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堂语言的“牵引”_文本分析论文

教师课堂语言的“牵引”_文本分析论文

教师课堂语言的“牵引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牵引力论文,课堂论文,语言论文,教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于漪课堂】

《社戏》课堂教学片段

师:在我们的人生中,有的人,有的事,一晃而过,极少留有痕迹;有的事却会让人终生难忘,只要轻轻叩击门扉,往事就会如潮水一般涌上心头。这篇写于1922年的《社戏》,就是作者以童真的情感写童年看社戏的经历。文中有些场景写得精彩极了,“月夜行舟”,就是其中十分精彩的一个场景。请同学把书翻到第148页,大家边读边想:在夜航中看到什么?不仅往前看,还要回头看。你听到什么?仔细辨辨声音,倾耳听一听,管乐还是弦乐?你嗅到什么味?是怎样的清香?皮肤上触到了什么?有怎样的感觉?这幅美景是由哪些景物组成的?

生(读):“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师:说一说看到的、听到的、嗅到的、触到的景物,是一幅什么美景?如果是幅画,给它题个名。置身于如此美景之中,心情如何?

生(纷纭):水乡夜色、月夜行舟……

师:描写了山水、月色、渔火、村庄、戏台、笛声、激水声、笑嚷声,我们这样说,画面就没有那样传神,而它却是一笔一笔增添,韵味无穷,用词精当,如“弥散”“沉静”“自失”等等,尤其“自失”,连自己都忘了,这是怎样一种陶醉?粗读一读,已领略语言的优美,我们细读全文,更能品尝其中的甘甜。

【智慧探究】

谭轶斌:教学语言是课堂效率的重要保证。万事开头难,在课堂起始,能否迅速抓住学生,语言至关重要。上述片段是于漪老师讲授《社戏》一课的起始部分。“在我们的人生中,有的人,有的事,一晃而过,极少留有痕迹;有的事却会终生难忘,只要轻轻叩击门扉,往事就会如潮水一般涌上心头。这篇写于1922年的《社戏》,就是以童真的情感写童年看社戏的经历。”这段清新秀丽、情辞意浓的开场白,就像乐曲的引子和戏剧的序幕,一下子就使学生的情绪安定下来,集中起注意力。它一方面点明了文本的写作视角和主要事件,即作者是以儿童的视角去写自己小时候看社戏的经历;另一方面酝酿了气氛,渲染了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孙宗良:确实,这段导入语犹如一篇优美散文的起笔,慢慢的、悠悠的舒缓而来,没有华美的词藻,没有澎湃的激情,句式长短错落,句法参差有致,如家常絮语,却自有一份神韵与感染力,富有抒情性与哲理性,一丝丝一缕缕地沁入学生心脾,激发起他们的思绪,去回想往事,去捕捉记忆长河中的一个个难忘的瞬间,去引领他们用艺术的眼光慢慢地品味自己的人生;并自然而然地由此及彼,不知不觉地被导入《社戏》的情景中,并顺理成章地调动起学生的整个身心,去感受特定的场景,进而进入文本特定的氛围中。

曹刚:于老师的这个导语与《社戏》的情感基调及意境水乳交融,丝丝入扣,几乎成了这篇散文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富有魅力的导语叩击着每个学生的心扉,使人涌起急于阅读文本、领略其中神韵的欲望。这在于漪老师的教学案例中比比皆是:《周总理,你在哪里》的导语沉郁顿挫,真挚感人;《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的导语亲切生动,循循善诱;《海燕》的导语激情四溢,振聋发聩。在于老师课堂中,文学作品的神韵通过她的教学语言得以淋漓尽致地呈现。

谭轶斌:一名有经验的语文教师,总是这样千方百计地在课的开始,运用富有个性化的、具有丰富内蕴的语言去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设疑,或暗示,或抒情,或提纲挈领,虽方式不同,总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尽快燃烧起学习的热情,以理想的状态进入课堂与文本。但我们要注意的是,教师千万不能为了吸引学生,而脱离具体的教学内容去摆一些所谓的“噱头”,因为“噱头”所产生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而且一旦“噱”过了“头”,是很容易把学生引入误区的。

