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第四医院 湖南 410006
【摘 要】目的:探讨灌注及弥散磁共振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8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磁共振灌注成像,然后对两种方案不匹配的缺血半暗带情况为患者制定对应的溶栓方案。结果:88例患者中66例临床表现为脑梗死,其中46例患者发现明显半暗带(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体积>磁共振灌注成像体积),20例患者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体积与磁共振灌注成像体积基本相符,并未发现明显半暗带。22例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其中16例患者在6h内缺血症状得到缓解后恢复正常,6例患者6~12h内缺血症状得到缓解后恢复正常。结论:灌注及弥散磁共振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具有积极意义,对照使用能明确患者半暗带地区,对超早期脑梗死患者的诊断具有积极意义,两种成像联合使用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灌注;弥散磁共振成像;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应用;效果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erfusion and diffus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in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Selection methods:in November 2016 to August 2018 of our hospital,8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line of magnetic resonance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and magnetic resonance perfusion imaging,then the two plans don't match ischemia half dark details with corresponding thrombolysis for patients. Results:66 cases of 88 cases of clinical manifestation of cerebral infarction,46 cases of these patients were found significant half dark zone volume > magnetic resonance perfusion imaging(magnetic resonance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volume),20 cases with volumes magnetic resonance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and magnetic resonance perfusion imaging in line,found no apparent half dark zone. 22 cases of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including 16 patients within 6 h after ischemia symptoms eased back to normal,6 cases with 6 ~ 12 h after ischemia symptoms eased back to normal. Conclusion:perfusion and diffus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the diagnosis of acute cerebral ischemic stroke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patients with contrast can use clear half dark areas,in super early diagnosis of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with positive meaning,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wo kinds of imaging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Key words:perfusion;Diffus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Acute ischemic stroke;Application;The effect
临床诊治过程中针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症状确诊方式成为医学各界急需解决问题之一[1]。目前磁共振弥散成像、磁共振灌注成像技术能明确观察到缺血性脑病患者超早期病灶的具体位置,出血情况,发展变化及半暗带,对脑梗死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非常深渊的意义。对发病3h内的急性脑梗患者采取超早期溶栓可有效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对患者预后生存时间及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有积极影响[2]。早期溶栓的重要前提是患者病灶存在可逆性缺血半暗区域,磁共振弥散成像、磁共振灌注成像技术联合使用可明确患者半暗带分布,大于超早期溶栓做出重要指导,成为目前溶栓治疗的首要诊断技术,在国际脑血管诊治范围中发挥重要意义,因此我院对8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取磁共振弥散成像、磁共振灌注成像,效果理想,特作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8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磁共振灌注成像。其中男62例,女26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55.3±2.2)岁,发病时间1~3h,平均发病时间(1.1±0.2)h,高血压患者32例,糖尿病患者10例,患者自愿加入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文件,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方法
所有患者首先行颅部CT排除外脑出血及其他脑部疾病患者,所有患者诊断时间均在发病5h内,随后分别行磁共振、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磁共振灌注成像、磁共振血管造影。
1.2.1磁共振检查方案:本次使用GE signal Horizon磁共振成像系统(生产厂家:美国GE公司),整体磁场强度设定为1.5T,层厚度设定为1mm,设定11个扫描层面。
1.2.2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扫描参数设定如下,首先对其平面回波脉冲序列进行定位,并设定X、Y、Z空间轴,其次对其设定对应的弥散加权梯度。如果设定b值为1000,则扫描矩阵为1282,扫描频次为单次扫描,时间为40s
