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护理进展论文_潘国梅

预防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护理进展论文_潘国梅

广西梧州市岑溪市妇幼保健院?妇科???邮编543200

摘要:分娩是指胎儿脱离母体成为独立存在的个体的过程,其分个时间段,即3个产程,第一产程为宫口扩张期,第二产程为胎儿娩出期,第三产程为胎盘始出期。在自然分娩后,产后出血属于产妇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危险性较高,也是引起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对产妇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必须要全面了解分娩生产全过程,实施有效的治疗及早期预防护理,对降低自然分娩后产后出血发生几率具有重要作用。本次研究主要针对预防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护理进行分析,为妇产科提供一份参考。

关键词:预防;自然分娩;产后出血;护理进展

自然分娩是在有安全保障的前提下,不加以任何人工干预手段,胎儿通过阴道顺利娩出的一种分娩方式[1]。临床实践表明[2],自然分娩最基本的条件取决定于以下三个因素,即:产力、产道及胎儿均正常,且三者相适应。因此,孕妇在实施自然分娩时,必须要全面了解预产期生产全过程,积极做好产前检查,做好分娩准备。但由于多种不同因素的共同作用,易使自然分娩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症状,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均会威胁产妇生命安全[3]。因此,实施有效的预防干预护理措施,对降低自然分娩发生率具有重要作用。本次研究基于以上背景,分析预防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护理进展。

1.自然分娩的重要性

自然分娩属于妇产科最常见的一种分娩方式之一,其相对比剖腹产具有显著的优势。自然分娩风险较小,术后并发症较少,再次怀孕风险较小,对于瘢痕体质孕妇来讲,可有效降低瘢痕发生几率[4]。分娩时腹部阵痛会促使产后垂体分泌催产素激素,其可促进产程的进展,还可促使产后母体快速分泌乳汁及快速恢复[5]。通过自然分娩可使免疫球蛋白G在自然分娩中,由母体传至胎儿,进一步提高新生儿抵抗力;胎儿在产道中,通过触、味、痛觉等本位感的锻炼,促使大脑及前庭功能的发育,对新生儿运动及性格均有一定的好处[6]。分娩过程中子宫的收缩,可使肺部得到锻炼;在分娩时,通过子宫有规律的收缩及产道的挤压,可使胎儿呼吸道的羊水及粘液顺利排挤出来,极大的减少新生儿并发症发生几率[7]。

2.产后出血引发原因

2.1胎盘因素

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植入及胎盘残留均会引起产后出血,以上因素会使子宫内膜出现损伤,导致分娩后出血,其也是导致围产儿出现死亡的主要因素。此外,胎次越多,流产次数越多,对子宫内膜的损伤较大,会继发感染,从而增加子宫出血现象[8]。

2.2宫缩乏力

产后宫缩乏力是引发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主要是由于产妇心理过度紧张,麻醉药物应用不合理,分娩过长、产妇体力衰竭等因素引发子宫收缩乏力;此外,羊水过多、巨大儿、多胎妊娠等也是引起宫缩乏力的主要因素[9]。

2.3产道损伤

急产会使软产道来不及充分扩张,滞产会使软产道压迫时间过长,从而影响静脉回流,导致其出现水肿,降低其弹性,造成软产道损伤,进而增加产后出血率[10]。

3.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预防护理

3.1健康教育

根据孕妇身心状况及实际情况,正确评估其实际病情,于产前对其实施妊娠宣教,讲解分娩方式、孕期保健知识、优生优育知识等,提高孕妇自我监测技能及自我保健意识与能力,进而降低高危妊娠发生几率[11]。

3.2产前预防

积极作好产前检查,给予孕期保健知识评估,控制好并发症发生率。注意营养,为其制定合理的营养、运动及休息方式,让孕妇补充足够的铁剂、叶酸、维生素等,预防并发症发生几率。对于多胎妊娠的孕妇,应给予钙剂治疗,控制妊娠高血压发生几率[1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产前门诊时,对多胎妊娠的孕妇应提前收治入院;对有合并其它症状的孕妇设立专案管理,定期检查凝血功能,及时对高危妊娠实施处理[13]。

