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一个全国性社会调查基地网络的设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调查论文,全国性论文,构建一个论文,基地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地形复杂,加上社会经济发展参差不齐,民族分布聚散不定,社会习俗、生活方式差异极大,国情非常复杂。这种状况使得国人想全面了解自己的国家和整个社会状况很是困难,政府要快速得到全国性的概要资料以制定政策或获取政策执行的反馈信息也十分不便。诸多的社会科学工作者更是不能将自己在小范围调查所得的结论推广到极为复杂的中国,致使研究工作的适用性受到极大限制。
国家统计部门的城市和农村调查队是从事调查的专门机构,但其主要任务是调查研究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政府的政策研究机构也有社会调查的职责,但它主要承担与政府决策紧密相关的课题,很少涉及学术性调查研究,同时其调查结果并不全向社会公开,一般的公众和研究机构不能分享其研究成果。显然,这两类机构及其内部网络无法完全满足公众和有关部门对中国国情、国力认识的需要。
看来,我们必须寻找一种方法:它应该符合简便、迅速地获取各种有关资料的要求,又能够借助这些资料推测全国的状况,以达到快速、全面地了解中国的国情、国力。
我们发现,这种方法可以是:用科学的程序在全国确定几个典型区域,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社会调查基地,在全国范围内组成一个有代表性的、统一的社会调查基地网络系统。网络系统所取得的调查资料和结果将能很好地代表整个中国的状况。
一、典型区域的含义与社会调查基地的确立
典型区域(或称类型区域)是对这样一种共同体的归纳、概括:以某种社会性(经济发展状况、文化类型、城市化程度等)或自然性(地形、气候等)的特征为标志,以地域为依托所形成的共同体,此共同体内部一致具有某一种或几种标志特征(即区别于其它区域的明显特征),而共同体之外区域的此类标志特征不那么明显。
以苏南浙北一带为例。苏南浙北区属共同的吴文化区域,同是水乡,而且经济发展程度均十分发达。这一带我们就可以称之为典型区域。这个区域以吴文化、经济发达等为其标志特征,而区域之外则不共同具备这类特征。如上海郊区经济虽很发达,但并不具有吴文化这个标志特征,故上海不能纳入这个典型区域,而构成另外一种典型区域。
也就是说,典型区域具有区域内部的同质性和区域之间的趋异性。因此,典型区域可根据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
从某种意义来讲,典型区域可作为社区来看待。不过,典型区域虽然可以作为社区来研究,但它们之间的区别仍是明显的。社区主要着重于区域内部结构的研究,它关注的是区域内部诸因素之间的关系:而典型区域的确立虽要注意区域内部的同质性,它更感兴趣的是区域之间的异质性。典型区域的“典型”就是依赖各区域之间差异度的显著性。
社会调查基地就建立在典型区域的某一地点,它的范围宜在乡县之间,有时也可以是附近几县或几县的一部分。因为在更大的区域上取得资料既费时费财又困难,而更小的区域似乎欠缺代表性。不过,有些社会调查基地的范围可小至一镇甚至一村。如某些以少数民族为基地的调查区,其内部同质性大而与外区域的异质性又强,这种情形下就可缩小基地的规模。因此,具体的社会调查基地的范围大小应视不同情况而定。
二、基地建构的原则、方法、程序
要建构一个全国性社会调查基地网络,需要有一个明显的指导原则。这就是:以最可能少的类型区域(或社会调查基地)来最大程度地满足全国性资料的代表性。它有三个明显的理由:①花费少;②取得资料的时间短;③便于资料的整理、分析、保存。
为实现这种原则上的要求,我们应该采用一个合乎科学的构建方法和程序。
①建立一个科学的指标评价体系,以便用定量的方法确定典型区域。这个指标体系大概包括城市化程度(城市型或乡村型)、经济发展程度(发达型、发展型、开发型)。民族分布状况(民族类别及聚居人口),地形状态(平原、山地、高原、沿海等)、文化类型(教育程度、文化特质等)及其它。
②利用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及其它统计资料(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统计、地理分布图等),将上述指标进行量化,并运用电子计算机对全国各县域进行指标的同质性、异质性分析。
