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吉林省长春市 13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基础建设的日益完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与此同时,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安全也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它不仅影响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也对整个行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生深远影响。所以,建立一套完善的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安全标准化体系对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就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体系的相关重点内容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 安全 标准化体系
1、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概念及其在水利工程中的特点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依据法律法规建立责任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相关工种的操作规程,排查安全隐患和危险源,建立安全防控机制,使人、机、物、环等各个方面处于良好状态,并不断改进,符合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要求,最终实现本质安全。而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在此概念基础上有更强的专业性,它针对水利工程施工的专业标准、企业标准和岗位标准制定相关的专业技术、生产工作、和安全管理的制度和规程,以此约束和规范管理和操作行为,最终达到专业、企业和岗位的三重达标,实现安全生产。
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体系与职业健康体系有很多不同点,不能一概而论。首先,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体系是根据相关专业规范,如:《水利企业安全标准化规范》,《水利工程施工监理规范》、《建设工程监理施工安全监督规程》等,再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实施的,其专业性更强,适用范围则更有局限性。其次,执行力度不同,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同行业法规一样,属强制执行原则,不同于职业健康体系的自愿性,规范性和执行力度更强。第三,评审机构也不相同。职业健康体系经过相关的认证机构评审之后就可正式实施,而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则必须经过政府专业部门认定、审核后才能进入下一步流程,审核过程也更为复杂、严苛。第四,职业健康体系是一种泛用的控制手段,而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体系作为一种管理措施,其目的是排查治理隐患,减少和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有更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是国家行业标准化的一个分支,这一体系的建立健全对国家安全标准化起着补充完善的作用,而国家安全标准化对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则起着规范和指导作用,二者相辅相成。
2、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分级
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并不是一蹴而就建立起来的,目前我国在这一体系的建立并不绝对完善,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在实际应用中不断调整和修改。目前,按其成熟度可大致划分为五个级别。
2.1 初始级
这一级别在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体系处于最低级别。在此级别中,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制度和统一的标准,只是有了一个大概的雏形和一些简单的相关要求,在施工作业中主要还是依靠作业人员的经验,随意性太强。
2.2 计划级
在这一级别中,开始对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体系的结构有了初步的架构,在初始级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相关专业标准和制度的制定与执行,从人员培训、现场管理和资源投入等方面提供相应保障,进一步规范操作行为,在管理程序的稳定性和管理计划的可重复性上得到提高。
2.3 规范级
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体系的规范级是计划级所制定的标准和制度在现场的有效落实和具体开展,它标志着安全标准化工作已经融入到日常生产中,具体工作已进入到规范化阶段,从这一阶段开始,各项措施已经在施工作业中发挥功效,同时作业流程进入程序化和标准化,对实现水利工程安全管理起到了有力的推进作用。
2.4 控制级
控制级标志着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体系已经开始进入成熟阶段,各部分已经基本能够稳定运转,需要的就是进行细节的调整、完善和整体的把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在该阶段还可对其施工进程进行量化管理,通过对人员、设备、物料、环境等相关指标的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建立控制、评价系统,对工程进行有效的监督、控制和安全绩效评估,进一步完善安全标准化体系的相关内容,运用严谨、科学的手段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的整体效率。
2.5改进级
改进级是当前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体系中的最高级,标志着整个体系已经成熟,各个部分在生产实践中长期运转,源源不断地反馈数据统计和评估结果,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对自身体系进行不断优化,是一个不断完善、改进的过程,使水利工程施工安全得到进一步提高。
3、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3.1评价要素
根据国家水利部门的相关文件条例规定,在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体系中有13个关键要素,和45个次要要素,这是整个评价体系的核心基础,为其提供依据和保障。其中如组织机构的职责,是建立由上而下的安全管理机构,并对其中管理人员的责任和义务提出规范和要求;安全生产投入,是负责生产材料及费用的使用进行管理和分配;建立安全管理机制,是要求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管理、评估制度,建立档案资料;教育培训,是对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等进行专业化教育,提升员工素质;隐患排查工作,对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员工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提供有效依据。等等。
3.2评价标准
判断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成熟度的标准其实也就是对以上13个核心要素中各项指标进行分析评价。例如:在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体系中没有对安全机构的职责分工进行申报,说明该标准化体系基础资料还不完整,属于初始级;若该标准化体系中申报了安全机构职责分工,但不够全面、详尽,漏洞较多,说明该体系处于计划级;如果安全机构的职责有比较全面的阐述和较为详细的责任分工,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一定作用,表示该安全标准化体系达到了控制级;如果安全机构责任及分工得到全面申报,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实施,并发挥重要作用,且能够根据人员、环境的变化得到及时的修改,则标志着该安全标准化体系已处于最高的改进级。
4、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体系的运行策略
4.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保证安全标准化体系正常运行的保障。通过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联系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完善的适合自身实际的制度和行为规范,并通过培训和宣传贯彻到每名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让其落到实处,成为行之有效的管理依据。
4.2采用先进技术规范工艺流程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新的设备和新的工艺不断涌现,而一些水利工程企业还一直沿用着过去落后的生产设备和作业方式,不仅生产效率低下,还增加了很多安全隐患,给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造成了很多阻碍。因此水利工程施工应紧跟科技的步伐,转变思路,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对整个生产环节进行规范,减少因人为操作而产生的失误,避免事故的发生,同时利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还能对生产施工的各项环节进行有效的监控,对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起到完善、补充的作用。
4.3加大监管力度
各项制度和标准的制定只是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的第一步,如何在生产中发挥出作用,还需要强化现场的安全监管力度。安排专业部门对施工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针对出现的问题和违章行为按照制度规定进行及时的处理,保证施工人员按标准作业。用制度进行规范,用监管进行约束,这样才能使安全生产标准化持续运转,不断完善。
5、结束语
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不仅是一个水利工程企业成熟与否的标志,更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以及工程竣工后的运转中起着保驾护航的关键作用,它的不断优化对我国建筑行业的进步发挥着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谢琼花.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体系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6,08: 293.
[2]孙倩.水利工程安全施工标准化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6,06: 180-181.
论文作者:王博1,唐晓彤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4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体系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作业论文; 水利论文; 标准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