3.3产时护理

产时对孕妇实际病情进行监测,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即当孕妇达到第一产程时,密切观察胎儿胎心、孕妇宫缩情况及产程,定时实施肛查,了解宫口情况及胎先露下降情况,及时发现与积极处理产程的延缓及停滞现象,做好一切术前准备,有效预防产后大出血现象发生[14]。在使用缩宫素过程中,要有专人守护及监测。当孕妇进入第二产程时,观察胎儿胎心的变化情况,保护好孕妇的软产道,待胎儿娩出后,及时观察出血情况,收集好出血量[15]。第三产程时,积极预防产后出血,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及预防产后出血发生几率;在此过程中,积极认别胎盘剥离现象,避免对脐带的牵拉,不可揉挤子宫,协助胎盘顺利娩出,认真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16]。同时察看软产道是否有裂伤,及时给予缝合。对产后2h的出血量进行收集,如超过200ml,快速寻找原因,给予针对性处理。察看孕妇生命体征及阴道出血量,警惕产妇出血、休克等症状,如发现产妇出现口渴、打哈欠、烦躁不安等现象,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发生几率[17]。

4.预防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护理进展

在自然发娩中,为预防产后出血发生几率,对预防护理进一步实施展望,可通过积极与孕妇进行交流及沟通,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指导,帮助孕妇缓解心理压力,减少精神因素引起的滞产现象,提高孕妇自然分娩信心,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几率[18]。如产后出现出血,护理人员应准确、积极、快速的配合医生采取处理措施,快速查明产后出血原因,有效的实施止血处理;同时帮助产妇按摩子宫,遵医嘱给予相应的治疗药物,促使子宫良好的收缩[19]。如治疗无效果,可实施结扎子宫动脉、子宫切除等措施挽救产妇生命。产后,为产妇提供安静、整齐的病房环境,定时消毒,保持床单平整、整洁,指导会阴部护理措施,指导产后恢复方法,促使产妇产后快速康复[20]。

5.小结

对自然分娩产后出血引发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给予针对性预防护理措施,严格执行操作流程,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提高道德教育,进一步降低自然分娩产妇产后出血发生几率。

参考文献:

[1]李静.自然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65):180.

[2]阮月萍.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经阴道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J].大医生,2017,2(05):65+144.

[3]刘海燕.综合护理对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08):147-148.

[4]宋茂芳,柴建华,洪程程,张燕华.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自然分娩产后出血有效性的Meta分析[J].四川医学,2017,38(03):319-323.

[5]韦孟确.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护理现状与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04):223-224.

[6]益西卓玛.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初产妇产后出血的作用探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22):88+91.

[7]何国梅.缩宫素与米索前列醇对自然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22):4721-4723.

[8]杨秋勤.产后康复按摩预防晚期产后出血的效果体会[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09):17+12.

[9]廖丽玲.预见性护理预防自然分娩患者产后出血效果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07):163-164.

[10]郭小巧.50例自然分娩产后出血预防与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04):217-218.

[11]香淑媚,刘小琼.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产后出血的影响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11):154-155.

[12]厉珍,程秀娟.围产期产妇心理状况与护理管理[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19):44-45.

[13]王卉.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经阴道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疗效[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2(06):120+122.

[14]卢保华,况丽.综合护理干预预防初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05):550-551+561.

[15]黄灿萍.自然分娩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护理进展[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15):2002-2003.

[16]牛建佩.护理干预预防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16(08):1374-1375.

[17]姚丽新.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护理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0):1297-1299.

[18]王栋芝.预防性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08):29-30.

[19]王爱香,靳文娟,赵舒煊.56例自然分娩产后出血临床分析及护理措施[J].甘肃医药,2012,31(05):396-398.

[20]许春菊.产前护理干预对自然分娩的影响[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9(10):516-517.

论文作者:潘国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月上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0

标签:;  ;  ;  ;  ;  ;  ;  ;  

预防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护理进展论文_潘国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