曹刚:于漪老师的教学语言有一种巧妙的牵引力。在这一教例中,她为了引导学生去体验月夜行舟的意境,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多方面设计了一环扣一环的小问题,这些连锁式的提问语言又一次轻轻地叩击着学生的心扉,帮助学生走进文本、涵泳语言,使文本描绘的画面在学生头脑中清晰起来、形象起来、立体起来。更妙的是,于老师直接运用对话形式,用第二人称“你”,“你看到什么?”“你听到什么?”一个“你”字,无形中引导学生转换角色,主动积极地去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与生活经验,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随着作者的语言去体验,去感受,与作者的情感形成共鸣,达到“物与神游,思与境偕”的境界。

谭轶斌:确实如此,无论是导入性语言、提问或提示性语言,还是评价性语言,于老师总是能沟通起和学生之间的情感桥梁,达到情理相融的目的。于老师的教学何以能产生这样的效果?关键之一在于她的语言充满了情感。黑格尔说:“声音只有通过把一种情感纳入它里面去,又由它共鸣出来,才成为真正的意味深长的表现。”于老师先调动起了自己的情感体验,然后以充满激情的语言,将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学生,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啊!

孙宗良:教师教学语言激越的内在情感,基于教师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与领会,而对文本的鞭辟入里、披沙拣金,又有赖于教师自身的丰厚积累、思想智慧以及良好的文化判断力和鉴别能力。宋人辛弃疾有词云:“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早年缺乏对生活真切的阅读和把握,缺乏真切的感情,等他历经坎坷,深刻地感受生活之后,那“天凉好个秋”中,方真正表现出有志之士报国无门的那种深沉的无奈与悲凉,真所谓至情言语,皆成文章。

曹刚: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学生是观文者,但他们有时囿于认知水平的局限,阅读比较粗糙,常常是大而化之,笼而统之。于老师正是巧妙地运用自己的教学语言,引导并启发学生深究底里,披文入情,从而使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去主动求取,晶读出文章中丰富的意蕴。

谭轶斌:这样的教学语言,不仅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更重要的是作用于学生的心灵;不仅影响学生的知识水平、智力能力,而且还影响他们的人格结构。于老师的许多学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很有建树,他们曾回忆于老师的教学语言所带给他们的巨大感染和美好记忆。语言不是无情物,如果没有厚实的情感因素,就只能成为单纯的符号,成为缺乏生命力的躯壳。

孙宗良:其实,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教学语言,还只是外在的“形”,语言背后的思想情感,才是它内在的“神”,可以说,没有“神”的语言,再华美、再绚烂都是没有生命力的。因而,教学语言不能仅仅看作是一种教学技能,而是教师思想智慧的集中体现,是教师整个知识素养和人格情操的外显。也正因为此,教师教学语言的锤炼与提升,首先需要努力充实自己的心灵世界,提升自己的教学智慧,才能从“技”的层次上升到“道”的境界,真正形成自己的个性风格。

【课例链接】

教学片段一:《葡萄月令》

师:接下来我们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这零碎的、平平常常的语言组合在一起,就有魅力了?你觉得原因何在?怎样使这些平常的话语具有魅力呢?这是我们读汪曾祺的文章的一个很重要的切入点。

生:原因就是,写的时候要注入自己的感情,遣词造句上要注意。

师:不错,一个是作者的情感,一个是语言技巧。如果我再追问,遣词造句有什么特点?我们也许可以归纳,作者用了大量的短句,如“树枝软了,树绿了,雪化了,土地是黑的”,这短句很有味道;也可以概括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特别像比拟的运用,生动形象。这样的分析都是对的,但是不够的,比如情感与技巧这两者的内在联系怎样,我们往往分析不够,或者觉得难以分析。为什么?因为情感是虚的,而语言技巧是实的。如果我们在阅读中对语言的品味仅仅停留在它的表现技巧上,这就丢掉了文本最核心最有价值的东西。

