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与对话:一种非黑格尔式的哲学史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黑格尔论文,哲学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51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019(2003)03-0001-08
黑格尔有一个非常著名并且影响深远的理论:“哲学是哲学史”。按照他的观点,哲 学史上只有一种哲学,不同历史时期的哲学思想看似相互对立杂乱无章,其实不过是这 一种哲学从潜在、展开到现实的发展过程中在不同阶段上的特殊表现,因而哲学史的发 展呈现为某种继承和发展的辩证关系。由于在后的哲学理论继承和发展了在先的哲学理 论,所以越是在后的哲学就越是接近真理,最后将形成一个包容以往所有精华在内的“ 大全”,而完成这个“大全”就被黑格尔视为他的历史使命。黑格尔的狂妄自大无疑受 到了人们的无情嘲笑,但是他的哲学史观却谬种流传,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深受我们的赏 识,因为它似乎以强有力的辩证法使我们相信,“哲学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哲学也 像科学一样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进步(进化)过程”,因而“哲学也是科学”。结果,尽管 这种哲学史观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是至今仍然影响深远。
我们也说“哲学是哲学史”,不过其中的意思却与黑格尔完全不同。
我们主张哲学是哲学史的理由是,哲学问题是一些永恒无解但人类精神却不得不永远 追问的难题,由于这些难题并没有统一的终极答案,只有不同的解答方式,哲学史上哲 学家们的不同理论通常就是这些不同解答方式的典型代表,因此哲学不同于科学,它不 是线性的知识积累的过程,而是围绕哲学问题而展开的无穷探索,哲学家们的思想作为 一条条探索之路,相互之间不仅仅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更具有相互独立的存在价值。 因而,任何一种哲学理论只能代表无数探索之路中的一条道路,都不足以代表整个哲学 ,而哲学乃存在于过去、现在乃至将来所有的哲学探索之中。所以,当我们说“哲学是 哲学史”的时候,其含义并不是像黑格尔那样以为整个哲学史只是“一种”哲学的发展 过程,而是强调没有任何一种理论能够成为一切哲学的代表。当然,哲学家们在置身于 哲学问题的境域的同时,便遭遇了以往哲学家们的追问和探索,他们总是在前人的基础 上进行哲学思考的。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哲学问题大多没有终极的答案,所以哲学思想 始终处在选择和开拓新的道路的过程之中。就此而论,哲学史所记录的乃是哲学家们对 于这些哲学问题的不同解答方式,或者说是一条条不同的探索之路。
本文试图通过对哲学的本性乃至哲学问题的性质的分析,将哲学家们的思想活动看作 围绕哲学问题而展开的争论,我们称之为思想与思想之间的“对话”,从而对于“哲学 是哲学史”给出一种不同于黑格尔的解释,意在引入一种非黑格尔式的哲学史观。
一、哲学问题
对于学习和研究哲学的人来说,首先遭遇的难题就是“哲学是什么”的难题。
表面看来,将“哲学是什么”看作是一个难题似乎有些不可思议。因为哲学这门学科 已经存在了2600多年,作为许多学科的诞生源泉,哲学的历史更加古老悠久,如果现在 还在争论“哲学是什么”,那意味着这个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的确令人难以理解。 毫无疑问,对于一门科学来说,所谓“定性”乃是其形成、发展、成熟的基本条件、基 础和标志。然而恰恰在这样的基本问题上,不同的哲学流派,不同的哲学家,各有其不 同的规定,从未达到过普遍的共识。一门历史如此悠久的学科竟然在最基本的规定(定 义)上始终无法形成统一的意见,难怪人们时常要对哲学的合法性提出质疑,这不能不 令研究哲学的人感到无地自容。
我们不想在这个难题上纠缠不休,只是想通过它来分析哲学的本性,虽然这样分析下 去也许会提供出一种可能的答案。
