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速度问题_客观性论文

关于速度问题_客观性论文

关于速度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速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济发展速度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对于这个问题,主张控制者有之,主张放开者有之,担心过快者有之,建议放慢者有之。究竟应当如何看待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这里想谈谈我们的看法。

一、速度具有客观性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具有客观性。一般在经济起飞阶段,经济发展速度都比较快。在这个阶段不少国家速度都在10%~20%之间,大多在8%~15%之间。这是因为,在这个阶段,经济发展空间大, 只要具备一定基础和一定发展条件,如:体制、组织、管理、特别是资金条件具备,经济就可能会以比较快的速度发展。在经济趋于成熟阶段,经济发展速度就会逐渐降低,保持中等发展速度,一般在5%~7%左右。这是因为,在这个阶段经济发展空间缩小,经济基础增大,劳动成本提高,粗放型经营开始向集约型经营转变,发展不再主要依靠投资,而主要依靠技术提高,发展难度加大。再进一步发展,经济完全成熟,进入发达阶段,速度会进一步降低,一般在1%~3%左右,个别也有上4 %的。这是因为,在这个阶段,经济基础比较大,经济发展空间进一步缩小,技术成了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在这个阶段,要保持5 %以上的速度比较困难。从世界上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和新兴的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来看,多数国家大体都是这样发展过来的。

经济发展速度的客观性,还表现在经济结构的调整上。在经济发展中,经济结构是处于不断地调整过程之中的。低水平的经济有与其相适应的经济结构,高水平的经济有与其相适应的经济结构。因此,经济发展促使经济结构作适应性变化,同时经济结构对发展速度也有制约。我们不能超越经济结构变化而加快,也不能在经济结构变化适应而能快的时候不快,贻误发展机会。

经济发展速度的客观性,还表现在技术进步上。技术进步有它的客观性和规律性。后发展的国家可以借鉴先发展的国家的技术发展经验和技术发展成果,以较快的步子发展自己的技术。但是,这决不是说就没有客观过程了,想多快就可以多快。不是的,就是在这样的国家,技术进步也是有客观性的。经济发展,内在的质包含着技术的发展。或者说,技术发展推动经济发展。因此,技术进步的客观性和规律性决定了经济发展速度的客观性。

经济发展速度的客观性,还表现在管理水平提高的客观过程上。管理水平提高有一个过程,从一个社会来看尤其如此。因此,它也是决定经济发展速度的客观性因素之一。

经济发展速度的客观性,还表现在人们观念转变的客观过程上。经济发展,实际是人在其中活动的结果。而人,首先是观念和与之作相适应的调整。这样,人的观念转变的客观性也是决定经济发展速度的客观性的因素之一。

总之,经济发展速度具有客观性,它不能由人主观决定想快就快,想慢就慢。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快经济发展。但是,人不能超越客观规律起作用,人只能在客观规律允许的范围内发挥作用。

二、关于起飞阶段的发展速度

起飞阶段的发展速度,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情况。下面,我们看几个国家的实际资料。

日本。起飞阶段,大致从1955年开始,终于1970年前后,高速发展持续了大约15年左右。在这15年间,日本各年实际的经济发展速度大致如表1。

表1

年份 增长率(%) 年份 增长率(%) 年份

增长率(%)

19567.3 19627.01968 12.5

19577.5 1963

10.51969 12.1

19585.6 1964

13.11970

9.5

19598.9 1965

11.11971

4.3

1960

13.3 1966

10.51972

8.5

1961

14.5 1967

10.41973

7.9

注:摘自《战后日本社会经济统计》,航空工业出版社,1988年。

德国。50年代初期到60年代上半期为高速增长期,前后大约持续14年左右,形成了一个“经济奇迹”,在这期间德国的发展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大致如表2。

表2

年份增长率(%)年份 增长率(%)

年份 增长率(%)

1951 10.5

1956 7.3 1961 4.6

1952

8.9

1957 5.7 1962 4.4

1953

8.2

1958 3.7 1963 3.1

1954

7.4

1959 7.3 1964 6.6

1955 12.0

1960 9.0 1965 5.4

注:摘自《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经济政策及实践》,上海翻译公司,1992年。

新加坡。经济从1959年左右开始起飞,高速发展一直持续到1975年。大约用了16年时间就使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1984年比1959年增加了7.42倍,在此期间,年平均增长率高达8.89%,各年段发展速度大致如表3。

表3

年份增长率(%)

1960—1967 7.36

1968—197910.10

1980—1984 8.49

注:摘自《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年。

新加坡有一个特殊情况,就是它在成熟阶段,也出现过高增长率。这是其他国家少有的。

南朝鲜。经济起飞,大致始于1963年,先后持续了17年左右。它在这17年左右的发展速度大致如表4。

表4

年份

增长率(%)年份 增长率(%) 年份 增长率(%)

1957~

1961 5.4

19676.6197314.9

1962 2.2

1968

11.31974 8.0

1963 9.1

1969

13.81975 7.1

1964 9.6

19707.6197615.1

1965 5.8

19719.4197710.3

1966 12.7

19725.8197811.6

1979 7.1

注:摘自《战后南朝鲜经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80年代以后,南朝鲜经济进入中速增长期,但是,有些年份经济增长速度仍比较高,如1986年为12%,1987年为12%。

经过这十多年的发展,到1979年南朝鲜的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由43.3%下降为18.8%,工矿业比重由11.1%增长到33.9%,服务业由45.6%增长到47.3%。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这是战后这几个国家的经济在起飞阶段的情况。

