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涵工程中的涵洞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龚硕

公路桥涵工程中的涵洞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龚硕

中交城乡建设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56

摘要:当前社会中涵洞工程主要是应用混凝土技术来进行施工,较之传统施工技术,具备更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可以发挥重大的作用,并且能够全面提升工程的质量。但是因为工程自身的特性而导致的难度较高,需要全面深入地掌握施工工艺过程,切实保证工程的质量满足要求。因此,加大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施工技术的研发就是当前交通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关系着国家发展的关键性工作。

关键词:公路桥涵;项目施工;涵洞施工技术

1公路桥梁涵洞的概述

所谓公路桥梁涵洞工程,主要是指在公路或铁路下的沟道工程,是引导水流的重要设施。公路桥涵施工是一项繁琐的工作。因此,公路桥梁涵洞的施工质量在公路的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整个交通和公路运输有很大的影响。涵洞一般由洞室体、洞门施工、基础工程和附属工程组成。其中,洞体是涵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截面呈圆形、箱形、拱形。洞口的施工主要在涵洞的两端。涵洞的进出口具有保证水流畅通的功能。因此,在设置构造物时,必须保证水流的畅通,避免河床和路基侧边的大冲刷,为排水提供有利条件。在山区公路涵洞工程中,通常在涵洞设置出水口和进水口。在铺设下游的过程中,需要从隧道入口处3-5厘米处,以确保涵洞的最大功能。为了改变沟渠位移涵洞,必须保证进出沟渠的直线度,施工单位要做好引水工作,避免因流水引起的路基严重破坏。

2公路桥涵工程中的涵洞施工技术

某工程设有1道62m的圆管涵倒虹吸、2道117m的箱涵、4道88m的圆管涵,工程用钢筋混凝土箱涵为过水涵,洞身净高3m、涵洞墙身长69m、洞与线路交角为90°,洞口、洞身、基础均采用C20混凝土,涵洞进出口形式均为一字进出口,沉降缝设置间距为7m到10m,洞身垫层、洞口一字墙同样采用C20混凝土。

2.1涵洞施工

在某桥梁工程涵洞的具体施工中,该施工的流程可以概括为:“测量放线、基础开挖、碎石土换填、混凝土基础施工、涵身、顶板施工”,各环节施工的具体内容如下。

2.1.1测量放线

首先需根据现场施工控制桩测设涵洞中心里程,并同时埋设轴线放线护桩,以满足施工过程的复测、放样需要。为保证测量放线质量,施工单位专门为测量队配置了1台自动安平水准仪与1台全站仪,结合现场情况与测量放线结果,确定涵洞基础开挖线、开挖坡度和支护方案。

2.1.2基础开挖

基于涵洞轴线埋设涵洞两端护桩与中心桩,为检查开挖情况、保证开挖质量,采用设置临时水准点的标高控制方式,考虑到集水井与排水沟位置,确定基坑地面平面尺寸每边放宽不小于80cm,而为了避免施工过程中的机械开挖破坏基底土自然结构,采用机械开挖与人工开挖配合方式,机械开挖预留20cm厚度进行人工开挖。结合地质情况,采用1:1的坑壁坡度,并采用圆极钢板桩临时支撑特殊地段。此外,为避免对施工进度、施工质量造成影响,采用集水井法处理地下水,并开展针对性较强的防、排水工程。

2.1.3碎石土换填

通过基底检查确定基础开挖施工无误后,进行碎石土换填施工,由于工程处于软路基段涵洞,采用碎石土换填处理方式,超出结构物每边100cm作为处理宽度且基坑按照1:1放坡。碎石土换填体积为29200m3,采用分层回填处理方式,每30cm进行压实度不小于92%的压实,并应用砂砾石回填侧墙以外各自1m范围内,由此即可保证两侧路面与涵顶的平顺性。

2.1.4混凝土基础施工

采用由混凝土罐车运输的商品混凝土,施工过程采用插入式振动器进行混凝土的振捣密实,其位移间距被控制在作用半径的1.5倍之内,且插入下层混凝土深度控制在50mm~100mm区间。混凝土拆模需在强度等级达到2.5MPa后,且需要避免混凝土出现拆模损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5涵身、顶板施工