在人类精神的意识形态领域中,哲学是一门非常特殊的学科。就哲学与科学和宗教之 间的关系而论,哲学似乎居于这两者之间。一般说来,科学源于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 界的需要,它诉诸于理性而以自然为其认识的对象;宗教产生于人类精神“终极关怀” 的理想,亦即要求超越自身的有限性而在永恒无限的精神层面上关注人类的来源与归宿 ,它诉诸于情感而以超自然的存在作为其信仰的对象。至于哲学,它一方面像自然科学 一样诉诸于理性,但又像宗教一样,以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作为它的理想,如果说 宗教是信仰的世界观,那么可以说哲学就是理性的或理论化的世界观,这就凸现出了哲 学不同寻常的特殊性。哲学的这一特殊地位无疑是它的“长处”:科学只是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而无法解决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和目 的以及世界观等等问题,而这正是或应该是哲学研究的对象;宗教虽然以人类精神的“ 终极关怀”为目标,但是由于它以信仰为前提和基础,因而缺少理论的力量和理性的普 遍性。然而,哲学的这一“长处”恰恰也是它的“短处”:哲学以理性为基础,但是却 由于其对象的缘故而不具备科学的确定性即所谓的“科学性”;哲学以人类精神的“终 极关怀”为对象,但是由于它主要以理性的方法为认识手段,而这种手段难以通达终极 关怀的境界,所以又不如宗教信仰那样自有其方便的法门。于是,当哲学试图成为象自 然科学那样的科学的时候,它就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从词源上看,哲学在古希腊语中是philosophia,本义是“对智慧的爱”或“爱智慧” 。就此而言,哲学家应该是世界上最谦虚的人,他们主张“爱智慧”而不自诩为“有智 慧”,因为他们明白有限的知识与作为人类精神之无限的理想境界的智慧是不同的:知 识可以占有,而智慧则只能热爱。然而,在人类求知本性的驱使下,尤其是在自然科学 发展的激励下,哲学家们用了2000多年的时间企图将“智慧之爱”变成“智慧之学”, 致力于使哲学成为像自然科学那样的科学,甚至成为比自然科学更科学的科学,并且成 为一切科学知识的基础。当然,由于这一理想违背了哲学的本性,因而注定是不可能成 功的。
追根寻源,西方哲学之所以会陷入如此尴尬的境地,与它之所以能够繁荣昌盛、蔚然 大观一样,都是出于希腊哲学的求知本性。对希腊人来说,哲学首先表现为对知识的追 求。例如亚里士多德就曾经指出,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人是由于好奇或惊异(
thaumazein)而开始哲学思考的。他一开始是对身边所不懂的东西感到奇怪,继而逐步 前进,对更重大的事情产生疑问。一个感到疑难和好奇的人便觉得自己无知,而一个为 了摆脱无知而进行哲学思考的人显然不是以某种实用性为目的的,而是为了知识而追求 知识。因此也许一切知识都比哲学更有用处,但是唯有哲学是真正自由的学问。显然, 求知、知识或科学在希腊人心目中的含义与后世的含义是有所不同的,例如希腊人追求 知识并没有实用的目的,科学改造自然的功能是近代以来才有的。然而,由于随着哲学 和科学的发展,“现实意义”越来越成为人们衡量知识的价值的标准,加之哲学对象的 根本性使之被看作是人类知识大厦的根基,因此既然自然科学是普遍必然的知识,那么 哲学也可以而且更应该成为普遍必然的科学,似乎唯其如此才能与其至高无上的地位相 称。
于是,希腊哲学的求知本性便逐渐演变成了西方哲学的“科学情结”。
然而,哲学的对象毕竟不同于科学的对象,哲学的问题也不同于科学的问题,在某种 意义上说,它们不是“问题”而是“难题”。通常一个问题总有答案而且有相对一致的 答案,或者说,通常一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自然科学的问题就类似于这样的问题。但 是还有一类问题并没有统一的答案,或者说它们没有一致的答案,只有各式各样不同的 解答方法,哲学问题就是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称这类问题为“难题”。实际上,哲学 问题都是一些永恒无解、万古常新的难题,哲学家们只能不断地探索、寻求通达智慧境 界的道路,但是却注定了不可能获得终极的答案。
哲学问题为什么是没有终极答案的难题?既然哲学问题是没有终极答案的难题,我们为 什么还要追问这样的难题,并且企图为之找到一条可能的出路呢?在某种意义上说,其 原因或许就在于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之中。