生:这些文字里面渗透的是一种很强烈的感情。在汪曾祺的文章里,那种平凡,那种很淡的文字里面,你同样可以找到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淡然之中有一种淡定,面对所有困难都不害怕的那种品质,一种人生的境界。虽然很淡,但你只要仔细读的话,就能发现。

师:很好。我们要明白一点,文章运用语言技巧也罢,不用语言技巧也罢,好的语言最根本的东西在哪儿?合适,合适的就是好的。什么是合适的?作者想表达什么内容,作者以什么样的情感去表达这个内容,并且作者找到一种恰当的语言,能够恰到好处地表达他的内容和他想表达的思想情感,这种语言是成功的,就是好的语言。所以,语言华丽,可以很好;朴实,也可以很好;用修辞方法可以很好;不用修辞方法也可以很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陶渊明找到了一种最恰当的表达方式,他的语言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他想表达的内容,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他的情感。在汪曾祺的文章里我们也可以看到,他运用这些语言,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果园,展现了一幅一幅生活的或者生命的原生态图像,是充满淋漓水气的,活泼泼的。读这样的文章,我们要从这里去感悟语言,我们要漫步进去,去读他,去感受其中的美。

(孙宗良)

课堂教学片段二:《信客》

师:信客有良知,讲情谊,宽容体贴别人,能够忍辱负重。他始终坚守着传统的美德。这种坚守也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这个社会发生的一些问题。什么问题?(生读屏显)“历来坏事多于好事,城市人似乎有这样的感觉”。

师:“历来坏事多于好事”,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社会风气越来越坏了。随着金钱、物欲的诱惑,城里人的道德观不断地受到冲击。设想一下,如果信客在跟老信客谈话时,他会说当年哪些事情如今已发生很大的变化了?

生:到城里的乡里人的淳朴消磨得差不多了。

生:“当年的大饼卖那么厚实,现在只能卖一点点了。”当年出来的乡里人那么爱自己的老婆,现在在外面找女人了。

师:很好。前一位同学是从文本中抽象出了观点,这位同学又用具体的文本内容进行了诠释。城里是这样,农村也是这样吗?

生:第14节,“看看各家的出门人……这些眼神,是千年故土对城市的探询。”这“眼神”中充满着农民对城市生活的羡慕与向往,也流露出农民朴实的思想意识开始变得功利化。

生:目光明显变得势利了,评价人的标准愈发与金钱挂钩。

师:是啊,你们看这样的目光,里面有羡慕,有妒忌,有嘲笑,也有轻蔑。淳朴的人们被城里人的稀罕物吸引,无形中使他们看人的标准发生了变化,城市对乡村的影响,从物质的层面看,积极的因素多,在社会风气这一面,作者似乎感到负面的成分多一些。面对城乡的这种变化,信客深为感慨与无奈。同学们,这一句大家一起读读看,(屏显)“这条路越来越凶险,我已经撑持不了”。

师:两个信客在道德上是一脉相承的。老信客是由于自己一时的错误失去了“信”,而放弃了这个职业;小信客是由于社会风气的变迁与他坚守的传统美德发生了极大的冲突,使他不得不放弃这个职业。小信客的放弃反映了社会的变迁,是城市的负面文化对整个社会的冲击。所以读这句话时读到“我”要作停顿,体会信客心中郁积的矛盾、痛苦和无奈,然后喷发式地一字一句地读出来。最后大家再试读一下这句话。

(生齐读)

(曹刚)