③按各指标的量化得分从高到低将全国各县域进行排序,将指标量化得分相似、地域相近,指标同质性异质性都高的县城合并构成一区。这样,全国两千多个县城就被各个指标排成好几个序列。每个指标序列按得分高低选出一部分区域。值得注意的是,按照各个指标分选出来的区域会有相互交叉现象,这种相交叉的地域是满足社会调查基地的最理想区域。
④在典型区域的基础上建立社会调查基地。这个阶段需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有些地域以前一直就是或曾经是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社会调查基地,这些地域应该具有被选为基地的优先权。解放前,中国的社会学界已经在好几种类型区域进行了社会调查:如费孝通在江苏开弦弓村作的农民生活调查,陈达、李景汉在云南呈贡开展了人口普查,1942年张闻天率组在陕西米脂县杨家沟进行的农村地主经济调查等。解放后也有很多社科工作者以某地为基础进行社会调查,如江苏南部的小城镇研究等,这些研究调查为我们积累了大量第一手材料,为我们进行纵向比较研究提供了便利。我们在建立社会调查基地的时候不能不优先选用这些区域,当然,这要取决于它是否属于典型区域。
⑤某些典型区域可能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被选作社会调查基地,这样我们就必须根据调查条件选用与此区域相类似的地点作为替代。
三、社会调查基地网的资料库建设
建立了科学的、能反映整个中国状况的社会调查基地网后,就可以根据不同性质、不同目的、不同内容在不同的典型区域进行各类社会调查。例如:政府需要迅速了解银行存贷款利率变动对乡镇企业的影响,就可有目的地选几个类型区域作些调查,这样得到的数据资料及根据这些资料作出的判断就会比单由某个领导视察几地作出的判断更切合实际些,更具说服力。
社会调查基地网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它的建设和管理应该受到政府的支持和国家法律的保护,就象军事设施和通信设备受国家保护一样。因此,各种团体在国家社会调查基地所作的各种不同内容的调查,应该在国家有关机构的指导、协调下进行;调查所得的有价值的资料,应定期由国家发表并且将这些资料输入计算机,形成一个全国性的资料库、实行资料共享,以供研究人员作专门的研究。这种作法的好处是:①有利于各种专业人员进行跨区域的研究。有些课题需包括一些参考区域,有些课题则是几个区域的比较研究。这种课题在社会调查基地建立前需课题组成员亲自前往不同区域进行实地调查,耗时又费钱,所得资料也往往不甚准确。建立了社会调查基地资料库以后,这类课题就可在条件比较便利的某地进行深入调查,其参考区域的资料就可选用资料库中同类的调查成果。②有利于进行纵向比较研究。各种社会调查基地资料库的建立,使各类典型区域的调查资料、统计数据全面、连续地积累起来,这种长期的资料能准确地反映典型区域的发展变迁,同时也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整个国家的变化。比如在开弦弓村设立社会调查基地,可使人了解苏浙一带农村甚至整个中国农村在二十世纪的变迁过程。③它还有利于国际比较。
四、社会调查基地网的管理
资料库的价值取决于它的准确性。为保证入库的社会调查资料的准确、权威,有效地发挥社会调查基地的作用,国家应建立专门机构管理社会调查基地网。它应具有以下职能:①制定一个统一的调查口径,以增强全国各基地之间及基地与非基地之间调查资料的可比性。②指导、协助调查机构、团体、个人进行科学的调查,并对资料的真实性、代表性进行监督。③对符合科学要求的有价值调查资料及结果准许存入资料库,并定期向社会公布。④协调处理基地调查人员在调查过程中发生的各类矛盾。如调查人与被调查人的伦理纠纷等。⑤有些调查者可能以资料库不允许的方法取得调查资料,这类调查不准入库,但为了鼓励各种不同观点、方法的自由表达、采用,社会调查基地网管理机构可准许此类调查自行出版,并收集此类出版物的目录索引,等等。
另外,社会调查基地网必须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作必要的调整,以保证社会调查基地网络对全国状况的准确反应。
总之,全国社会调查基地网络的建设是当前很必要、很迫切的课题,值得各方面为此作出艰巨的努力。
标签:社会调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