当人类从自然界中脱颖而出的时候,他的生存活动不再仅仅依靠自然本能,而是更多 地依靠理性,于是在人的面前就出现了有限与无限、相对与绝对、暂时与永恒、现实与 理想、此岸与彼岸之间的矛盾,包括人类自身在内的宇宙万物的来源与归宿等等一系列 的哲学问题便油然而生。因为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又是理性的存在,这就使他 形成了超越自身有限性而通达无限的自由境界的理想,哲学(包括宗教)就是这一理想的 集中体现。显然,这个无限的自由境界在一个人的有生之年是不可能现实地通达的,即 使人类可以无限地延续下去也仍然解决不了问题,因为它是且只能是至高无上的终极的 理想。这就是说,哲学问题是没有也不可能有终极的答案的,尽管如此,人类却又不可 能不关心这些问题,因为这些问题植根于人类的本性之中,甚至构成了人不同于其他自 然存在物的根本标志,故而对他来说性命攸关。
当然,哲学问题并不都是与“终极关怀”(例如本体论或形而上学)有关的问题。在哲 学中,尤其是在古典哲学中,后来逐渐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的许多部门,它们的问题就是 比较具体的,例如认识论、逻辑学、伦理学、美学、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的问题就是如 此。不过,虽然这些问题不像本体论或形而上学的问题那样抽象、普遍乃至超越经验, 但是它们作为一些基础性的或根本性的问题,同样也是不可能获得终极答案的。在某种 意义上说,能否找到问题的答案几乎成了一种衡量的标准:哲学的各个部门其主要的问 题只要能够找到某种相对统一的答案,它们就会从哲学中分离出去自立门户,而留给哲 学的都是一些永恒无解的难题。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把哲学史看作是哲学家们代表人类精神对于永恒无解的哲学问题 进行不断地探索的记录。换言之,所谓哲学并不存在于某一位哲学家的思想里,并不存 在于某一个哲学流派之中,并不存在于某一本教科书里,而是存在于过去、现在乃至将 来所有哲学运思的道路之中。因此,我们不仅认为哲学是哲学史,而且主张哲学史是问 题史。
二、哲学史
学习哲学必须学习哲学史,这构成了哲学这门学科的一个不同寻常的基本特征。
通常我们学习一门科学不一定非要学习它的历史,因为一门科学的所有成果包括最新 的成果都凝聚在这门知识的最近最新形态之中,我们只要拿过来学拿过来用就可以了。 换言之,一般的科学知识都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它们留存在当前的知识载体之中。哲学 就不同了。哲学的“知识”——如果也可以称之为知识的话——不是积累的结果,而只 存在于哲学史中,所以离开了哲学史就没有哲学。
因此,当我们说“哲学是哲学史”的时候,它所表达的含义与黑格尔不同甚至正好相 反。在黑格尔看来,哲学之所以就是哲学史,乃是因为哲学史是“一种”哲学发生发展 的过程。而在我们看来,哲学史上存在着许多哲学,没有一种哲学可以代表所有的哲学 而被看作是哲学本身,所以哲学只能是哲学史。显然,哲学与一般所说的科学即自然科 学有着根本的区别。作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如果我们将科学知识看作是某种直线式的知 识积累的结果,那么哲学就像是一个永远围绕着“智慧”这个圆心而旋转的立体圆周运 动。这个无限大的立体圆周上面的每一个点都标志着一条哲学运思的道路,每一条哲学 运思之路都代表着一种不同寻常的典型,或者说它们是“路标”或“里程碑”。由于它 们把追问智慧之境界的某种方式推进到了极致,以至于后人要想继续追问这些问题就只 能另辟奚径,换一条路走,因为前面的道路虽然都指向智慧的境界,但是又都被证明是 “此路不通”的。换言之,在西方哲学史上,每一位哲学家的思想都代表着一条哲学运 思之路,而每一条道路都具有永恒独特的意义和价值,都是不可替代的,例如亚里士多 德不能代替柏拉图,黑格尔也不能代替康德。无可否认,哲学史上的思想都具有继承和 发展的关系,每一位哲学家都是在前人思想的基础上从事哲学思考的,但是这并不意味 着他们的思想都将失去自己独立存在的价值而被融入了后人的思想之中。恰恰相反,由 于哲学问题都是一些没有终极答案的难题,因而哲学家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所提出的解 答就构成了一条条不同寻常的道路。所有哲学运思之路的最终目标都指向至高无上的智 慧境界,虽然这一智慧境界的性质决定了任何一种哲学思想都不可能现实地通达这一境 界,然而却无法阻止人类精神去实现自己终极关怀的最高理想,而每一条哲学思想之路 都代表着对哲学问题的一种典型的解答方式,于是这条条道路就一同构成了一幅开放性 的独特的历史景观:过去、现在乃至将来所有哲学思想之路“综合”在一起,共同构成 了哲学这门学科或学问。