1.2.3磁共振灌注成像:扫描参数设定如下,本次平面回波脉冲序列设定TR为2000,TE为80,对每1层的扫描均为30次,时间固定为1min,扫描开开始5s后给予注射造影剂,依照造影剂到达组织前、达到及流出病灶组织后的信号变化情况,对脑血容量及平均通过时间加以计算,绘制图形加以明确。绘制结束后对两图中脑血容量下降及通过时间延长范围对脑灌注降低的体积进行计算,后对其脑梗死范围加以确定,综合脑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及脑梗死范围计算半暗带。
1.3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88例患者中66例临床表现为脑梗死,其中46例患者发现明显半暗带(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体积>磁共振灌注成像体积),20例患者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体积与磁共振灌注成像体积基本相符,并未发现明显半暗带。22例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其中16例患者在6h内缺血症状得到缓解后恢复正常,6例患者6~12h内缺血症状得到缓解后恢复正常。
3讨论
临床治疗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灶位置存在可逆性半暗带,采取超早期溶栓治疗可辅助该部位脑组织恢复常规功能,而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诊断成为重中之重。功能影像技术发展成为脑卒中及脑梗死的主要诊断方案,对可逆性半暗带的发现存在积极意义[3]。
磁共振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诊断中发现,脑组织细胞因缺血引发毒性水肿,以至于导致脑组织细胞水分子的弥散功能降低,这种现象在脑卒中发生后很短时间内的超早急性期就可表现出来。近年来通过对患者早期脑出血情况、脑损伤体积计算等方式对患者的临床缺血性脑病严重程度加以评估。磁共振灌注成像作为目前首选诊断方案,主要是因其能直观超早期对患者血流下降情况加以评估,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相比,前者敏感性更高,对急性缺血性组中患者进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后,显示正常或微小病灶时,采取磁共振灌注成像能及时对患者早期缺血量进行评估,当然这种扫描方式无法确定患者病灶的主要位置及具体范围。而两种方案联合使用可有效评估早期卒中患者脑梗死情况,对患者脑部半暗带进行评估并动态观察患者病灶损伤组织面积变化情况,对脑卒中及脑梗患者的早期溶栓及预后评估均有积极效果[4]。
灌注及弥散磁共振成像诊断体积不匹配则表示存在半暗带,需对其进行评估。研究人员分析发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灶面积大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数据,两者之间存在不匹配体积,那么需着重考虑患者急性期或者干预过程中出现梗死面积扩大现象。而患者在急性期局部脑血容量大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面积,两者之间出现不匹配体积,那么表示对于患者梗死体积的评估存在误差,患者梗死面积扩展比预估速度要快。如果急性期患者脑部血容量损伤体积与画着最终脑梗死的体积正好符合那么对于患者的干预及预后效果则是最为理想的。两者之间差异对患者无较大影响。另外研究发现如果病灶面积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存在不匹配体积,那么表示患者在半暗带评估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如病灶面积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体积差异在30%内,那么目测与体侧体积基本一致,两者存在差异性(P<0.05)。患者脑部血容量损伤体积低于梗死体积则表示患者无半暗带(P>0.05),但是至今并未研究出脑部血容量损伤体积的方案或者测算软件,因此不能对其进行准确评估。研究发现离散较大主要是患者自身病变体积存在变化或者体积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导致测定误差。
目前对于静脉溶栓的治疗中多考虑患者的治疗时间窗,对于发病3h内采取超早期溶栓干预。本次研究发现,66例脑梗死患者中46例患者发现明显半暗带(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体积>磁共振灌注成像体积),20例患者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体积与磁共振灌注成像体积基本相符,并未发现明显半暗带。则充分表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磁共振灌注成像对患者半暗带评估存在积极意义,对患者溶栓干预具有权威支持作用。
研究发现患者即使在3h治疗窗内给予治疗,而自身病灶位置并无半暗带,脑组织细胞损伤呈现不可逆状态时,溶栓治疗已无效果,此时贸然给予溶栓治疗还可能引发患者病灶位出血量剧增。另外研究显示,88例患者中66例临床表现为脑梗死,22例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其中16例患者在6h内缺血症状得到缓解后恢复正常,6例患者6~12h内缺血症状得到缓解后恢复正常。时间窗作为目前溶栓首选考虑因素之一,也要依照患者的个体差异性进行综合分析,对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时间窗救治还需对其周围循环情况加以评估,并对患者整体代谢情况进行了解,这些因素则存在各异性,患者病灶即使为同一血管也因个体不同需给予不同干预。
综上所述,灌注及弥散磁共振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具有积极意义,对照使用能明确患者半暗带地区,对超早期脑梗死患者的诊断具有积极意义,两种成像联合使用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国平,李德炯,钟平,etal.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对急性脑干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评估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3):3186-3187.
[2]吴静,沈慧聪,赵瑞华.表观弥散系数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分期及判断脑组织灌注状态中的作用[J].中国卒中杂志,2016,11(5):368-372.
[3]方明.弥散成像和血流灌注成像磁共振诊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意义[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23(2):35-36.
[4]杨民,李海歌,吴亚红,etal.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7,27(8):1428-1431.
论文作者:龚剑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0
标签:磁共振论文; 患者论文; 缺血性论文; 体积论文; 病灶论文; 脑卒中论文; 溶栓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