我们从这些国家经济起飞阶段经济发展的情况看,有一些共同规律性。这就是,在这个阶段,经济发展速度都比较快,经济发展速度快的年份只有15年左右,高低差距有些年份还比较大。

三、在高速发展阶段经济有投资带动型的特征

在经济起飞的高速发展阶段,经济发展一般都呈投资带动型,即主要依靠投资带动经济发展。

这是因为,在这个阶段,需要发展基础设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需要建设新的生产项目,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需要发展服务业,也要大量资金投入。经济发展具有投资饥渴症的特征。在这个阶段,一般上项目,就意味着经济发展,上的项目多,就意味着经济发展速度快。投资带动经济发展。

当然,在这个阶段,并不是投资什么项目都是会带动经济发展的。因为,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对新项目的选择有制约和要求。例如,不发展基础设施;像交通、电力等,加工等生产经营性项目发展就会受到限制。

在这个阶段,从总体看,经济发展带有投资饥渴症的特征。但是,这并不是说在这个阶段,无论有多少资金,经济都是可以吸纳的。因为经济发展在一定阶段,对资金的容量和消化是有限的,它对资金的吸纳有一个逐步增大的过程。

因此,在这个阶段正确确定投资总量和投资结构以及适时进行投资结构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个阶段,抑制投资过快增长是必要的。但是,也不能过分过猛压制。因为,这对经济也是有害的。过分压制不仅会降低经济增长,而且有导致大量失业、经济增长衰退的风险。

四、对待速度的正确态度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对经济发展速度采取以下三种态度都是不正确的。

一是拔苗助长。经济发展速度具有客观性,人可以通过努力使其加快,但其作用是有限的,人不可能离开经济规律发挥作用,那样就会欲速则不达。过去,我们曾犯过“大跃进”、“洋跃进”的错误,破坏了经济发展的正常秩序和相关关系。结果,速度不仅没有加快,反而造成了灾难。有深刻的教训。

在经济发展中,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人们总希望自己的经济发展尽可能快些,早一天富起来。这个愿望是好的,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不能代替现实。关键是你的路修的怎么样,你的列车的动力和结构怎么样,你的列车的运行秩序怎么样,你要在这些事情上下功夫。这是人们容易忽视的问题。

二是削足适履。那就是,事先规定一个速度,以此为目标,快了就削就压,让经济按规定速度发展,这也是有害的,不仅会造成灾难,而且会丧失发展机会。

规定一个发展速度,然后按这个速度组织经济,并且把其完成状况作为一个重要指标进行考核,这是过去管理计划经济的做法。现在,发展市场经济,显然不能再这样做。我们必须从根本上转变观念。

经济发展速度只能预测,不能规定,无论是作为加快的奋斗目标规定,还是作为放慢的奋斗目标规定。因为,国民经济是一架庞大的机器,速度与经济发展基础、条件、状态密切相联。我们可以改善经济运行环境,改善经济运行条件,改革经济运行机制,加强经济协调和管理,但不能规定经济发展速度,更不能人为地强使经济发展按规定加快或放慢。

对速度宏观管理的最重要的任务是,使经济保持协调发展,使经济有序发展、良性循环。那个环节影响经济良性循环,就做那个环节的工作。经济发展不能笼统说快了就不好,慢了就好;也不能笼统说慢了就不好,只有快才好。快慢要看具体情况。发展速度有自身的规律和客观性,当慢就慢,当快就快,应当顺其自然。只要经济能保持协调发展,保持良性循环,保持有秩序地运转,快也不要紧。均衡和不均衡会交替发生,绝对均衡是不存在的,不均衡才是常态。中国现在的火车一般一小时跑不过100公里,人为地要它跑150公里,200公里,那就会散架, 会翻车。如果我们造出了高速列车,修建了高速铁路,二、三百公里都是正常速度。人为地放慢也是不对的。

三是等速发展。所谓等速发展,就是每年都使经济保持一个或一个相近的速度发展。显然,这也是不正确的。从前面我们所举的几个国家的发展速度的实际资料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速度是有起伏的,有时甚至上下差距还比较大。应当看到,这也是带有客观性的,是经济发展内在规律作用的结果。这是因为,投资要经过一定时间才能生效,经济发展有循环过程和周期,产业结构作适应调整也有过程等。因此,对待发展速度,我们不能期望各年按一个或一个大体相近的速度发展,我们只能依经济自身的发展规律推进,该快的年份要快,该慢的年分要慢,甚至允许上下有比较大的差距,甚至在个别年份出现负增长也不要大惊小怪。我们不希望出现负增长,但是如果确实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所致,那也不必奇怪。因为,经济自身经过相应调整以后,自己又会反弹回来的。

总之,对待经济发展速度,既要努力做工作,同时又要顺其自然,让经济按其自身规律发展。

在实际的经济管理中,人们需要编制规划,提出计划发展目标,这是必要的。但是,计划目标应当以预测为基础,作参考,不能作为指令性计划指标规定,不能以其作为指标对实际经济发展采取削足适履或拔苗助长的办法,如果是那样,那就愚蠢了。我们所应当关心的,亦然是经济运行状态和做积极的协调工作。最后,只要经济始终保持协调发展态势,有秩序地运行和良性循环,无论结果是超过,还是未达到,还是正好达到规划目标都是好的。我们一定要破除过去几十年形成的只有达到或超额计划才是好的这样一个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

标签:;  ;  ;  ;  

关于速度问题_客观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