毫无疑问,就知识的占有程度而论,现代人肯定比古代人高得多,但是在哲学思维的 水平上,古代人与现代人至少是可以比肩并立的。任何一所现代医学院校的学生所拥有 的知识都是被称为医学始祖的希波克拉底所无法比拟的,然而即使是当代的大哲学家也 不敢说他就比柏拉图或者亚里士多德更高明。哲学家们的理论就其内容而论早已经过时 了,但是他们提问和解答问题的方式却永远不会过时,因为问题并没有得到最终的解决 ,所以任何解决方式都具有“现实意义”。例如哲学始祖泰勒斯声称“大地浮在水上” ,意思是说水的万物的本原,按照罗素的评论,初学哲学的人原本心怀崇敬,但劈头遇 到了这句话,不免有些丧气。的确,泰勒斯这句话的内容没有任何价值,然而由此而提 出来的哲学问题却不能说没有意义。泰勒斯与他那个时代的哲学家们试图解答的问题是 宇宙万物从何而来归于何处的“本原”问题,由于人类最初开始哲学思考的时候,还没 有现成的抽象概念可用,所以只好以某种感性的东西来体现普遍的共相。我们今天谁也 不会以为“水是万物的本原”,但是本原的问题仍然是问题,这个问题连同哲学家们试 图解决问题的各种方式并没有过时。所以,当我们说“哲学就是哲学史”或“哲学史就 是哲学”的时候,这不仅意味着哲学是一种历史性的思想,每一位哲学家的思想都具有 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而且正因为其历史性而具有“超”历史“超”时间的永恒的存在 价值。
所以,哲学问题没有终极答案并不是因为哲学家无能,而是哲学问题之本性使然。不 仅如此,哲学不是科学也并不是哲学的缺陷,恰恰相反,我们应该视之为哲学不同寻常 的“优越性”,因为它意味着人类精神所追求的最高目的乃是一个无限开放的理想境界 。应该承认,人类不同于一切存在物的特性就在于他是一种非现成的、非凝固的、始终 处在生成过程之中的因而是开放的或自由的存在,因而人的“本质”具有社会性和历史 性,这就意味着人类精神“终极关怀”的对象,亦是一种无限开放的理想境界。如果我 们非要使哲学成为像自然科学那样的科学,那么就有可能使这个无限开放的理想境界凝 固化、有限化、对象化甚至物化,而这样做的结果不但不可能实现理想,反而会“南辕 北辙”,与我们希望实现的理想相悖。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将哲学或哲学史看作是一种“问题史”,或者更确切地说, 哲学是一个由哲学问题和不同的解决方式所交织在一起的开放性系统,每一位哲学家在 哲学史上的地位,都是根据他所面临的哲学问题以及他解决问题的特殊方式这一“经纬 度”来确定的。然而,当我们不是把哲学问题没有终极答案这一点看作是哲学的耻辱, 而是看作哲学的本性的时候,当我们不是把哲学史看作知识的历史而是看作问题的历史 的时候,当我们把哲学看作是一门开放性的、多元化的理论学科的时候,换言之,当我们把哲学与一般意义上的科学区别开来的时候,从这个角度看哲学或哲学史,它似乎变 成了一个堆放各式各样的理论学说的杂乱无章的“仓库”,既没有统一性,也没有规律 性,以至于我们很难把它看作是一门学问。人们完全有理由批评我们这种所谓“非黑格 尔式”的哲学史观,不过是一种“倒退”,即从黑格尔的“科学”理论倒退到前黑格尔 的那种把哲学史看作是僵死资料的堆积的“形而上学”立场。首先应该看到,哲学家们 在哲学问题上始终处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状态,这是事实。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哲学史 只是某种彼此之间毫无内在联系的理论学说的汇集,或者只有像黑格尔那样将哲学史看 作“一种”哲学的发展过程才能解决问题。实际上,哲学史上的哲学理论或学说一方面 相互之间的确具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另一方面它们又各自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这种相互联系和相互区别的辩证关系,就构成了哲学史之思想的独特的律动,它总是 在哲学问题上不断地变换立场、观点和方法。
