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护理干预论文_牛占坤

探讨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护理干预论文_牛占坤

牛占坤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太平人民医院 150079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整理收集2013 年4 月-2014 年10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心脏骤停患者80 例的临床治疗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心肺复苏治疗,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完成治疗,其中心肺复苏成功47 例,成功率为58.75%,10 例患者存活13~35h 后死亡,其中死于原发病5 例,死于器官功能衰竭5 例。结论:临床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心脏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时,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提高抢救成功率,使患者的预后生存质量得到改善。

【关键词】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护理干预

心脏骤停在临床上又被称之为心搏骤停,主要指的是心脏突然停止跳动,终止有效排血,停止心脏射血功能,心音与大动脉博完全消失的一种疾病[1]。通常情况下,心脏骤停后会使体循环停止,停止呼吸,在短时间内就能导致机体严重损害,使重要器官缺氧、缺血,如果处理不及时,不仅会对患者的预后造成影响,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导致患者死亡。临床研究资料表明,心脏骤停患者发病后,及时给予心肺复苏可以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缓解,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因此,本文探讨了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护理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 年4 月-2014 年10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心脏骤停患者80 例为研究对象,56 例为男性,24 例为女性,年龄44~86 岁,平均年龄为(58.3±3.6)岁,其中2 例为肺栓塞,35 例为脑血管意外,40 例为急性心肌梗死,3 例为颅脑外伤。所有患者均排除精神疾病、肝肾疾病、血液病以及免疫性疾病者。

1.2 方法1.2.1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心肺复苏治疗,具体操作如下:持续给予患者胸外心脏按压,同时运用电除颤、气管插管,快速建立静脉通道,通过呼吸机给予患者氧气支持,同时运用碳酸氢钠、地塞米松、多巴胺以及肾上腺等药物给予患者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 护理方法临床上在对心脏骤停患者给予心肺复苏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针对性护理,一般来说,护理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心肺复苏之前,护理人员应该提前准备好相关的急救用品和医疗器械,确保抢救的顺利有序进行;(2)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评估,并制定针对性治疗和护理措施;(3)及时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4)早期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治疗,并开放患者气道,使患者的呼吸道保持通畅;(5)快速建立静脉通道,便于静脉给予药物;(6)对患者进行电击除颤,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并给予全面心电监护;(7)护理人员之间应该明确分工,每个护理人员负责相应的缓解,并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从而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同时,还应该指派专业护士管理患者的呼吸道管,定时对异物进行清理,确保呼吸道通畅。

此外,还应该由专人管理输液通路,严格坚持查对制度,尽量避免药物的滥用和错用。成功复苏后,护理人员要给予全面的心电监护,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包括心率、血压以及脉搏等,尤其是自主循环和初期呼吸功能不稳定的患者。

2.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其中47 例心肺复苏成功,成功率为58.75%,存活13~35h 后死亡患者为10 例,其中5 例死于原发病,5 例死于器官功能衰竭。

3.讨论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心脏事件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大部分患者都不同程度伴有心律失常,加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剧,出现心脏骤停的几率越来越高,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由于脑细胞对缺氧、缺血比较敏感,通常情况下,心脏骤停4min 就容易出现不可逆损害,10min 就容易导致脑死亡,所以临床上在治疗心脏骤停时,改善机体循环是关键[2]。由于心脏骤停患者具有治疗难度大、病情严重、死亡率高以及病情发展迅速等特点,抢救及时、科学护理尤为重要,可以降低出现器官功能衰竭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3]。

临床上在治疗心脏骤停时,心肺复苏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而护理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与治疗效果的提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对患者进行抢救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耽误1min 都容易导致患者死亡。所以,对于护理人员而言,一定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密切关注,及时给予患者血压监测、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护以及呼吸监护,对患者的心律、心率、瞳孔、呼吸以及意识变化情况进行准确掌握,并认真做好记录,为临床上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提供有效依据。同时,临床研究资料表明,给予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维持良好的血液循环,及时给予呼吸机氧气支持,可以使患者的呼吸道保持通畅,在确保抢救顺利有序进行的同时,又降低了并发症的出现几率[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其中47 例心肺复苏成功,成功率为58.75%,治疗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临床上在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提高抢救成功率,使患者的预后生存质量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1]王庆梅,王学东,张静,崔英.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护理干预探讨[J].中国医药导刊,2014,14(7):1179-1180.[2]孔建晓.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护理探讨[A].中华高血压杂志社.中国转化医学和整合医学研讨会论文综合刊[C].中华高血压杂志社:,2015:2.[3]刘继凤.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急救与护理[J].中外医疗,2010,35(9):146.[4]庄惠敏.36 例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护理体会[J].现代养生,2014,24(5):203.

论文作者:牛占坤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第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3

标签:;  ;  ;  ;  ;  ;  ;  ;  

探讨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护理干预论文_牛占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