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祺鹏集团有限公司 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
摘要:GPS-RTK是基于GPS技术的一种新型的地籍测量技术,在具体测量工作中能够实现全时段的地籍测量信息的反馈,同时,该技术能够实现三维测量。GPS-RTK测量技术能够对测量数据进行精准控制,从而大大地降低测量误差,在地籍测量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对GPS-RTK测量技术及其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GPS-RTK测量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要点。
关键词:GPS-RTK测量技术;地籍测量;应用
引言
地籍测量指的是工作人员利用测绘仪器,科学系统地在待测区域内建立起完善的地籍控制网络,围绕土地归属的调查主题,准确探测每宗土地的地籍信息,记录必要数据,凭此绘制地籍图,为土地登记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GPS-RTK测量技术在地籍测量中属于新技术领域,能够充分利用三维测量的优势,实时反馈地籍测量信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GPS-RTK测量技术得到完善和发展,在地籍测量领域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通过实时获取地籍信息,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进而为地籍测量及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依据。
1 GPS-RTK测量技术简析
1.1技术原理
GPS-RTK是一种以载波相位观测值为基础,提供测点的实时三维测量结果。GPS-RTK由三个组件构成:基准站、流动站、数据链,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GPS-RTK测量技术主要将基准站作为基本,并根据流动的辅助功能,将二者结合来,实现卫星数据的统一接收,并对地籍测量的数据进行修正。在进行地籍测量过程中,为了保证GPS-RTK测量技术能得到高水平的应用,要明确测量方法。通常有两种基本的测量方法:第一,键入法,利用人工的方式将所需要的数据直接输入到电脑当中,然后根据电脑中的资料信息记录在测绘本上;第二,直接法,不需要参与其他的中间环境,可以直接在基准站和接收站之间构成数据,并使地籍测绘规范化。因此,GPS-RTK技术能够实时显示测量结果,工作步骤简便直观,实现了动态的查看坐标的定位精度,以此同时,解决了以往测绘技术不能实时动态放样以及快速成图的系列问题。
图1 GPS-RTK技术原理示意图
1.2技术特点
第一,在地籍测量中应用CPS-RTK技术,使整个测量过程更加直观和简便,并且能够实现所测数据的全方位、全时段的动态监测,除此之外,还能够实现所监测数据的全时段三维动态放样,从而大大提高地籍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第二,工作效率高,所需时间短,如果测量现场的外部条件并不恶劣,那么CPS-RTK技术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测量工作,并且准确地给出三维坐标;第三,能够实现全天工作,CPS-RTK技术在测量过程中对于卫星的要求不是十分苛刻,通常情况下只要能够收到4颗卫星的信号就能够维持CPS-RTK技术的全天候运转,及时运送和传递所测量的数据;第四,应用CPS-RTK技术测量操作非常简便,实现了操作自动化和智能化,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目前,CPS-RTK技术的测量过程逐步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越来越淡化工作人员的操作和处理过程,很多情况下,只需要调整好设备的天线,进行相关参数和功能的设置,就能够进行观测了。
2 GPS-RTK测量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2.1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对土地规划和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战。应用GPS-RTK测量技术实现土地利用的动态监测是土地规划和管理工作改革的必然需求,能够真实反映土地的具体利用情况,与传统人工测量、登记的方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GPS-RTK测量技术具有GPS精确定位、矢量数据处理等功能,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可以对土地的利用情况实现精确的检查,同时根据土地的利用形势实时作出调整和变化,具有同步获取数据的优势,避免了信息滞后的问题。此外,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土地资源管理人员可以根据数据库中的资料制作动态监控图表,实时监测和分析数据的波动情况,从而为相关土地版图的编辑提供参考。
2.2测绘作业中的应用
利用CPS-RTK技术进行地籍测量时需要两名测量人员共同工作,其中一人要在基准站留守,另一个人进行定点测量,其具体的工作流程为:第一,确定CPS-RTK技术正在用的坐标系,坐标系的设定既可以按照地籍测量工作的要求来,也可以直接使用符合国家级数标准的坐标系,在坐标系设定完成后,测量人员需要对投影参数进行规划;第二,将CPS-RTK测量装置上存在的参数数据关闭,并设置基准站,当前基准站的安置主要分为未知和已知两种,而基准站具体的布设方式主要是由基准站设置点所决定的,当已知点位置的基准站进入到了测量状态时,需要通过人工操作的方式,借助Tan功能基准点进行存储和命名。当所有带测量的基准点目标值输入完成之后,测量人员需要通过提取存取基准点的方式,规划出利用CPS-RTK技术进行测量,实际需要花费的时间,从而尽量制作出完善的基准站方案。
3 GPS-RTK测量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要点
3.1科学选择基准站
GPS-RTK测量技术对测量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正确选择基准站位置,能帮助GPS-RTK测量技术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测量优势。首先,保证基准站设站位置尽量设在地势较高处,以减少卫星信号的传播阻碍;其次,尽量避开水域等信号反射较强烈的区域及大型建筑区域等,减少对信息数据的影响;最后,应选择无线电信稳定的区域,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及高压输电线,保证测量环境的稳定和安全性。
3.2排除测量干扰
为控制地籍测量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应严格选择基准站的位置,进行质量控制能有效地降低由于外部因素而造成的测量误差。在地籍测量CPS-RTK的实际应用过程中,相关的人员要以手簿为主来排查误差,通过细致的检查核实以及重点观测的方法来进行数据真实性的判断。除此之外,在同一测量点上进行多次测量,对所得数据和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和筛选,也能够很大程度上的排除干扰和减小误差,最终得到最为精确的数据和信息。
结束语
总而言之,GPS-RTK测量技术可以测量到更多的地貌、地物特征,采集的材料更加丰富,使得技术人员对于地形的判断更加准确,而且利用GPS-RTK测量技术可以很好的将测绘数据利用计算机及互联网相结合,利用相关软件便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编辑出相关的图形,出图效率较高且十分的便捷,测绘结果更加准确,因此,GPS-RTK测量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值得深入研究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王黎明.GPS-RTK测量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8):294.
[2]刘锋,张立峰.GPS-RTK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2(02):101-102.
[3]戴洪宝,孟鲁闽,贺园园.GPS-RTK技术在地籍测量上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07):437-438.
论文作者:刘绍华,卢振杨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9
标签:测量论文; 技术论文; 在地论文; 基准论文; 数据论文; 动态论文; 土地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