说到哲学与哲学史之间的关系,我们尝试通过“哲学是什么”与“什么是哲学”这两 个问题的区分,给出一种可能的答案。表面看来,“哲学是什么”与“什么是哲学”之 间所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问的都是哲学的概念或定义,但是实际上在两者之间存在着 区别。“哲学是什么”主要说明的是以往的哲学是什么,它记录的是已经过去了的事实 ;而“什么是哲学”试图解决的则是,哲学应该是什么。由于“哲学是什么”这个基本 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因而“哲学是什么”与“什么是哲学”的区别就越发显得有意义 了。在某种意义上说,哲学史就是要通过研究“哲学是什么”来解答“什么是哲学”的 问题,亦即通过研究历史上的哲学思想来探究哲学的本性。
所以,哲学史并非只是已成过去的思想理论的历史记录,它应该也只有它才能回答“ 什么是哲学”的问题。看起来哲学史是已经过去了的思想的历史,而实际上那些历史性 的思想亦具有现实性。在某种意义上说,任何一种哲学思想都同时具有历史性与现实性 ,而这两者之间的内在张力乃是通过围绕哲学问题而展开的思想与思想之间的“对话” 实现的。
三、思想与思想的“对话”
当我们说哲学是哲学史的时候,这意味着任何一种哲学思想都同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 性。这种历史性与现实性之间充满张力的有机结合与统一,就体现在思想与思想的“对 话”之中。如果哲学是哲学史,哲学史是问题史,那么哲学史就是哲学家们围绕哲学问 题而展开的思想“对话”的过程。就“对话”而言,它可以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哲学家 们与哲学对象之间的“对话”,二是哲学家们相互之间的思想“对话”,三是我们在学 习哲学亦即学习哲学史的过程中与哲学家们所进行的思想“对话”。在某种意义上说, “对话”乃是哲学保持其历史性与现实性之间内在张力的基本功能,而且“对话”(dialogue)正是“辩证法”(dialectics)的本义。
首先,哲学史是哲学家与哲学对象之间进行思想“对话”的过程。
哲学是思想,哲学的对象是思想的对象。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指出,“就其 自身的思想,是关于就其自身为最善的东西而思想,最高层次的思想,是以至善为对象 的思想。理智通过分享思想对象而思想自身。它由于接触和思想变成思想的对象,所以 思想和被思想的东西是同一的。思想就是对被思想者的接受,对实体的接受。在具有对 象时思想就在实现着。这样看来,在理智所具有的东西中,思想的现实活动比对象更为 神圣,思辨是最大的快乐,是至高无上的”。[1](P278)黑格尔以亚里士多德这段话作 为《哲学全书》的结束语,并非偶然。套用黑格尔的术语,哲学家的哲学思考乃是“对 思想的思想”,亦即思想与思想的“对话”。
从终极关怀的角度看,哲学问题并不是自然的问题,而是人类精神所特有的问题。哲 学是人类精神为自己所设想的理想家园,它体现的是人类试图超越自身有限性而通达的 某种至高无上的、无限的、自由的理想境界。就此而论,哲学的对象不是现实存在的东 西,而是理想性的存在。思想这个对象,也就是有限的思想者去思想某种无限的思想。 这并不是说,存在着某种脱离人类精神而独立存在的思想对象,实际上所谓无限的思想 不过是人类的理想对象,因而哲学就是思想与思想的“对话”,即现实存在的人类精神 与自己的理想境界之间的“对话”,亦即人类精神的“反思”。这种“反思”有时可能 被哲学家们“外化”为某种客观对象而思考之,但归根结底具有理想性的特征。
其次,哲学史也是哲学家们相互之间进行思想“对话”的过程。由于哲学问题永恒无 解,故而吸引着一代代睿智的头脑思考和探索。毫无疑问,哲学家们都是在前人思考的 基础上进行哲学思考的,因而哲学史具有前后继承和发展的特征。然而另一方面我们也 必须看到,哲学问题都是基本的或者根本的问题,哲学家们的思考也非常根本,以至于 他们只要发现了一条有望通达理想境界的道路,便会将其发挥到极致,这就不可避免地 使之走到了尽头。所以,哲学家们的思想不仅具有历史的继承性,而且也具有独一无二 不可替代的典型特征。这样一来,后来的哲学家们就必须将前人之所思都思清楚,然后 才能开辟自己的道路。换言之,哲学家们对于哲学对象的思考本身亦成为了后人的思考 对象,而且在哲学思考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德里达等当 代哲学大师有许多著作都是在研究和解读以往的哲学思想时展开的,这绝不是偶然现象 。不恰当地说,或许正是哲学家们艰苦卓绝的运思,为作为哲学对象的理想境界增添了 丰富的内容。
