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效率的措施论文_陈建文

促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效率的措施论文_陈建文

广东联合金地不动产评估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广东韶关 512000

摘要:通过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可以实现对现有土地的合理划分,加大土地开发力度,进一步增加农民耕地面积,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在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通常需要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有效结合,立足于地区产业布局,针对开发整理出来的土地在质量和结构上进行科学规划,使其与农业区域结构调整相适应。并与各地实际情况有效结合,利用整理出来的土地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深入挖掘土地潜能,实现农民的增收。

关键词: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效率;措施

1土地整理中各阶段测绘技术的应用分析

1.1土地整理专项规划阶段

在土地整理的专项规划阶段,需要进行土地开发专项规划图的制定,它是在规划基期年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基础上制定的。市县级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占土地整理专项规划数量的绝大部分,其比例尺通常为1∶5万~1∶20万,它以国家测绘部门提供的1∶1万中、小比例尺航测地形图为基础进行编绘的。土地整理专项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土地潜力调查,土地潜力调查图的基础是1∶1万土地详查图,同时要开展野外实地调查工作。

1.2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阶段

项目投资前期的基础工作就是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项目可行性研究对区域内土地面积、长度、高程等精度要求较低,其工作底图也可以采用专项规划阶段的相关图件。项目规划设计阶段涉及众多内容,如判断项目规划方案的好坏、详细设计沟林路渠工程、确定工程概预算和土方计算的正确性等,因此,这一阶段对于该区域地形地貌的实际测量要求较高。同时,对于区域内土地面积、长度和高程等方面要求较高。一般来说,项目规划设计阶段的工作底图是实测比例尺大于1∶2000的全要素地形图。

1.3土地整理项目施工及管理阶段

在进行项目施工时,施工单位需要结合审批通过的设计方案和设计图件开展土地整理项目施工,这就需要专业测绘单位提供前期测量成果和设置的专门控制点石。在项目竣工验收阶段,还要进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图的提交,竣工图比例尺需要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图保持一致。将测绘技术应用于土地整理项目施工和管理阶段,能够通过测绘数据对项目的竣工现状进行最终反映,其测量成果需要在工程项目相关管理部门进行保存,因此,这一阶段对测量精度和测量内容有着更高要求。

2科学规划和组织

在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过程中,需要基于统筹城乡发展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即要在前期规划过程中明确目标,并对具体的实施细节进行完善,为后续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具体规划编制工作中,需要考虑农民的意见,并与城市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结合,具体针对丘陵山地、村镇土地、平原地区及旧城改造等进行整理,具体实施过程中以小流域整治为单元,做到全面衡量及合理布局,重点要放在改变农业生产条件上面,解决好水利设施配套问题。在村镇土地整理工作中,需要对原制定的村镇规划进行修订,重新对桩庄、居民点进行界定,将农民住宅进行集中,实现农田规模化集中结营。对于平原地区,需要以对中低产田改造为主,提高耕地的质量。旧城改造过程中要深入挖掘城镇存量土地潜力,解决城市建设用地需求。通过开展土地开发整理,从而推动农村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在对土地开发整理科学规划的基础上,还要由政府统一领导建立机构,并搞好协调工作,形成合力,有效的将人、财、物集中起来,确保各个部门能够发挥出各自的职能,从而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依照新政策,与实地情况有效结合开展土地开发整理

在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需要掌握当前国家与其相关的各项新政策,并以建设新农村及实现城乡一体化作为具体的目标,加大对重点地区的开发整理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还要与提高土地利用率、现代农业发展和生产条件等因素有效结合,全面提高土地的复垦率。这就需要加快对当前土地复垦相关的政策进行完善,做好农村宅基地整理工作。而且在土地复垦后,需要对种植、畜牧及农业生产等进行优先考虑,对于无法进行农业生产的土地,可以由国家开发和整合用于旅游工业用地,对其进行合理使用,确保每一寸土地都能够做到物尽其用,更好的发挥出土地的价值。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点普遍存在利用率低的问题,因此要对农村居民点进行合理规划,通过合并迁移来治理空心村,以此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农村宅基地的利用率,进一步对对农村居住环境进行优化,实现对耕地的有效保护。另外,在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还要对未利用土地的开发利用给予充分重视,深入考虑未利用土地周围的环境条件,在保证生态环境不被破坏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在开放过程中不能存在过度开垦及破坏生态平衡的情况。

4确保土地开发整理的质量和水准

在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同时也是增加耕地面积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的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因此在具体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在注意开发整理工作效率的同时,还要确保土地开发整理的质量,全面提高土地开发整理的水准。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要严格审查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及时对不合理及不准确的细节进行修改。而且在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完成后,还要由相关的管理部门进行验收,以此来保证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达到具体的标准要求,全面提高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水准。

5引导投资多元化,加强资金的运作和监管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通常规模较大,需要较多的投资,单纯的依靠政府资金来无法保障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因此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要对已有资金渠道进行强化,即各级政府可以通过将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和土地出让金等自留出一部分作于土地开发整理资金,并做好这部分资金的缴收工作。同时还要通过引入资本市场,使投资更具多元化,并鼓励引导社会资金的积极参与,实现共赢发展,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在土地开发整理资金使用过程中要做到专款专用,通过制定完善的监管政策措施,定期不定期由监管部门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核查,并将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公示,全面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在规定范围内,尽量使资金使用程序简化,从而实现资金的高效使用。

6运用3S技术,提高工作效率

土地开发整理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带有很强的理论性和技术性,3S技术为解决土地开发整理提供了技术保障。土地开发整理需要现状图,可以利用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通过解译提取有效信息,绘制现状图。利用GPS采集地面数据,对遥感影像纠正,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利用GIS技术对地图进行矢量化,建立土地信息数据库。利用DEM辅助计算进行填挖方计算,利用GIS的模拟功能模拟施工后的效果,利用GIS生成各种图件和报表。

7结语

由于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对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科学的土地开发整理,可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耕地保护,并全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虽然在当前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再加之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一些新问题和新情况,但只有我们有明确的目标,通过科学的规划,必然会促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效率,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颖.天津市土地整理储备项目监管模式创新研究[D].天津城建大学,2017.

[2]刘波.土地开发整理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

[3]张鹏.基于GIS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

[4]罗文斌.中国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影响因素及其改善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1.

论文作者:陈建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  ;  ;  ;  ;  ;  ;  ;  

促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效率的措施论文_陈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