【思考评析】

如果说一堂课是一件精致的艺术品,那么教学语言则体现了这一艺术品的神韵。情理相融的语言,一定是怡情启智的。“意无言则不行,言不畅则意不达”,可以说,教学语言是制约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教学语言能力强的教师,固然教学效果未必都好,但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必定教学语言能力强。从古至今,只要教师职业存在一天,教师的基本职业手段仍然是语言。教师必要的、高明的讲授指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生动、流畅的语言,连同自然大方、优美得体的仪态,端庄严肃、和蔼可亲的神情,都是令学生毕生难忘的直观教具,这是任何辅助手段都无法比拟的。语言之于教师,正如线条之于画家,音符之于乐手。

上述教学片段,无论是于老师还是两位优秀教师的课堂实践,都同样启示我们:教师的教学语言必然以它不着痕迹的力量,牵引着学生,促进着教学。《葡萄月令》这则教学片段中,孙宗良老师“为什么”“何在”“怎样”的“三问”,激发起了学生深入文本的热情。后两段解说中的多次设问,帮助学生去体会语言背后的深层指向,从关注表层走向关注内核,使学生深切感受到“原生态图像”“充满淋漓水气的”“活泼泼的”这些词语背后的丰富情感。而《信客》的教学片段中,曹刚老师则不断地用生动简洁的话语,开启着学生心灵的门扉。他常常是一语中的,一针见血,随机渗透,启发诱导。尤其是那些根据学生发言而进行的即时评价的语言,看似随意,实则糟心,看似信口开河,实则深思熟虑,那些话语都在有意识地发挥着语言的教育作用,推进着教学进程。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如果按“满堂灌”(当然,我们反对“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来计算的话,教师在一节课上说的话,可以抵得上普通人几天所说的。可见,教师在语言智慧方面的高下,直接关系到对自己职业的称职程度。

教学语言并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而是人们的思想、阅历、才华、性格、气质的集中体现。唯有爱憎分明,才会义正词严;唯有虚怀若谷,才有高雅谈吐;唯有见识广博,才能谈古论今。教学语言正是以它或深刻、或凝练、或文雅、或幽默的色彩,折射出智慧的灵光。

在教学实际中,由于教师个性的差异,思想情感的不同,语言锤炼、表现手法的多样,使得教学语言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有人声如洪钟,抑扬顿挫;有人音似细雨,娓娓道来;有人严谨深刻,善于说理;有人声情并茂,长于描述。显现优美风格的教师,常以他教学语言的清新雅致、秀丽温婉赢得学生的赞赏;显现理趣风格的教师,常以他教学语言的机智幽默、趣味盎然亲和学生。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标志着其教学技法的成熟、教学思想的成熟、审美个性的成熟。而教学风格在很大程度上正是通过教学语言的风格体现出来的。福楼拜说得好,“风格就是生命!”

于漪老师在《用语言“粘”住学生》一文中写道:“我把上课的每一句话都写下来,然后自己修改,把不必要的字、词、句删除,把不合逻辑的地方改掉,然后,背下来,然后,再口语化。这样一来,啰嗦、重复、语病大大减少。”她就是这样“先死后活”,实现了自己“出口成章,下笔成文”的目标。熟悉于漪老师教学的教师或学生,都可以凭借课堂语言辨别出她的课,因为她的教学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直到今天,无论是上课还是做报告,于老师从来都是用大家听得懂、领悟得了的话语来表述自己的观点,时而左右勾连,时而又洞幽烛微,从来没有所谓“后现代”的话语。是啊,当一个人丰富的内心与真实的性情连接起那些恒常的词语,且与我们的内心相呼应时,谁又能够无动于衷呢?

优美的教学语言靠刻意的、矫情的模仿是学不来的,它要求教师首先应有深厚的底蕴、敏捷的思维、深邃的思想,也就是语言的“神”。语言是教师表达思想和感情的羽翼,语言的闪光来自于思想的深邃,语言的激昂来自于胸中情感的激荡,只有情动于衷,才能言溢于表。

(谭轶斌)

标签:;  ;  ;  

教师课堂语言的“牵引”_文本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