最后,我们学习哲学史亦即我们与哲学家进行思想“对话”的活动。
学习哲学史就是学习哲学史上哲学家们的思想,亦即我们的思想“思想”哲学家们的 思想,也可看作是思想与思想之间的“对话”。由于哲学家们的思想保存在他们的著作 之中,学习哲学史也就是“读书”,所以与哲学家们的“对话”通常是通过“读书”来 实现的。尽管历史上的哲学家们斯人已逝,我们读他们的“书”却不是读死书。虽然这 些书的内容大多已经过时了,但是哲学家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没有也永远不会过时,因 为哲学问题并没有过时,这些问题不仅是他们面临的难题,也是我们面临的难题,甚至 可以说是人类永远面临的难题。既然哲学问题没有终极的答案,那么任何一种解答方式 都不可能取代其他的解答方式,也不可能为其他的解答方式所取代,所有一切解答方式 都有其各自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它们为后人提供了各式各样可供选择的可能方式。因此 ,对于学习哲学史的人来说,学习哲学史无非是将人类精神所思想过的东西再思想一遍 ,把人类精神已经走过的思想之路再走一遍,然后选择或者开创我们自己的路。如果把 我们与哲学家们统统看作是“人类”的话,那么我们思想他们的思想,重走他们的道路 ,也可看作是一种“回忆”,回忆我们“曾经”思考过的问题,因而也可以看作是我们 自己对自己的反思。(注:参见叶秀山先生的文章:《历史性的思想与思想性的历史》 ,(载《哲学研究》,1986年第11期)。我们在多年以前读到叶先生的这篇文章时深受启 发,我们的论文中的一些思想就是在它的启发下形成的。在此不揣冒昧,将这篇论文献 给叶先生,以表达我们对先生的敬意。)
由此可见,我们学习哲学史并不是站在哲学史之外,在某种意义上说,前人的思想就 构成了我们现存在的组成部分。哲学史上哲学家的思想之所以具有不朽的生命力,原因 就在于此。当我们与哲学家们进行思想之间的“对话”的时候,他们的思想就“复活” 了。其实,历史上的哲学思想原本就是“活的”,它们构成了哲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因而它们的“复活”并不是“复古”。换言之,哲学家们的思想既是历史性的,同时 又超越了历史,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具有现实性。所以,哲学史从来就不是什么死 材料的堆积,而是一种活生生的思想律动。
显然,就“对话”的本性而论,我们与哲学家们的思想对话并不是“单向性”的受动 活动,而是“双向性”的互动活动,这种思想与思想的对话类似现代解释学所说的“视 界交融”。
哲学家们的思想保存在他们的著作之中,读他们的书需要“理解”和“解释”,而“ 理解”和“解释”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再创造”的过程。以往传统的解释理论追 求知识的客观性,将理解和解释看作是本文原著之纯粹的再现,强调以“我注六经”的 方式研读原著。但是现代解释学却告诉我们,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再现所谓客观存在的 文本,因为古人有古人的“视界”,我们有我们的“视界”。换句话说,古人与我们处 在不同的历史、文化、社会、个人环境等等的背景之下,我们既不可能完完全全地将古 人的视界“复制”到现代来,也不可能彻底摆脱掉自己的视界,纯粹沉浸在古人的视界 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理解和解释实际上是不同视界之间的碰撞和交融,而且正是因 为如此,人类文化才有可能进步和发展。
总而言之,哲学永恒的生命力就在于其历史性与现实性之间的内在张力。哲学家们与 哲学对象之间的关系,哲学家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我们与哲学家们之间的关系,都可以 看作是人类精神自己与自己之间的关系,因而哲学乃是人类精神的反思,也就是思想与 思想的“对话”。就此而论,哲学家们的思想就“活”在思想与思想的对话之中,也可 以说哲学就“活”在思想与思想的对话之中。
收稿日期:2003-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