采用1.5m×1.2m组合式钢模,该模具具备较优秀的强度、刚度、稳定性,且接缝严密,模板安装后进行垂直度、高程的检查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加固。顶板模板竖向支撑采用方木,横向水平支撑采用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并采用在沉降缝处填塞沥青木板的处理方式。对施工用钢筋处理,保证其洁净、表面无损伤、平直且无局部弯折,调直钢筋采用冷拉方法,其中HRB335级钢筋冷拉率被控制在1%之内,该型号钢筋主要用于钢筋混凝土箱涵受力与构造,具体施工采用了结合实际灵活运用绑扎接头、焊接接头的闭合框架受力钢筋处理方式。采用C30混凝土进行箱涵墙身施工,并在浇筑前做好了钢筋、预埋件、模板、支架的检查与记录,施工前在模板内层涂刷了脱模剂,且实现了分层厚度与间隔时间的严格控制,就地浇筑工艺的应用也较好保证了箱形涵洞施工质量。

2.2混凝土养护、防水处理

2.2.1混凝土养护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12h内养护,采用以混凝土表面湿润为标准并配合使用草袋的养护方式,洒水养护每天控制在7次以上,养护以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为限。为更好保证施工质量,施工单位通过严格的制度规定保证了养护水与混凝土表面的温差控制在15℃内,并保证了混凝土终凝前覆盖物不直接接触混凝土。

2.2.2防水处理

混凝土强度到达设计强度后,采用防水层做防水处理,防水层由沥青、油毛毡、织物共同组成,并同时使用热沥青对被土掩埋部分涵身及端墙做防水处理。

2.3涵背涵顶回填、沉降缝设置

2.3.1涵背、涵顶回填

回填土需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进行,采用天然砂砾作为回填土,由于填土厚度在1m以上,采用机械填土的回填施工方式,振动压路机的碾压严禁开振动源。通过派专人进行分层厚度与压实度的检查,保证了回填土分层厚度控制为30cm且压实度超过95%。

2.3.2变形缝设置

结合业界规定与工程实际,箱涵涵身每隔9m设置了连同基础的变形缝,并在地基填挖交界处、土质发生变化处设置了变形缝,缝宽控制在2cm到3cm且内侧镶嵌厚度为2cm的厚油浸软木板,同时采用止水密封膏处理外侧填塞。值得注意的是,为保证公路桥梁涵洞工程的变形缝处于截面且保证竖直,施工过程保证了立模堵头的坚固与稳定,现场地质情况也在变形缝设置中得到了较好体现,这些均为某工程质量保证提供了有力支持。

3盖板涵施工注意事项

3.1加强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

全面提升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在实际工作中,要以质量管理为出发点,树立质量第一的管理理念。对于任何一个施工环节和工序都要开展全面的质量管理,无论是材料的采购、工程的施工还是竣工验收,都要加大质量监督管理力度,切实提升工程的质量水平。

3.2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检查体系以及管理机构

工程质量应该由项目部整体复杂,同时还应该由专职的检验工程师来对整个项目进行全方面的检测,施工人员也要做好工程质量的检查,确保质量处于全面控制的条件下。

3.3严格质量标准

任何一道工序和环节都要有明确的质量控制标准,严格按照标准施工。积极应用新工艺、新技术,要有专人进行检查,确保各项技术措施都落实到位,工程质量也能够满足要求。

4结束语

总之,桥涵工程中涵洞的施工是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影响了公路建设的质量。加强涵洞施工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对保证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从源头上控制建筑材料,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专业施工队伍的水平,减少工程建设中的质量问题,提高公路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孟冬玲.关于公路桥梁涵洞施工的若干思考[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9).

[2]任寒蕊.涵洞施工工艺及施工重点[J].技术与市场,2016(9).

[3]高旭,杨兰慧,李云鹏.公路涵洞施工质量控制实例分析[J].科技资讯,2016(30).

论文作者:龚硕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4

标签:;  ;  ;  ;  ;  ;  ;  ;  

公路桥涵工程中的涵洞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龚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