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九七医院 感染科 江苏徐州 221000
【摘 要】目的 观察 硫普罗宁注射液对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肺结核的疗效,总结有效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 选取2012年8月—2015 年8月我院进行治疗的58例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其中两组患者全部采用HRZE方案实施对抗肺结核的治疗,对照组在此期间继续进行保肝治疗,给予齐墩果酸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期间也进行保肝治疗,给予硫普罗宁注射液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情况,并对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进行对比,肝功能指标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抗结核治疗效果(空洞闭合、病灶吸收、痰菌转阴)、临床症状(咳嗽、盗汗、发热、)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在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指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但是在治疗后对照组患者ALT、AST、TBiL 对比指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两组患者的空洞闭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从病灶吸收率和痰菌转阴率来看,对照组患者低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从咳嗽、盗汗、发热持续时间来看,对照组患者也比观察组患者持续时间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从不良反应发生率来看,对照组患者要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结论 对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肺结核的患者采用硫普罗宁注射液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对患者的肝功能以及抗结核的效果明显提高,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性;肺结核;硫普罗宁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在进行对抗肺结核治疗中由药物性肝炎导致的发生率高达35% ~ 50%,而在治疗肺结核患者的过程中,因为联合用药诱发的药物性肝损害的比例是8% ~14%,如果肝损坏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急性肝衰竭,从而致死,因此临床经常对患者进行保肝治疗。硫普罗宁为含巯基的甘氨酸衍生物,对于各个类型的慢性肝病有着一定的治疗效果。本文通过对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肺结核患者的观察,同时进行抗结核的治疗,联合硫普罗宁注射液与常规护肝药物进行保肝治疗,疗效显著,现将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2015 年8月我院进行治疗的58例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观察组的男性15,女性14例;年龄24~ 49 岁,平均(39.5 ±5.1)岁。对照组的男性16例,女性13例;年龄25 ~ 55 岁,平均(41.5±6.4)岁。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为程度不同的咳嗽、盗汗、发热。通过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全部采用HRZE 方案(H:异烟肼,R:利福平,Z:吡嗪酰胺,E:乙胺丁醇)进行对抗肺结核的治疗,一般是2个月的强化期,4个月的维持期。在进行对抗肺结核的期间,对照组患者给予40mg齐墩果酸片进行保肝治疗,口服,一天三次。观察组患者给予硫普罗宁注射液进行保肝治疗。1次/d,一次0.2g,采用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全部需要治疗6个月。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包括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抗结核治疗效果:空洞闭合、病灶吸收、痰菌转阴、临床症状:发热、咳嗽、盗汗的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检测肝功能指标;行胸部X 线检查与痰涂片显微镜镜检并对结果进行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 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x ± s 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以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 水平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但是在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进行对比时。对照组患者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见表1
2.4 两组不良反应
对照组患者有8例出现呕吐恶心,2例出现尿黄便溏,2 例出现黄疸,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4%。观察组患者有6例呕吐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7%;通过不良反映率的对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
3 结果
硫普罗宁注射液是一种含活性巯基类化合物,对很多种毒性药物对肝损害的情况能够起到预防和治疗的效果。起到了降低血清AST、ALT 水平。本文研究表明,使用硫普罗宁注射液和治疗抗结核药物对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非常的重要,不仅可以降低ALT > 40U/L 的发生率,而且还能够缩短ALT 升高时间(P<0. 05),观察组ALT 复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表明硫普罗宁注射液对预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并有肺结核的患者临床疗效较好,同时在2 ~ 3 个月的强化治疗阶段时,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时容易引发肝损害,此时我们是采用HRZE 方案治疗乙肝合并肺结核易引发严重肝损害,如果长期联用的话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急性肝衰竭甚至死亡,故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应予以保肝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LT、AST、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存在明显的差异,说明硫普罗宁注射液能够降低肺结核化疗对肝脏的伤害。观察组患者的病灶吸收率及痰菌转阴率高于对照组,也是存在显著差异,说明硫普罗宁注射液能够增强抗结核效果。而患者发热、咳嗽、盗汗的持续时间对照组明显比观察组时间要长,也是有较为显著的差异,说明硫普罗宁注射液在进行保肝的同时还能够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起到改善的作用。
综上所述,使用硫普罗宁注射液对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十分显著,对患者的肝功能和抗结核的治疗效果能够起到提高的作用,改善患者临床情况,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由于本研究中纳入病例数量有限,本研究的结果还需进一步在更大样本量中验证。
参考文献:
[1]白艳红. 硫普罗宁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肺结核44例效果观察[J]. 中国药业,2015,01:89-91.
[2]张波,李光树,张伟. 硫普罗宁注射液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疗效[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24:3-4.
[3]张一菲.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嗜酒的中医证候学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
[4]严伟民. 硫普罗宁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上海医药,2010,09:411-414.
[5]王茜. 硫普罗宁制剂的药动学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9.
[6]关妮. 舒肝宁注射液临床应用进展[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10:1291-1292+1295.
论文作者:王洪旗,刘庆德,肖,璐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2
标签:患者论文; 肺结核论文; 注射液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两组论文; 普罗宁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5期论文;