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黑臭水体系统性整治的一些思考论文_肖鹏程1,王昭诚2,苏楠3

关于黑臭水体系统性整治的一些思考论文_肖鹏程1,王昭诚2,苏楠3

上海建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 200030

摘要:从全国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的总体情况来看,通过近三年的系统整治,黑臭水体整治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明显成效,同时,在黑臭水体整治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和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针对此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黑臭水;体系整治

引言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和人民生活质量日渐改善的同时,城市污水量的增加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脱节现象日益显现出来。每年有大量污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约有1/3的工业废水和超过90%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加之农业废水的排放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这一些列的原因引起水体透明度和溶解氧变化,最终导致河流生态出系统遭到破坏,使水体出现季节性或终年黑臭现象,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和城市化建设。2015年4月,国务院颁布实施《水十条》将黑臭水体划为国家战略重点,黑臭水体治理成为《水十条》发布后首要讨论的话题,也成为城市建设中亟待解决同时也是最为困难的工作任务。对待严峻的黑臭水体污染问题,要正确认识其成因机理,才能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修复和改善水环境污染现象,为群众利益和城市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1.黑臭水体整治的背景进展

为系统性地解决水污染问题,2015年4月,国务院印发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同年9月,住建部、环保部、水利部等相关部委共同编制了《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提出黑臭水体整治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全国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2018年,国家将黑臭水体整治作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七大标志性重大战役之一。总体来看,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

三年来,全国各地根据中央决策部署,把黑臭水体整治作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抓手,围绕 2020年目标,系统推进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全国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共有2100条黑臭水体,截至2018年一季度,已完成治理1745条,完成比例为83%。

2.当前黑臭水体整治的一些误区

一是河道黑臭原因调查不清。部分黑臭水体整治任务较重的城市为完成2020年目标,在整治工作中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思想,希望通过较短的时间突击解决黑臭水体问题,因此在整治前,未彻底、系统地排查河道黑臭原因,只是简单地调查了入河排口、水质现状等面上资料,未从河道汇水区的尺度系统排查入河污染源分布及河道本身的内源污染、水生态本底、整体水系情况等资料。由于黑臭原因摸排不清,使得治理措施针对性不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黑臭问题。

二是治理过程重河道轻陆地。部分城市在黑臭水体整治过程中“就水治水”,侧重河道清淤疏浚、引清换水等水利工程措施,忽视了河道两侧控源截污工作,这样只能是“治标不治本”。

三是忽视关联河道整治。部分城市在黑臭水体整治过程中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错误思想,只整治黑臭段,忽视与黑臭水体直接相连的河道的整治。

四是盲目采用新技术。部分黑臭河道在河道两侧截污工作未做到位的基础上盲目采用一些光催化、生态浮岛、投加生物药剂等技术,既不能解决河道黑臭问题,使用、维护不到位甚至有可能产生新的污染。

五是体制机制不顺畅。目前城市排水管网建设和维护多由住建部门负责,城市水系调度和管理则由水利部门负责,城市点源污染监管则由环保部门负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九龙治水”的格局增加了整治工作的复杂性和协调难度,体制机制不畅也是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推进过程中的一大问题【1】。

3.黑臭水体整治的系统性思考

针对各地黑臭水体整治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和误区,笔者认为需要在本底调查、系统整治、长效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加强黑臭水体整治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同时,以黑臭水体整治作为城市水环境治理的“牛鼻子”,系统提升城市水环境质量。

3.1加强本底调查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黑臭水体治理前,首先要系统排查黑臭水体内源和外源污染源,科学分析黑臭原因。有条件的河道可采取抽干河道的方式排查入河排口,同时根据排口情况反查河道汇水区范围内的管网情况,摸清河道外源污染情况。除河道污染源外,还需开展河道水系调度、水生态本底、水质等情况调查,为整治方案制定提供科学的支撑。

3.2强化系统治理

一是做好控源截污工作。黑臭河道一般位于城市中的城中村、棚户区或者城市郊区等管网不完善的地区,黑臭根源是管网建设不到位导致的河道沿线污水直排入河以及合流制溢流污染入河。这些黑臭水体在治理过程中最关键的是控制入河污染物。有改造条件的河道应尽快完善河道两侧的污水管网,将污水截入市政管网进行处理,从根本上控制入河污染物的排入。部分暂不具备污水接管条件的城中村、待拆迁地区等,应通过“挂管”等临时措施控制入河污染,同时加强河道两侧的排水管理,削减入河污染物。

二是加强畅流活水。“户枢不蠹,流水不腐”。在控源截污工作完成的基础上,应从圩区或者排水分区的角度,加强水系沟通与畅流活水工作,通过“引清换水”来改善水动力条件,提升河道水体的水环境容量,改善河道水质。

三是强化系统整治。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应从水系治理的角度开展整治工作,除整治黑臭段外,还需同步开展与黑臭河道相关联的上下游河道整治工作四是因地制宜开展生态修复。在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畅流活水等工程的基础上,结合河道情况,可适当采取一些诸如设置生态浮岛、人工湿地等生态措施,提升景观效果,进一步改善部分水质指标。

3.3加强长效管理

黑臭水体整治重“治”、更重“管”。首先是加强住建、水务、环保等相关部门的协调力度,加强横向沟通协作,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合力推进黑臭水体整治工作。二是加强河道日常巡查保洁力度,及时发现并清除河道表面的漂浮物,保持河道清洁。通过视频监控、GIS实时定位等技术提升河道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实现智慧管养。除此之外,在黑臭水体整治过程中,要充分注重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加强宣传,提升公众环保意识,积极发动群众共同保护河道环境,共建人水和谐的水生态环境【2】。

结语

黑臭水体的治理是一项艰巨且复杂的工作,必须对其进行系统性和针对性整治,落实“一河一策”政策,因地制宜。在治理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采用最经济、合理、有效的方法治理。同时建立起长期的维护管理机制对治理后的水体进行长期性的监控,确保治理水体能长期保持最佳治理效果,逐步恢复水生生态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何伶俊.黑臭水体治理到了系统化、生态化、智慧化阶段[J].环境经济,2018(16):25.

[2]本刊编辑部.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歼灭战[J].环境保护,2018,46(08):2.

论文作者:肖鹏程1,王昭诚2,苏楠3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5

标签:;  ;  ;  ;  ;  ;  ;  ;  

关于黑臭水体系统性整治的一些思考论文_肖鹏程1,王昭诚2,苏楠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