。市场行为主要是通过及时调节和规范交易双方价格和行为,使农业服务的载体健康成长。
三、实践中应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
1、发展规模经营和专业化生产,推动农业服务业社会化。 规模经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生产单位规模经营,一种是区域规模经营。由于我国人多地少、资金短缺的实情决定,在相当长时期内,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应主要发展区域性的规模经营。发展规模经营应采取的措施是:第一,积极推进土地使用权的市场化和劳动力的市场化,以利生产专业化水平。要打破乡村之间和城乡之间的界限,让土地使用权流动起来,相对地使土地集中,扩大生产单位的经营规模。同时推动劳动力的流动。第二,打破条块分割和所有制分割,由市场配置资源,不分所有制、地区和行业实行联合,建立联合体,发展一体化经营。第三要大力发展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提高规模经营的整体水平。
近年来,山东、江苏等地,在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走出了一条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发展区域性支柱产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路子,称之为农村产业化,大大推动了农村大规模商品生产的发展,值得我们学习和推广。
2、强化农业服务业自身的建设。 当前农业服务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组织上普遍没有形成主体力量;体制上还不活,不少服务力量还没有真正进入服务市场;经营实力上也很薄弱,不能适应大规模商品生产发展的需要。强化农业服务自身建设的措施应该是:第一,在平等竞争中形成农业服务的主体。从目前来看,竞争的主体已初见刍形,如国有企业、供销社系统、金融系统、外贸系统、农业事业单位、个体经济等。这些实体只要哪家愿意和主动为农业服务,哪家就会成为农业服务的龙头企业,哪家就会成为服务的主体。第二,加强改革力度,促进农、林、气、等科技事业单位和部分科研部门迅速向经济实体过渡,促其成为农业社会化大生产中的一员,使生产和科研、服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利益均沾,风险共担,成为经济利益共同体。第三,增加对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部门的投入,建设各种设施,增加和更新各种设备,培训技术力量,以及灵敏掌握国内外市场信息,使服务实体不断地、全方位地增强。
3、当前重点是发展养殖业、果蔬业的产业化。养殖业、 果蔬业产业化的实现是农业产业化的突破口。一般情况下,养殖业、果蔬业适度规模经营,专业化生产,受土地制约较小,可不占或少占耕地,主要是物质和技术的投入。这样可绕开土地集中这个难度较大的问题,抢先步入产业化生产阶段。养殖业可以平面发展,也可以立体发展。专业户养殖可以利用农户家庭院落或在非耕地上进行,不占耕地或少占耕地。此外,养殖业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小,经营的风险性较小。大规模商品化的养殖业和果蔬业生产一起步就是专业化的大生产,要求物质和技术的投入都较大,从而决定其生产一开始就离不开服务业,二者之间有着最直接的关联。
4、各项服务要走在生产的前头,尤其是技术、市场信息等。 如果生产已经起步,而服务还没有眉目,则会延误生产,影响生产,甚至使生产受到挫折。比如,近年来栽桑养蚕经济效益不错,不少有条件的地方试种了一些胡桑,但由于技术指导跟不上,关键性的生产措施不落实,桑园经济效益低,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导致桑园被毁,重又改种的后果。至于因市场信息不灵,销售服务跟不上趟,造成大量农副产品在农民手中积压,辛勤的汗水换不来丰收的喜悦,这样的沉痛教训更是屡见不鲜。
5、制定优惠政策。在农业服务过程中, 由于服务者和被服务者的经济基础都比较差,需要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来扶持生产者和服务实体的发展。根据现实情况,需要制定以下一些优惠政策。
(1)对新建、改建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和服务实体,要在贷款、 税收和出口等方面给予优惠。鼓励支持条条、块块、国营、集体、个体和繁荣私营企业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农业服务业。
(2)允许土地流动,实行农民自愿情况下的土地使用权转让, 鼓励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农民,集中土地,发展规模经营,开拓农业产业化。
(3)鼓励科技人才流动,允许停薪留职、自办、 领办农业服务实体,初办期间可减免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